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2021-01-08 唐詩宋詞天地

作者:張風莉

他是清朝滿人之後,來自於一個叱吒風雲的馬背上的民族。

他出生在鐘鳴鼎食、烈火烹油的富貴之家,他是萬人豔羨、風採卓然的相府公子。

他不慕名利,心地純潔如冰雪;他多情深情,一生專為情而活。

他嘔盡心裡的血,唱出了愛情的最強音;他流盡相思的淚,道出了生離死別的悽楚與無奈。

他情深不壽,慧極而傷,如水晶般晶瑩璀璨的生命,在30 歲時便戛然碎裂。

他擁有世間最美的名字,一吟此名,濁世才子之清奇風貌,歷歷如在眼前。

他,就是納蘭性德。

01、從豪門裡走出的才子

1655的冬天,納蘭性德在京師出生。

與某些自詡「我生來就是豪門」的明星相比,納蘭性德才是真正銜著金湯匙誕生的人。

他的父親納蘭明珠,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一代權臣,炙手可熱。

他的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的第五女,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他的曾祖父的妹妹為努爾哈赤的妃子,皇太極的生母。

他們的家族納蘭氏則隸屬正黃旗,為清朝滿族最顯貴的八大姓之一,也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

納蘭性德出生時,父親說:「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所以,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因避當時的太子「保成」的名諱,改為性德。

納蘭性德雖出生在貴胄之家,卻毫無紈絝之氣。他從小喜讀詩書,聰慧過人。「讀書一再過即不忘。善為詩,在童子時已出句驚人,久之益工。」

他還跟隨大內高手習武,精於騎射。對於其它的藝術門類,也廣泛涉獵。

十七歲時,納蘭性德進入了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十八歲時考中舉人,19歲時又中貢士,22歲時補中進士。

在讀書求學的期間,納蘭性德還編纂了兩部著作:一部是1792卷的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一部是四卷集的《淥水亭雜識》。

《淥水亭雜識》是納蘭性德對自己讀書過程中的見聞以及學友傳述的記錄整理,它涵蓋了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納蘭性德的多才和博學,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父親,納蘭明珠希望他的長子能用心仕途,大有作為,使納蘭家族的尊貴與榮耀常在。

但是出身豪門的納蘭性德,「於世無所芬華,若戚戚於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卻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02、最美是初戀,心事眼波難定

在納蘭性德的內心裡,他最想做的,其實是一個自由自在、飲酒作詩的文人和一個痴情專一的愛人。

他對人生中的每一次愛情,無不傾情付出、飛蛾撲火。因為用情過深,他的心被相思纏繞,最終窒息。

「情」字就是他的靈魂,就是他的生命。在他的情史中,最美好的是他的初戀。

納蘭性德的初戀是他的表妹。表妹從小沒了父母,寄住在納蘭家。納蘭與表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及至情竇初開的年齡,納蘭性德和表妹便開始了偷偷的戀愛: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戀愛中的人總想整天地膩在一起,哪怕時間再長,也覺倏忽而逝。納蘭性德和表妹沐浴在愛河之中,極盡繾綣纏綿:

歡盡三更短夢休,一宵纏得半風流。霜濃月落開簾去,暗觸玎玲碧玉鉤。

就在一對金童玉女互結秦晉,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納蘭性德的表妹卻被選進宮,做了皇帝的妃子。

清朝的《賃廡筆記》曾記載:「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

面對表妹的離去,納蘭性德無比的痛苦與不舍。

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好久不見表妹,納蘭性德壓抑不住心中瘋狂的思念,他在努力尋找與表妹相見的機會。

終於,「會遭國喪,喇嘛每日應入宮唪經,容若賄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因為宮禁深嚴,納蘭容容和曾經心愛的人,近在咫尺,「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

在那一刻,納蘭容容才知道,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迢迢銀漢,而是你就在我身邊,而我們的中間,卻隔著皇權。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需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縱使相思太苦,縱使等待無期,納蘭性德對表妹的一腔痴情,卻依然不變。弱水三千,他只想取一瓢飲;人生苦短,他只想與一人度。

但是,情路坎坷的納蘭性德,再也等不來,那個註定不屬於他的人。

03、難忘是盧氏,一片傷心畫不成

初戀的毀滅,使納蘭性德一蹶不振,鬱鬱寡歡。

為了使兒子儘快從情傷中走出,納蘭性德的父母為他精心張羅了一門親事。她是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生得花容月貌,慧敏嫻雅。

1674年,納蘭性德與盧氏成婚。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新婚之後,盧氏溫柔賢淑,善解人意。他對納蘭性德極盡撫慰和關懷。偶爾,納蘭性德還會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深夜難眠。

此時,盧氏是體諒他的,她只是低聲地輕喚:

挑燈坐,坐久憶年時。薄霧籠花嬌欲泣,夜深微月下楊枝,催道太眠遲。

本以為「心字已成灰」,本以為「滄海難為水」,但「生而婉孌,性本端莊」的盧氏,卻一天天地走進了納蘭性德的心裡。

南國素嬋娟,春深別瘴煙,最是黃昏後,偏宜綠鬢邊。

盧氏的到來,驅走了納蘭性德心中的失意和愁苦。漸漸地,他又找回了從前的溫馨,他又嘗到了兩情相悅的甜蜜。

繡榻閒時,並吹紅雨,雕欄曲處,同倚斜陽。

正如一首樂曲,奏到高潮時便會急轉直下,納蘭性德的人生,在幸福至極時,又迎來了命運重重的一擊。

與她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盧氏,婚後第三年就因難產而死。重情深情的納蘭性德,再失至愛。

他的身體本來就孱弱,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經受得住這個打擊。他只知道,他的心也隨著愛妻永遠地去了。

從此,他的詩風隨之大變,「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多少次雁過長空,他肝腸寸斷;多少次午夜夢回,他淚眼模糊。

他多想再擁妻子入懷,他多想再看妻子一眼,可是鋪開畫紙,卻雙手顫抖,泣涕漣漣。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又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清輝如洗,朦朧的竹影在簾櫳間輕輕搖曳。那個不眠的人,佇立窗前: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這樣的明月之夜,萬籟俱寂,只有那個孤獨落寞的人,聽見了烏鴉的輕啼。

秋風颯颯,黃葉又起。惆悵的納蘭性德,輕輕地關上了窗子,卻關不上對亡妻的相思: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那些尋常的經歷,已杳然遠去,數年後回首,卻成了最美的過往。在納蘭性德的生命裡,盧氏只來過一陣子,他卻懷念了她一輩子。

最好的愛情,不只是從一個人的生命裡走過,而是和他的靈魂生死相依。

04、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盧氏去世以後,納蘭性德較少寫別的詞作。只要提筆,多是傷痛;只要書寫,多是悼亡。

1680年重陽節的前夕,盧氏去世已經三年,納蘭性德做了一個夢。「夢之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夢醒之後,納蘭性德寫下了: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依,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來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那天上的明月啊,一月只有一天是圓的;那人間的情緣啊,總是那麼容易斷絕。我到你的墳上將你祭奠,心中的哀愁還是無處排遣。我久久地注視著那春天的花叢,我多想和你變成那雙棲雙飛的蝴蝶。

從此,在我的生命裡,月圓是你,月缺是你;皎潔是你,黯淡也是你。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她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空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盧氏去世以後,納蘭性德雖然納官氏為妾,但那不過是遵奉父母的意願,他的心,很難再起波瀾。

作為康熙的御前侍衛,納蘭性德經常會隨御駕出行。所以,除了悼亡詩,他還寫下了一些邊塞詩。

納蘭性德的邊塞詩,除了寫旅途的艱辛,氣候的苦寒,更多的還是抒發悽涼憂傷的思鄉懷人之情。

1682年2月,康熙平定雲南後,出關東巡,奉天祭祖。納蘭性德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漫漫旅途中,春歸人不歸,納蘭性德寫下了: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春日歸不得,兩漿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納蘭性德的邊塞詩,最為著名的是《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風雪悽迷,夜已深沉,納蘭性德卻被風雪攪擾得怎麼也睡不著,他想起了遠在京師的家。

在那裡,沒有這般寒風呼嘯的聒噪之聲,那裡有的,只是親人的笑臉和溫暖的牽掛。

他只想歸去,歸去與親人團聚。

05、感人至深,高山流水遇知音

納蘭性德至真至純,至情至性,他不但對妻子情深義重,對朋友更是不論出身,不論門第,一旦認定,便不棄不離。

他是世界上最清明和最純粹的人。

他一生朋友眾多,有「平原君食客三千」之譽,但其結交之人,皆為與世落落難合者。其中,他和顧貞觀之間的師生之誼尤為令人感動。

顧貞觀博學多才,卻鬱郁不得志,曾官至內閣中書,後遭同僚打壓,辭職歸裡。

在家閒居五年之後,顧貞觀被聘請為納蘭性德的家庭教師。那年,顧貞觀四十歲,納蘭性德二十二歲。

在顧貞觀眼裡,他的學生謙恭有禮,聰慧過人;在納蘭性德眼裡,他的老師學識淵博,風神俊逸。兩人相互傾慕,一見如故。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士,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顧貞觀有一好友吳兆騫,因為科舉考試遭誣陷,被流放到寧古塔已二十年。

顧貞觀知道寧古塔是非人之地,他不忍心自己的朋友客死異鄉,他承諾一定要將吳兆騫救出苦海。

成為納蘭性德的老師不久,顧貞觀向納蘭性德寫了一封求情信——《金縷曲》: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問人生到此悽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這首詞寫得真摯悲切,催人淚下,納蘭性德看後,被顧貞觀對好友至死不渝的情誼和承諾深深感動。

雖然納蘭性德和吳兆騫並不相識,但他答應一定為此事周全盡力。

一日心起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最終,在納蘭性德的請求之下,他的父親納蘭明珠費盡周折,終於將吳兆騫從寧古塔救了回來。

從此,顧貞觀更是將納蘭性德引為知己,納蘭性德也認定他的老師,是可以託付一切的人。

顧貞觀沒有辜負他的學生。

納蘭性德去世以後,顧貞觀將納蘭性德的所有詩詞重新編纂整理,使之流傳後世。

人生在世,沒有人不需要朋友。但真正的朋友,就像高山流水,又像美好的愛情,二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倘若你在一生中,有幸遇到了這樣的朋友,就請好好珍惜。

因為他們在你落難的時候,會為你兩肋插刀,披肝瀝膽。你會因為他們,而走過人生的黑暗。

06、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納蘭性德三十歲的時候,經顧貞觀介紹,認識了江南才女沈宛。

此女生得美麗聰慧,知書達理,尤擅詩詞。這使得納蘭性德對她一見鍾情,十分珍愛。

但因為當時滿漢不能通婚的巨大阻力,他們難成眷屬,沈宛最終悽然離去。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才女沈宛,就像那一院的梨花,註定在納蘭性德的生命裡匆匆凋零。

1685年的五月,久病在床的納蘭性德,因為有朋友來看望,他不顧病弱的身體,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導致寒疾更甚,七天之後便含恨離世。

他魂歸碧海的那一天,正是八年前他的亡妻盧氏的忌日。

滾滾紅塵,終究沒有將納蘭性德留住。他過早地奔赴了另一個世界,去那裡和盧氏再續前緣。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除了顧貞觀之外,納蘭性德還有一位老師,他就是徐乾學。

徐乾學對納蘭性德的成長和詩詞方面的成就影響巨大。他在仕途上也因而得到了納蘭明珠的大力提拔。

納蘭性德去世以後,徐乾學羽翼豐滿,卻做出了令他的學生永遠也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失卻底線的彈劾納蘭明珠,最終導致明珠被罷相。

納蘭性德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他的恩師的背叛和他的家庭的衰落,但是對於人性的變化莫測和人生的聚散無常,他比任何人體會得都更深刻。

所以在去世之前,納蘭性德寫下了《木蘭花 擬古決絕詞柬友》一詞,以表達他對顧貞觀、陳維崧等好友的深情難捨: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霖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在《木蘭花 擬古決絕詞柬友》中,納蘭性德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啊。那樣,我們就不會有後來相知相處中的抱怨,就不會要痛心地面對「故人心易變」,就只有初見時的單純與淡然。

然而,儘管人生中的初見無比美好,我們終將失去那份純真,終將與友人風流雲散,終將與愛人魂隔兩重天。

因為對於人生,殘缺和失意才是它的常態,而幸福很可能只是一個意外。納蘭性德對這一點早就深有領悟,所以,他才悲情地吟道: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07、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性德是令人羨慕的,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富貴的人;納蘭性德又是令人同情的,因為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他自封「我是人間惆悵客」。他為什麼惆悵?

因為在富貴的背後,他看到了生命的真相。

作為皇帝的侍衛和近臣,他必須察言觀色,謹言慎行;作為一個從小就患有頑固寒疾的人,他錯失了人生中很多美好和快樂的光陰;作為一個豪門公子,再尋常不過的幸福,對他來說都像鏡花水月。

他一直用真心愛戀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卻將他肆意地蹂躪。

他年紀輕輕就走了,他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生命。他為我們留下了342首不朽的絕唱,也為我們留下永生永世的嘆息和悲傷。

他的三百多首詩詞,雖然題材和範圍狹窄了些,但卻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之風。尤其是他的悼亡詩,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

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對納蘭性德的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

納蘭性德的詞,是將一顆心碾碎,然後和著血,拌著淚,在血淚中唱出的歌。

這首歌,我相信,很多很多的人都聽到了。

相關焦點

  • 納蘭的《浣溪沙》,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首先,我們先看第一句的「殘雪凝輝冷畫屏」。如果我再說出一句:「昨夜風兼雨,簾帷颯颯秋聲」,你是不是感覺到有何相通之處?其實啊,納蘭一生最喜愛的詞人就是李煜李後主。他自己也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可見,納蘭對李煜是多麼的崇拜。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一度將自己的經歷回頭總結,細想最多的還是愛情,關於愛情,我究竟在期待些什麼,我自己也說不清楚,大概都是因為沒有遇到一直都心動的那個人,所以說不清楚,也許是遇到了,沒有來得及說出口便失去了,所以,事到如今,想起名字,想起容貌,也只是心有漣漪卻也起不了大的波瀾。畢竟,時過境遷,過去的都當是回憶了。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納蘭性德才華出眾,出身世家名門。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納蘭性德的四首詞,人間溫情,總是情深不壽
    納蘭性德是富貴公子,卻至情至性;他渴望「一生一代一雙人」,卻總不能如願;他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他的一生短暫而燦爛,將縷縷的青絲埋於詞中。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青衫溼·悼亡》納蘭性德之所以走進人們的視野,大多是因為他的愛情。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這樣的冷雨秋風中,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一個心事重重,惆悵滿懷的人——納蘭性德。提及納蘭性德,結緣於他的那首《木蘭花》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曾火熱了那麼些年,至今仍舊熱度不減。這自初讀就令人不禁唏噓的詩句,飽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釋懷的愛情故事。初時以為就是在嘆息「愛而不得,得而不惜」的愛情,後來才明白是為勉勵好友顧貞觀所作。
  • 納蘭性德很悲傷的一首詞,通篇無「悲」字,最後7字令人潸然淚下
    金庸先生的「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用來形容納蘭性德真的是絕配。我知道這句話已經出現了太多次,顯得很俗氣,但是這樣的流傳度本身也是這句評價有多經典的證明。納蘭性德之所以被人銘記到現在,最大的原因當然是他的痴情和才華,他特別的人生履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人世間天生情種有很多,但是是納蘭明珠的兒子,還能寫出《飲水詞》的人,卻只有納蘭性德一個。
  • 清朝憂傷的代言人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雪冷、月光冷、心更冷
    清朝最讓人感懷的恐怕就是這個只活了三十年的納蘭性德。「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用來形容納蘭性德再合適不過。他雖然只有三十歲的壽命,但卻留下了三百多篇詩詞。在「人人爭唱飲水詞」的清朝,納蘭性德卻是無人懂的那一個。在他的詞作裡流露的都是寫不盡的憂傷。
  • 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聲裡憶平生 | 納蘭性德逝世335周年
    有索影派人說納蘭性德是寶玉原身,乾隆閱《紅樓》也大笑:"此乃明珠家事也。"傳說明珠罷相後,在家中讀他的《飲水詞》老淚縱橫道:"這孩子他什麼都有了啊,為什麼會這樣的不快活?"今天(7月1日),是納蘭性德逝世335周年。「家家爭唱飲水詞」的熱潮早已消退,但是冷寂之後,納蘭詞仍然有著不可比擬的獨特魅力。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 夜半時分,失眠的納蘭性德用一首詞,道盡心頭感傷與無奈
    納蘭性德是我國歷史上清朝初年的著名詞人。因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在18歲的時候,他便已經考中了舉人。第二年,便已經高中了貢士。因為納蘭性德出身顯赫,他的家族與皇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早,他便被父親送往康熙帝身邊,做一名御前侍衛。看似非常重要的職位,卻並不是納蘭性德想要的。孔子有言,20而立,三十而不惑。
  • 納蘭性德十五句最美詩詞,句句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1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 納蘭性德和康熙皇帝:你愛你的江山,我愛我的美人
    納蘭性德是康熙皇帝的侍衛,曾經四次和康熙皇帝一起,出長城後,來到後來熱河區域的寬城、平泉、寧城和壩上圍場。儘管每天都在一起,但畢竟,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百轉愁腸。你愛你的江山,我愛我的美人。1.納蘭:人生若只如初見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說納蘭性德這句詩: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曾經問納蘭性德: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哪個?
  • 22首含有人間的經典名詩,值得一讀,感受人間百態
    第二層意思就是「塵世」,白居易的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就是用了這個意思。第三層意思就是「民間」。關於詩人詩中含有人間的詩非常多,以下22首詩中含有人間的詩是比較經典,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欣賞。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太家喻戶曉了。從有情到無情,不知道多少經歷過感情跌宕的人,都感慨過這兩句詩。詩是唐代人的擅長,詞是宋代人寫得好。宋代以後,能寫出絕頂好詞的不多,這個納蘭性德算是頂尖的一個。
  • 當柳永邂逅納蘭性德,美得令人心醉
    】愛(あい)を抱(いだ)いて歩(あゆ)めと繰(く)り返(かえ)した 【她告訴我要懷抱著愛前進 】あの時(とき)はまだ幼(おさな)くて 意味(いみ)など知(し)らない 【那時我還年幼 不明白其中的意義】そんな私(わたし)の手(て)を握(にぎ)り 【她拉著那樣的我的手】一緒(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 【一起走了過來】夢(ゆめ)はいつも空高(そらたか)くあるから 【夢想似乎總是在天空的遠方】屆(とど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淚)篇
    —— 宋 · 唐婉《釵頭鳳·世情薄》23、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 唐 · 杜甫《月夜》24、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 唐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25、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