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黨校教學設施建設,加大基本建設經費投入,以滿足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也再次強調,要制訂全國黨校系統「十三五」建設和發展規劃,切實解決基礎設施落後、基礎工作薄弱、基層黨校脆弱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黨校工作條例》及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市委黨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組織部、市財政等各級單位大力支持幫助下,積極爭取和落實資金,大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升辦學環境和後勤服務設施,為完成這一時期幹部教育培訓任務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條件,也為學員教職工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了齊全必備的優質服務,保證了幹部教育培訓任務的有效落實。
一、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為幹部教育培訓提供有效服務
《黨校工作條例》強調,黨校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逐步增加,確保黨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行政後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一是專項經費得到有效落實,幹部教育培訓經費保障有力。幹部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得到了有效落實並逐年有所增加。按照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提出的建立健全乾部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制度,加強專項經費管理,完善經費「跟著項目走」的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經費「跟著幹部走」的使用方式,在市委組織部和市財政的大力協調和支持下,我校幹部教育培訓經費於2013年實行了幹部教育經費的項目制預算管理,有效實現了「經費跟著項目走「的培訓項目專項經費落實制度,連續幾年主體班、研討班和免職脫崗班各類班次的培訓所需專項經費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教學科研和辦公條件不斷改善,管理手段進一步提升。教學科研和辦公設施設備購置更新、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和後勤服務設施的維修改造各項經費得到有效落實。先後投入資金為教研和管理人員購置更新辦公設備及臺式、筆記本電腦,校園網網站維護管理專項經費的落實,為幹部培訓和教學科研及辦公管理提供了現代化、信息化技術支撐。教師進修培訓經費的保證,使教師進修培訓按計劃落實,師資能力水平不斷提高。科研經費的落實,使科研項目數量逐年增加,科研能力和層次不斷提升。圖書資料購置和「知網」資料庫及電子閱覽建設為教學科研、學員學習提供了強大的信息支撐。校園網網站建設和及時更新維護,為幹部教育培訓和教學科研及辦公管理提供了現代化、信息化有效服務。三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辦學環境有了明顯變化。貫徹落實《條例》和《綱要》以來,用於學校建設發展的各項專項經費得到有效保證,教學所需的學術報告廳、多媒體教室、階梯教室、學員教職工食堂,學員公寓等服務設施進一步得到加強和改善,培訓功能進一步增強,學員學習、就餐、住宿各項生活服務設施和校園環境得到了明顯改造,為學員教職工創造了優雅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後勤保障服務贏得了廣大學員和教職工的滿意和充分肯定。
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服務趨於規範化進程
《黨校工作條例》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後勤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照管理科學化和服務規範化的要求進行各項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後勤保障能力。在貫徹落實《條例》和《綱要》以來,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及連續兩年兩屆開展的「教學大比武、科研大比拼、行政效能大提升「三項活動,為進一步加強黨校行政後勤管理服務工作,修改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財產管理制度》、《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網絡信息化管理制度》、《學員食堂管理辦法》、《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和《物業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通過抓各項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和崗位技能培訓大練兵,進一步改變了行政後勤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轉變了行政後勤人員的工作作風,強化了服務意識,各項服務工作正在向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方向邁進。
三、落實全國黨校後勤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後勤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和精細化
黨校是黨的形象的窗口,後勤服務是黨校培訓的窗口。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的召開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各級黨校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標。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國黨校後勤工作會議提出的黨校後勤姓黨,進一步明確了黨校後勤工作的方向。為黨校辦學提供堅強有力的服務與保障,建立完善科學、標準和規範的後勤服務保障體系,是黨校後勤建設發展的新目標。一是打造高素質後勤服務管理隊伍,為後勤服務保障提供人才支持。黨校有兩支隊伍,一支是教學科研隊伍,一支是行政後勤隊伍,兩支隊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相對於教學科研隊伍,後勤隊伍普遍存在底子薄、整體素質有待於提高的現狀。大力加強後勤隊伍建設,配齊配好後勤人員隊伍,有助於黨校行政後勤工作建設發展的長遠之計。二是提高後勤人員專業化技能培訓、規範後勤服務工作標準。服務是後勤人的立身之本,好的服務需要具有專業素質的服務人員來完成,反過來,人員素質的提升又能促進優質服務的不斷提升。因此不斷提升後勤服務人員的素質,就要不斷強化對後勤管理服務人員的知識化、專業化技能培訓與教育,有力打造懂業務、會管理、精細化服務的後勤管理專業化隊伍。三是適應黨校後勤工作「新常態」,推進後勤服務工作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服務新進程。落實黨校工作會議精神,黨校後勤工作處於新的機遇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並行的「新常態」迫切需要我們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尋求新的工作方式和服務模式。按照「管理科學化、工作標準化、操作規範化、服務精細化」要求,學習借鑑或引進專業化機構團隊的服務模式,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運轉方式,利用現代數位化管理服務體系新手段,打造後勤服務信息化管理、智能化一站式服務管理平臺,實現黨校傳統後勤向現代化智能服務後勤的改革與創新,創造黨校後勤服務工作的新格局,是黨校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中共蘭州市委黨校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