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可以調節情緒,如果能達到對音樂的三種「領悟」,效果會更好

2021-01-08 白新明心理情感諮詢

音樂作為藝術的主要形式之一,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精彩,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既可以鼓舞人的拼搏精神,又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音樂不僅能啟迪我們的智慧,增添生活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可以調節不良的情緒,可以說音樂對人的身心有獨到的作用。

心理學家認為,音樂可以調節人體大腦皮層的機能,使人體分泌出有益健康激素和乙醯膽鹼等物質,提高體內生物酶的活性,這樣就會使心情更加愉悅。音樂還能調節血液循環和活化神經細胞,並能使腸胃蠕動趨於規律化,令唾液和胰島素的分泌也相應增加,從而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抗壓力抗疾病的能力。

下面給大家講一個「聽音樂治絕症」的真實故事。

1975年,美國音樂界知名度很高的金太爾夫人患了乳腺癌,病情不斷惡化,情緒也顯得非常低落。這時,藥物治療已經毫無效果。悲傷中的父親為了安慰她,就經常為病床上的女兒彈奏樂曲。誰也沒有想到,奇蹟竟然發生了,金太爾夫人的病情逐漸開始好轉。兩年後,她終於戰勝了乳腺癌。因為被這個奇蹟所鼓舞,金夫人在欣喜之餘,首先考慮到用音樂讓更多人受益,待她康復後,就以極大熱情參加音樂治療工作。她常常帶著吉他和動人的歌曲走遍全美國,幫助癌症病人戰勝絕症。

上面的故事從表面上來看,是音樂戰勝了「絕症」,但實際上是音樂改變了病人「絕望的情緒」,而當情緒一旦轉變,就會大大激活人體的免疫細胞,最終戰勝了癌症。這就足以說明音樂在調節情緒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用音樂調節情緒,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呢?在運用音樂調節情緒時,我們爭取達到三個「領悟」。

第一,領悟音樂的作用。大家知道,古詩中有這樣的詞句:「一點芳心休訴,琵琶解語」,「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可見音樂能夠表達語言無法形容但又不能緘默的東西,有時比語言更有魅力,所以說,音樂既可以讓人的內心世界變得開放變得包容,又可以使人進入自我探索、自我獨白的境界;既能使心靈淨化,又可以減輕焦慮;音樂還能夠釋放積聚壓抑的情感、解除負荷沉重的心理負擔。可見音樂對改善不良情緒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位春風化雨的「使者」。除了這些,音樂還有寄託情志的投射作用,古人說得好「志感絲篁,氣變金石」,「詩以言志,歌以詠言」就是這個道理,可以讓人從音樂的鏗鏘節奏或悠遠意境之中,增強信心,開闊胸懷。

第二,領悟音樂的功能。音樂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可以使人產生意象和超越世俗世界的體驗,在這種沒有語言的夢幻般的世界中,欣賞音樂可以進行任何愜意的遐想和聯想,忘卻憂慮和煩惱,甚至達到無我的境界而融入一種超凡脫俗的審美意境當中。同時,我們不要忘了音樂的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它可以引發欣賞者對往事或生活經歷的回憶與聯想,加深對現實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體驗,激發對和諧、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熱情。

第三,領悟音樂的意境。我們要特別領悟音樂的風格,尤其是音樂蘊藏的內涵和表達的意境,根據音樂所產生的心理共鳴度和情緒感染力來選擇不同風格的樂曲和歌曲,例如,多聽並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廣東音樂「步步高」和「金蛇狂舞」以及歌曲「愛拼才會贏」,可以給人帶來高亢、激昂的振奮感,這非常適合改善抑鬱情緒、自信缺乏和行為退縮;靜聽我國民族樂曲「平沙落雁」、「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時,由於曲調比較平和、悠揚,可以使人感到舒適和放鬆,有利於緩解躁狂憤怒和情緒不穩;工作有壓力或情感受挫時,適合聽一些蘊含歸屬象徵希望的樂曲,比如孟德爾頌的「春之歌」、電影《歸心似箭》插曲「雁南飛」等,可以激發人的信心,讓人充滿希望。還有一些獨奏的小號、薩克斯作品如「黎明」、「春潮」、「回家」、「春風」等,可以減輕緊張感。

總之,節奏鮮明、高亢激昂的音樂能振奮人的精神,緩慢悠揚、意蘊悠遠的樂曲又會對人起到鬆弛和催眠作用。當然了,以上闡述了音樂改善情緒要達到的三種「領悟」,這些主要是按照普遍心理情緒的共同性總結出來的,人們可以參考這些內容,根據自己的情緒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音樂和歌曲作品。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謝謝!

作者 白新明

相關焦點

  • 音樂對人情緒的影響
    音樂是一種善於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那麼音樂欣賞的過程也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音樂欣賞是極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人在現實世界裡有種種煩惱、憂慮,人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助,而音樂卻能讓人超然物外,調劑客觀與主觀的矛盾,恢復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在樂聲中融入浩渺的宇宙中去,與大自然渾然一體。
  • 用音樂調節自己的愉悅心情
    用音樂調節自己的愉悅心情我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音樂走進了人類的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音樂的存在,不知道會有多麼的單調乏味。音樂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還可以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年輕。30歲的女人,要學會運用音樂的力量,用美妙的旋律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擁有愉悅的好心情。
  • 音樂療法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音樂?
    音樂療法在現代醫學的應用始於1896年,當時全世界最傑出的腦科醫生發現,人類的大腦組織經過各種不同音調聲波的刺激後,可以有效增加大腦細胞與周邊神經細胞的血液循環,同時發現,音波的刺激也可以促進身體的自我調節,進而達到一定程度的細胞活化、傷口自愈的效果。
  • iPhone技巧篇 如何調節音樂播放均衡器
    【手機中國 軟體】用手機聽音樂已經成為大家最喜歡做的事情了,而目前使用智能機聽音樂的用戶還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手機中自帶的音樂播放器,另一類則是選用適合自己的第三方音樂播放器,用第三方音樂播放器的用戶都是因為這類播放器功能強大,並且效果好,就好比用軟體就可以調節音樂播放效果一樣。
  • 淺談如何更好理解音樂作品表達音樂
    關鍵詞: 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 音樂理解 音樂表達 音樂演奏  一、 音樂理解與表達的基本要求  音樂理解如同理解一篇文章,首先需明確他的體裁,如書信、散文、詩歌、小說等等。在音樂上就是協奏曲、交響樂、奏鳴曲、小品等等。
  • 音樂平臺音效功能誰更好用?多維度測評詳解各家音效特點
    是的,隨著音樂產品的成熟,精細和創新的產品體驗越來越重要,大多人對音樂軟體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廠商也更多地在軟體的功能上下功夫,以營造更好的體驗呈現給用戶,而不少音樂軟體中的音效調節功能便是其中一種。音效調節在塑造聽感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不同音色的優化和人聲的調節預設,能使用戶獲得更好地聽音體驗。
  • 音樂放鬆室建設方案
    2、體感型音樂放鬆椅:這款體感音樂放鬆椅內置各種不同類型的放鬆音樂,不僅優美的旋律令人精神放鬆陶醉,注意力沉浸在音樂中,大大減輕不安和緊張、憂鬱、恐怖感,並且體感音響能幫你快速進入自由自在的放鬆狀態,此時神經組織會釋放出一種物質——內啡肽(也稱快樂素),它對身體的疼痛有抑制和減緩作用。
  • 量子療愈音樂結緣
    這首曲子可以幫助激活能量的吸收和儲存。它以雙耳節拍錄製,刺激θ腦電波以增強創造力。如果身體因為各種原因過於疲勞能量過低,可以連續多聽此曲幾次或者一段時間。駕駛或從事類似活動時,請勿在工作時收聽此曲目。 2 Electromagneticfields (EMF) 電磁場清理我們今天生活在無處不在的充滿電磁汙染的環境中。
  • 音樂與健康——《音樂的治療作用》
    它是一種人類都能理解、不需要翻譯、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並產生共鳴的「世界語」。   隨著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音樂療法已經在很多國家盛行,醫學界通過臨床實驗認定,音樂對放鬆身心、振作精神、改善睡眠等,都很有實效。在生理上,音樂能引起呼吸、血壓、心臟跳動以及血液流量的變化。有一些類型的音樂還能刺激身體釋放一種內啡呔天然鴉片製劑,可達到鬆弛身心和紓緩疼痛的效果。
  • 讓它聽這首音樂能緩解情緒
    如果你帶著心愛的小貓咪去看獸醫的時候,可以考慮播放一些音樂來緩解它們的緊張情緒。近日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相比較流行音樂和重金屬音樂,貓咪在聽古典音樂的時候可以保持鎮靜。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出版的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期刊上。
  • 淺析演出中周邊類效果的調節方法
    在演出中,聲音是需要不斷調節的,周邊類的效果也要通過調節才能更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了演出中周邊類效果的調節方法,為以後在演出中擁有更好的聲音做準備。   混響的調節   聽眾直接從聲源使播過來獲得的聲音。聲壓級的傳播衰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帶回家,照顧自我的內在感受
    有的人會觀照自身,有的人會忽略情緒對身體的影響——究竟如何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應對由疫情引起的應激反應?如何讓普通民眾的生活儘量維持一個平穩的狀態?作為音樂治療師,時靜潔和溫蘊認為音樂是其中一個答案。
  • 「音樂鬼才」華晨宇,會用音樂表達情緒,也會用音樂做公益
    華晨宇,華語流行音樂歌手。相信大家對於華晨宇也是十分有印象的。大家十分喜歡聽華晨宇的歌。 從他的歌聲裡我能夠感受到他的悲傷,他的快樂,音樂就是這樣傳達的如此種種的情緒,現在就給大家來說一說華晨宇。
  • 「音樂鬼才」華晨宇,會用音樂表達情緒,也會用音樂做公益
    華晨宇,華語流行音樂歌手。相信大家對於華晨宇也是十分有印象的。大家十分喜歡聽華晨宇的歌。從他的歌聲裡我能夠感受到他的悲傷,他的快樂,音樂就是這樣傳達的如此種種的情緒,現在就給大家來說一說華晨宇。所以說,華晨宇從小就展現了自己音樂獨有的天賦。如此的音樂鬼才也不可小視。
  • 音樂讓人心情舒暢,音樂能讓人智商提高,這些好處你絕對想不到
    對腦癱兒童體驗音樂治療的目的是向被治療兒童證明他們自己有能力表演或者創造音樂;通過使用改造過的奧爾夫樂器和應用適當的音樂技法,可以提高患兒這種價值感— 創造美妙音樂的能力,因此而產生快樂。音樂的身勢律動可以引導身體重複性地動作,使腦癱患兒產生了愉快的體驗。
  • 2017年會背景音樂推薦大全
    業務團隊可以選擇休閒、活潑一些,甚至可選擇迪曲。2、背景音樂:分享、主講是可以穿插一些符合主題的音樂,以起到推波助瀾、引導情緒、錦上添花的良好效果。潛訓是最多引用音樂配合的培訓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激勵型(以富有節奏感的音樂為主。一般在講師快結束演講內容的時候,會有一段節奏性、排比性、激勵性、祝福性的語言,此時配上音樂,增強語言的力量。
  • 藝考生《音樂心理學》我的情緒我的心。音樂和情緒解決衝突
    《音樂心理學》是光線電視「音樂風雲榜」評委林宇老師潛心六年的獨家領悟,喜歡的請點擊關注,帶給你共享學習,點亮知識認知,一片全新的廣闊領域。關於生命與樂音的「第一原理」。第一顆F和旋《我的情緒我的心》F和弦是C的父親,和弦進行時彈146,潛意識反應614。場景觸發情緒。了解自己的身體是我們成長的開始。我的情緒,我的心,我們要講情緒,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呢,情緒是一個很好的,了解我們自己的窗口。
  • 如何區分WAV 、 FLAC 、 APE 三種音樂格式
    、 APE 三種音樂格式的音質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從收藏角度來看,三種格式可以一樣。  但在播放效果上,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專業設備和神經質般的金耳朵是能聽得出些許的差別,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格式間,因編碼不同導致解碼速度不同所致。  如果轉換為同一種格式,正常聽是沒有區別的。 那麼, WAV 、 FLAC 、 APE 這 三種格式區別在哪裡呢?
  • 做對的音樂等對的人,辛曉琪領悟了
    本報記者周詩浩 長沙報導  《領悟》、《味道》等療傷情歌曾經讓辛曉琪的溫暖歌聲深入人心,2007年推出《愛的回答》後,辛曉琪選擇從唱片市場息聲。5年之後,以音樂總監的全新身份,辛曉琪帶著其新專輯《遇見快樂》重新起航。
  • 如果手術室裡能放音樂,哪些曲目是絕對禁忌?
    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雖然醫生已經有更好的麻醉設備,但音樂仍然能為手術團隊和患者帶來平靜。音樂和治療自古以來就密不可分。早在公元前4000年,祭司和音樂家的豎琴演奏就被作為醫療服務費用的一部分。亞里斯多德發現,音樂能夠使人不再受制於「諸如遺憾,恐懼,或狂熱之類的感覺」,從而「治癒並淨化靈魂」。希臘人也把身份眾多的阿波羅奉為治癒和音樂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