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微風讀書會」關注我
魏鋒專訪 微風讀書會ID:weifeng279965337
「人生」的重託
——李星憶路遙生前囑託兼述文壇往事
來源:上海《文匯報》2019年11月18日
文/魏鋒
1978年,是路遙的大喜之年——那年1月25日,他與林達結婚。也在這一年,李星正式調入陝西省作協。從此,兩人共事14年。「路遙不斷以超乎常人的勇氣,一步一步地建構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儘管生命短暫、急促,但他成功了。」憶及往事,李星慨嘆。1978年,路遙完成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遭多家雜誌社退稿後,最終發表於《當代》1980年第三期。這篇小說後來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路遙由此成為全國知名作家。李星「深信路遙已經在創作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也堅信他以後必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出自己的新的路」,在第一時間發表了《艱苦的探索之路》(1981年6月23日《文藝報》)。這是當時最早介紹路遙及其著作的文章。1982年,路遙的小說《人生》在《收穫》第三期發表,李星撰文《深沉宏大的藝術世界》,深層次、多角度闡釋路遙小說的魅力。▲路遙著《人生》,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1988年12月,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甫問世,李星就接連撰寫了上萬字的評論文章《無法迴避的選擇》《在現實主義的道路上——路遙論》,論述路遙的人生道路和文學的現實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李星說,有很長一段時間,讀者認為高加林是「於連式」人物,但在路遙眼裡,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奮進者。李星透露,《人生》問世後,與高加林有著類似命運的莫言讀後深受觸動,寫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與路遙探討高加林的命運。「作為同事,我見證了《人生》寫作、發表前後,路遙在中短篇小說領域的努力和不被承認的失敗感,更見證了《平凡的世界》在當時中國文壇及文學界,特別是批評界所遭遇的普遍的失望和冷淡……」平息了一會兒情緒,李星繼續說:「路遙是執拗的,可以說,當時他幾乎是與整個文學界在抗衡,他要貫徹文學的現實主義。」路遙很尊敬也很信服李星對自己作品的評論。1991年3月10日,《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0月18日,路遙專門為李星撰寫了《懂得生活的評論家》,文中說:「他的文藝批評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被批評者和讀者信服,正在於此:這個人無論對重大問題還是對一般的藝術觀點,都力求認真鑽研以至透徹理解,而不是那種號稱博覽群書其實常常一知半解,最終只能用模糊語言寫評論的評論家。」▲1987年6月23日,路遙在送李星《路遙小說選》(青海人民出版社)扉頁題籤1992年7月中旬,路遙找到李星,說中國文學社要出版《人生》英文版,請李星寫序。8月6日,李星在作協院子裡鍛鍊身體,不經意間瞧見路遙手提簡單的行李行色匆匆,忙問他去哪裡。「回去,回陝北去。」路遙放緩腳步答了一句,又急匆匆地走了。一星期後,李星卻聽聞路遙在延安病了的消息。當時也沒多想,便託王觀勝帶去書信,勸路遙多休息,最好回西安治療。9月上旬,得知路遙病情加重轉院至西京醫院,李星匆忙趕去,滿以為能看到一個在病房散步的路遙,可眼前的路遙讓他驚呆了:臉頰消瘦黝黑,昔日粗壯的胳膊很細……路遙很樂觀,熱情招呼李星和一起來的同事坐在他身邊,講述起在延安發病的情況、省委領導的關心、醫院對治療的重視,聲音不高,但自信有力,他相信自己會好起來。路遙答:「回陝北,我是準備死在那裡。一旦確定癌症,我就躺在陝北的山溝裡,用白布把自己一蓋,坦然地去死。」李星忙把話題扯開:「《人生》(英文版)序寫好後,你就不用看了吧。」9月底,李星完成《人生》序言《在鄉村和城市之間》,正猶豫是否給路遙看。在醫院看護路遙的詩人遠村傳話說,路遙精神大有好轉,特別希望和朋友們聊聊。李星趕到醫院。為了分散病人的痛苦,李星坐在床邊聊起時事與各種社會新聞,路遙的眼睛睜開了——他一直很關心國內外大事,而且常以聰明睿智的分析使人對時事有全新的認識……路遙對遠村說:「得吃一點東西了。」「吃啥?」「還吃稀飯。」「李星,你也要保重!」告辭時,李星快到門口時,聽到路遙大聲的叮囑。他沒想到,這是路遙對朋友最後的叮囑。「路遙已逝,但精神仍在。柳青是路遙的文學教父,路遙繼承了柳青的現實主義文學道路,展示了社會的、人的歷史的現實主義,他與後來另兩位陝西文學的代表作家陳忠實、賈平凹的創作有著很大區別。」李星說,一直沒能等到路遙對序言的意見。李星和遠村交換意見後,11月16日,對序言進行了修改,還未寄出,傳來路遙辭世的噩耗。在《在鄉村和城市之間——〈人生〉英文版序》結尾,李星附記:「為《人生》英文版寫序的事是今年7月由路遙先生本人轉告我的,當時他雖感腹部不適,但外人看來仍屬健康。到10月下旬此序草成時,路遙已因肝硬化合併腹水輾轉病榻近三月。到此文於前日改定,正準備寄出時,卻聽到了他於17日病逝的噩耗。他才43歲啊,可惡的病魔!於是此文就有了悼念英才早逝的意義。」李星補充說,《人生》是中國外文出版社要對外出版,並非英文版或法文版。為了紀念路遙,1993年6月,李星與曉雷編著《星的殞落》出版;1997年12月,李星與王西平、李國平編著《路遙評傳》出版……「可惡的病魔!路遙還不到43歲啊!這篇序言成了我和路遙之間友誼的最後記錄。」李星洪亮的聲音不再鏗鏘有力。本肖像印為姜乾相刻制(品鑑■姜乾相「文學陝軍」人物肖像印欣賞:方寸縱橫盡才俊 落紙忽然起春風)
路遙誕辰70周年■《平凡的世界》的影響與傳播》
。
本文為〡微風讀書會 〡授權或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點讚支持
如需授權轉載
移步〡微風讀書會〡
後臺留言申請
編 輯:宇星 | 審 核:魏 鋒
點讚分享朋友圈,給小編一點點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