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藝術家、教授蕭紅
二十年前的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的莊嚴時刻。被帝國主義欺壓殖民百年的屈辱史終於被掀開新的一頁,一去不復返了。香港終於有尊嚴地回到祖國的懷抱。香港的回歸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一個標誌性重大事件。當時,為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設計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區旗區徽是一件神聖壯嚴的大事,中外數千名設計大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七千多件候選作品中,蕭紅的作品以其立意高、布局妙、內涵信息豐富、充滿愛國情懷的設計,技壓群雄,一舉拔得頭籌,獲得最高獎。蕭紅這一載入史冊的設計,為一國兩製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不僅創造了歷史,也是蕭氏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1990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徵集評選揭曉,蕭紅的設計作品榮獲金獎。當時,他只有30歲!
1993年,經過數輪評選,蕭紅的作品再一次脫穎而出,他又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中獲得區旗設計一等獎(唯一的一等獎)、區徽設計獲二等獎(一等獎空缺)。這也使他成為海內外唯一在中國港澳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中皆獲最高獎的設計者。蕭紅後又受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託,與另一位二等獎獲得者共同對獲獎作品進行修改完善,提交全國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成為中國澳門基本法的組成部分,由國家主席江澤民籤發主席令予以公布實施。
蕭紅設計的圖案能夠一舉奪魁,成為中國第一個特別行政區的標誌,與其貌似圖案簡單,實則內涵十分豐富,意義十分深遠,下面對其設計進行簡單介紹:香港區旗顏色為紅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顏色一樣,象徵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同時中華文化以紅色為喜慶顏色,區旗紅顏色有慶祝香港結束殖民統治終於回到祖國懷抱的喜慶意味。紫荊花代表香港,五片花瓣各有一顆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星數相同,互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密不可分的關係。花瓣上的五顆星也代表香港人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區旗顏色只用紅白兩種顏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
區徽上紫荊花代表香港,紅底色,五顆星與國旗相關象徵意義相同,同時整個區徽亦有香港在祖國懷抱下更加開花結果,更加繁榮昌盛的意思。
蕭紅以其傑出的作品再獲澳門區旗、區徽大獎,不僅徹底徵服了國人,也確立了他在藝術設計界的崇高地位。
蕭紅作品
蕭紅簡介:
蕭紅,男,滿族,1960年9月出生於古都開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獲得者。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藝術系,文學學士,留校任教。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曾任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現為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蕭紅多年來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龍與遠古圖騰》、《瑞獸麒麟與民間裝飾藝術》等20餘篇。在2005年的全國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選中,肖紅的論文《觸類旁通 相得益彰——<美術作品賞析>課中的創新與發散思維教學》獲得教育部三等獎及北京市一等獎。
蕭紅參與編寫的教材《藝術設計審美基礎》2007年3月獲「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997年,蕭紅主持設計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慶祝中國香港回歸贈送香港特區政府的特大鈞瓷藝術瓶,河南省委省、政府為此給予了高度讚揚並給他頒發了嘉獎證書。1999年5月,蕭紅應「世紀之聲」組委會邀請,創意設計並全程督造了由十幾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發起鑄造的「中華世紀鐘」,這口世界鐘王已永久懸掛於北京「中華世紀壇」東側的「中華世紀鐘廣場」,成為中華民族迎接新千年、跨入新世紀的象徵。2006年,蕭紅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新一代軍服的服飾設計。這一串串耀眼的成就,正是蕭紅在藝術設計上探索追求的結果。而他的努力,正持續不斷地帶給開封人一個又一個驚喜和驕傲。
蕭紅獲得的獎勵和榮譽稱號:
1990年3月4日,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
1992年3月8日,獲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設計一等獎、區徽設計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1993年,在河南大學被破格提升為教授、系主任。
1994年,被推薦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參選人,獲「河南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5年,獲河南省政府頒發的「文藝學術成果特殊貢獻獎」。
1996年,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99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8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9年,為澳門回歸設計的《』99澳門回歸祖國紀念卡》獲國際尤裡卡設計獎,並被澳門特區特首辦指定為澳門回歸慶典贈送中外國家級貴賓的禮品。
1999年,創意設計並全程督造了由十幾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發起鑄造的象徵中華民族喜迎21世紀的「中華世紀鐘」,它將永久懸掛於北京中華世紀壇。
2000年9月,在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任教,曾任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2008年,在北方工業大學任教,擔任藝術設計系教授,設計藝術學碩士點責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3年至今,擔任北京多樣達品牌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學術成果:
出版專著:《中國歷代壁畫藝術》《花卉裝飾圖案》《重修香山觀音大士塔碑記》《抗戰版畫》等10多部。
發表論文:《從工藝美術到21世紀的藝術設計》等20餘篇。
多樣達集團公司:籤約著名工美藝術專家蕭紅
祖國的驕傲——專訪香港、澳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獲得者蕭紅教授
王風雷
1990年4月4日,國家主席楊尚昆籤發第26號主席令: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已由全國人大七屆三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7月1日起實施。
1990年5月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面對中外媒體的鏡頭,當來自河南大學年僅30歲的青年教師蕭紅高舉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獎章及證書時,全世界的目光為之驚嘆。
時隔兩年。
1992年3月8日,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審議表決評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的獲獎作品。蕭紅所設計的五星蓮花區旗圖案又獲得了惟一的一等獎,區徽圖案獲得了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全世界的目光再次為之一亮。
蕭紅成為海內外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參評中兩次獲大獎的人。蕭紅的名字與香港、澳門的史冊緊密地連在一起。
這是香港、澳門的榮幸,更是偉大祖國的驕傲。
一
國人為蕭紅驚嘆。
紅蕭,滿族,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出版專著有《花卉圖案》、《中國歷代壁畫藝術》。發表論文有《瑞獸麒麟與民間裝飾藝術》、《河南民間藝術的內涵特徵》等。由於成就顯著,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被授予「人民教師」獎章、獲全國首屆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蕭紅,1960年9月出生在歷史文化名城開封一個教師家庭。在幼兒時,蕭紅就表現出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其後在艱辛的生活磨鍊中刻苦學畫,18歲時,蕭紅便以優異的成績被河南大學藝術系錄取。21歲的蕭紅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從事油畫、工藝美術設計教學。
1987年5月20日,蕭紅從《人民日報》上獲悉徵集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的消息後,蕭紅立即振奮起來,決定參與這項偉大而光榮的活動。他仿佛感知到中原大地腳下的城堡與太平山、昂船洲共同的脈搏,仿佛感知到身後的黃河與淺水灣、銅鑼灣的綿綿對話。好像聽得見香港離開祖國後一百多年尋根的哭泣,好像聽得見母親對遊子回歸的呼喚。作為黃河的兒子,應該有責任,有勇氣為香港的回歸,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做出貢獻。
蕭紅生活在中原大地,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是炎黃子孫的根系所在。根,是一個民族一脈相承,是人類在任何環境條件下延續不絕的生命之源。蕭紅憑著對根的理解,根的力量的支撐,廣泛收集圖片和文字資料:歷史的、當代的、政治的、經濟的、地理文化的……他都精心閱讀,取其精華,激發靈感,反覆斟酌修改,歷時兩個多月,直到徵集截稿前18天,他把香港人民喜愛的紫荊花圖案作品寄出……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區徽設計,在海內外共徵得七千多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掛得鋪天蓋地。評委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五彩繽紛的世界,專家們儘管日夜連續工作,仍忙不過來,後來只好動用錄像機,採用編號密封的方式進行評選,經過長達兩年的一輪又一輪嚴格篩選,幸運之神光顧了這位來自中原大地的藝術驕子。蕭紅的設計圖案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
二
1991年2月,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面向海內外徵集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由於有了設計香港區旗、區徽的經驗,蕭紅又滿懷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的設計工作中。當時有關澳門的資料很少,甚至沒有一張圖片資料,蕭紅只能把歷史、地理教科書及一些旅遊雜誌上的隻言片語匯集起來,蕭紅收集了古今中外各種形式的設計圖案,從中汲取營養。草圖畫了一張又一張,圖案改了一遍又一遍,經過深思熟慮,一個代表澳門地區形象、濃縮澳門地區特徵的精妙構思形成了:上方居中的五顆星星象徵著國家的統一,澳門人民喜愛的蓮花含苞欲放,意味著澳門將來的興旺發達;三個花瓣表示澳門由三個島組成;大橋海水反映著澳門的自然環境特點;1991年6月12日那天,肖紅把精心設計的區旗、區徽圖案連同自己的一顆赤誠之心投入了郵筒。
在那一剎那,蕭紅很自信!
1992年3月8日,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審議表決評出了澳門區旗、區徽的獲獎作品。蕭紅所設計的五星蓮花區旗圖案獲得了評選中惟一的一等獎,區徽圖案獲得了二等獎。
得了大獎的蕭紅此時心情很不平靜。
他唯一想到的是:這是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一片心意,是內地青年對澳門回歸的一腔熱情。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通過並頒布澳門基本法,同時頒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國家主席江澤民籤發主席令,自1999年12月20日實施。
1993年4月20日,蕭紅第二次走上了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從澳門基本法起草委會主任姬鵬飛手中接過了區旗設計一等獎的證書和金牌。
蕭紅激動地說:「兩次獎牌雖然在我手裡,但是它們卻凝集著全體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和香港、澳門區旗、區徽評委會委員的心血,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華夏兒女對香港、澳門一片真情的匯集。」
1999年12月20日,澳門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凝結著蕭紅赤子情懷、聰明才智和心血的翠綠色的澳門區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高懸的澳門區徽熠熠閃光。
世界再次為之驚嘆。
三
為迎接新的千年,當世界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迎接21世紀和公元紀年第三個千年時,中國人選擇了自己獨特的傳統方式期盼著這一特殊時刻的到來。
太平修典,盛世鑄鐘。
蕭紅應「世紀之聲」組委會的邀請,擔綱中華世紀鐘的創意設計和全程督造的重任。
蕭紅認為,在我國古代,鍾為「金樂之首」,鍾集響器、樂器、禮器和法器於一身,常用於記載歷史,褒揚功德,警世勸善,祈福納壽。鐘聲是德音,是時間的聲音,是歷史的聲音。用鐘聲迎接新千年的到來,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同時可以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
按照蕭紅的創意,鍾重50噸,象徵新中國50年華誕;鐘體上端的56朵牡丹花象徵著全國56個民族團結友愛,親如兄弟;鐘身兩條巨大的夔龍,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長江;鐘身底部萬裡長城圖案,則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
中華世紀鐘堪稱世界鐘王,這是中國近600年以來鑄造的罕見的大型鳴鐘,是中華民族和蕭紅教授獻給新世紀新千年的一份厚禮。這口銅鐘座落在中國迎接2000年唯一標誌性建築物——北京中華世紀壇的廣場東側。
點燃中華聖火,撞響世紀鐘聲。
1999年12月31日,中華世紀壇如同歡樂的海洋,25000多名首都各界人士在這裡載歌載舞,等候著新舊交替時刻的到來。
2000年1月1日零點。江澤民主席在中華世紀壇中央平臺按動電鈕,點燃中華聖火。也就在這一刻,首都各界的20位代表撞響中華世紀鐘,21響雄渾悠長的鐘聲傳達出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這一崇高事業的衷心祝福。
渾厚的鐘聲響起的那一刻,中華世紀鐘的設計者蕭紅心潮澎湃。為了偉大祖國的驕傲,他又在構想、設計新的未來……
1990年蕭紅獲得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以來,十幾個春秋過去了,他的藝術作品美譽華夏。
需要這樣的藝術家,祖國和人民更需要這樣的藝術家。
在清華園拜訪我的老師——香港、澳門區旗區徽設計最高獎獲得者蕭紅教授。
圖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