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洋女婿」李肯幹辦起英語培訓班: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

2020-12-23 西部網

「他一個外國人怎麼對中國文化這麼了解?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總能給你驚喜,我真的是越來越崇拜他了。」孫婧一聊起老公羅伯特時,語氣和眼神中就充滿了幸福、喜悅。

羅伯特,一個美國人,到渭南已經12年了,在這裡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教育事業,也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叫李肯幹。

第一次見「七大姑八大姨」

「洋女婿」驚呆了

2008年4月,羅伯特作為英語志願老師來到了渭南,並在同年8月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孫婧一。

「第一次去見Cheer(指他妻子孫婧一)的父母,家裡坐了很多親戚,他們問我爸媽是幹什麼的,爺爺奶奶是幹什麼的?」羅伯特說,當時他感到很詫異,因為在美國問這些問題其實挺不禮貌的,但當時他覺得這也許就是文化差異吧,所以很認真地回答了這些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相處、雙方家長見面,2009年8月19日,兩人在渭南舉辦了一場別有韻致的中式婚禮,羅伯特騎著大馬,用八抬大轎迎娶了孫婧一。

「剛認識羅伯特那會,我們去韓城司馬遷祠,他給我講了好多關於司馬遷的故事,我就很納悶一個外國人怎麼對中國歷史那麼了解。還有去看畫展,他一下就認出是張輝先生的作品,我真的是越來越崇拜他。」孫婧一說,正是羅伯特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這種熱愛,以及他的不斷努力和朋友們的幫助,2020年11月羅伯特拿到了中國綠卡。

熟人讓他輔導孩子英語

他決定回國深造

作為「洋女婿」,羅伯特有一個重要作用:輔導親戚朋友孩子的英語作業。起初,會有兩三個朋友的孩子找羅伯特諮詢英語。後來,親戚的孩子來了,同事的孩子也來了,家裡從兩三個孩子變成了十個、二十個、三十個,最多時達到了六十多個。

而對於羅伯特來說,不僅是輔導的孩子越來越多的問題,更關鍵的問題是,這些都是些熟人的孩子,他要對這些孩子負責,而自己是華盛頓大學東亞文化學和心理學學士畢業,非教育學專業畢業,怎麼辦?

羅伯特選擇了回國深造,經過兩年時間,羅伯特取得了美國教育學院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大綱及結構研究」的碩士學位,並於2014年回到了渭南。

「回國後,我在渭南高新中學任教,但有了開始創業的想法。」羅伯特說,他想將學到的更新的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應用到英語教學中。隨後,羅伯特創辦了英語俱樂部、英文培訓學校,並且他還從國外找來了專業的理科老師和藝術老師,希望給孩子們提供全方位的教學,真正將英語融入學科。

學英語不僅為了解國外

更是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

羅伯特的英語俱樂部布置得很別致,尤其在俱樂部的一處書櫃裡擺放了很多瓷器,還進行了標識。妻子孫婧一曾問過羅伯特,擺放這些瓷器,不怕學生們打碎嗎?

羅伯特回答,他曾經和學生們聊到中國瓷器時,發現孩子們竟然不懂、不認識、不了解這些傳統文化,於是他花了幾百美金買了一些仿古瓷器陶器擺放在俱樂部,是希望給孩子創造一種文化環境,讓孩子們多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最起碼在別人聊起時,孩子們可以知道談論的是哪類瓷器,這些瓷器是什麼樣子,希望通過環境影響,能夠讓這種傳統文化及中式審美從小就深入孩子們的心中。

「我教孩子們英語,不是教他們簡單的英語結構、語法,是希望可以給他們創造一種英語文化環境,希望他們可以感受到語言背後的邏輯思維和文化。」羅伯特說,他教孩子們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讓他們了解國外,更是希望他們把中國文化傳播出去。

「我喜歡中國、喜歡渭南、喜歡這裡的美食文化、茶文化,喜歡老人孩子一起居住的相處模式。」談起中國,羅伯特就變得痴迷起來。他說,每年他會爬兩次華山,站在華山頂瞭望,看著變化多端的景色,感覺很具有中國風。而且他經常會給國外的朋友送一副華山的風景畫,他覺得那幅畫就像中國,值得品味。

「羅伯特對我來說,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總會讓我看到更好的內容。」孫婧一隻要談起老公羅伯特,就秒變迷妹。她說,羅伯特曾經參觀完倉頡廟用「光」字形容了她,並將「光」字刻章送給了她,也是羅伯特對中國文化的這種痴迷、喜歡,對生活的用心,讓她認識到真正的大愛應該無國界,在自己兩個女兒的教育中,他們希望孩子可以汲取中西文化的精華,可以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記者 郭喬娜 馬轉轉 供圖 孫婧一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凡人故事」一個美國人在渭南的12年 拿到了中國綠卡 感動了一撥人
    「他一個外國人怎麼對中國文化這麼了解,他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總能給你驚喜,我真的是越來越崇拜他了。」孫婧一聊起她老公羅伯特時,語氣和眼神中充滿了幸福、喜悅。羅伯特,一個美國人,來渭南已經12年了,在這裡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教育事業,也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也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叫李肯幹。
  • 渭南師範學院國家藝術基金《皮影戲藝術人才培養》培訓班開班
    渭南師範學院副院長李海龍,副院長權雅寧,渭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駱蘇弟,渭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田健,成都博物館皮影藝術館館長趙洪,渭南市皮影協會主席李天社,渭南師範學院相關職能部門領導,渭南市各縣市文廣局領導以及陝西日報、渭南日報、陝西農村網、渭南電視臺、華山網等新聞媒體400餘人參加開班儀式。莫斯科藝術學院院長、項目負責人梁晶主持開班儀式。
  • 2019「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在杭州靈隱寺開班
    他說: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歷史的必然,中國佛教的國際弘揚、海外傳播正在成為時代的選擇。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弘法能力的佛教講經法師,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佛教海外聯誼和國際交流,推動中國佛教走出去,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具有深遠意義。
  • 陝西渭南: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距今約80萬年前,中華人類祖先「大荔人」在這裡繁衍生息;舊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在這裡閃耀光芒;自周、秦、漢、唐兩千年間,這裡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裡、將相之鄉」的美譽。悠久的歷史孕育出燦爛深厚的黃河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東秦兒女。
  • 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
    初二9班同學別出心裁,把短劇與歌曲結合,將一個堅強勇敢的花木蘭形象搬上了國際文化節的舞臺。初二1班與初二2班帶來了《功夫熊貓3》配音。小配音演員們的聲音各具特色,富有感染力,將《功夫熊貓3》中的角色都展現地淋漓盡致。緊接著是初二1班同學帶來的歌曲《青花瓷》演唱。熟悉的旋律中,雖是英語歌詞,同學們還是忍不住哼起來。大家好像都陶醉於這美妙的旋律中,體味著中國文化。
  • 別讓優待上海洋女婿的做法寒了一眾海外愛國華人的心
    近日,上海一國外疫區歸來的洋女婿因不願參與集中隔離,社區開綠燈允許其單獨居家隔離的話題引起了熱議。據了解,在上海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的某小區,一名去過歐洲疫情重點國家德國、法國、瑞士,並通過中國臺北中轉回到上海的英國國籍洋女婿抵達該小區後,家人及社區均希望其能配合國內防疫工作進行集中隔離觀察。無奈任憑家人及社區幹部用流利的英語怎樣勸說,該英國籍男子始終拒不配合社區工作。最終,社區轉換思路,竟說服該洋女婿的嶽母一家搬離小區,騰出空房讓洋女婿獨自進行居家隔離。
  • 國際街舞挑戰賽HIPHOP四強出爐 中國洋女婿奪魁
    信息 國際街舞挑戰賽HIPHOP四強出爐 中國洋女婿奪魁 2016-08-29 16:16: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聚焦 ||【由裡設計】2020華人金創獎 傅瓊慧、李肯氣勢如虹雙金入袋!
    ▲創意甜點如同一支魔法棒,將甜味點化為對幸福的憧憬,讓走進來的人,被劇場般的空間吸引,開啟味覺與視覺想像的奇幻旅程。▲拉了古典線條的長軸檯面,與整面裝置製作洋菓子原料元素的玻璃瓶櫃置頂,定義自由往返現代與古典的跨時空尺度,呈現精緻與原料粗獷之間質量對比的衝突。
  • 臺灣娛樂圈洋女婿:原與演藝無關 在臺遇真愛
    不過要說到真正非華裔的「洋女婿」,那可就不多了。除了加拿大人夏克立,臺灣娛樂圈的洋女婿代表還有土耳其人吳鳳和日本人瀨上剛。  他們原本與演藝無關  一個「歪果仁」,不遠萬裡來到臺灣,就是為了當娛樂明星?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以臺灣娛樂圈洋女婿代表夏克立來說,人家本來是個在加拿大某電視臺做3D動畫的媒體人士。
  • 中國一重黨校(人才學院) 舉辦英語口語培訓班
    中國一重黨校(人才學院) 舉辦英語口語培訓班 2020-11-19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貴陽英語教師培訓班開講
    培訓課現場為進一步提高貴陽市英語教師水平和能力,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貴陽市教育局於2020年9月13日至25日在貴陽市第一中學舉辦2020年貴陽市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師。
  • 王剛的洋女婿:與嶽父處成父子,嶽父為讓他留在中國送他一套房
    好在王剛的洋女婿是真心對待王婷婷,為了愛還遠赴中國甘當「上門女婿」,這才徹底消除了王剛的顧慮。為了讓女兒女婿留在中國,他不光送給他們一套房,還拿女婿當做親生兒子對待,用真情換真心。雖然從未去過中國,他卻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得知王婷婷是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剛的女兒後,更是欣喜若狂。
  • 2020年「第三屆香港青年文化傳播大使培訓班」順利結課
    近日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基地與香港青年新創見聯合開展的文化和旅遊部「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年度重點項目——「第三屆香港青年文化傳播大使培訓班」在北京成功舉辦。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處長白冰、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基地主任張丹英、香港青年新創見會長林文參加了開班式。來自香港青年新創見的55名優秀青年參與了為期五天的線上課程。
  • 上海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外國人就比中國人高人一等?
    人跪太久了,就真的站不起來……近日,一則洋女婿拒隔離的報導引起了網友憤慨,更多的是無以名狀的悲哀。3月14號,一位輾轉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中國臺北轉機的英國籍女婿回到上海了。按照抗疫的工作要求,這名「洋女婿」是應該進入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但是這名英國籍女婿堅決拒絕,理由是:隔離點衛生安全及飲食方面達不到要求,拒絕集中隔離。
  • 身家過億,英國新外交大臣竟是中國女婿!夫妻倆的愛情和小說一樣…
    話說,類似的中國洋女婿還真的不少,科技界、政治界、科學界都有他們的影子。最後一位中國洋女婿,也就科學成就最高的,獲得過201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而她的中國妻子陳璐,同樣就是科學天才。2017年,託馬斯來重慶參加活動時,直言自己對中國青年人的喜愛。畢竟這裡是老婆的娘家啊....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洋女婿?
  • 跟隨「德國女婿」阿福的鏡頭,見證中德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8月16日,在上海書展現場,來自德國的洋女婿阿福(Thomas Derksen)說。出生於德國古梅爾斯巴赫市的阿福,2007年首次來到中國交流學習,從此深深愛上了中國文化。2016年起,他與中國妻子莉萍定居上海,並出版了《阿福拜見老虎嶽父》一書,受到讀者歡迎。
  • 馬雲英語夜校培訓班的「公關老太太」
    前面的文章說到過,馬雲在做老師的時候辦了一個英語夜校培訓班,由於他的個人魅力和獨特風趣的授課方式,使得這個英語培訓班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莫名而來,有殘疾人坐輪椅來的,有電視臺主持人帶媽媽一起來的,也有奶奶和孫女一起來的。
  • 上海居委會優待洋女婿,卻寒了守規矩人的心
    上海洋女婿不滿集中隔離到底事情是怎樣的呢?但是,這位洋女婿卻耍起了脾氣,以隔離點衛生安全及飲食達不到要求為由,拒絕集中隔離,這樣我想起了之前要求喝進口礦泉水的女士(小編並不認為在一致抗疫前要求進口礦泉水是一件合理的事),難道華人華僑能一視同仁,但洋女婿就該唯唯諾諾,踐踏防疫規則與底線?把上海市人民的抗疫工作於不顧?那上海居委會到底是如何妥協的呢?
  • 身家過億,英國新外交部長竟是中國女婿!夫妻倆的愛情和小說一樣...
    話說,類似的中國洋女婿還真的不少,科技界、政治界、科學界都有他們的影子。要說中國的洋女婿,首先要說的一定就是小扎!他的太太也是一位華裔姑娘。當時,小扎和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在哈佛的一次派對中一見鍾情。
  • 是誰賦予了「洋人」高人一等的權利?
    近年來,「洋人至上」的新聞不斷的湧入公眾視野,「英國『洋女婿』轉機回國拒絕集中隔離,社區居委會『妙招』解難題」、「留學生受傷住院,國內某知名高校安排本校學生輪流照顧」、「某地3名外國人插隊核酸檢測並叫囂:中國人出去」……在引發人們的激烈討論之後,我們不得不反思:是誰賦予了「洋人」高人一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