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航海有著敬畏之心,這是因為航海所處的環境是很多人無法承受的。首先,船上資源有限,且經常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就可能會導致大家在海上的生活和工作超出預定時間,再加上船上的衛星信號斷斷續續,沒有太多的娛樂設施供大家消遣,當然也沒有什麼人能來和你面對面談心,使得每一位航海員忍受孤獨的能力都要異於常人。然而隨著靈魂社交軟體 Soul的出現,讓這些孤獨的靈魂可以被釋放出來,@恆星就是soul用戶裡其中的一個。
「@恆星」是布朗大學研二的一名女生,主修計算機工程和生物工程。內心溫柔、喜歡分享快樂的「@恆星」是布朗大學裡最熱心的中國小姐姐。由於中國學生少,新生入校時沒有學生來接應,諸多不便,於是小姐姐自發組織,有求必應。一次採訪中她說道:「想到自己當年過來時遇到的困難,希望我做的這些可以幫助他們,給他們帶去點溫暖吧。」同時這種柔軟的心也體現在「@恆星」對明信片的沉迷,之前她是只給朋友寄,後來有souler給她介紹了Postcrossing網站,這個網站可以給不同國家的人寄明信片,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她也常常在Soul上號召大家互寄明信片,並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精力和金錢。
去年寒假,她去了南極,為夏季的航海賽參加集訓。這其實也並不是她第一次出海,早在兩年前,「@恆星」就已經開始跟著科考團隊去往北極了。關於她是如何喜歡上航海的,她說其實她是受好朋友的影響才開始接觸的航海,卻一下子就愛上了航海,就是很突然,並不像媒體報導中那樣充滿詩與遠方的浪漫幻想,對她來說,更多的是成長。
與之前偏重科考助理身份的航海完全不同,這次去南極主要是體能、航海技術方面的訓練。在航程中突破德雷克海峽(號稱航海界的珠峰),也是對身體素質的考驗極其苛刻的一次。
關於這次南極之行,她曾這樣說道「我佩服也喜歡專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有多少人能在20歲的年紀,就能作出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呢?她做到了,在這次極限環境的航海中,她獲得的是眼界、意志力、條理性的全方位升級,這段航海的經歷也會陪伴並影響著她的一生。
在結束這次行程後,她並沒有沉浸在回憶中,而是在異鄉開始了新的徵程——寄明信片。就拿這次去南極來說,即便她身體不適,仍然堅持把承諾的明信片寫完。為了把這些企鵝畫好,並配上合適的文字,「@恆星」也查閱了很多書籍。「畫了100種只企鵝,我現在簡直就是企鵝專家,連它們怎麼吃都知道了!」她在採訪中說道。
不僅在南極寄明信片,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給她帶來寄明信片的靈感。民族風情、城市落葉,甚至水族館。她就像一個畫家或學者一樣研究每一處新奇的發現,記錄、描繪,然後再寄給遠方的人。「@恆星」曾把2018年收到的明信片發在了瞬間裡,記錄經歷,記錄感受,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份奇妙的互動。
責任編輯: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