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的四首詞,人間溫情,總是情深不壽

2021-01-17 小啾說文化

納蘭性德是富貴公子,卻至情至性;他渴望「一生一代一雙人」,卻總不能如願;他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

他的一生短暫而燦爛,將縷縷的青絲埋於詞中。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青衫溼·悼亡》

納蘭性德之所以走進人們的視野,大多是因為他的愛情。

他與前妻盧氏伉儷情深,盧氏的早逝給納蘭性德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悲痛欲絕,柔腸寸斷。

盧氏對納蘭性德來說,不僅是愛妻,更是知己,他將悲痛統統寫進了詞裡。

這首詞開頭便寫道近來內心傷感,有無數的傷心之事,但佳人早已不在自己身旁,自己孤身一人,滿滿的心事無處訴說。

想起當初與妻子相親相愛,再看如今,已是生死相離,時有明燈隨風搖動,恍惚間,還以為妻子的魂魄回來了。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闌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清平樂·風鬟雨鬢》

《論語·子罕》中有:「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是室遠而。」

唐棣之花即梨花,「梨花」的「梨」諧音「離」,梨花古來就有懷人的情味。

「一首梨花辭,幾多傷離別」,花開總有期,聚散終有時。

過去的美好稍縱即逝,軟風吹過,自己孤身一人對著黃昏梨花傷春。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金縷曲·贈梁汾》

納蘭性德與顧貞觀兩人相見恨晚,很快兩人便成為了忘年交。

當顧貞觀不受重用,被排擠時,納蘭性德會勸他釋懷,會勸朋友不必在意小人的中傷,既已無法改變,那隻好與他一醉方休。

他對朋友真誠,雖然出身富貴,卻並不在意物質生活,內心極度渴望靈魂知己。

他不在意朋友的出身如何,因為他明白知己難尋。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像納蘭性德這樣至情至性之人,總會有累了的時候。

想起自己的婚姻與事業的不順,身在鐘鳴鼎食之家,卻總想逃離世俗,擺脫官場。

本應是鮮衣怒馬之人,卻身背枷鎖,或許他原本就不適應汙濁混沌的官場。

他渴望自由,卻只有無奈,只能那一片斷腸聲裡黯然神傷。

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到「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從「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到「一生一代一雙人」,那樣的悲傷與思念,我們懂得,卻沒有他的細膩、敏感與痴情。

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他同樣珍惜珍重,他將感情傾注到詞中,或喜,或悲,或傷,或痛,感受著人世間的無常與無奈。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朝憂傷的代言人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雪冷、月光冷、心更冷
    清朝最讓人感懷的恐怕就是這個只活了三十年的納蘭性德。「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用來形容納蘭性德再合適不過。他雖然只有三十歲的壽命,但卻留下了三百多篇詩詞。在「人人爭唱飲水詞」的清朝,納蘭性德卻是無人懂的那一個。在他的詞作裡流露的都是寫不盡的憂傷。
  • 納蘭性德很悲傷的一首詞,通篇無「悲」字,最後7字令人潸然淚下
    金庸先生的「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用來形容納蘭性德真的是絕配。我知道這句話已經出現了太多次,顯得很俗氣,但是這樣的流傳度本身也是這句評價有多經典的證明。納蘭性德之所以被人銘記到現在,最大的原因當然是他的痴情和才華,他特別的人生履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人世間天生情種有很多,但是是納蘭明珠的兒子,還能寫出《飲水詞》的人,卻只有納蘭性德一個。
  • 「一生一代一雙人」,納蘭性德與三個女人之間的悽美愛情
    358年前的今天,康熙二十四年5月30日(1685年),有「清初第一才子」之稱的納蘭性德微笑著離開了人世。這一天,正是他一生摯愛的妻子盧氏八周年忌日,自詡「我是人間惆悵客」的納蘭性德,到了另一個世界,和自己的至愛長相廝守,終於不再為感情心事而惆悵,那一年,納蘭性德31歲。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他情深不壽,慧極而傷,如水晶般晶瑩璀璨的生命,在30 歲時便戛然碎裂。他擁有世間最美的名字,一吟此名,濁世才子之清奇風貌,歷歷如在眼前。他,就是納蘭性德。01、從豪門裡走出的才子1655的冬天,納蘭性德在京師出生。與某些自詡「我生來就是豪門」的明星相比,納蘭性德才是真正銜著金湯匙誕生的人。
  • 納蘭性德寫下深情又無奈的詞,青梅竹馬的表妹,成了康熙帝的妃子
    導語:納蘭性德寫下深情又無奈的詞,"一生一代一雙人",不只是深情,更多的是無奈。青梅竹馬的表妹,成了康熙帝的妃子。 納蘭性德,一個被譽為宋代以後詞寫的最好的男人。他身上有太多的標籤,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衛、十八歲中舉、文武全才、清朝最好的詞人、最深情的詞人。
  • 夜半時分,失眠的納蘭性德用一首詞,道盡心頭感傷與無奈
    納蘭性德是我國歷史上清朝初年的著名詞人。因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在18歲的時候,他便已經考中了舉人。第二年,便已經高中了貢士。因為納蘭性德出身顯赫,他的家族與皇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早,他便被父親送往康熙帝身邊,做一名御前侍衛。看似非常重要的職位,卻並不是納蘭性德想要的。孔子有言,20而立,三十而不惑。
  • 納蘭性德的兩首詞,人到情多情轉薄,酒醒之後卻更加傷痛徹骨
    都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自小飽讀詩書,也曾跟著康熙皇帝走南闖北,他見多識廣,豈能不知這兩句話的份量。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深情之人讓其寡情薄意,豈能輕易做到。正所謂「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王國維也評價他純任性靈,纖塵不染。
  • 納蘭性德:才華橫溢,用情至深,終敵不過命運
    他就是一代名相納蘭明珠之子,納蘭性德。納蘭性德,字容若,與康熙同年出生,自幼習武,文才更是了得。他最擅寫詞,他的詞清麗婉約,卻又纏綿悱惻,催人心肝,讀起來總不由地輕聲哀嘆,後世稱他為千古傷心詞人。據說,在乾隆末年,《紅樓夢》成了當時的暢銷書,和紳拿了一本《紅樓夢》抄本呈給乾隆看,乾隆一口氣讀完,只甩下一句:「這寫的不就是明珠他們家的事兒嗎?」
  • 苦戀才女沈婉,納蘭性德為她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感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納蘭性德讀到了江南才女沈婉的大作,一下子就被這位才女所傾倒,委託好朋友顧貞觀約見沈婉。才華橫溢的翩翩公子和美貌無雙而富有文藝氣質的才女一相見,自然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這首詞的第一部分,納蘭性德從周圍所處的環境開始描寫。僅從詩詞結構來說,這樣的寫法也屬常見。但這首詞妙就妙在納蘭性德對於景物的描寫極為生動,給詞增添了不少色彩。
  • 情深不壽 , 最美莫過納蘭詞
    情深不壽四字用來形容他再貼切不過。他是乘鸞的閒客,愛情是天邊一抹極淡的雲,眨眼的相逢,剎那的傾心,和晚風過境之後,轉瞬即逝的擁抱。從此他墜落人間,淡漠著金玉風光,愛著所有曾遇過的動人笑意,念著所有泛起深情的明眸善睞,直到後來桌上茶乾涸,剩下乾枯的茶葉,也不再有人提一壺龍井,推門而來,緩緩斟滿。康熙二十四年的暮春,海棠花在頭頂開的正好。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其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明豔,綿遠悠長,文字蘊含的感傷韻味直指人心。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正是以它特有的溫情,哀而不傷,打動著後世的我們。若不是詞牌所注「柬友」,誰會想到這本是一首贈友詞。「擬古決絕詞」這一題材由來已久。諸如漢樂府《白頭吟》裡「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決絕時的毫不遲疑。唐元微之的《決絕詞三首》中「有此迢遞期,不如死生別。
  • 葉赫那拉氏的那英唱起葉赫那拉先人納蘭性德的詞
    真的不是,據說她曾跟滿語原創歌手學唱滿語歌曲,但那英有很強的東北口音,說滿語總是學不好音調,唱不出滿語歌曲的味道,最後只能作罷。最近她在電視臺的一個音樂節目中,她當場演唱同為滿洲葉赫那拉氏的先人納蘭性德的詞《長相思·山一程》。
  • 納蘭容若的8首友情詞,很深情,不比愛情詞差
    康熙十二年(1673),十九歲的納蘭性德與嚴繩孫結識,成了忘年之交。嚴繩孫應納蘭性德的邀請在明珠府借住了兩年,二人作詩詞互相酬唱,無所不談。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嚴繩孫告假南歸,納蘭性德對好友的離開傷心不已,前後共寫下五首詞相贈,足見二人情誼之深厚,這首《水龍吟》便是其中之一。離別之情裝滿了酒杯,詞人卻只能一聲嘆息,目送友人離去。納蘭容若感慨道:早知道人生離別多,不如我們從未相遇過。像極了愛情。
  • 風雪交加的天氣,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在外奔波之人讀後落淚
    到了清代,當別人埋頭研究小說的同時,納蘭性德獨闢蹊徑,鍾愛於詞作,因此成為整個清朝最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並非寒門出身,他是葉赫那拉氏,正兒八經的滿洲正黃旗人,父親納蘭明珠官職顯赫,康熙時期的權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要職。母親更不得了,英親王的愛女,名副其實的格格,所以納蘭性德屬於皇親國戚。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才華出眾,出身世家名門。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納蘭性德最悽美的一首詞,催人淚下
    我們都知道納蘭性德是一個深情之人,他的筆下總是充滿了濃鬱的憂傷,而這憂傷又大多因亡妻而生。本是人間最幸福的一對鴛鴦,奈何造化弄人,短暫的美好最終化成了陰陽兩隔的悲劇。但是這份情,這份愛卻從來沒有中斷過,它在納蘭的生命中一直延續,在納蘭的詞作中靜靜流淌。
  • 納蘭性德:一首詠雪詞,了卻了人間富貴
    1678年農曆10月,納蘭性德隨康熙皇帝出巡塞外!冬日的邊塞,馬蹄聲聲,拖著少年的殘夢,行過一程又一程。一個西風凜冽,飄著雪花的夜晚,這位23歲的痴情公子,獨自一人站出了帳外,望著天空發呆。詞云: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他並不是喜歡雪花輕舞飛揚的模樣,只是這冷冷的,遺世而獨立的感覺,讓人很是安詳。
  • 清詞第一人:納蘭性德,寫了一首傷感之詞,開篇第一句便是經典
    而納蘭性德,作為清朝最出名的一大詩人,是當時著名詩人,書法家,藝術家。他的詩詞著作,如山間之泉露,望之解渴,飲之甘甜,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納蘭性德,早年的時候飽讀詩書,不到加冠之年便入國子監,隨後不僅考上了舉人,隨後又成為貢人,並且成為清朝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進士。
  • 納蘭性德,寫給妻子的悼亡詞,深情又傷感,讀著也忍不住感嘆
    納蘭性德,雖然他的一生短暫,只有三十個年頭,不過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是一位非常有才華,頗具深情的才子。在納蘭性德的一系列詞作當中,有一首悼亡詞,是非常值得拿來讀一讀的。在詞中,納蘭性德就寫到,是誰獨自在西風中感慨悲涼,不忍心見到黃葉飛舞而關上窗子。於是就獨自一人在屋子裡面,任夕陽照著。自己就這樣沉浸在往事回憶中。
  • 清詞第一人——納蘭性德
    點評:此詞上片寫塞外壯麗的風光,下片抒發對故園的思念,對仗工整。王國維認為「夜深千帳燈」一句,境界可謂千古壯觀。可以晉級複賽。複賽作品:《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把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點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開篇「西風」便已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