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斷舍離你第一印象會想到什麼?
斷舍離就是是整理術、收納術或者是清理雜物,如果只是這樣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先從字面上看看斷舍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減少不必要的購買;舍:捨棄多餘的廢物,從現有物品中做減法;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自己的房間則就是寫照。如果一個人的房間是凌亂不堪的,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影響自身變得焦慮和煩躁;當所處環境是乾淨整潔的,那麼自己的心情也是明朗光亮的。
武漢有一間247㎡的房子,從第一天入住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年多的時間,但房子卻越來越新。房子的主人是一對武漢的80後夫妻,他們的朋友們每次到家做客時直呼:這是剛搬進去吧!很多人好奇他們的房子怎麼越住越新,這對夫妻表示:自己堅持了2年的斷舍離,自認為斷舍離已經到了「魔怔」的程度。
最開始的斷舍離的時候十分痛苦,但是還好堅持下來,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舒適很多,幾乎沒有了購買慾,只想著扔東西。到最後浪費的時間變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變多了,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做自己想做的有意義的事情。
面對門口的玄關門廳,空空無也。進門的左側就是客廳,房屋裝修風格以白色為主,吊頂幾乎沒有,簡約的木質地板。
入戶門口設計了一個凹區,鋪上小白磚非常有儀式感。
客廳只有一個沙發,沒有茶几,客廳就只是用來休息。
右側就為廚房,餐廳的家具依舊非常少,但是相比其他空間就算很多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兩人都很喜歡做飯,回到家裡,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和雜念。專心製作美食,享受最純粹的生活,整個生活都慢下來了。
雖然每日都用廚房,但廚房被收拾得非常乾淨,就像是樣板間。夫妻倆使用過的東西都會收拾成嶄新的狀態,這是一種從頭至尾一直都在堅持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改變了人的意志力。
主臥中則擺放了電視機,和一組小沙發、小邊幾,平時夫妻倆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臥室,所以需要一個休閒空間。
家具沒有多少,可以按照喜好,隨意擺放。衣帽間的衣服也不多,兩人的衣服放好,還剩餘一半的空間。
公衛,面積較小做了最基本的乾濕分區,內部有獨立的淋浴房和浴缸。洗漱用品都放在鏡櫃裡,臺面為大理石磚,整潔乾淨。
這對夫妻每天就只帶手機、手錶、唇膏和香水,四樣東西出門,努力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拒絕無用社交。
山下英子曾對「斷舍離」做了明確的闡釋:「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斷舍離,並不只是簡單地扔扔扔,而是由內而外改變自己對生活的追求。
「斷舍離」的作者是日本的一名主婦,叫山下英子,她用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經驗和智慧,幫助許多的婦女和家庭,解決關於收納與整理的難題,也會讓自己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有品質,更加美好。
如果你時常也感覺忙碌,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不妨看一下《斷舍離》這本書,相信你也能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體驗。斷舍離猶如人生的新陳代謝。
楊瀾在推薦《斷舍離》這本書時說道:「這本書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翻看完,卻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點擊上方的商品卡,即可購買~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