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花藝師蔡婕妤:以花為媒,因愛生愛

2021-02-19 臺海雜誌

她說,別以為花藝只有花,一花一世界,以花為媒,能讓你觸碰到這世間更多的美好。

她說,所有的美好都需要用心感受,專注於小事之中,更容易感悟到生活的動人之處。

她是臺籍花藝師蔡婕妤,也是廈門有天到手事務所裡最懂得創造美、發現美的「花仙子」。在她的手中,無論是一朵鮮花,還是一束枯枝,都能幻化出萬千姿態,褪去原有的質樸,煥發出藝術品般奪目的光彩。在她眼中,插花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她生活態度的彰顯。

在廈門市沙坡尾民族路77號的一處轉角,坐落著一家精緻花店,透過那些明淨的窗戶往裡望去,你將看到那滿屋滿室的盎然春意和搖曳花影間掩藏不住的鮮活可愛——這裡,便是臺籍花藝師蔡婕妤的據點。

圖/每一束花都是用靈魂進行創作,隔著玻璃櫥窗都能感受到花朵跳躍的美好,激發無限的創作靈感。

平日裡,蔡婕妤就是在這些花兒的簇擁下,迎著晨光,施展著讓花兒美麗百倍的插花「魔法」。談起自己的工作,蔡婕妤溫柔的眉眼中流露出溫暖的笑意:「插花是我的興趣,每天都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又怎能不覺得幸福呢?」

伴隨著淡淡花香,蔡婕妤向《臺海》雜誌記者回憶起自己成為花藝師的經歷,她將其簡單地總結為八個字——發現興趣,勇敢嘗試。

美術專業出身的蔡婕妤,身上帶有美術生特有的隨性與靈動。在工作的選擇上,她從不拘泥於世俗的框架,金錢、社會地位、穩定性從不是她考慮的第一標準,她最先遵從的,還是自己內心的喜愛。「我覺得年輕人不要太給自己設限,去遵循既定的人生軌跡。生活的樂趣就在於不斷嘗試,你只有去嘗試,才會發現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也才有機會擁抱更多的快樂。」蔡婕妤說。

圖/蔡婕妤(右)認為只有去嘗試,才會發現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也才有機會擁抱更多的快樂。

早在大學時期,蔡婕妤就經常嘗試在不同的行業實習,通過親身體驗,去摸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大學畢業後,蔡婕妤選擇進入臺北誠品書店工作,浩瀚的書海不僅充實了蔡婕妤的生活,也為她打開了人生的新窗口。偶然的機會,蔡婕妤對花藝有了一些了解,她發現,自己被那些富有設計感的花藝作品深深吸引了。「或許嘗試去花店工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本科的美術專業應該也能幫得上我。」帶著這樣的想法,蔡婕妤當機立斷,進入了花藝設計公司,開始了新的嘗試。

鮮妍的花草帶給蔡婕妤的不僅僅是飽滿的「眼福」,也為她帶來了內心上的愜意與活力,每當看到這些盛放的花朵,和買花人臉上的微笑,蔡婕妤都覺得異常幸福。「當你找到自己真正有感覺的那件事時,你的內心會有一股衝勁,你不會再停留於表面,而是希望了解事物背後的邏輯。」接觸不同的花草,學習各種花草的特性,了解不同插花流派,選擇適合自己的歐式派系考取花藝證照……蔡婕妤懷著滿腔熱忱,在通往花藝師的道路上樂此不疲地不斷嘗試、前進著,為自己積攢下荷蘭國際花藝臺灣分院設計師、臺灣新國際花藝交流學會花藝講師、臺中市美加花藝設計協會理事等一長串頭銜。

圖/鮮妍的花草帶給蔡婕妤的不僅是飽滿的「眼福」,也為她帶來了內心上的愜意與活力。

蔡婕妤的嘗試還不止於此,2011年,受朋友邀請到廈門來旅遊的蔡婕妤發現了廈門花藝市場尚未成熟的發展商機,便決心西行「登鷺」發展,打造時尚的花藝空間。經過一番努力,她終於如願以償地在廈門開了屬於自己的花藝工作室。「我們工作室的現在名字叫做『有天到手事務所』,這個名字裡包含著我的人生信條——你想要的,有一天終會到手。」回顧自己隨心而動、努力嘗試的這些經歷,蔡婕妤自信滿滿地說。

時光匆匆,從登鷺至今,已過了九年。在這九年的創業歲月中,蔡婕妤的身份曾發生過一些細微的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她對花藝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初登鷺島時,我主要從事的室內設計的軟裝陳列,以花藝布置為主,所以當時的身份更像是一名設計師。因為我一直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花店,所以2014年,我在臨近中山路的天一樓邊上,開了一間名為有天花草的工作室,出售我的花藝作品,這時的身份,便是一名花藝師。而現在,我又多了一重新身份——有天到手事務所的花藝老師。」在蔡婕妤的眼中,這些身份轉變的歷程,不僅是她實現心中夢想的過程,也是讓花藝的美好能量最大化的過程。

圖/蔡婕妤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希望讓人們和她一樣,藉由花藝去連接生活的美好。

「我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希望讓人們和我一樣,藉由花藝去連接生活的美好。」說到這句話時,蔡婕妤的清亮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

願望是美好的,但實現願望的過程,卻著實要費上一番工作。「時至今日,我都還忘不了初遇時的那個廈門。」蔡婕妤笑著談起她的登鷺初印象,當時兩岸的花藝行業發展差距懸殊,相比起臺北成熟的花藝行業,廈門的花藝行業還維持著比較初級的水平。「當時廈門還沒有精緻的花店,廈門市民前去買花的地點,大多是街邊搭著棚子的傳統小店,有些甚至還是佛具用品店。這些店鋪出售的花也比較原始,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盆景或供祭拜使用的花枝,基本上看不到非常精美的花藝作品。」

蔡婕妤告訴《臺海》雜誌記者,自己開啟花藝工作室前本是信心滿滿,因為覺得自己的工作室,一能填補廈門花藝市場的這片空白,二能讓更多廈門人了解、欣賞漂亮的歐式花藝,應該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可沒想到,開業時生意卻有些冷清。「後來我明白,這主要還是習慣問題。廈門人幾乎是逛市場的時候順手買花,沒有逛花店的習慣。而且我售賣的有一些還是乾花作品,這在他們看來是缺乏實用價值的,接受度比較低。」 但這一時的失意不足以打敗蔡婕妤,她認為習慣可以培養,她一定會讓更多人了解、愛上花藝的美,成為花藝老師的想法便因此萌芽。

「其實買花和親手製作花藝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的,親手完成花藝作品的那份幸福感是不可取代的,感受來自植物的生命力,將會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蔡婕妤覺得,如今忙碌的生活節奏,決定了現在的人們不會有太多「平生無事為花忙」的閒情逸緻,但這也不妨礙有心人願把插花作為一項生活中的賞心樂事。

圖/蔡婕妤的花店裡處處可見懸掛著的各色乾花束,再加上復古的背景,甚是別致。

蔡婕妤這充滿美好意涵的花藝課程果然吸引了不少廈門年輕人的注意,許多大學生、職場白領紛紛來到蔡婕妤的花藝教室裡,跟隨著蔡婕妤挑選姿態各異的花朵和枝椏,暫別浮躁,沉心靜氣,細心地修剪、擺弄,在這一花一葉間尋找精神的慰藉,創造屬於自己的花藝作品,享受一段瀰漫著春意的溫柔時光。

漸漸地,越來越多人愛上了蔡婕妤的花藝課程,原本的工作室已容納不下,蔡婕妤索性拓展起了自己的工作室「版圖」,除了沙坡尾的工作室外,還再租下了湖裡區五通鳳頭社佔地面積150平方米、面朝大海的白色大房子作為花藝課堂。在強化花藝美好能量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間,蔡婕妤又朝自己的夢想邁進了一大步。

在蔡婕妤的學生們眼中,若是以花作比,他們的這位花藝老師就像是一朵明媚的向日葵:「小妤老師非常陽光,對於花藝、對於教學她始終是帶著愛與熱忱的,上課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這讓我們很感動。」

圖/在蔡婕妤的學生們眼中,蔡婕妤非常陽光,對於花藝、對於教學始終是帶著愛與熱忱。

「這些前來學習花藝的學生,可以細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別,有的是對花藝感興趣,前來體驗的;有的是希望通過學習花藝,來獲得第二技能,以備未來成為『槓桿青年』開闢副業的;有的本身就已經在經營花店,希望來精進花藝。」蔡婕妤表示,對於不同的學生,自己在授課方式上會稍有不同,但認真的態度卻不會打折扣。「作為一名老師,我必須對我的學生們負責,我總希望能給予他們更多。」蔡婕妤說。

針對以體驗為目的的學生,蔡婕妤更多的是以親切的態度、鼓勵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製作花藝作品的過程中,去感受花藝的美,同時發掘能力,強化信心。「有些學生在製作花藝之前總會有些顧慮,覺得花藝作品看起來這麼複雜,自己真的能做好嗎?但上了課程之後,從原先的不熟悉,到發現原來經過自己的雙手,可以把花材做得這麼好看,挖掘出自己新技能,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能鼓勵著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有這樣的嘗試精神。」蔡婕妤說。

蔡婕妤借花藝將感動帶給了學生,但同樣,她也從她的學生、顧客們身上收穫了不少感動。「在有天到手事務所裡,感動每天都在發生,最常見的莫過於戀人帶來的感動。」蔡婕妤表示,自己當初開設花藝工作室時,本以為店裡的顧客會以女生居多,可沒想到,來工作室參與花藝課程的,竟有不少男生。

圖/蔡婕妤本以為店裡的顧客會以女生居多,可沒想到,來工作室參與花藝課程的,竟有不少男生。

「一開始我覺得不理解,因為在我原本的認知裡,男孩子一般都會比較喜歡戶外運動,怎麼會願意花上幾個小時來安安靜靜地製作花藝作品呢?後來留心觀察後,我才發現各種緣由——他們要親手製作禮物,送給自己喜歡的人。」蔡婕妤笑著說,「我還記得,有一位經常光臨的男生每次都只練習製作同一種花藝作品,卻不說原因。後來有一天,他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女生,製作的依然是那件花藝作品,收穫了女生的稱讚。那時我才明白,先前的一切都是為這一日做預演。」這些溫柔的小心思被蔡婕妤看在眼裡,甜在心間,沉澱為生活中的美好記憶。

以花為媒,聯結生活的美好;因愛生愛,遇見感動的瞬間。蔡婕妤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理念,將美好的生活擁入懷中。疫情期間,樂於嘗試的她又開啟了網店售賣花藝自助材料包,直播教授花藝課程的新模式。在她眼中,只要心懷期待,勇於向前,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你想要的,總有一天能到手。

1.你想要的,總有一天能到手

2.生活的樂趣在於不斷地嘗試

3.變化是人生的常態

4.藉由花藝去連接生活的美好

5.年輕人不要著急給自己設限

6.帶著愛與熱忱,用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生活也會回報你

7.善於發現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瞬間

8.夢想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大陸第一本面向兩岸發行的涉臺雜誌

國務院新聞辦調閱的了解臺灣的主要刊物

被臺灣方面陸委會列為大陸重要涉臺刊物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藝設計師蔡婕妤:「就是要愛你,怎麼樣?」
    「就是要愛你,怎麼樣?」    「可不可以剛好你也愛我」    「不得不愛、非愛不可、只想愛你」     ……如此酷炫狂拽的詞句,是花束的名字,給它們起名的,是來自臺灣的花藝設計師蔡婕妤。剛剛過去的情人節,蔡婕妤在廈門所開花店,主打幹花,只推四款,是為「情人節任性計劃」。
  • 花藝師為什麼都是半路出家?
    花藝師都是學什麼出身的?
  • 《金色豪門》:因愛生欲,由欲生罪,愛命為果的豪門家族史詩
    故事發生在本世紀的智利,講述一個智利豪門家族20年代—70年代的興衰史,以及七情六慾帶來的美好與醜陋.揭示了電影的主題:因愛生欲,由欲生罪,愛命為果。一:因愛生欲因為有愛,所以有欲望。因有欲望,才有生命輪迴。愛錢財、愛名,乃至名利都不愛,愛清高,也都是欲。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因,愛命為果。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出自《圓覺經》。青年的埃斯特萬因為心愛的羅莎去礦井之下尋找金礦。
  • 飾演小春的豐崎愛生最愛的三部漫畫作品是?
    原標題:飾演小春的豐崎愛生最愛的三部漫畫作品是? 今日由NHK拍攝的第一話在公共播放便於理解的網站「你好,我是漫畫」中公開,由擔當小春配音的豐崎愛生回答了採訪的幾個問題。 題目是「我最喜歡的漫畫BEST3」,豐崎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三部漫畫作品。第三名為panpanya的《螃蟹的誘惑》、第二名是手塚治虫的《火鳥》。最後的第一名,還請親自到網站中查看吧。另外豐崎還說,漫畫就像是一本為了生存的教科書,作為一名聲優與原作漫畫的立場等等。
  • 「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
    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的一群愛行天使志願者根據真實公益故事原創編排的「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正演繹著公益與文化的跨界碰撞。真心真情的演繹撥動著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中人們的心弦,更見證著申城「愛」的溫度和社會文化心理建設的力量。
  • 阿聯航空要臺籍空姐戴五星紅旗名牌 臺網友氣炸
    阿聯航空內部信要求臺籍空服員執勤時,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並改配戴中國國旗(圖片來源:東森新聞網)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有臺灣網友30日在PTT論壇爆料稱,其在阿聯擔任空姐的朋友發文表示接獲公司來信,信中說明,
  • 阿聯航空否認「要求臺籍空姐戴五星紅旗名牌」
    此前,據臺灣「東森新聞網」31日報導稱,有臺灣網友30日在PTT論壇爆料,其在阿聯擔任空姐的朋友發文表示接獲公司來信,信中說明,因應一個中國政策,航空公司要求臺籍空服員執勤時,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並改配戴中國國旗,所有臺灣籍組員無一例外。
  • 臺籍空姐被要求佩戴五星紅旗名牌?阿聯航空回應
    阿聯航空公司中國公關部門在給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的郵件中,對「要求臺籍乘務人員移除『國旗』名牌」一事作出回應。此前,據臺灣「東森新聞網」31日報導稱,有臺灣網友30日在PTT論壇爆料,其在阿聯擔任空姐的朋友發文表示接獲公司來信,信中說明,因應一個中國政策,航空公司要求臺籍空服員執勤時,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並改配戴中國國旗,所有臺灣籍組員無一例外。
  • 花藝師凌宗湧:簡約格調呈現原始美學
    X-TIME將在2014.11.5開幕盛典上邀請來自臺灣的國際花藝大師,2014年中國陳設藝術界最高獎項—晶麒麟獎「年度最佳空間花藝設計主角獎」得主,杭州富春山居,北京頤和安縵,臺北W Hotel等花藝顧問,臺灣政商名流御用花藝師
  • Interflora國際花商聯&Florint國際花藝師協會國際評委認證項目在滬舉辦
    相比2017年INTERFLORA國際評委培訓項目,今年進一步優化了裁判評審制度,一方面促使INTERFLORA國際花商聯與FLORINT國際花藝師協會攜手,另一方面,藉由該項目引入了當下國際前沿賽事機制,甄選中國籍賽事評審,選拔優秀花藝設計師參與國際花藝賽事,從而讓中國花藝設計與國際進一步接軌。
  • 備受折磨 求償無路臺籍「日本兵」的斷腸悲歌
    臺籍日本兵,也稱日軍臺籍兵、臺灣人日本兵、臺灣人原日本兵、原臺灣人日本兵,都是指加入日本侵略軍的臺灣人。
  • 四川誕生首位臺籍「勞動模範」
    「85後」臺灣青年李偉國榮獲「勞動模範」稱號,這是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  對於此次獲獎,李偉國表示:「這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認可,也是對在川打拼臺青的鼓勵。」2008年,李偉國首次來到大陸,被這裡的高速發展所震撼。2016年5月,他西進大陸發展。2017年,他以合伙人兼總經理身份,加入為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進行成果轉化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華燦工場·北京空間。
  • 花藝師/大師級別的花藝作品和設計理念.
    放之當下,在我所接觸的行當中,花藝師便是如此。我從荒木經惟的《左眼》之展後,就一直留心關注生活周圍以花為元素的各事各物,包括作品,包括行當。直到9月份,熱愛文化活動的我參與了成都言幾又與F&A花藝學校共同打造的花藝分享會,我才認知到了「花藝師」這一手工匠人的職業角色,並且在現實中找到了荒木經惟所指的「觸摸力量」在與花相關的領域之中所能落到實處的職業解讀。
  • 阿聯航空否認要臺籍空姐戴五星紅旗名牌 稱此前郵件有誤
    【文/觀察者網 徐喆】阿聯航空奉行「一中政策」,要求臺籍空姐戴五星紅旗名牌一事,今天鬧得沸沸揚揚,幾次迎來反轉。 昨日(5月30日),有臺灣網友在PTT上爆料,一封疑為阿聯航空(Emirates)發給公司內部員工的郵件截圖流出。信函中,公司說明,因應「一個中國」原則,要求臺灣籍員工撤下印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名牌,以五星紅旗替代。
  • 白玉霜【評劇唱片】《花為媒》
    1934年白玉霜在上海與鈺靈芝、愛蓮君合演《花為媒》、《空谷蘭》、《桃花庵》、《馬震華哀史》、《珍珠衫》,與京劇演員趙如泉合演京評兩腔的《潘金蓮》及電影《海棠紅》等劇,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視,白玉霜也聲譽日隆。
  • 臺籍人大代表談「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臺籍人大代表、江蘇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鄒振球表示,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概括總結了70年來對臺工作走過的歷程和取得的成績,指明了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方向。
  • 十九大臺籍代表盧麗安被註銷戶籍,看國臺辦霸氣回應!
    歡迎關注「豫臺一家」!
  • 先鋒花藝師|Ivy的秘密花園HeartBeatFlorist
    現代人活在張愛玲所言的二手人生裡「 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文化科技給我們造了一座虛擬的平行世界,自然的真實與生活的虛擬之間伏了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沉溺在虛擬世界中的我們亢奮於表達,妄圖把一塵一沙都賦予隱喻,有人如實記錄那本真的姿態反倒成了一種美好。讓植物停留在它最舒適的姿態即是美,瓶中花園是我對lvy作品的感觸。
  • 脫團越南籍旅客欲留臺打工 不排除犯罪集團操控
    中新網12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近日,152名越南籍旅客在臺集體脫團。臺灣地區「移民署」稱,截至28日,共查獲17人,有131人未到案,被查獲的越南籍旅客多供稱要拜訪在臺親戚,部分承認想留臺打工,不排除有犯罪集團操控。資料圖;臺當局「移民署」查獲脫團的越南人士。
  • 臺當局宣布:19日起全面禁止「非臺籍人士」入境
    由於境外移入新冠肺炎案例激增,臺當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與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18日早上宣布,3月19日零時起,禁止「非臺籍人士」入境。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消息指出,今臺灣新冠肺炎案例暴增23例,23例中有21例是境外移入、2例本土案例,目前全臺累計已達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