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文化領域分享,歡迎關注安久文化!
深秋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描寫秋天的詩句也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令人印象深刻的,總是出其不意的。比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就是以新穎的角度令人難忘,而蘇軾也有一首經典的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沒有言說秋天的蕭瑟,而是大讚秋天的收穫。很有趣味,很是新穎。
這首《贈劉景文》,是蘇軾贈送給友人的。但是短短四句詩,根本沒有涉及到友人。只是通過描寫深秋的景象,來表達蘇軾對友人的讚頌,這也是非常不一樣的角度。此詩全文如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我們可以知道,在蘇軾的眼中,沒有什麼是值得人苦惱的。即使蘇軾一生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但是依舊是灑脫豪邁的。這首詩也是一樣,藉助此詩勉勵友人、讚頌友人。「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兩句就點明了季節,我們可以知道這已經是深秋時候了。
荷花早已經枯萎凋謝了,連上面的荷葉也已經枯敗沒有了,只剩下那麼幾隻菊花還在和寒霜相抗爭。我一直認為這兩句是非常別出心裁的,「荷」、「菊」歷來是文人爭相讚頌的對象。一個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個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但是在蘇軾筆下,二者卻是這樣破敗的景象。唯一的原因便是藉助這兩者,來引出下面的「橙黃橘綠」。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對友人說的話,一年當中最好的時候就是現在,橙黃橘綠的深秋時節。這裡蘇軾寫的深秋,我認為有兩種意思可以理解。
一是現實自然中的深秋,很多詩人吟誦秋天都會有一種悲傷的情緒,因為秋天是蕭瑟的。百花落盡,自然界的植物都枯萎了。可蘇軾看到了另一面,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碩果纍纍是只有秋季才有的。
第二點寫的就是友人。當時蘇軾與好友都已經不再是青春時候,人到中年,年化已逝。這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情,可是這個年齡也有自己的好處。經歷了世事沉浮,學會了處變不驚,能夠以成熟的姿態面對生活、面對挫折,這是何等的難得?這兩句才是蘇軾對友人的勸勉,蘇軾沒有一個字是寫友人的,但是這四句詩卻都是在給友人的品格做鋪墊。在蘇軾心中,友人的品質就是如此。品味詩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匆匆而過,不要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您最喜歡蘇軾的哪首作品?歡迎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