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從春節檔改到國慶檔,成為了很多人國慶必看的一部電影之一。為了避免被劇透,沒有第一時間去看電影的我為了有最好的觀感體驗,在去看電影之前,除了看了一次預告片,我沒有看過任何關於電影的解讀。但是隱約從朋友圈看到了別人的評價,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編劇相比較於其他的部分來說是比較弱的。
上一部被大家這樣熱推的是《哪吒》,加上這兩部國產的影片的相互聯動,不可避免的大家是要把這兩部影片相互比較的。當時看完《哪吒》我的感受就是,打戲太精彩了,太流暢了,劇情跌宕起伏太過癮了,想要二刷。
而看完《姜子牙》之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這部劇沒有去看劇情劇透是正確的,因為這裡面的故事線真的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雖然美術、音樂上《姜子牙》要比《哪吒》成熟很多,感覺完成度更高一些,畫面的精緻程度與之前相比也好很多,對於神話場景的描寫,真的很震撼。但是整部影片看起來沒有什麼跌宕起伏,這就是故事性弱的理由吧。
然後我今天想說一下的是《姜子牙》中的人物。
姜子牙,要不是因為他是主角,真的很難理解。當下讓我有點想到了《慶餘年》裡面的範閒,為了滕梓荊一個小小的人物,而挑戰所有人的權威跟規則。姜子牙為了少女蘇妲己也是讓整個影片的基調定在了「大義」「大愛」跟一個人這樣的大的正能量裡面,本意是為了深化電影,以此完成「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高逼格命題。可是卻把電影框住了,讓姜子牙這個覺得不真實不接地氣了。
因為在我看來,滕梓荊與範閒,是知己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而小九與姜子牙,只是一個沒有交集突然出現的人物。讓我有點不能感受到姜子牙的那種變化。
整個片子我最喜歡的角色還是申公豹,雖然故事中所有人物都在成長,但申公豹的成長是最讓我信服的,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目的,也願意為了自己守護的東西做出自己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他和姜子牙一樣值得尊敬;
然後就是很多人說的本劇的反派是師尊還是九尾妖狐,我個人覺得師尊可以算是一個大boss了。師尊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他信奉的是救蒼生而犧牲一個人無所謂。可他犧牲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無辜的他人。當看到師尊的這些行為的時候,我馬上想到了《琉璃》裡面的柏麟帝君,他們的心中只有三界,仿佛一切犧牲只要是為了大局都可以。而看了師尊跟帝君居然是一個cv配音,我豁然開朗,不愧是你!
《姜子牙》作為一部國產電影,電影製作精良,美工、動作一流水準,配樂這次也沒落下,單純從視覺和聽覺角度看,也覺得值回票價。
整體來說,不算不好的影片,只是因為從過年等到國慶的那些時間每一點都讓我們對他的期待更高,可是總覺得他就是缺了那麼一點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