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出現了韓方漢奸,從中國派到韓國但又出賣中國的人嗎?從字面了解是這個意思。但戲中人物,明顯是韓國人投靠日軍,盡享財富,出賣韓國。所以翻譯字幕者才一番苦心,借漢奸寫成韓奸,但心機似乎都被韓方漢奸浪費掉,漢奸忽然等同所有賣國的奸細,實在是始料不及。
韓國影壇有一樣好,就是電影票房不一定由男演員主演的電影全面主導,很多女演員擔正的電影,一樣大有捧場客。李英秀、全度妍、全智賢,只是隨便說幾個名字,都已經是獨當一面可以一個人背起票房的演員,我知道很多對韓國流行文化滾瓜爛熟的韓國通,隨時可以說出更多紅到發福的韓國女星名字。無論有幾多個都好,全智賢會不會是最廣為人熟悉、接受和喜愛的韓國女星呢?有很大機會是吧。
故事背景在二次大戰,大部分地點發生在中國,日軍佔領時期,韓軍派出殺手,到中國刺殺與日軍大將稔熟而發大財的韓奸。無論是時代背景、取景地點及題材,都是老大掉牙,類似故事看過很多次,製作龐大,又要搭景,又要槍戰,又玩爆破,有韓國人,有日本人,又有中國人,如此多層次,誰是忠誰是奸已經頭都大埋,忠奸太分明又怕得罪不同國籍觀眾,而且描寫戰爭時代的電影又易令不少觀眾卻步,這是一場賭博,投資巨大,有可能一鋪清袋。
不過,這盤棋,行對了重要的一步——由全智賢演國家英雄,行刺韓奸的殺手。劇情發展平庸,故事鋪排呆板,人物枝節略多,動作場面見慣見熟,對白又韓語又日語又國語,但只要有全智賢,一切就顯得不平凡。這個說法容或有點誇張,但全智賢總是好看的,只要她有份出場。沒有她份兒的場面,影片欠缺劇力的弱點便暴露出來。有她,就算劇情悶,超碼都可以看她。
看了超過一小時,戲才出現,肯定是太慢了,戲是什麼呢?戲出現的方法,算叫令人眼前一亮。那場戲說到,復國殺手全智賢來到高級百貨公司,她有近視,眼鏡老早破了,為了應付未來更重要的暗殺行動,於是去配眼鏡。清樸素顏的殺手,配完眼鏡後,鏡頭一轉,她在百貨公司另一層出現,此時她站在鏡子前,穿了一襲華麗衣裳,笑容甜美,忙於試戴淑女帽子。她在鏡子前扭腰,綻笑以為女殺手忽然拋開心理包袱,一嘗做靚女做淑女的滋味,但很快這位靚女就被售貨員突如其來的道歉,戳破了一個秘密。靚女全智賢跑到百貨公司門外張望,但無發現,而鏡頭就讓觀眾知道:早前來到的殺手全智賢,剛登上公共汽車離開了。
鋪排雖然有點故弄玄虛,但劇情其實又很容易看出來是個兩生花的故事。全智賢今天才演兩生花,算是遲了,老早應該有類似的劇本,找她來演。一個她在廣場的示威人士之間走過,另一個她就登上了公車離開,既然沒有遇見,為什麼又會意識到對方的存在呢?那就是心靈感應了。在世界上存在另一個我,是可喜還是可悲?這部想炮製的,是悲劇。因為兩姊妹的身分和背景都矛盾對立,要用子彈才能解決姊妹命中注定的恩怨。
現在看起來,她行事有點笨,經常皺眉,但最令觀眾皺眉的,是她時常被另一男角色佔便宜,又抱頭又親嘴,男角色自以為很有辦法,帶全智賢脫困,其實劇情看到的根本沒有好辦法,只是別人比他更蠢吧。演出男角色者是河正宇,戲中蓄了鬍子其貌不揚專扮正經佔人便宜,可惡。戰場上的兩生花設計,總是浪漫的,令人充滿想像的,在大時代之下,遇上跟自己樣子相同的人,類似的構思,無論是如何相似,亦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