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好比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人」,郭德綱于謙的為人之道

2020-11-03 相聲江湖

郭德綱和于謙已經相識近二十年了,這二十年的合作,相互之間彼此成就,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到今天沒有紅過臉,這是值得人學習的地方。

于謙是郭德綱生命中的貴人,作為捧哏搭檔,「萬物皆可捧」的于謙,讓觀眾真正認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三分逗七分捧」。

于謙捧哏最大的特點是不搶逗哏的包袱,讓郭德綱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展開,關鍵時刻能夠把話題圓回來。不僅郭德綱如此,于謙給高峰捧哏的一些作品,作品幽默感立刻增加幾個段位。

不僅如此,郭德綱能夠拜師侯耀文先生,也應該感謝于謙的牽針引線。拜師侯耀文先生對郭德綱來講,實在太重要了,因為沒有侯耀文先生,郭德綱就沒有了相聲行業合規的「入門證」。

舞臺上的郭德綱,經常拿于謙以及于謙父親媳婦等抓包袱,這讓謙哥的很多粉絲都義憤填膺,為他打抱不平。

實際上,粉絲們大可不必如此激動,如果生活中的兩個人,和在舞臺上這樣相處的話,早就不知道絕交了多少年了。

郭德綱和于謙都在節目中說過,交往這麼多年,兩人始終沒有紅過臉。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在相聲創作中,因為兩人的相聲理念基本一致,所以不存在什麼分歧之類的事情。

如果用《增廣賢文》上的一句話,來總結郭德綱于謙的相處之道,這句再合適不過:相逢好比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大家認識多少年了,再次相逢的時候,都像剛剛認識的時候那樣相處,這樣彼此之間就不會有相互怨恨。

郭德綱總結了一句話,意思大概相近,他認為「哥倆沒有拌過嘴,紅過臉,究其原因不外乎尊重二字」。

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彼此太熟悉了之後,容易因熟而失禮,原因也是尊重二字因為關係拉近,而有所疏忽的緣故。

郭德綱和于謙作為朋友相交20載,到今天為止,在私底下還相互尊稱對方為「您」。郭德綱稱呼對方「謙哥」「於老師」等,于謙稱呼對方「郭老師」。

雖然只是簡單的稱呼,這是老哥倆彼此之間從內心深處的尊重。正是因為這種尊重和相聲理念認知的一致,才讓彼此惺惺相惜,成為一輩子足以達到「託妻獻子」的至交好友。

相關焦點

  • 「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啥意思?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俗語「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這句話是老祖宗對人情關係的理解。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保證交往禮儀,人與人之間就會像剛認識時一樣客氣。在交往久了之後,也不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瑣事,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怨懟或仇恨。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
    郭德綱曾發博配文:「人間煙火,山河遠闊」,沒成想卻被細心的網友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這文案還有後半句:「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你別看平時郭德綱老用段子編排于謙,真到了臺上,這兩人明裡暗裡也沒少發糖。郭德綱:「我這可追上你了啊。」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
    你別看平時郭德綱老用段子編排于謙,真到了臺上,這兩人明裡暗裡也沒少發糖。郭德綱:「我這可追上你了啊。」于謙:「我上天你也追著去?」郭德綱:「嗯,天上人間我都去。」郭德綱:「我替你起個誓吧。你要走,五雷轟頂劈碎了你。當然了,我要是對不起你,先讓雷劈了我。」于謙:「老得有我這裡頭。」郭德綱:「沒有你,就不成世界。」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百家故事
    你別看平時郭德綱老用段子編排于謙,真到了臺上,這兩人明裡暗裡也沒少發糖。那是1997到1998年間,郭德綱和于謙在一個演出場合中初識,第一面見郭德綱,于謙就感覺這個人「挺實在,挺好,為人也很謙和。」算是有了點頭之交。
  • 郭德綱、于謙,你倆千萬別分手
    中國人情社會裡,這種人總會被人稱讚:圓滑世故。仿佛這是成功的必經之路,它代表著進入社會後必須學會的生存技能。于謙卻體現出另一種處世之道,並堅持下去取得成功。他身上有一種老莊哲學裡「清靜無為」的道,又有世俗江湖裡豪情萬丈的氣。名利場是是非圈,他卻和什麼人都能交朋友。監製電影《老師·好》時,張國立、吳京、楊立新、韓童生、田雨、何冰等老戲骨皆來捧場。
  • 從德雲社的火,看郭德綱的為人處世之道
    就像郭德綱說的,相聲是俗,但是通俗的俗,絕不是低俗。相聲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是修養,是為人處世的道理。一門心思說相聲90年代的時候,小品開始興起,相聲漸漸凋零,連于謙這樣從曲藝專業學校畢業的專業相聲演員都沒有飯吃。
  • 于謙說:「如果郭德綱不說相聲了,我也就不說了」
    于謙已經是北京著名的相聲演員。兩人經人介紹相識,本來是想給郭德綱在北京擴充幾個人脈,那時候的兩人,應該沒有想過會走那麼遠。那段時間,郭德綱在北京大興混了三年,仍舊沒有被主流藝術所接受。人們都覺得他是野路子,那段時間,老郭受盡了白眼。
  • 在婚禮上只見過郭德綱一面的于謙,為什麼最後要幫他拜師侯耀文?
    老郭卻不這麼認為,他曾言沒有于謙的幫助,今天恐怕還在為生計四處奔波。而在生活之外的舞臺上,郭德綱和于謙兩人十分默契,捧哏逗哏那是「玩」得相當熟練。乃至於在和德雲社的徒弟前輩做對比時,他們倆人的相聲總是「壓軸」登場。若要談及郭德綱和于謙最開始相識,便不得不回到1998年那個夏天。
  • 郭德綱和于謙沒鬧過矛盾?拋開錢權名利,兩人的確是很好的搭檔
    1997-1998年間,于謙與郭德綱在幾次演出場合中相識,止於點頭之交。2004年10月,于謙和郭德綱合作漸入佳境。同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郭德綱原搭檔張文順老先生病重,不能上臺,自此于謙與郭德綱結為固定搭檔。
  • 為什麼于謙20多年對郭德綱不離不棄,這「老兩口」有什麼秘密?
    于謙和郭德綱相識於97年,那個時候他們經常在北京郊區演出,各有各的舞臺,兩人的關係也僅限於認識可能,彼此也看過對方的表演,但是沒有深刻的印象,直到2000年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于謙和郭德綱在北京某郊區露天廣場的舞臺上第一次合作,當時表演的是對口相聲《拴娃娃》,也就是這次意外的合作,對兩人以後的關係以及德雲社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 桃李滿園的郭德綱,為何被于謙稱為德雲社裡最孤獨的人?為何呢
    有道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別看平日裡郭德綱那麼鬧騰,可到了生活裡卻是個十足的悶葫蘆,就連于謙吃飯都從不叫他,生活裡的郭德綱為何如此孤獨?那要從他的經歷講起。眾所周知人的行為極容易受後天影響,當年老郭因為投資失敗,感情失憶,被迫遠離天津老家,北上創業,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裡,郭德綱養成了無話可說的習慣。
  • 郭德綱旁邊的于謙是否過譽?在妻子身邊的于謙才最真實
    其中最為欣賞的自然是郭德綱:如果天下相聲之才有十鬥的話,郭先生肯定獨佔八鬥。應該說別人不會像他那樣說相聲,大概別人也表演不了他說的相聲,真正達到了表演者和作品高度統一,把語言的藝術的魅力發揮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單口方面也遊刃有餘,一些作品也一定會跨越時代而長存。
  • 郭德綱于謙王惠三人屬相促成申子辰三合局
    乾造:壬子 癸丑 甲寅 丁卯(個人推斷)排大運:大運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要說二十六歲之後的郭德綱,人生的確開始有了起色,終有經天緯地之才,口吐蓮花之能。也終究無人問津。男子漢空有一身才華,無施展之地。丙火透出,食傷洩秀,才開始才華施展,再也不是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了。2000年庚辰年,于謙於大爺,張文順張老爺子,他們開始搭檔合作講相聲。如果說捧哏的臻於化境的狀態,也就是于謙了。庚辰年,也是郭德綱名利兩全的流年。庚金為官,辰土為財。時來運轉巧遇貴人。
  • 于謙在德雲社20年,是給郭德綱打工,看了他的背景明白了
    隨著網絡的發展,不少的人重新了解到了相聲,喜歡上了相聲。說起相聲,無論你喜不喜歡德雲社,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都難以繞開德雲社的存在。談起相聲繞不開德雲社,談起德雲社繞不開郭德綱與于謙兩位老師。郭德綱與于謙兩位老師的人生就像是偶像劇一般的存在,一個是艱難生活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成功的奮鬥劇本,一個是家世殷實萬千寵愛但&34;做自己的追尋劇本。
  • 郭德綱蒙難時于謙卻沒事,如果你覺得于謙是仰仗師傅那就太年輕了
    在相聲界有許多老藝術家,然而卻只有郭德綱和于謙混的風生水起,且越發壯大,其他相聲演員幾乎沒有出頭之日,即便是偶然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也不是因為本職工作相聲。現如今的相聲幾乎是被德雲社獨攬囊中,其他相聲演員想要從相聲這個行業中分一勺羹可謂是難上加難。現如今的郭德綱也是在娛樂圈有頭有臉,但是認識郭德綱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曾經的悲慘遭遇。
  • 從吃不飽飯到養活400人,郭德綱于謙攜手20年,相約往後餘生
    「當年我落魄在北京,沒人認識我,也沒人管飯,天天餓得看誰都是餅。在那種情況下,人家介紹認識了於老師。」郭德綱回憶說,「謙哥那時已經改行演小品、電視劇了。」如果說郭德綱是落魄,那麼家境優越的于謙就是落寞。
  • 德雲鬥笑社:于謙在線誇愛徒,郭德綱聽完都「吃醋」了
    德雲鬥笑社:于謙在線誇愛徒,郭德綱聽完都「吃醋」了!當然,大家最愛看的畫面,還是「老郭訓徒」:徒弟們在與師傅相處時的緊張表現以及郭德綱「調侃」徒弟時的樣子,都非常的有笑點!關於角色定位,于謙是這樣說的:「你應該知道自己在哪舍(在)哪得!這個是你自己來衡量的,不是師父和任何人給你做決定的!」(前輩的經驗之談:對於秦霄賢來說,這段話真的「很值錢」!)
  • 甘願為郭德綱當陪襯20年,于謙:抖包袱比包袱本身更過癮
    09年,于謙送郭德綱一匹馬作為生日禮物。等到于謙過生日的時候,郭德綱回送了一匹名貴寶馬。于謙甚是喜歡,感慨道,「這個禮物送到我心坎裡。」 正所謂「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別看他們在臺上相愛相殺,私下都對對方高度認可。他們讓自己的兒子拜互相為師父。郭德綱說過,他希望兒子郭麒麟能多學習于謙身上的通達和樂觀。
  • 郭德綱老拿于謙妻子說事兒,人家媳婦兒不介意嗎?本人的回答亮了
    自然是從身邊取材,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郭德綱和于謙「於大媽」,而且點名最多的是于謙的妻子。>是多年的老搭檔了,兩人一上臺就是滿堂彩,尤其是說到於老師的婚姻生活最精彩,郭德綱老拿于謙妻子說事兒,人家媳婦兒不介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