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思維成就智慧人生

2021-01-08 環球看聞

如果說「道」是萬物之本,那麼「靈性」就是生命之源。人有靈性思維,才能鍛造完美人性,最終成就智慧人生。有靈性的人就像水晶寶玉,能汲取日月精華以潤其身;沒靈性的人則像朽木頑石,執念太深不可點化。

其實,靈性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體現在人的領悟、感受以及觀察能力等方方面面。如果擁有比幹一樣的七竅玲瓏心,就能一眼洞悉事物的本質,並迅速做出反應或者選擇;而沒有靈性的人只能終日惶惶,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南北朝時期的沈約在《釋迦文佛像銘》中談到靈性:「眇求靈性,曠追玄軫,道雖有門,跡無可朕。」在古代,人們一般很少提到靈性,但是靈性的的本意接近佛教所說的「慧根」,是一個人最本質的東西。佛理認為,於法觀達,目之為根,慧能生道,故名慧根。靈性、慧根、悟性都有相通的地方,主旨都是說人所具有的聰明才智、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福慧雙修 增長智慧

現代社會尤其是在一線大城,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生活節奏令人窒息。你是否感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變得短暫而微妙?你是否感到心中有某些癥結使自己鬱鬱寡歡?如果停下來享受片刻寧靜,你是否會去思考每天這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說,生命在於自我覺醒,追逐靈性的升華。

對於常人而言,除了身體和心理健康之外,內在靈性的修行不容忽視。關於靈性,有的人很幸運,可能天生就擁有。但是更多人可能需要用一生來修行,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堅持不懈一定可以找到靈性法門。

人們常說「福慧雙修」,意思是福德和智能都達到至善境地。唐代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說:「菩薩為行,福慧雙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但是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修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原因有二:一是起心動念不純——出發點是為了自己,布施的功德也會消失。二是沒有領悟精髓——只知念佛燒香叩拜,卻不明白經典中的大智慧。

真正的修行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佛學經典中的大智慧,要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這樣才能培養自己的靈性思維。

靈性投資 財富增值

在經濟社會,靈性、智慧、財富是相輔相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獲取財富需要靈性思維,人要對財富有敬重之心,還要控制自己的私慾,不受表面的波動所惑。有了靈性思維,不會迷亂,不會失控,投資理財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實現財富人生。投資對財富很重要,很多人喜歡儲存財富,卻並不善於投資。投資的技巧在於:收集數據,分析市場,合理運作,靈性投資。

投資也是一種修行。在不斷的成功和失敗中,積累了經驗和智慧,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在禪靜中生出方案,進入投資的靈性境界。具有靈性的投資技術,加上科學的分析操作,就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相關焦點

  • 心經生命大智慧2-提升靈性的路上,現實榜樣能提供無窮的力量
    本文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心經中揭示的,靈性提升途中,善用榜樣的力量,會給自己很大的支持力和內生的智慧動力。 心經原文部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經文開篇,就舉例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案例,為講解後面的內容做榜樣鋪墊。先說「般若波羅蜜多」的一般含義。
  • 《天道》丁元英的智慧:系統思維
    丁元英的智慧在於布局合理,順勢而為,道法自然,而且因勢利導,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丁元英清楚窮富不是物質多少的稀缺現象,而是一個系統,無論是生產力系統,還是制度系統,抑或是文化系統,每一個單一系統都有自己運轉的規律,每一個系統和系統又有相互關係。
  • 稻盛和夫:思維決定人生,想要改變自己窘迫處境,牢記這2個思維
    可能真的是時勢造英雄,稻盛和夫就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2家世界500強。稻盛和夫認為,思維決定人生,自己能夠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有所成就,是思維改變的結果,想要改變自己窘迫的處境,就要牢記這2點。
  • 有智慧的女人,一定是有靈性的!
    03、當你討厭一個人說話繞彎,你為什麼看不到他的思維縝密?04、當你討厭一個人行動緩慢,你為什麼看不到他的包容和淡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有智慧的女人,一定是有靈性的。
  • 《論語》:摒棄狹隘的思維,以豁達容人,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礎
    《論語》:擴大自己的認知,摒棄狹隘的思維,以豁達容人。在我們與人相處的時候,難免的會與人發生矛盾和糾葛,大多數人在面對這些矛盾的時候,就當經歷之後會形成一股怨氣,也就是所謂的形成戾氣,存在於我們的心中。時常地拿這一股戾氣去傷害自己,甚至是傷害他人。
  • [靈性課堂] 轉生於地球的非凡存有
    他們一般都是你們所說的「圓滿成就者」。在他們處於人類之中、穿上人類身體時,得承受肉身具有的種種風險。不過他們是在聖愛中承受那些風險的,實際上不會有任何問題。他們是來自超凡維度的意識覺悟者。他們來到這裡也是為了通過自身發出的能量與聖愛,使人類意識到自己同樣具有那些能力。人總想把他人看得比自己偉大得多。
  • 用反垂直思維告訴你:智慧是什麼?
    用反垂直思維告訴你:智慧是什麼?文∣(美)吉姆·卡斯卡特/著;方子聰/譯摘自《反垂直思維》吉姆•卡斯卡特,全球公共演說界獲獎居多、口碑甚佳的大師,他的TED視頻點擊率遠遠超過了其他同行,被列入美國「演說名人殿堂」、英國「行銷名人殿堂」以及 「全球 100 位卓越領導及個人潛力開發的傑出士」。他曾出版國際暢銷書《橡果法則》。
  • 開掛人生,從智慧的起點開始
    本期給大家推薦的4本西方經典名著:《沉思錄》《國富論》《道德情操論》《人性的弱點》閱讀之後可以啟迪智慧,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幫助你應對紛繁複雜的人生,使你受益終生。《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勒留自我對話的記錄,行文質樸,不尚雕琢,然而由於發自內心,靈性內蘊,故充塞著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
  • 人生落魄時,關鍵要戒掉這3種「思維」,路或許就會越來越好走
    但王陽明卻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維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直至「龍場頓悟」,心學的誕生也讓王陽明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光明。而在王陽明來看,人生窮困潦倒時,一定要戒除這3種「弱者思維」:1.要戒除「活在當下」的思維心學大師王陽明37歲時,遭受到了人生最大的磨難,他被貶職到了,那時候極其偏荒,鳥不拉屎的貴州龍場驛站。
  • 鋒菲戀,人生的修行之路,我們該如何尋找丟失的靈性?
    如今看來,王菲生命中的靈性特質,從她愛上竇唯的時候,已經開始萌芽。何為「靈性」?在這場人生的修行中,也讓王菲明白了,她舍不掉自己身上的靈性,無法完成對生活的妥協。她明白了,最舒適的生活,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迎合大眾的眼光,而是勇敢做自己。
  • 成長型思維決定你的人生能走多遠
    慧 雅 生 活       關注微信號每天收聽我們的消息《慧雅生活》為您開啟智慧的心門
  • 誦經使人愉悅,不要跟任何靈性結冤,就不會諸事不順
    我們生活在多維次的靈性空間裡,我們肉眼凡胎不識天地人真相,總以為看到的才是真的,總以為自己活得好就行,卻不知跟很多靈性結下了無數的冤結,甚至幾世幾劫都是冤冤相報無有終了。我們的苦厄,我們的不順,我們的痛苦、煩惱,一切都是跟很多的靈性結下了很深的冤,才這樣的。
  • 真正的愛無處不在,我的靈性旅程
    後來,我開始在靈性裡找。這次,我慢慢接近了答案。剛開始踏上靈性之路時,我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那段時間,我經常聽奧普拉的一檔訪談節目。每個周日,她會邀請各式各樣,各種宗教背景,各種無宗教背景的人來談談他們對靈性的理解。有一次,她採訪了美國著名女詩人—— Maya Angelou(馬婭·安傑盧)。
  • 灰度思維,管理智慧
    她在談到向任正非先生學習時曾講到灰度思維。 我們人類社會制定的種種標準,所有的好和壞、對和錯是人為定義的,每個時代,每個國家、社會、家庭都定有自己的標準。如果我們學會從人為的對與錯中跳出來,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發生的事,我們處理事情,尤其是與人有關的事,就不容易那麼走極端,對灰度的把握就容易一些。
  • 一個人的「靈性」指的是什麼?
    金庸並沒有刻意描寫郭襄的一生,但是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她一輩子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在我看來,她20歲以前的生活就像一個夢。家境殷實,父母寵愛,還有一個對她特別好的大哥哥。她本人古靈精怪,性格開朗可愛,特別討人喜歡。金庸就曾經評價過這個角色,說她「很有靈性」。他是如此的偏愛這個角色,以至於為其設計了一個如此悽婉的結局。
  • [靈性課堂] 靈性階梯與自我更新
    推薦閱讀:[靈性課堂] 只有源頭掌握宇宙的絕對真相[靈性之愛] 聖愛在不斷進化[靈性功課] 靈性實踐及在動蕩中保持歡樂[大轉變] 不必為不開悟者難過[靈性養生] 請溫柔地對待自己的身體[靈性入門] 未來人類將不再需要政府和領導人歡迎下載或領取靈性書籍電子版!(2020年7月更新)(請點擊查看詳情)本公眾號的所有文章均歡迎任意轉發、轉載、複製及以任何方式傳播。
  • 快樂數學 創意思維 智慧課程
    學校為大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開發創意思維能力,自 2018年3月11日創意思維數學課程/教材研發總監王聖昌先生第一次培訓「超腦麥斯」課程以來,「超腦麥斯」工作室全體成員已經躬身實踐近一個月時間。4月7日,學校再次邀請京尼集團超腦麥斯高級講師翁凱彥進行專家培訓。
  • 靈性高的人10項特質,有靈性的人這些品質自然會流露出來
    我們獨自或在團體中通過滋長的智慧和幻滅的經驗,開始放棄靈性生活和團體的理想化觀點,不再以之為逃避世界或拯救自己的方式。對許多人而言,這種轉變會成為更深入整合和更有智慧的靈性工作的基礎。靈性工作包括正當的關係、正當的生計、正當的話語,以及靈性生活的各種倫理面向。
  • 人到中年,女人的「有靈性」,是這樣的
    靈性是女人最深刻的美,中年女人的靈性就是女人的大氣和智慧。與青春期的少女相比,不再淺薄、乏味,無趣,多了一份深刻和理性。她們的魅力也在於對人生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和韻味,這種底蘊是歲月的沉澱,也是女人的獨特魅力。有句話說:「年齡,從來都不是女人的負擔,反而是歲月最好的饋贈。」比起年輕女子,女人到了中年更多了一份風情、嫵媚和優雅,也許她們的皮膚不是那麼緊緻,甚至多了一些暗黃。
  • 人生的兩大奇蹟思維:槓桿效應+飛輪效應(深度)
    的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無論身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取得成就。因為他們掌握了成功的「道」。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凡事都只要抓住了其兩大核心矛盾,使其對立又統一,就可以掌控全局。成功,就是由「一快」加「一慢」兩大要點組成的「道」: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生,就是這兩大效應的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