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動筆寫字了?這些明信片帶你重溫「書寫」的快樂

2021-03-02 中國新聞社

在如今這個連簡訊都不受待見的時代,帶著墨香的傳統明信片已漸行漸遠。

然而在江蘇無錫,一個年輕人帶著他多年「積攢」的明信片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來,他和幾個「片友」聯合挑出了所藏明信片的精品,在這個驕陽似火的七月,在無錫市圖書館開啟了一場與過去的「對話」。

對話的媒介,就是展出的350餘張明信片。

7月初,「片語世界」無錫首屆Postcrossing(明信片漂流)交流展在不經意間與無錫市民「相會」了。

「85後」的時繼鋒,是這次交流展的「操刀手」,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無錫市明信片集郵研究會會長。

這個年輕人說,他想通過這個展覽,「喚醒」當代年輕人回歸傳統書信文化。

展出的350餘張明信片,樣式各異、年代不同。他們原來的主人,是身在異國他鄉的工程師、心懷夢想的年輕人、教書育人的老師……

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老年人、有青年人,還有孩童,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片友」。

 

用明信片讓學生「看到」整個世界

波蘭的「片友」Joanna女士是一名小學老師。她在小學的教室黑板上貼了一張世界地圖,把世界各地「片友」寄給她的明信片對應貼在相應的地圖上面。

比如說,中國「片友」寄給她的中國明信片,她就把明信片貼在中國板塊上,美國「片友」寄給她的,就貼在美國板塊上。這樣,她的學生們,在這些明信片「拼湊」的地圖上,感受世界。

Joanna在學校裡推廣明信片,也讓學生們從明信片中感受國際交流。她告訴孩子們,人們除了網絡,還能用一張小小的明信片溝通起世界、收穫友誼。

Joanna的女兒在其影響下,也迷上了明信片。她女兒有時候也會給中國的「片友」寄明信片,分享自己的大學中的生活學習故事。

Joanna的學生們,在一次出國夏令營中,還在當地選了張風景明信片,在明信片上籤上所有參加者的名字,漂洋過海,寄給了身在中國的時繼鋒,他們想把當時的開心時刻分享給朋友,一張明信片幫他們做到了。

 

輾轉機場的明信片 承載「想家的感覺」

在巴西工作的德國「片友」Lars先生是個有趣的人。有那麼一個時間段,在巴西做工程師的Lars要回家鄉,回家的途中,他沿途途經幾個國家城市轉機,每到一個機場,第一件事就是找郵局寄明信片。

儘管是帶著身邊那重重的的行李箱,也都要抽出空來選片、寫片、寄片,一張寫滿了,那就再寫一張,這樣,他把回家沿途的見聞與想家的迫切之情,通過明信片傳遞給了「片友」。

「十幾張明信片在一個星期裡集中來到了我身邊,你能想像我當時有多激動麼?而且明信片上寫著機場名字,寫著時間,寫著他那一刻的心情和感悟,我從明信片上能知道他一路的心路歷程,深刻感受到那種遠隔重洋萬裡從巴西到德國,回家探親的激動心情。」作為Lars的「片友」,時繼鋒沒有隱瞞自己的喜悅,他說,收到明信片的那一刻,很開心。

為「片」痴狂的年輕人 收穫友誼圓心願

「我經常跟那些海外的朋友們交換明信片,他們看到無錫市圖書館明信片展覽徵集活動都非常感興趣,然後他們就選了一點自己的明信片、一些當地的比較有文化特色的明信片,寫上溫馨的祝福寄給我。」時繼鋒說,這次展出的明信片中,有一張是新加坡的「片友」六十多歲的瑞明(音)叔叔寄過來的,是自己的「忘年交」。

瑞明(音)叔叔得知明信片展覽徵集開始後,立馬聯繫時繼鋒要參加,還說會選特別的明信片參加展覽,希望能通過展覽讓無錫市民從明信片中更多了解新加坡及其文化,因為明信片不僅僅是友誼的橋梁,還是文化的使者。

「比如那些狗狗圖案的明信片,也是各國朋友千方百計給我找到的。」看著眼前的一沓狗年主題的明信片,時繼鋒覺得身為「片友」很自豪,而且自己還完成了心願。

 

時繼鋒說,在每天數以萬計的海量信息交流中,這些「片友」依然執著。平常,世界各地的「片友」,也會採用社交軟體相互聯絡,但他們也樂於回歸傳統,用互寄明信片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生活。

他們用明信片結交朋友、交換風景和心情;

他們陶醉於書寫和投遞的慢時光裡,享受著等待的美好;

他們身處世界各地,通過明信片相識相熟,彼此間互寄明信片、分享心情故事、探討人生價值……

350餘張明信片,人為地分為了國際交流和無錫地方兩大板塊。

國際交流版塊裡,有的明信片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美國、荷蘭、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包含風景、生肖、地圖、燈塔、俄羅斯世界盃等25個主題。

無錫地方版塊展出的明信片,展現的是江南風情,其中不乏清末民初的老無錫風景。舊時光裡的黃埠墩、蠡園、南禪寺塔、惠山古鎮、惠山泥人店,都在一張張「小小」的明信片上。

滿載著郵寄者的美好祝福,一張張明信片如雪片般地寄到無錫。

時繼鋒也喜歡挑無錫特色的明信片寄給海內外的朋友,至今已寄出了3000多張。

當他把「無錫文化」一次次郵寄出去時,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片友」也將他們的文化傳播過來,小小的明信片繪製出一張大大的世界地圖。

「突然有了想要書寫一封信、一張明信片的衝動。」參觀的年輕女孩握著手中的手機,先是拍下中意的明信片,然後找到工作人員要來紙筆,開始抒發自己的情緒;更多的參觀者們,眼睛隨著這些展出的明信片,「週遊」世界。

你有多久沒有動筆寫字了?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抒發自己的情緒了?

還有什麼是值得你期待與守候的?

時繼鋒沒有給出答案,他的回答,就是這場350餘張明信片組成的展覽。

「明信片已經融入我的生活。我想現在的人們也需要這種等待的過程與慢生活的樂趣。」時繼鋒說,現在的明信片愛好者,在全球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而且以年輕人為主。不少「片友」通過Postcrossing這一專門的明信片交換網站結識,從而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

如今,「喚醒」當代年輕人回歸傳統書信文化,是時繼鋒的夢想……

《少林寺》「禿鷹」計春華去世!反派30年,他「壞」得坦坦蕩蕩

四川暴雨是因為動了這隻「鎮水神獸」? 官方一臉嚴肅回應……

首次!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你夠條件嗎?

兒子考上北京知名大學,卻因父親這個舉動差點不能被錄取!

文字、圖片:孫權

編輯:周陽

相關焦點

  • 明信片書寫大賽 有色有味
    木心先生有首詩——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科技進步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交流更為便捷,但也缺少了一些韻味,沒有了邊想那人邊寫字,一種情緒流露在紙上,附在信函上寄去的感情;沒有了專為某人做些什麼的心意。
  • 一張明信片,寄給遠方的您
    在快節奏的今日,不妨讓我們停下手中的繁忙,細細挑選,慢慢書寫,再靜靜等待,在某個不經意的時間裡,有一個你曾掛念的人,悄悄告訴你:「嘿,我收到你的明信片了,看見字我就認出你了」。  慢-挑選:許多寄明信片的人都會在落筆前精心挑選明信片,不僅僅是為了對方的喜好,也是為了挑得合適的封面來傳遞某種信息——或是分享自己此時的心情、或是一起回憶某個地點某件事、或是寄語鼓勵。這種刻意與精心的慢速挑選更能給人一種被在意的感覺,帶給人們溫暖和感動。
  • 孩子寫字又醜又慢,培養好前書寫能力就能避免!
    他們的運筆能力不足,手眼協調能力和書寫意識不夠,所以想寫好也寫好不了。有的家長可能害怕讓孩子過早寫字容易造成孩子肌肉損傷。為了減少這種可能性,我們不強迫孩子寫字,但是我們可以提前讓孩子鍛鍊這些前書寫能力。
  • 寫字好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也有人說,寫字好看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從書寫的一筆一划,到文字背後的故事,一路走來,很多人在他的影響下,喜歡上了漢字。這讓阿布意識到,寫字可以賦予更多人幸福:「看到有人因為寫字帶來積極的改變,我就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很有滿足感。」
  • 明信片怎麼寫?
    我也沒有收過,但是前幾天我朋友千叮嚀萬囑咐,外出遊玩每到一個地方就要給她寄一張明信片,於是一個問題困擾我了!明信片怎麼寫呢?一起來學習下吧!```````````````````````````````[以上是國內明信片的收件人格式]1.寄往國外的不需填寫左上角郵編2.寄往國外的明信片,應當根據各國的明信片格式,如用法文、英文書寫時,按姓名、地名、國名逐行順序填寫,地名、國名用大寫字母書寫。
  • 等蛙的明信片不如自己寫明信片.
    你問茶茶身邊好多人在旅行青蛙,天天像是一個惆悵的老母親,在等蛙給自己寄明信片。
  • 如何教小孩子正確的寫字?「共8大寫字方法」
    如點(、)、橫(—)、豎(丨)、撇(丿)、捺(乀)、折(乛),其他筆畫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的。教學時可以以課文由簡單到複雜一項項進行。識字課文開始是《一去二三裡》,那就先教「橫」的書寫。教橫的書寫時,要告訴學生橫的特點(包括「三」中的三橫各有不同之處)。
  • 王厚祥:書法家不是在寫字,而是書寫漢字的藝術美
    在一次訪談中,著名狂草書法家王厚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一般人寫字寫得讓人認識就行了,而書法家也是在寫字,但他們是在寫美。」這句話當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般人還是書法家,他們都在寫字,誰都離不開漢字的書寫。
  • 這些筆和本子,讓你放下鍵盤愛上書寫
    你多久沒寫過字了?會議記錄用電腦,工作郵件用手機,這些機械化的重複可以用電子的方式完成,但創意和靈感不能。相信你已經在很多地方無數次看到 LAMY 鋼筆的推薦了,所以如果有了視覺疲勞,這段可以跳過。不同於傳統的樹脂材質,AL Sport 系列採用了鋁合金材質,在手裡把玩輕盈又有質感。
  • 你必須知道的明信片的那點事
    明信片的書寫格式(請一定記住下面這張圖的排版)       明信片除了標準背面之外,還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背面,而書寫非標準背面的方法異常簡單,那就是——怎麼開心怎麼書寫但不能忘了寫郵編和地址更不能忘了貼郵票
  • 寫字的人 | 快樂的力量
    回憶起來,從小到大,不同時期的性格都有點區別,每一撥人在你身上也會留有影子。寫字之後更有意識認識自己。在糊糊老師的幫助下,她會讓我們時刻去觀照自己是什麼樣的,包括寫字時,心性也會很直觀地反映在字上頭。探索蔡蔡的這個過程很有趣,每個階段都不太一樣,我對自己的認知也一直在變化,就像一個人有很多的潛力似的,不停地在開發。
  • 日本創意明信片,有人情味不說,還賣萌
    而其中有一項傳統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十分有趣。那就是人們會在夏日到來之際互相郵寄明信片以示關心和慰問。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日本明信片文化 ~  1、日本明信片文化起源    由於日本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書信、明信片都是豎版,字是由上到下書寫。這種版式對於國際通信十分不便。因此日本從1877年開始發行聯合明信片。這種明信片是版式為橫版,郵票或郵資在右上角,用於對外國通信使用。
  • 想給你寄一張明信片
    明明心裡知曉這世間沒有不散的人兒,相聚的快樂總在預兆著離別的感傷。就如同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會夾雜著煩惱與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楊絳先生曾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相聚離別,我陪伴你一程,接著送你一程。一日秋風一日疏,只願在每一次離別都能笑著揮手,每一次面對現實都是帶著一心的歡喜與期許。
  • 考試時,寫字潦草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一定想不到!
    練習握筆、寫字的過程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如果他們想要達到某種成就,「努力」與「練習」正是關鍵性的因素。✍ 書寫筆畫不規範好多孩子寫字會有倒筆順的現象!孩子不管是剛學寫字,還是已經讀到了三五年級經常寫字筆順還是會錯。
  • 女神節專輯 │ 世界虧欠女神太多,還好有你來寵
    無論她是女兒、女友,還是母親、妻子……正是因為有了女子以及她們的付出,這個世界才會如此美麗。三八女神節,是時候向女神表達你的寵愛之心,以及表達你的感謝之情,感謝她們的關愛與付出。《宮廷雅集》包括10張水彩塗色頁和10張明信片,以宮中休閒生活與美麗風光作為創作素材,讓大家用「宮裡的色彩」輕鬆體驗宮廷生活。明信片既可作為水彩塗色參考,又可作為明信片使用。尊享款搭配有《宮裡色彩》水彩顏料和優質水彩筆,一共24色水彩顏料,讓創作更自由、隨心。
  • 終於知道了,寄明信片原來是這樣的意義……
    有多久沒有旅行遠方,站在美景前感動良久?有多久沒有在店裡尋尋覓覓,只為了找一張好看的明信片?
  • Soul:你收到我寄的明信片了嗎
    首先,船上資源有限,且經常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就可能會導致大家在海上的生活和工作超出預定時間,再加上船上的衛星信號斷斷續續,沒有太多的娛樂設施供大家消遣,當然也沒有什麼人能來和你面對面談心,使得每一位航海員忍受孤獨的能力都要異於常人。然而隨著靈魂社交軟體 Soul的出現,讓這些孤獨的靈魂可以被釋放出來,@恆星就是soul用戶裡其中的一個。
  • 青海「藍盆友」自製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已寄出,你收到了沒?
    這些明信片,都是東新路消防救援站副指導員任碩自己排版列印製作的,取景自救援站日常的工作生活。 還有一張是以消防站的角度出發,上面書寫著每個人全年的工作總結。」這樣,每名隊員都有40多張的明信片可寄,有的上面書寫了思念,有的只是作為小禮品饋贈家人。
  • 【第40期】明信片的記憶​
    中國的郵資明信片種類有普通郵資明信片、賀年(有獎)明信片(HP)、紀念郵資明信片(JP)、風光郵資明信片(YP、FP)、特種郵資明信片(TP)、回音卡等,也有大量的是在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上加印企業廣告的企業拜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