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大陸的陰謀」?這鍋我們不背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

2021-01-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資料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臺灣的街頭抗議最近又升級了。

由於不滿蔡當局「封爐滅香」,全臺宮廟23日發起「史上最大科,眾神上凱道」活動,各宮廟將自己供奉的神明抬上凱達格蘭大道,向蔡英文討個說法,以保護自己的信仰。

這下不僅是人,連神明都要「上街」抗議了!有網友戲稱,蔡英文的施政天怒人怨,終於做到了「人神共憤」。此情此景,蔡英文當局要如何「公關」呢?果不其然,他們馬上使出了慣用的殺手鐧:讓大陸來「背鍋」。

對於這次事件,綠營的消息稱,蔡英文的原意並不是要「封爐滅香」,這是大陸刻意放出來的假消息,而這些假消息都是由境外「假新聞公司」生產、散布的,且這類網站絕大多數都是大陸的,有的「立委」甚至扯出了「紅色謠言供應鏈」的說法。

大陸網友表示一臉黑線——又讓我們來背鍋啊?

前幾日,臺灣「立法院」在初審「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時場面混亂,水球、麵粉大戰酣起,一名媒體實習生混在國民黨「立委」當中一起丟水球。綠營馬上大做文章,稱「這名男子身份疑似是臺籍,在大陸院校就讀的學生,並在學校擔任大陸校園組織青協(青年志願者協會)幹部」。「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總召徐永明更稱,「這不只是媒體失序,還可能是境外勢力涉入預算案審查」,認為「國安」單位有必要進行調查。

在更早的今年3月,民進黨放出「5000共諜在臺灣」的荒唐謠言,升級兩岸對立對抗,鬧得島內人人自危。一幹綠營「立委」還指控大陸資金髮起成立假新聞網站群,不斷對臺灣發動攻擊,利用「南海仲裁」、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和婚姻平權等議題,製造臺灣內部恐慌與不安,「凸顯國家安全亮出警訊」云云。而其實,他們是在為臺當局訂定「反滲透法」炒作輿論氛圍。

兩岸青年交流也難逃被抹黑的厄運。不少綠營人士在社交平臺上發表文章,稱大陸利用兩岸青年的交流,滲透年輕人並瓦解臺灣主體意識,是「國安危機」。

臺商前往大陸投資則被汙名化為「變相掏空臺灣經濟」。綠營人士還恐嚇他們「中共若要對臺資企業追殺,只要隨便編幾個理由,就足以使臺資企業面臨破產,在大陸所賺營收付之一炬」。

島內的各大演練也常常以大陸為假想敵。近日,臺灣「國安會」主導的年度政軍兵推,又出了神劇本,模擬大陸突襲臺灣,維安特勤車輛如何護送蔡英文緊急撤離。

真是奇了怪了,明明是民進黨當局在推行相關政策時不善溝通而造成民眾不滿,竟污衊大陸方面從中作梗。這種「甩鍋」的做法,引發了島內各界的痛批。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表示,把所有問題都推給「阿共仔的陰謀」,就是掩飾民進黨不會施政的唯一藉口,「千錯萬錯,都是共產黨的錯、都是國民黨的錯,民進黨把人民當傻瓜還是瞎子?」

人民既不是傻瓜,也不是瞎子。民進黨一邊把「民主」「自由」「溝通」等詞天天掛在嘴邊,一邊給臺灣民眾炮製「莫須有」罪名:「軍公教」成了「蛀米大蟲」,燒香拜佛就是汙染空氣,對各方的抗議聲浪則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還恨不得拒之千裡,如此蠻橫,民眾都看在眼裡,難怪要「人神共憤」了。

臺灣東森新聞雲評論稱,蔡英文真正遇到的問題,不是什麼假新聞,也不是什麼紅色謠言供應鏈,而是如今沒有人願意站在她前面,幫她破解謠言、擋子彈。就連「太陽花」時代,看似跟民進黨關係很好的年輕族群,在面對這些不利民進黨的消息時,也多半選擇了沉默。「太陽花」學運的頭目們,還有臺北市長柯文哲,都紛紛在各種場合表達了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的失望。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已經快消耗殆盡了。

如今,兩岸交流頻繁,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願。若是為了一黨或一己私利而一味「反中」,恐怕只會民心盡失。正如有臺灣網友評論說,是蔡當局決定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不是馬英九或國民黨拿槍逼民進黨的,找遍理由怪世界,不直面問題的實質,到頭來苦果還是得蔡英文自己吞。「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看來,只有臺灣民眾手裡的選票才能叫醒他們了。(文/雷蕾)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王書央

31035506,.「一切都是大陸的陰謀」?這鍋我們不背,.2017-07-25 07:05:04,.204127,.王書央

相關焦點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最搞怪的「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新語錄是:可邀請香港激進分子通過來臺當兵取得「公民權」,而大陸人要先通過「反滲透法」、臺灣「自由民主體制」考試以示「忠誠」,方可取得臺灣身份。所以只要「反中舵手」人設一立,甭管是錯漏百出、造謠污衊、胡說八道,竟都能收穫一片叫好?有臺媒說,如若整個輿論走向如此,只能用「反智」兩字形容了吧。有臺灣網友指出,「單一選區兩票制,讓我們選出了比當年鄉鎮市長都不如的『立委』,整個制度已經崩潰。」前「立委」鬱慕明感慨,「我那時在立法機構,不管是藍是綠,受關注的都是學有專精、問政紮實的人。」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港臺腔:紀念抗美援朝就是「威脅臺灣」?鬼扯!
    但是,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卻污衊稱,大陸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是在用戰爭威脅臺灣人民。這種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的說法居心險惡,刻意挑動兩岸對立,恐嚇臺灣民眾。從歷史看,抗美援朝本身就是一場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旗幟的正義之戰。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幹涉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
  • 臺灣霧霾來自大陸?這個鍋我們不背
    臺媒開啟甩鍋模式▲一出現什麼問題,那就是大陸的陰謀臺灣名嘴▲那臺灣的霧霾真的是從大陸吹過去的嗎?我們來看看風場圖。1300公裡,即使北方地區有霧霾,到達臺灣的部分也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麼遠的距離,霧霾在路上早就散得差不多了。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最搞怪的「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新語錄是:可邀請香港激進分子通過來臺當兵取得「公民權」,而大陸人要先通過「反滲透法」、臺灣「自由民主體制」考試以示「忠誠」,方可取得臺灣身份。陳柏惟上任以來怪誕言論層出不窮,一會兒說臺灣應設下轄「陸委會」的「內交部」,一會兒說「外交部」下要成立「中國司」,缺乏常識、邏輯混亂、智商堪憂,這樣的人都能當「民意代表」,臺式「自由民主」的水準可見一斑。
  • 港臺腔:臺灣人來大陸唱首歌,竟「犯法」了?
    來源:海外網視頻截圖這兩天,因為臺灣歌手歐陽娜娜、張韶涵來大陸參加「十一」央視國慶晚會,民進黨當局如臨大敵,又是以臺灣健保相威脅,又是揚言可能面臨「法辦」。不就是唱個歌嗎?多大點事兒!陸委會跳出來羅織罪名,妄稱大陸邀請臺灣歌手參加晚會,旨在「宣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對臺進行施壓」,同時喝止臺灣民眾參與相關活動,以免「淪為對臺統戰樣板工具」。更有甚者,陸委會表示將「密切關注」,「倘有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對於民進黨當局上綱上線亂扣帽子,臺灣網友紛紛表示看不下去了:「藝人表演有違法之虞?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真相總在退潮後,現在看來,臺灣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笑話。小明,成為臺灣最醜陋風景的標記。如果說不讓小明們回臺灣是防疫需求,一位小明的媽媽曾說,我的孩子春節期間一直和我在一起,到了機場,我能入境,孩子不行,如果是防疫需求,怕我們成為「破口」,那麼,我不是「破口」,孩子就是「破口」?
  • 為什麼大陸年輕人對香港臺灣失去了興趣?
    前幾天,一位曾做過很多臺灣交流主題的大陸博主(Kevin in Shanghai),在油管上傳了一則「為什麼大陸年輕人失去了對臺灣的興趣」的視頻。他說,當他和朋友寒暄的時候,提到自己會做一些大陸臺灣文化對比的視頻內容,朋友們都不是很感興趣,甚至覺得,這有什麼好說的。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來源:海外網圖源:臺媒臺灣今年前10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6%,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要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為何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反倒更「親中賣臺」?因為跟大陸搞「脫鉤」,原本像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
  •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發現很多大陸朋友分不清某些香港藝人和臺灣藝人。舉個例子,任賢齊,很多人以為他是港星,因為他演了很多香港片,但是他其實是純正的臺灣藝人。還有舒淇,很多人也以為她是港星,也是同樣的理由,但她也是純正的臺灣藝人。
  • 港臺腔:一場疫情,撕下臺當局的畫皮
    過去以為這樣的角色只存在於戲劇和歷史裡,一場疫情,讓人看到在當下的臺灣,幾乎每天都產生「人民公敵」:支持兩岸統一,是「人民公敵」;稱讚大陸,是「人民公敵」;甚至說句湖北家鄉的麵條好吃,也成了「人民公敵」。
  • 港臺腔: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來源:海外網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就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緊跟部分西方國家的腳步,下令限制島內企業從大陸進口原材料,禁止顯示「中國臺灣」的大陸手機在臺銷售,封殺在臺擁有大量活躍用戶的愛奇藝及騰訊視頻,嚴格對陸資的認定範圍,高喊要將小米、華為等大陸品牌列入制裁清單……小動作接連不斷。
  • 港臺腔:無緣RCEP,民進黨當局卻怪大陸?
    面對臺灣的缺席,島內輿論表示,由於臺灣與RCEP成員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在RCEP生效後,協議內成員之間關稅大幅下降,勢必排擠臺灣的出口,諸如石化、機械等傳統產業恐必須提早準備可能的衝擊。臺灣工商界人士不無憂慮地認為,東協是臺灣重要市場,而日本、韓國是臺灣的競爭者,當RCEP成員國間享有關稅優惠、免關稅時,臺灣產業受到的衝擊相當大,島內企業只能「自求多福」。
  • 港臺腔:大陸拉清單,「臺獨」這筆帳早晚要清算
    來源:海外網據香港《大公報》15日報導,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將對「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實施法律制裁,終身追責。消息一出,引發輿論高度關注,認為這是大陸為打擊遏制「臺獨」而採取的一個重大舉措。
  • 為看大陸電視劇 港臺人民學「翻牆」
    為了欣賞中國大陸以及美國電視劇,香港和臺灣人民可謂各出奇招:有人安裝一種俗稱為「小耳朵」的碟型衛星天線;有人利用軟體與高清播放機「成就了一個非法組合」,還有人學會了如何查詢、設置代理伺服器……    「你看不看《醜女無敵》?最近很紅誒!」
  • 港臺腔:大陸劇入島「洗腦」?荒唐!
    來源:海外網最近民進黨當局和島內「獨」派人士很狂躁,不斷針對大陸造謠污衊、口吐惡言,一言不合就「開槍」。這一次,他們把槍口對準了一個大陸的影音平臺:愛奇藝。愛奇藝收羅不少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深受兩岸觀眾的歡迎。
  • 港臺腔到底能改嗎?佘詩曼歐陽娜娜逐漸轉好,張鈞甯還有灣灣味
    其實港臺腔也不是不能改,畢竟臺詞課是演員的必修課。有很多演員的口音都有所改善,佘詩曼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為了和內地演員對戲,她會在臺詞的前兩句和後兩句用普通話,中間用粵語。但從她現在接受的採訪來看,普通話很流暢。作為臺灣新生代藝人的代表,歐陽娜娜的口音一度被人詬病。曾經在《是!
  • 港男臺灣殺女逃回香港 引出港臺司法互助漏洞
    這宗港男在臺灣涉嫌殺害香港女友並裝箱棄屍的案件,引出港臺兩地司法互助的漏洞。此案受到矚目的關鍵就在於,陳男已承認在臺灣殺了人,但因為他已經回到香港,香港檢方無法以殺人罪起訴他。如果他不回到臺灣受審,他的殺人行為就「不會被判刑」。二月上旬,一對香港年輕情侶同遊臺灣,但疑似在旅行中發生爭執,陳姓男子涉嫌在旅館殺害潘姓女友後,將屍體以粉紅色行李箱裝箱,搭上捷運至郊外棄屍。
  • 汽車品牌譯名:大陸、香港、臺灣大比拼,哪種翻譯最好聽?
    即使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離不開上面這個概論。今天咱就比較一下,同一汽車品牌,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哪種譯名翻譯的比較好一些呢?而臺灣省及香港地區人民卻將其譯成這個樣子,即使是音譯,但總歸是怪怪的,難怪大眾在港臺地區的名氣不太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