秦淮八豔之馬湘蘭:為你,我願是人間一幽蘭!

2021-01-08 唐詩宋詞天地

作者:楊愛妹

一個女子,一個故事,一部勵志傳奇。

文人騷客多似浮萍,有情有義者少之,有情有義的女子,更是少之。而馬湘蘭是少之又少之裡的女子,她如一枝幽蘭,在塵世散發著獨特的幽香。湘蘭名留秦淮,才情了得,畫作更是享譽古今。

01映水幽蘭,清骨芳魂

馬湘蘭:本名守真,小字玄兒,又字月嬌。

若以人的第一印象評價湘蘭,那真的是:「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湘蘭的美勝在氣質清新脫俗,聲音好聽,且神態嬌憨,尤為善解人意。

我猜想,湘蘭的眼睛一定很美,會像山水一樣深邃,能深深吸引人的心神。我喜歡眼睛迷人的女子,似「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那樣惹人憐愛,讓人心動。

若是如今,湘蘭就是一氣質女神呀,多少男士夢寐以求的人生伴侶!

如果說美是一個大概念,那麼一個女子如蘭般優雅,就是一種深邃的、獨特的美!

湘蘭就是這樣的女子,渾身散發著知性的魅力。儘管有人惡意嘲笑湘蘭:

杏花屋角響春鳩,瀋水香殘懶下樓。剪得石榴新樣子,不教人見玉雙鉤。——明·陸弼《贈金陵馬姬》

可那又能怎樣?有的人就是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膚淺低俗。湘蘭有一身好舞藝,跳起舞來可謂是風華絕代,真正是少有人可比。

湘蘭是一個妥妥的妙人兒!「妙」在氣質好,聲音好,體態好,性情好。「妙」在才情出眾,她靈秀多才,文學、詩詞、音律、歌舞,都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績,在教坊中,她教導戲班排演出「西廂記全本」,並能自編自導戲劇。簡直是渾身發光。

其實湘蘭的出身並不好。她曾是一個官宦人家的千金,家道中落,淪落風塵。煙花之地,向來為多數人所不齒,尤其是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不高。想要成為人中龍鳳,是相當不易的。家道中落並沒有頹廢這個如蘭一樣的女子。

雖是淪落風塵,湘蘭卻為很多女子做了表率。她自立自強,風華絕代,在秦淮河畔獨樹一幟。要知道,沒有人生來就是作家、畫家,沒有人生來就會吟詩作畫、能歌善舞。

我們羨慕別人的成就,卻總是忽略別人成功的背後,付出過怎樣的艱辛。也許有人很有天賦,但後天的努力更為重要,我深覺:沒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成功,你是,我是,大家都是。

也許會有人詬病湘蘭,一個煙花之地的女子有什麼好羨慕的?此言差矣!賣藝不賣身,人家是靠才藝為立身之本。也許,湘蘭會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只是生不逢時而已。

誰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把握自己如何成長,成為怎樣的人,與怎樣的人打交道,過怎樣的生活。不是嗎?

湘蘭愛蘭,品性如蘭。蘭不與桃李爭豔,幽香清遠,淡雅脫俗。湘蘭也是,她活出了一個女子不一般的人生,內外兼修、談吐優雅、才情出眾,成為更多人喜歡的人。

人多是感性的。我們越是想一個人的好,那個人的好便越多。

02摯愛一人,至死不渝

世間多薄情,難得情深者!湘蘭是個情深且執著的女子。

在愛情裡活得單純,也許這其中的幸福,也許只有自己才明白。

一葉幽蘭一箭花,孤單誰惜在天涯?自從寫入銀箋裡,不怕風寒雨又斜。

當佳人遇上才子,總是會發生不可預料的故事。湘蘭的人生因為遇見王稚登而變得不一樣了。

先說說王稚登這個人吧。

王稚登,明代後期文學家、書法家,當時的「公安派」領頭人袁道宏說他的詩文「上比摩詰(王維),下亦不失儲(光羲)、劉(長卿)」。著有《吳社編》、《弈史》、《吳郡丹青志》等作品。擅長書法,善書法,行、草、篆、隸皆精,有名作《黃浦夜泊》存世。

說來,也是個才高八鬥之人。

緣是很奇妙的存在,男女之情更是玄乎。才子佳人,也許會是風花雪月一段情,也許會是一眼今生刻骨銘心,誰說得清呢?

湘蘭與王稚登之間說不清。

如同我們自己,別人對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對別人的情感,總是說不清楚。即使複雜成一張網,理不清道不明也扯不斷,這凡塵俗世七情六慾,生而為人免不了俗。

似乎大多數女人都有戀父戀兄的情結,總喜歡此自己年齡大的、成熟的男人,從心裡覺得似乎能給自己撐起一片天。

湘蘭的性格豁達,有俠義心腸,常常接濟那些橫遭變故的商人、無錢應試的書生,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貧困者,在秦淮一帶聲名遠播,頗受尊重。由於常常資助貧困,散財濟人,招來一群小人嫉妒,胡攪蠻纏至惹上官司。湘蘭畢竟是女子,面對窘境無招架之力,在王稚登的周旋下,馬湘蘭脫離了困境。

至此,王稚登和湘蘭相互愛慕,有了牽絆。

面對心上人,湘蘭是個聰慧的女子。畫一幅「斷崖倒垂蘭」以表自己心意,題詩:

絕壁懸崖噴異香,垂液空惹路人忙。若非位置高千仞,難免朱門伴晚妝。

以花喻己,表明自己決非路柳牆花,而是懸崖絕壁上的孤蘭,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澤。

王稚登自是明白馬湘蘭詩畫中情義,然而他卻裝作不知,不願迎娶。只是收了畫,不作他言。

心高氣傲的湘蘭,只得暗自傷心,不表露於人前。心中委屈也好,旁人覺得不值也罷,可感情的事說不好,一旦動了心,就難以自拔。

後來,京都大學士趙志皋舉薦王稚登參加編修國史工作,湘蘭心情複雜地為他設宴餞行,並賦詩一首:

酒香衣袂許追隨,何事東風送客悲?溪路飛花偏細細,津亭垂柳故依依。徵帆俱與行人遠,失侶心隨落日遲。滿目流光君自歸,莫教春色有差遲。

花開花落終有時,春去秋來意難安,王稚登一去暗無音訊。「幽蘭館」中,湘蘭面對深秋料峭的寒意,驅不走的寒冷,剪不斷的相思,一首《秋閨曲》藉以慰藉相思之苦: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風清鴻雁飛。聞道玉門千萬裡,秋深何處寄寒衣。

王稚登官場失意,很是頹廢。他打道回江南,卻並未去見苦苦等候他的湘蘭。

然而,湘蘭卻依然一往情深,打聽到王稚登失意而歸,千裡趕去安慰王稚登。王稚登定居蘇州後,湘蘭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去小住幾日,與王稚登暢敘心曲。

或許只有詩詞,才能解讀湘蘭的深情,平復她的內心苦悶:

深院飄梧,高樓掛月,漫道雙星踐約。人間離合意難期。空對景,靜佔靈鵲。還想停梭,此時相晤,可把別想訴卻。瑤階獨立目微吟,睹瘦影涼風吹著。

湘蘭,如同一朵懸崖上的幽蘭,吐芳於斷崖深谷,垂淚於夜深人靜。

痴情的女子,從來感動的都是旁人,感動不了當事人。

馬湘蘭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卻象一朵幽蘭,暗自飲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壽誕時,湘蘭帶領秦淮眾姐妹,抱病趕來,為她相戀了30多年的心上人祝壽,祝壽宴上,湘蘭高歌南曲,「宴飲累月,歌舞達旦」,王稚登感動得老淚縱橫。

湘蘭返後,已是心力交瘁,油幹燈將熄。

陣陣殘花紅作雨。人在高樓,綠水斜陽暮。新燕營巢導舊壘,湘煙剪破來時路。腸斷蕭郎紙上句。三月鶯花,撩亂無心緒。默默此情誰共語?暗香飄向羅裙去!

一闋「蝶戀花」,是湘蘭30多年的心傷。

03一葉蘭圖,名動秦淮

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持續不斷地變得優秀。

湘蘭喜愛作畫,尤其愛畫蘭。她不斷打磨自己,在繪畫方面不斷精進。繪畫上,湘蘭的造詣很高,當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連三次為《馬湘蘭畫蘭長卷》題詩,共72句記載在曹寅的《棟亭集》裡。曹雪芹祖父曹寅在《歷代畫史匯傳》中評價她的畫技是畫技是「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

想想,這是多麼高的讚譽!這才是湘蘭最難得的地方,為情而痴30多年,卻未曾消沉、浮躁、墮落,始終愛得專一、愛得純真。不僅如此,她還能靜下心來,做一個嫻雅的女子,在繪畫上如此出色、獨特。

湘蘭有才,她卻不侍才而傲,淡雅如蘭,她的繪畫在國外一直被視為珍品,現在東京博物館中,收藏的一幅中國明代的「墨蘭圖」就是出自湘蘭之手。

這是多少繪畫之人羨慕不來的榮譽。

而她獨創的「一葉蘭圖」,僅以一抹斜蘭,一支幽莖,託舉一朵悠然怒放,淡雅而芳菲的蘭花,空靈靜美,清新脫俗,向著浩瀚渺遠的大自然,展示一種頑強而執著的美麗,漫溢出醉人心魂的幽香。

蘭花清幽空靈的氣韻,在湘蘭的筆下濡染了秦淮女子柔弱的外表,傲然的氣質與芳魂傲骨,盡顯出蘭花的高貴典雅,卓爾不凡的氣質。書畫如人,「一葉蘭圖」更彰顯出湘蘭幽蘭般的淑女氣質。

湘蘭,是秦淮文化的代表,她的精魂流淌的是那個時代。秦淮河畔,人文薈萃,以它獨特的方式書寫在歷史的章頁上。世人所記得的,是湘蘭的才華橫溢、秉性靈秀、能詩善畫、文史歌舞樣樣精通。世人所稱讚的,是她愛得專一而執著的勇氣,和她繪畫上卓越的成就。

愛,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不應被束縛,愛,應是蔓延,蔓延愛情裡的美好。也許,奇蹟就發生我們身邊,或許,正發生在自己身上。

歌舞當年第一流,姓名贏得滿青樓。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並頭。

為你,我願是人間一幽蘭!在王稚登的人生中,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愧疚。

相關焦點

  • 秦淮八豔書畫,個個都是才女
    這裡單說她們的氣節,秦淮八豔除馬湘蘭外,其他人都經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都表現出了高於許多官宦士子的氣節,令七尺丈夫汗顏。風骨嶒峻柳如是顧橫波《墨蘭圖卷》長齋繡佛卞玉京她出身於秦淮官宦之家, 卞玉京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淪落為歌妓,卞賽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擅小楷,還通文史。她的繪畫藝技嫻熟,落筆如行雲,「一落筆盡十餘紙」喜畫風枝嫋娜,尤善畫蘭。
  • 青樓「秦淮八豔」的書法,你可見過?
    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眾情人和青春偶像,也確實能令社會為之而瘋狂側目,也能令販夫走卒或知識分子喜歡——儘管他(她)們的技能早已大大退化,除了漂亮臉蛋唱歌跳舞之外,大概是畫不出一幅蝴蝶圖,寫不出一句採桑子吧。當然,若遇到秦淮八豔們遇到過的國破家亡國讎家恨,他們能否也像李香君柳如是那樣便不得而知了。
  • 「秦淮八豔」 丨 論 藝人文化修養的重要性√
    我聽了以後不禁概然,此種想法確實很好,今日之明星與大眾文化的消費,相比古代早已大大地淺薄化了,青春偶像們除了漂亮臉蛋唱歌跳舞之外,還能拿出些什麼花樣呢?若論藝術修養文化素質道德情操,比之明末著名的「秦淮八豔」,簡直相去十萬八千裡也!然而,我們究竟能否再培養出現代的「秦淮八豔」呢?
  • 秦淮八豔,是伎不是妓!
    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十裡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分別是南方地區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即今中國科舉博物館),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舊院、珠市。最先見於餘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豔。
  • 唱一首《秦淮八豔》,賦八位佳人
    墨脈歌坊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伎,故又稱「金陵八豔」。明朝遺老餘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八豔不僅容貌堪稱絕色,而且是詩詞歌舞書畫也樣樣精通。
  • 「秦淮八豔」的氣節!
    (圖片來源網絡)「秦淮八豔」,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豔」,她們分別是
  • 武俠世界的董小宛,秦淮八豔的雙面嬌娃,你就是這樣的傳奇
    一、導語秦淮八豔,盛名在外。同樣一個人的名字,有人說她憑人品才情,成為江湖領袖之側;有人羨慕秦淮河畔的她才華出眾,詩畫風流入骨,紛紛拜倒石榴裙下。她可是她?她到底是不是她?我真是有點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 秦淮八豔:誰的容貌最好,誰的才氣最高,誰的結局最令人惋惜?
    今天就讓我們來數一數。 Top1:衝冠一怒為紅顏,國色天香陳圓圓 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的男人。 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袞,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 陳圓圓以她個人魅力的影響著吳三桂而改變了歷史。
  • 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是哪八豔?她們最後的歸宿,又到底如何?
    大概那時說金陵城十分之九的熱鬧所屬秦淮也不為過,秦淮河穿城而過,也不是兩岸皆聞絲竹笙歌,一水相隔,彼岸是江南地區才子舉人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這一側便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地。依此之勢也無怪乎能出現"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樣的詩句了。原來佳人才子無論在哪裡都是相依相伴的,話本傳奇裡是如此,就連這十裡秦淮邊也是如此。
  • 秦淮八豔——寇白門
    寇白門又名寇湄,南京人,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歷代名妓中佼佼者,餘懷稱她「風姿綽約,容貌冶豔」。「今日秦淮總相值」,是錢謙益對寇白門的才與貌的讚譽。寇白門的一生,充滿了許多傳奇色彩。《板橋雜記》曰: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
  • 秦淮八豔董小宛:一遇渣男誤終生
    完全的兩極,最終卻交融一處,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大的矛盾,就是最大的和諧,魅力無窮。 1642年,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連迴光返照的機會都沒有了。但卻有一個絕代佳人降生在秦淮河畔。 亂世、佳人、秦淮河,神秘而刺激的組合,註定了她非同一般的此生。 她就是董小宛。
  • 與秦淮八豔相媲美的晚明女詞人——王月
    秦淮八豔是晚明歷史中一道絢麗的風景,八位青樓女子以絕世稀有的美貌和才華,不僅在晚明後三十年風月場中獨領風騷,更成為近四百年來從學術殿堂到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然而,有一位與秦淮八豔同時期的青樓女子,在當時豔名高標、才華出眾、冠壓群芳,甚至比秦淮八豔影響力更大,去世後卻在歷史的塵埃中湮沒無聞,這位奇女子就是王月。
  • 萬茜主演的這部電影,演活了秦淮八豔之首
    我只想說,這個寶藏姐姐,你了解得越多,就會越愛。萬茜極好的路人緣,首先得益於她的外形。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妓女聚集的地方),改名為柳隱。其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
  • 影視劇中「貨不對板」的絕世美女,孔慈令人費解,秦淮八豔就這?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小到大我們看過的影視劇,除了抗日神劇,鄉村愛情這樣的題材,其他類型的電視劇中幾乎都會有一個絕世美女的設定。什麼「中原第一美女」、「三界第一美女」、「四海八荒第一美女」,類似的稱號數不勝數。
  • 她是秦淮八豔之首,嫁給東林黨,卻結局悲慘
    柳如是被稱為秦淮八豔之首,小的時候因家中貧寒又是女孩,被人販子輾轉販賣,後又被江南名妓徐佛收為義女。一時間名噪江東,吳江才子無不心馳神往。據史料可考,公元1638年,即明崇禎十一年,結實了明代著名文學家,當時正賦閒在家的士大夫錢謙益。據悉,當時錢大官人已經五十六歲高齡,而柳如是不過是將將20歲的青春少女,年齡差距之大足以父女相稱。
  • 秦淮八豔之首,被原配手撕,2次嫁花甲老人,2次遇渣男,讓人唏噓
    秦淮八豔裡面最美貌的當屬陳圓圓,最有溫柔怡人當屬董小宛,最俠肝義膽的當屬李香君,最有傲骨,最有才情,同樣最為悲慘的就是柳如是了,所以她堪稱秦淮八豔之首。後來他看柳如是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於是就把這個十幾歲的姑娘納為自己的最後一任小妾。這個時候的周道登已過花甲之年,他把自己比成了蘇東坡,並且把楊愛這個名字改成了「朝雲」。因為蘇東坡的妻妾就叫這個名字,並且這個朝雲在蘇東坡晚年的時候給了他不少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