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輕人向智者請教:「為什麼我到現在一事無成?」
後來我又做了銷售,他們說你上大學,難道就去賣東西;
智者說他:「別為外物侵擾內心,人生是自己的,跟他人毫無關係。」
人這一生,只有擺脫別人的看法、評價,才能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受到誇獎就沾沾自喜,受到批評就鬱鬱寡歡,受到打擊就垂頭喪氣。
她並不像表面上那麼強大,面對網上的惡評,她跟朋友坦言:
別人爆料老公的緋聞,第二天她就會秀出夫妻恩愛的照片;別人說她素顏皮膚不好,她就趕緊去醫院打針。
面對網上的惡評,小S有段時間面容憔悴,情緒很容易就出現崩潰。
哲學大師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你越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
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管不了別人怎麼說,能管住的只有自己的心。
如果每次都要在意別人的看法,那我們的一生活得該有多累。
有一個畫家,他的願望是畫一幅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
於是,他把這幅畫掛在畫廊,旁邊放了一支筆,一個本,上面寫著:「親愛的朋友,如果你覺得這幅畫有問題,請給我一些建議。」
晚上畫家來收畫的時候,看到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大家的意見,畫家感到難以置信。
於是,畫家決定再試一次,他把這幅畫放到另一間畫廊,旁邊寫著希望大家把自己欣賞的地方標記出來。
結果,上次被大家指責的地方,又都被所有人大加讚賞。
畫家最後明白了:「無論我們做什麼,始終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在一些人眼中是醜陋的畫作,在另一些眼中恰恰是美麗的。」
怎麼做,都不能讓所有人閉嘴。
當初來北京,朋友跟她吐槽北京壓力大,地鐵圈復一圈,沒有盡頭。
等她收拾行李離開北京的時候,又有人告訴她北京機會多。
你想做個壞人,就會有好人來罵你;你想做個好人,又有壞人過來罵你;
不用費盡心力地讓所有人滿意,你最需要取悅的是你自己。
「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
梔子花說:『去你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管得著嗎!』」
作家馮唐曾經參加過一個真人秀,工作內容就是點評嘉賓的表演。
節目播出後,網友對他的犀利點評毫不買帳,在網上大肆辱罵,有人跑來問馮唐如何對待那些負評。
馮唐毫不介意地答道:「這些負面評價關我屁事,那是他們的事。」
有一句話這樣說:「獅子捕獵的時候,從來不去關心羚羊是怎麼想的。」
當你的內心有一套自己的評價體系,清楚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外界的嘲諷和惡評,自然不足為道,不足掛齒。
參加綜藝、節目主持、微商站臺、直播帶貨、開淘寶店……賺錢的方法,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於是有人就說了:「老羅這麼酷的人,怎麼現在為了錢,去做那麼low的事兒?」
「你要是欠了別人錢,你就別low不low,趕緊把錢還了,這是最不low的事兒。」
活得好的人,早就知道一個道理:太在意別人眼光,成不了任何事。
別人說完閒話,他們毫髮無傷,可你要是真聽進去了,耽誤的是自己的人生。
那些讓人不爽、影響心情的言論,不如不理;那些阻礙自己前進的惡語,儘快屏蔽。
敢於做自己的勇氣,最終都會變成了一種讓人難以企及的實力。
有個高贊回答:「多在意自己,少關注別人,過不了幾天,你的快樂自然就回來了。」
洞巖法師回答:「得到不以為喜,失去不以為悲,冬天不覺得冷,夏天不覺得熱,如此還有什麼憂愁的呢?「
把生活過成想成為的樣子,別人的意見僅供參考,你的感受才最重要。
「別人怎麼說與你無關,那就儘管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尋求什麼,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人生是你的。」
點亮「在看」,走自己的路,開自己的花,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