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國慶假期已過去4天,幾部大片輪番角逐,上演了一齣好戲,先是《奪冠》提前上映,斬下了一波票房,《急先鋒》緊隨其後,到了10月1日,《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再次開啟,一路披荊斬棘,再次反超。在這些電影背後,是眾多影視公司的資本角逐大戲,中國電影、騰訊、幸福藍海、歡喜傳媒、阿里、北京文化、上海電影、光線傳媒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有參與。
//國慶檔票房4天破25億 //
國慶黃金周曆來是各家影視廠商必爭之檔期,從目前情況來看,儘管近期上映的大片至少有5部,卻已逐漸演變成《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兩片獨大。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23時,2020年國慶檔總票房已超25億元,10月1日單日全國總票房突破7億元。
與去年相比,今年國慶檔首日戰績還稍有差距(去年同期為8.15億元),不過,這是建立在上座率不得超過75%的基礎上,電影市場全面恢復正在路上。
東方證券預測,今年國慶檔票房應該在40.6億元~51.1億元之間,同比恢復去年國慶檔票房92.3%~116.1%。招商證券認為,今年國慶檔期票房預計可以達到40億左右,但同比增速與去年相比或將有所回落。
//《我和我的家鄉》最具冠軍相 //
據了解,依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動畫電影《姜子牙》10月1日在中國內地首日票房就達3.42億元,刷新內地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此前的紀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1.44億元。
不過,隨著《姜子牙》的熱映,其口碑開始日益分化。相較之下,《我和我的家鄉》因延續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集體創作方式,故事豐富,給觀眾留下了充足的討論空間,票房也後來居上。
《我和我的家鄉》上映至第四天,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超越《姜子牙》逆襲票房榜第一的位置。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10月4日23時,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累計票房雙雙突破10億,與《八佰》一起躋身今年新片總票房前三甲。
從熱度及預售票房情況來看,《奪冠》《急先鋒》則處於第二梯隊。其中,上映10天的《奪冠》目前票房為4.81億元,上映5天的《急先鋒》目前票房為1.77億元。
10月4日,《木蘭:橫空出世》片方宣布10月6日零點起撤檔待映。
今年在相繼失去春節檔、暑期檔兩大「黃金市場」後,對於早已摩拳擦掌的電影公司而言,這個國慶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各方資本角逐大戲 //
在這些電影背後,是眾多影視公司的資本角逐大戲,中國電影、騰訊、幸福藍海、歡喜傳媒、阿里、北京文化、上海電影、光線傳媒等多家上市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有參與。
《姜子牙》由光線影業、彩條屋、中傳合道出品,從2015年籌備至今已有五年時間。《我和我的家鄉》作為去年國慶檔票房最高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背後陣容強大,出品方中有北京文化、阿里影業、中國電影、上海電影等上市公司,另外,阿里影業還參與了《奪冠》、《一點就到家》等電影的出品,騰訊影業參與出品了《急先鋒》,橫店影視參與了《一點就到家》和《木蘭:橫空出世》的出品。Wind列出了資本競爭激烈的的6部國產電影(點擊可看大圖)。
//影視板塊能否迎來春天? //
受預售票房成績亮眼的影響,9月30日,在大盤表現頹勢的情況下,影視板塊卻異軍突起,如光線傳媒逆勢上漲6.59%,北京文化大漲4.11%,萬達電影大漲4、03%,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分別上漲1.66%、1.64%。
不過,自今年以來,影視板塊累計下跌9.14%,相對滬深300指數走勢而言,表現明顯偏弱。
9月15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其中明確,原則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75%,並要求合理安排場次,減少放映場次,延長場間休息時間等。該指南將於9月25日起實施。
對於這一影響因素,萬聯證券研究所分析認為,該上座率比例對熱門檔期不利影響可基本忽略。以去年國慶檔歷史最高單片票房者《我和我的祖國》為例,上映首日(9月30日)和十一當天黃金場(18:00-20:59)上座率分別為84.5%、80.6%,而後日期和所有其餘時段場次上座率均低於75%。
華泰證券認為,目前影視院線行業復工進度良好,觀眾觀影熱情恢復較快。國慶+中秋黃金假期到來,多部大片集中放映形成催化,有望實現行業的加速復甦。影視及院線行業已經歷較長時期的調整,從基本面上看,出現觸底向上的跡象。
開源證券影視團隊指出,對於國慶檔票房仍持樂觀預期,即頭部新片帶動下,院線、影院廣告公司業績從Q2、Q3至Q4持續反轉的確定性增強,電影板塊進入底部修復第三階段,院線板塊及影院廣告公司超額收益或更高。
渤海證券姚磊建議,關注十一檔期利好的電影領域,結合十一檔期票房陣容較強,建議繼續關注院線龍頭和相關製片發行公司;此外建議關注下半年景氣度回暖的廣告行業相關龍頭公司,此外可以關注低位的業績優質細分龍頭。
(Wind綜合券商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