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聽起來仍舊很牛逼

2021-03-02 搖滾天空

毫無疑問1967年是音樂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年。當年誕生了《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High Priestess of Soul》《Disraeli Gears》《I』ve Never Loved A Man the Way I Love You》這些裡程碑式的專輯。

你經歷過這樣的時光嗎?那是流行藝術家充分意識到專輯的創新潛力的一年,一代人發出了他們的文化之聲。這一年最大膽的音樂時刻是一張專輯,但是它並沒像田園嬉皮詩歌或者支撐靈魂的經典文學一樣吸引大家,它也不誕生於海特-阿什伯裡或者東方哲學之地。

這張專輯是《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由個性的紐約藝術樂隊完成,並由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創意設計推出。

Lou Reed

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形象和聲音的基石是Lou Reed的作曲。作為一個來自紐約長島的猶太孩子,Reed的音樂才華在流行音樂和痛苦中被鍛造了出來。他通過聽收音機來自學如何用吉他彈奏R&B,並在孩子時期就組建了一個樂隊。Reed也開始遭受恐慌發作,在紐約大學第一學期精神崩潰後,他的父母送他去做了電擊治療。

Reed姐姐Merrill Reed Weiner在2015年說道「恐慌發作和社交恐懼困擾著他,他性情脆弱。但是他對喜歡的事情的高度專注將他帶到了音樂領域,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

Reed對音樂的熱愛成為了他的嚮導,搖滾樂成為了他的聲音。他最終成為了一個流行作曲家,在給自己作曲的同時也給Pickwick Records唱片公司打造了很多熱門單曲。

Reed在2004年說道「我學習了古典鋼琴,當我可以演奏一些曲目的時候我便開始創作新的東西。然後我學習吉他並做相同的事情。搖滾樂很好的一點是,除了我非常愛它之外,任何人都可以演奏它。時至今日任何人都可以演奏Lou Reed的歌,任何人。都是些同樣的和弦,只是搭配方式不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至於當我無法演奏它的時候它才變得特別。」

Reed在1989年告訴搖滾記者David Fricke說,「我這個人有兩面:我可以玩R&B、doo-wop(50年代流行樂)或者搖滾,也可以像爵士演奏家Ornette Coleman、Don Cherry、Archie Shepp這些人一樣玩爵士。當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有個爵士電臺節目,在播放完Cecil Taylor的節目之後,我稱它為《輕軌上的短途旅行》。我曾經跑遍了Ornette Coleman演奏過的鄉村。他有首歌叫《孤獨的女人》,歌裡Charlie Haden的貝斯演奏很牛逼(他哼出了那段節奏)。」

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前身在1964年組建,那時候Reed遇到了實驗器樂演奏者John Cale,然後組建了一個樂隊叫The Primitives。開始時Reed彈吉他,Cale演奏其他的所有東西,後來他們加入了吉他手Sterling Morrison和打擊樂手Angus Maclise。

在短時間內使用過「Falling Spikes」這個名字之後,他們在60年代Michael Leigh的關於性亞文化的書中被叫做「The Velvet Underground」。Maclise在他們第一次付費演出前突然離隊了,Morrison叫來了Maureen Tucker去打鼓。隨著獨一無二的Tucker的到來(他更多地使用一種錘子而不是專業鼓槌來演奏,而且從不用鑔),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經典聲音就此形成了。

Andy Warhol

在紐約巡演之後,樂隊最終被引薦給了製作人Andy Warhol,成為了他位於聯合廣場西側的德克大樓的錄音室的一員。Warhol堅持要成為他們的經紀人,並且讓The Velvet Underground成為他充滿雄心的流行藝術路演(名為「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的中心角色,將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音樂與Warhol及同事的實驗電影相結合。這次巡演極大提升了樂隊的知名度,儘管Warhol對樂隊的演奏方式及聲音並未產生多大影響,跟傳統的經紀人一點都不一樣。

John Cale在1971年告訴滾石雜誌「我們需要像Andy這樣的人,他在宣傳方面簡直是個天才。當我們在普羅維登斯的羅德島設計學院演奏的時候,他們派來了一個新聞記者採訪我們。Andy一隻胳膊撐著頭部躺在草坪上接受了採訪。一些燈光打到他的身上,當採訪者問他為什麼躺在草坪上時,Andy說道『這樣我可以更好地看星星。』

Reed在2004年說,「我很喜歡他,很顯然他是我們的一員。他總是正確的。那時候我還不了解他是誰,也沒意識到一切有多美妙。如果曾經有一個精神人物存在過的話,那顯然是他,他總是很有魅力,真的。對於一個『被動』的人來說,他接管了一切。他是個領導,這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他對我們的每一個人負責。你看著Andy,覺得是最不可能的一個人,事實上他才是最可能的那個。他聰慧有天賦,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

Lou Reed和Nico

是Warhol強烈要求The Velvet Underground將德國模特Nico加入他們第一張專輯的錄製,這一點樂隊很憤恨。

Morrison在1980年說道「我們已經組成了這支樂隊,然後Nico出現在了錄音室。Andy說『現在我們有Nico了,你願意讓她跟你們一起唱歌麼?』我們說『好吧看來我們沒得選了,這就是《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的來歷』。她就是這麼突然出現的。我們知道那不會持續很久,因為我們沒有很多歌讓她唱。Lou Reed和我寫出了幾首歌給她。《Femme Fatale》,她總是討厭這首歌。Nico的母語是法語,她會說這首歌的名字叫『Fahm Fahtahl』。Lou和我按照我們的方式唱,Nico就會很討厭。我說『Nico,這是我們的歌名,我只按我的方式來發音』。」

Cale在2011年回憶說「Lou和我有點愣住了,Sterling Morrison清了清嗓子。但是你知道的,不久後我們就理解了Andy,他是一個純粹的Andy。突然所有人開始用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我們。

1966年春天,The Velvet Underground在紐約搖搖欲墜的Scepter錄音室開始了專輯錄製。為了讓唱片銷量更好,曾經給Bob Dylan和Simon & Garfunkel製作過專輯的製作人Tom Wilson進行了幾首歌的混音。在洛杉磯The Velvet Underground重新錄製了《Waiting For the Man》《Venus and Furs》和《Heroin》(Lou Reed從1964年就開始了這首七分鐘長歌曲的作曲)。在Wilson的催促下,樂隊錄製了旋律性更好的《Sunday Morning》。

Reed在1989年說道「我很久以來都待在錄音室,寫歌並且錄製那些售價99美分的歌曲。Andy接受了我們所有的想法,但是唱片公司想要帶給我們一個真正的製作人Tom Wilson。這就是你聽到的《Sunday Morning》,中提琴做背景音,Nico詠嘆著。但是他並不能撤銷掉我們已經完成的東西。」

相比專輯裡面給人的感覺與焦點,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首專以一首非常精妙的民謠開頭。《Sunday Morning》這首歌裡的「all the streets you cross not so long ago.」這句被Lou Reed女性化的聲音娓娓唱出。這首歌是對偏執的讚頌,Reed通過使用簡單的旋律而不是模仿主流音樂來對抗主流。《Sunday Morning》被作為一隻單曲,是專輯裡最偏流行的一首歌。Wilson想讓這首歌成為Nico的展示,儘管如此,卻是Reed唱出了那些輕快的歌聲。

輕快活潑的經典《I’m Waiting For the Man》的風格介於Bob Dylan, Lead Belly和華麗搖滾之間,奠定了David Bowie 1972年的現場專輯的聲音基礎。這首歌描寫了白種潮人去居民區尋找毒品,Reed愚鈍地唱出「Hey white boy, what you doin』 uptown?」,這種有節奏支撐的黑話比起同時期的搖滾歌曲,聽起來更加城市化和街頭化。

輓歌似的《Venus In Furs》唱出了性與厄運,Cale不和諧的中提琴和Maureen Tucker砰砰的鼓聲演奏出了這首S&M風格的傑作。Reed歌詞靈感來源於澳大利亞作家Leopold von Sacher-Masoch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主要敘述了Severin von Kusiemski被虐待的遭遇,他長期自願屈服於一個名叫Wanda von Dunajew的女人並任其擺布。

Nico的強行加入使她參與的三首歌增添了不平衡的元素。她冰冷的嗓音在《Femme Fatale》迂迴的中間節奏裡突顯出來,這首歌的靈感來自於Warhol手下的超級巨星Edie Sedgwick。Warhol要求Reed專門給Sedgwick寫首歌,《Femme Fatale》是第一支靈感來自於Warhol旗下人物的歌曲。Reed對於Warhol旗下人物的觀察也讓他寫出了Nico主唱的《All Tomorrow’s Parties》,Cale重複的鋼琴演奏渲染了愁緒,歌詞描寫了一個失去家庭的傷心女人,她是Reed在Warhol身邊遇到的一個人。

儘管Reed聲稱「如果有人在樂隊中演奏布魯斯,他就會被罰款。」《Run Run Run》聽起來像音樂人Slim Harpo跟一隻車庫樂隊坐在一起,在耳邊響起Morrison犀利的歌聲和Reed的吉他solo。這也是一首聚焦在紐約城的毒品生活的歌,歌詞描寫了呆滯的少年Mary、Margarita Passion、Seasick Sarah和Beardless Harry飛大了的生活。

《There She Goes Again》是專輯裡受R&B影響最大的歌,開頭的吉他是從Marvin Gaye 1962年的熱單《Hitch Hike》裡學來的,人聲也非常協調。Reed的歌詞聚焦了妓女的日常生活,「She's out on the streets again / She's down on her knees, my friend / But you know she'll never ask you please again.(她站在街道上/她跪在地上,我的朋友/但是你知道她絕對不會要求你再來一次)」這首歌沒有把女人描寫成一個悲劇角色。

像Reed歌中許多人物一樣,她的生活只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並不是要警示什麼:「Now take a look, there's no tears in her eyes / Like a bird, you know she would fly, what can you do / You see her walkin' on down the street / Look at all your friends that she's gonna meet…(現在看看她,眼裡並沒有淚水/像一隻鳥,你知道她可以飛翔,你又能做什麼呢/你看她走在街道上/眼睛盯著所有將要遇到的朋友)」

Nico在《I』ll Be Your Mirror》裡的演唱讓Morrison和Reed感到沮喪。德國模特堅定地要用侵略性的嗓音演唱這首歌,這讓樂隊成員感到很不合適。在Morrison決定如果她唱不好就廢掉這首歌的時候,Nico只唱了一次就完成了最終的錄製。這首歌成為了The Velvet Underground商業成績最好的一首歌之一,它在專輯發行後的一年後,也就是1966年作為單曲發行。

《The Black Angel’s Death Song》裡不和諧的中提琴和嗡嗡的節奏聲彰顯了Cale的實驗性。Chuck Berry似的吉他riff開頭,過渡到帶有反饋和失真的前衛噪音,伴隨著Reed不屑一顧的歌詞,描寫了Reed在雪城大學時期的搖滾導師Delmore Schwartz。歌詞並沒有直接提到Schwartz,但是這首歌的原名是《European Son (Dedication to Delmore Schwartz(致敬Delmore Schwartz))》。

作為悲慘又美麗的毒品歌曲之一,《Heroin》成為了定義該專輯的史詩級作品。以Reed鮮明的節奏吉他開場,然後引入了槍聲等雜音,就算是在逐漸開放的60年,這仍舊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嬉皮樂隊們唱著大麻或者致幻劑,但是黑暗又危險的海洛因卻完全是另一種東西。專輯的發行並沒有引起很多關注,理想主義的集體綻放並沒有提升專輯的關注度。Reed的偏好與當時的反傳統潮流背道而馳。

在1987年的採訪中,他告訴Joe Smith,「當樂隊盡力把音樂做的藝術化時,它甚至比愚蠢的搖滾樂們還要糟糕。我說的「愚蠢」指的是The Doors樂隊。我從未喜歡過Beatles,我覺得他們是垃圾,如果你問我喜歡誰,我會說誰都不喜歡。」

在1967年The Velvet Underground引發的「藝術局外人」的社會思潮和兇猛的紐約形象好像在跟主流做對,但是跟Andy Warhol的關係使從未主流過的他們保持了相對高的名氣。The Velvet Underground開始反對Warhol跟他們過多地關聯在一起,特別是在《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這張專輯的側標上寫有「由Andy Warhol製作」之後。

在Cale看到了《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標誌性的專輯封面以後,他完全理解了Warhol眼光的力量。這種靈感完全來自於Warhol對藝術自發性的高度領悟。Warhol在一次看醫生的時候注意到了候診室裡的一本雜誌,裡面有一個廣告,一個剝了一半的香蕉揭示了它的營養。Cale在2011年高速音樂雜誌The Quietus 「他把我叫過來告訴我:這就是專輯封面了。他說『你怎麼看把這個作為專輯封面』,我覺得那太棒了。」

《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最終在1967年3月12發行,但是來自演員Eric Emerson(他的圖片不經意間出現了專輯背面側標的背景上,一張樂隊正在演出的照片裡)的一次訴訟讓發行暫時擱置了。當時全世界的焦點都在「夏季之愛」(Summer of Love是1967年夏天的一種社會現象,有大概100000人支持嬉皮的穿著和行為)的流行和Jimi Hendrix的《Are You Experienced?》與Beatles的《 Sgt. Pepper…》上,《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並沒有獲得商業的成功。之後樂隊跟Warhol分開了。作為樂隊臨時成員的Nico也離開了,她在1988年去世前共發行了六張個人專輯。

The Velvet Underground後來又發行了另外三張好專輯,《 White Light/White Heat》,1969年的同名專輯和1970年的《Loaded》。(Cale在《White Light/White Heat 》發行後離開了並由Doug Yule取而代之,Reed和Morrison也在《Loaded》發行後離開了)。後來Cale成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實驗搖滾藝術家之一。Reed開啟了自己傳奇的個人生涯,成為了當代人裡最受人尊敬的搖滾作曲家之一,並於2013年逝世。

音樂人Brian Eno在1982年說道「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首專只賣出了10000張,但是每一個買他的人都組建了自己的樂隊」,這並不誇張。多年之後,1967年最神話的專輯Beatles的《Sgt. Pepper》更像是「夏季之愛」的遺蹟和自命不凡的傑作。

而《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更像是未來的搖滾樂。伴隨著不和諧的聲音、不客氣的主題和簡單的節奏與作曲,這張專輯成為之後30年裡「另類」音樂的發起者。華麗搖滾、朋克、噪聲搖滾、藝術搖滾、80年代學院搖滾——這些看起來都從《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裡汲取了一些東西。在那之前從未有一張專輯能與其媲美。

在很多方面,世界仍舊在追趕它。

參考資料: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7/03/12/50-years-later-the-velvet-underground-and-nico-still-sounds-like-the-future

相關焦點

  • 【1967五十周年】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1967年,2017年的50年前;1967年,搖滾史上最燦爛的一年,也是人類歷史上多事之秋的一年;1967年,動蕩,不安,焦躁,熱血,希冀,夢想
  • 實驗音樂(Experimental music)— 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3)
    ,1967年3月發行。1982年,音樂家Brian Eno表示,雖然這張專輯最初只售出了大約3,000張,但「購買這張專輯的人當中很多人都組建了自己的樂隊」。2003年被滾石雜誌評為「史上最偉大的500張專輯」排名第13位,並於2006年收入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錄音館。
  • wendy康復歸來,red velvet終於全員合體
    8月21日,SM發布了red velvet翻唱的BoA《Milky Way》的視頻,宣布組合將以BoA出道20周年為契機完整體回歸,wendy時隔8個月終於要回來了。
  • 開團 | nicokids兒童攝影團,來了!
    坦白說,拍過很多兒童攝影,從綜合的角度看,nicokids是最讓我放心的兒童攝影機構之一。拍過他們小主題的媽媽們應該知道,他們連攝影需要用到的道具也是非常非常用心製作的。要有質感,要有顏值,要吸引小朋友,還要in。
  • 書影集 | All About NICO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nico就是這個樂隊的女主唱,雖然這首沒有她。」在這天之前的凌晨,我第一次在蝦米上聽到nico的 Femme Fatale 。2020/09/15她養了一隻鸚鵡,我問她那它叫什麼名字呀,她說叫Nico,如果我一直喊它nico nico,有一天開始,它就會一直對我說你的名字了。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nico。
  • 慢慢,而遠 | Hello Nico專訪
    Hello Nico成立於2013年,由主唱詹宇庭、吉他手李詠恩、貝斯手陳信伯和鼓手關惠中組成。2016年獲得第27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提名。Hello Nico的曲風包含了流行、搖滾和電子,主唱宇庭的聲音略帶沙啞但張力十足。
  • nico蔣娉婷大尺度寫真圖 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她
    nico蔣娉婷大尺度寫真圖 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她時間:2020-02-17 11:59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ico蔣娉婷大尺度寫真圖 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她 海峽網綜合 蔣娉婷照片 蔣娉婷比基尼爆乳照太性感 網紅宅男女神蔣娉婷可謂非常火,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她的相關資料
  • 網紅Nico打碟太帥了,不虧是夜店女神,選一張做屏保不錯
    美女DJ火速走紅,迷人的身材,可愛臉蛋,百萬粉絲,英文名nico遼寧人,1996年出生,身高170,目前是香蕉電音旗下藝人,粉絲們親切的成她為「樹懶」美女DJ火速走紅,迷人的身材,可愛臉蛋,百萬粉絲,英文名nico遼寧人,1996年出生,身高170,目前是香蕉電音旗下藝人,粉絲們親切的成她為「樹懶」
  • 《死或生6》妮可nico特點介紹 招式解析分享
    妮可nico是《死或生6》中玩家可以使用的人物,使用的招式是班卡西拉,極速型打擊系角色,下邊就給大家帶來「WJKYCLEA」分享的死或生6妮可nico的特點介紹和招式解析,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妮可nico特點介紹 招式解析分享1.使用的招式是班卡西拉(我是不懂這是個什麼鬼 有興趣的可以查查)2.極速型打擊系角色(霞介紹過了 不贅述)3.研究員 興趣就是實驗
  • Red velvet裴珠泫耍大牌道歉後,文化慶典待定電影推遲
    Red velvet Irene裴珠泫耍大牌道歉後,文化慶典待定電影推遲同時,red velvet所屬社SM娛樂也發文道歉表示道:「對此次事件深感責任。」但在Irene道歉後,耍大牌風波並未平息,Red velvet原定行程改變,Irene主演電影推遲上映,都引起了許多討論
  • 繼《音樂銀行》後1位後,red velvet榮登《音樂中心》第一名
    在《音樂中心》節目中,red velvet的《Psycho》、iu的《Blueming》、CHANGMO()的《METEOR》分列第一候選人。red velvet的重新包裝專輯主打歌《精神病院》是一首在變化無常的旋律上展現出了中毒性鉤拳的快節奏流行曲。內容是在別人看來像「Psycho」一樣雖然看起來像星星,但最終還是承認彼此是唯一的戀人的酷的信息。
  • 最underground華語嘻哈團體
    講到underground華語嘻哈團體,我們不得不提下嘻哈文化:嘻哈是街頭的文化,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瘦子,小春,大淵作為來自臺灣的最火的說唱組合頑童Mj116,歌曲一般都是偏勵志正能量向,說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第一次聽頑童
  • 9月9日 Underground地下舞臺|Puzzy Stack 英國低音之夜
    2017年起,她毅然的踏入中國內地,試圖在這裡幫助傳播更純粹的跳舞音樂。作為Unchained的核心成員之一,以及世界百大俱樂部Sector的駐場DJ,她是你不應該錯過的聲音。Love bass music?
  • 專訪HELLO NICO——最有潛力的臺灣獨立樂團
    首先,聊到關於常聽的音樂,樂團隨即展現平時聆聽的廣度,有接觸爵士樂的貝斯手陳信伯最近在聽鋼琴家奧斯卡彼得生(Oscar Peterson
  • 接下來,聽Hello Nico
    由主唱詹宇庭、吉他手李詠恩、貝斯手陳信伯三位成員於2013年組成,後來加入了鼓手關惠中。在很多音樂APP上,他們是這樣介紹Hello Nico的:「四位團員們來自不同背景,曲風涵蓋流行、電子、搖滾,壓抑而自溺。在吉他反饋噪音,與合成音色鋪陳中,靜靜唱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傷害。旁觀都市生活中難以避免的矛盾與掙扎。」
  • red velvet登上了韓國youtube每周人氣排行榜的三冠王
    據韓國youtube從1月10日到1月16日統計的結果顯示,red velvet在人氣mv排行榜、人氣歌曲排行榜、人氣藝人排行榜中名列首位。相當於是登上了每周人氣排行榜的3冠王。周榜榜首的三冠王領獎臺代表著red velvet與眾不同的人氣。red velvet最近被選為韓國流行雷達「本月的藝術家」。「red velvet」由space odiety創立,是世界上最早的「fandom研究所blolip」。
  • 專訪Hello Nico 最有潛力的臺灣獨立樂團
    Hello Nico New AlbumChina Tour Zhongshan Station2016.5.28 Saturday 20:30首先,聊到關於常聽的音樂,樂團隨即展現平時聆聽的廣度,有接觸爵士樂的貝斯手陳信伯最近在聽鋼琴家奧斯卡彼得生(Oscar Peterson)的三重奏、主唱詹宇庭則喜愛低限主義(Minimal music)作曲家史提夫萊許(Steve Reich)的作品、吉他手李詠恩對於音樂的涵養感覺又更深不可測……他們三位是擁有超高人氣的新秀樂團Hello Nico,去年推出單曲《浮遊城市》,即展現出成熟的面貌
  • 寶兒20周年紀念活動,第四位主人公 red velvet亮相
    19日,經紀公司SM娛樂表示將於21日公開red velvet重新解釋寶兒的《Milky Way》的音源。《Milky Way》是2003年發售的寶兒第三張正規專輯中的歌曲。寶兒憑藉充滿活力的嗓音和輕快的樂曲聲融合在一起的「寶兒式夏日歌」深受觀眾的喜愛,而且製作原曲的熱門歌曲《KENZIE》親自負責編曲,以清新的爵士樂流行重新誕生,因此更加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