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偶像經紀」談音樂產業的「造星邏輯」
而上文提到的歡瑞、華誼、唐德這樣的經紀公司,多屬於「內容依託型」:其本身就是影視內容生產商,根據影視作品的需要,籤訂相應的藝人合約。但是,這種模式停留在消費藝人流量的階段,並沒有自己的「造星」體系。。培訓淘汰型:以韓國SM、YG娛樂為代表,公司批量招募年齡很小的藝人,投巨額的資金、資源與時間進行培訓與淘汰,培訓周期可以長達5年以上,近年來國內的經紀公司也在copy這種模式,樂華娛樂,包括開頭提到的香蕉娛樂、坤音、覺醒東方等都是代表,這也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
激蕩中生存:起底國內藝人經紀公司運營模式
經紀公司如何培養藝人,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的關係如何,藝人經紀行業的真實生存狀態如何,引起了公眾越來越多的好奇。本文將通過對國內藝人經紀公司運營模式的梳理,帶您一睹藝人經紀的神秘芳容。 在藝人紛紛出走成立明星工作室,BAT帶資強勢入駐經紀行業情況下,傳統經紀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經紀行業市場逐步分化,形成不同的商業模式。
-
韓國明星經紀模式「造星」的秘密(對金融行業創新有啟示)
下文將從偶像藝人、經紀公司、經紀人這三個明星經紀商業模式核心要素的角度分別闡述本文的主題。(二)偶像藝人的成名之路1.天分在韓國演藝圈,大多數偶像藝人成名的第一步就是參加國內大型娛樂經紀公司的常規選拔賽。
-
韓國獨特經濟模式:整容文化帶動造星文化,進而帶動旅遊經濟
也因為韓國經紀公司和娛樂公司,對藝人容貌的要求太高了,這也使得韓國的娛樂圈藝人在我們眼中都一直是以女神、男神的形象為主。當然了,不排除韓國某些諧星和醜星,畢竟一個地區娛樂發展有美就必須有醜襯託。於是,三星集團借鑑了日本娛樂廣告宣傳行業的經驗,他們所有的商品,在販賣時都標識公司註冊商標和LOGO,同時在日常搞各種娛樂促銷活動,用娛樂的方式植入商品廣告,讓商品迅速深入人心。
-
2021年中國偶像經紀公司如何破局?
與此同時另一邊,也有不少曾得到過姓名的偶像經紀公司,在經歷過3年的偶像選秀之後,商業模式與持續造星能力始終沒有得到足夠有效的解答,暫時消失在了偶像選秀的舞臺。 這裡面,包括基本都成立於2016年、2017年,且在2018年吃到了偶像紅利的新銳公司們:麥銳娛樂、坤音娛樂以及AIF等等。前兩者受困於解約風波,疲於自身內部協調,後繼乏力。
-
陸柯燃走紅背後:偶像時代,一個經紀公司的「造星試驗」
訓練生每一場公演的表現和場外的助力值直接掛鈎,它們最終決定著藝人能否成團。TOV娛樂成立於韓國,又很年輕,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顯然比其他同業都棘手。「我比較傾向於做一個偶像類、唱跳類的公司,對作品和打造藝人不是很著急。」
-
中國藝人經紀公司TOP50權力榜出爐!華誼+喜天+嘉行穩居頭部!
「腰部」位置,是因為目前國內偶像造星模式仍處在試驗期。以樂華娛樂為例,其對標的則是韓國的「練習生」模式,雖然在韓國有很成熟的SM Entertainment公司,但是目前國內的這套體系仍沒能迎來一個「爆發期」,目前樂華娛樂最具代表性的藝人就是韓庚了
-
盤點韓國知名的娛樂經紀公司!
說道韓國的娛樂經紀公司,你能說出來幾家?你只知道SM、YG、JYP這三大公司嗎?
-
娛樂帝國SM公司:造星流水線的兩面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福布斯》雜誌曾在2013年將SM公司評價為K-Pop的創造者,稱其創建的造星體系的在90年代的韓國娛樂界體現了非常強的先進性,也將它評為當年整個亞太地區市值排名前200位的中小型公司。 2017年時,雖然銷售額依然位於韓國娛樂公司榜首,但SM的淨利潤卻一度跌到了負47億韓元,遠低於同期的YG和JYP。 最近SM頻頻放出搞區塊鏈、發行電子貨幣等大動作,但其作為一個娛樂經紀公司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今年10月,SM與美國公司共同打造的新男團SuperM正式出道,主攻北美市場,但其迷你專輯自發行以來的成績若和新興公司BigHit旗下的防彈少年團相比則略顯黯淡。
-
練習生與經紀公司的博弈:說不上誰不感恩,只是市場等不及你回報恩情
中國的練習生制度完全脫胎於韓國,合同條款也大同小異。大多經紀公司聘請韓國老師過來給練習生集訓,也有小成本公司只邀請國內老師培訓的,當然還有更有實力的公司則是直接去韓國集訓,比如上面這位練習生所在的經紀公司。可以說,這家是國內最接近韓國練習生體制的經紀公司。但其實,在韓國演藝圈的練習生造星運作模式雖然有著相當成熟的流程,但也多受詬病。
-
仿照韓國造星模式,卻在一步步毀掉樂華娛樂
樂華娛樂在國內是一家非常知名的偶像經紀公司,最擅長的就是打造偶像,我卻並不看好它的發展。第一:公司運營能力不足。隨著公司多個藝人的爆紅,爆發了多次嚴重的原則性問題。宣發不及時,拍照人員技術不在線,妝發服裝過於韓國化,工作對接不及時,商務只在乎掙錢,不在乎藝人長久發展。
-
2020藝人經紀公司TOP50
而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在節目中百位訓練生時,背後的幾十家經紀公司也成為受關注的對象。從官方公布的選手及經紀公司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有樂華娛樂、絲芭傳媒這樣的偶像行業先鋒,也有果然天空等後起之秀。同時,藝人經紀行業裡的明星公司,也紛紛試水偶像產業。如泰洋川禾推出的新人演員品牌泰洋恆星和嘉行傳媒的子公司嘉行新悅,均輸送了旗下藝人。
-
2020年中國藝人經紀市場發展現狀及典型企業分析報告
核心觀點 2020年,中國藝人經紀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外加短視頻、直播等文娛新業態的興起,2020年,中國藝人經紀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迎來千億元市場規模。
-
再看中國漫畫出海韓國:榜上有名,更有話語權,單家公司已上線超10部作品 | 三文娛
不同的是,今年已有多家公司多款產品「榜上有名」,而話語權也在提升。作者:原宵去年 5 月,三文娛對中國漫畫出海做過一期選題。一年後,再將這個選題細化,看中國漫畫 CP 公司出海韓國時發現,同一公司已超過 10 部作品在韓國上線,越來越多的公司願意將作品推向韓國市場。
-
藝人經紀前景無限,造星策略各有千秋,十大經紀公司都有誰?
如今,這些佔據優勢的經紀公司各出奇招,雖發展路徑不一,卻保持強勁勢頭,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力軍。華誼、英皇傳統經紀模式尋求新時代轉型在這十家經紀公司中,華誼和英皇絕對是老牌巨頭,兩者所代表的卻是傳統經紀模式在新時代的突圍轉型。
-
深耕文商旅七年待風口 左馭資本「飛輪」加速
此前不久,媒體公開報導,左馭商業獲得和平菓局運營權。而沉浸式體驗創業公司「戲精學院」,正是左馭資本在文商旅投資行業多年耕耘遴選的內容資源。歷經七年,左馭在文商旅領域深耕的內容資源,開始落地,並成為其獲取優質項目的競爭力。
-
【案例】韓國最大經紀公司SM造星運作機制分析
【創業家雜誌微信號:chuangyejia】 在韓國有「星工廠」之稱的SM公司老總李秀滿20世紀70年代初涉歌壇,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歌手。此外,為了積累舞臺經驗,讓他們成為當時歌手劉榮稹(現SM理事)的伴舞。不僅在歌舞方面公司對他們嚴格訓練,還在語言表達,表情等方面訓練,使他們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攝影機拍攝都能從容的說話。他們這樣度過兩年後才於96年在韓國出道,2000年在中國初次表演,引發「韓流」。而對於面向亞洲的明星培養方面,除了這些之外還要訓練語言。 第三,大量組合出擊。
-
韓國最大經紀公司SM造星運作機制分析
此外,為了積累舞臺經驗,讓他們成為當時歌手劉榮稹(現SM理事)的伴舞。不僅在歌舞方面公司對他們嚴格訓練,還在語言表達,表情等方面訓練,使他們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攝影機拍攝都能從容的說話。他們這樣度過兩年後才於96年在韓國出道,2000年在中國初次表演,引發「韓流」。而對於面向亞洲的明星培養方面,除了這些之外還要訓練語言。 第三,大量組合出擊。
-
平臺生態盤活垂直藝人,開啟破圈「造星秘籍」!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經紀公司則是垂直藝人熱度數據圖上的「加速神器」。阿里巴巴旗下唯一的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作為阿里在新興經紀裡的重要一步棋,為垂直藝人運營模式交出了不錯的答卷。與果然天空、哇唧唧哇及更多傳統藝人經紀公司最大的不同在於,在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方面,背靠阿里,已形成一套以藝人為載體的資源閉環生態系統,相較於其他平臺,酷漾娛樂的各類藝人,能獲得阿里平臺的優質曝光和商業價值。見長於影視、綜藝、商務的酷漾娛樂,除了在BU平臺進行造星,藝人深度培訓,更多致力於商業生態系統的通暢,保證品牌聯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