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5日訊(記者 戴璐嶺)今年入汛以來,我省已經歷了多輪區域性強降雨,特別是7月9日以來,局部地區降雨強度和歷時均超歷史記錄,防汛減災形勢異常嚴峻。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牢固樹立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意識,指導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迅速行動,堅守紅線,有力做好強降雨天氣應對工作。
迅速開展斷道公路搶通保通工作
按照 「儘量減少損失,儘快恢復交通」的思路,對發生泥石流、邊坡垮塌的路段和區域及時進行交通管制,設置警示標誌標牌,第一時間疏導受阻車輛和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安排搶險人員、搶險機具開展搶通保通,減少社會影響。高速公路因災阻斷絕大多數控制在6小時以內;國省道隨斷隨搶,受損特別嚴重的保證在12小時內搶通便道或確定繞行路線;農村公路90%以上已基本搶通或便道通行。
截至7月15日上午9時,因暴雨引發的泥石流、邊坡坍塌,全省主汛期以來國省道31條/167處斷道,目前已搶通25條/155處,尚有國道4條8處、省道2條4處未搶通;高速公路共關閉收費站1188起,發生道路阻斷181起,目前收費站關閉8個,阻斷6處。
迅速安排道路停運、渡口停航、工地停工
道路客運方面,通往山區的班線遇暴雨或地災橙色以上預警時果斷停運,旅遊包車線路途徑山區或危險路段一律不予審批,其他暫時符合運輸條件的客運班線也降速行駛。
水上方面,嘉陵江、涪江、沱江全江停航,涉及廣元、綿陽、遂寧等10個市州。
工程建設方面,堅決避免暴雨下高危作業,全面排查沿江河岸線的建設工地,確保施工「兩區三廠」避開泥石流、滑坡體、洪水位等危險區域。
7月15日,全省水上交通停航2304艘船舶,封渡330個渡口;道路運輸停運線路265條,停運車輛669輛;交通建設停工6標段。
迅速再安排再部署雨中雨後隱患排查
突出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全面加強「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核查」,進一步深化防汛隱患排查。能夠立即整改的,迅速整治到位。對一時無法整改的,首先落實防範預警舉措,確保風險可控。
入汛以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已派出檢查組820餘個,人員近5500名開展有關排查工作。廳層面完成了全覆蓋的第一輪綜合督查。隨機抽查了21市(州)57個縣(區)206個點位,發現問題隱患213處,已完成整改207處,整改完成率97%。廳還派出公路設計院、交通設計院專家和技術人員300餘人次赴阿壩、廣元、綿陽等受災嚴重地區為搶通保通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撐服務。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