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2020-12-22 香蕉哥說財經商業

本文1100字 全文閱讀完大概需要8分鐘)

一、前言

發表論文是在學術研究,研究生畢業,大學老師 醫生評職稱,經常要用到的,但是網上搜,發現關於發表文章的難的帖子一大堆。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

知名sci期刊

本人作為期刊行業從業5年+的人士,對各類核心期刊編輯打交道多,基本熟悉大部分期刊類型的審稿流程。期刊類型有很多,北大核心、SSCI、南大核心又稱CSSCI、SCI、科技核心、cscd、EI等等;種類多,我們抽一個常見的sci來講;以sci期刊為例,來講講核心期刊的審稿流程。

二、方法步驟

SCI是美國的一個科學引文資料庫,他檢索的期刊稱之為sci期刊;

sci

sci期刊的審稿流程為

寫好稿件-潤色-選定目標期刊-投稿-初審篩查-專家匿名評審-返修-再審-主編終審-錄用

今天由於篇幅有限,就只講審稿的各個環節的要點;關於寫作和選刊的要點以後再講。

1、初審

初審一般是編輯部初步篩查,過濾掉與期刊主題不符合的稿子。有時候初審被拒,並不代表你的研究不行,而是研究與期刊主題相差太大。所以不要灰心哈,還是可以投其他的刊的;初審另外還會檢測查重率,一般sci要求查重率10%一下。國內中文核心等基本如此。

對於初審沒有明顯太水的文章,才會進入下一步;

2、專家外審

經過初審的稿件,這時候一般編輯部會邀請三位行業的專家對稿子提出審查意見;三位專家會分別對稿子提出自己的見解供雜誌社參考,並且有的還會提一些問題;若是稿件有可取之處,專家會提的建議比較多;

一般外審專家都是行業的學術大牛,比較忙,審稿時間比較長;所以一般審稿時間長,也是外審專家那邊花的時間相對多;另外投稿的人多,外審專家的任務量也大;

3、返修

外審 能獲得返修意見的稿件,一般是有錄用希望的;但別高興得太早,若外審專家提出的意見,改動了後編輯看了不滿意,一種情況是直接拒稿;一種情況是讓再次修改;修改後再審;這樣的過程反覆幾次;

4、主編終審

外審返修通過的,外審編輯也會對稿件提供一定的建議;最後送到主編手上;通常大部分通過外審的稿件,主編會有選擇性的留下一部分,其餘的壓在下一期,或者退稿;

所以稿件能通過一次次審核,真的是蠻不簡單的。

三、總結

總結來說,審稿流程每個環節都如履薄冰;若一個環節沒通過,就無法進入下一個環節;但是不要灰心,多去總結經驗,去修改潤色稿件;相信最後都能發表上自己想要的核心期刊。

我是小月,一個期刊行業工作者,關注我,從此發表期刊不迷路。

本文原創,純手工製作,若喜歡,請點個讚,你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動力。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公眾號 碩博士畢業論文SCI核心期刊發表E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英文版面費用低,大學教師評正高發表
    發表的sci稿件不一定都是英文稿件,sci期刊也分國際期刊,國內期刊,一些國內的期刊也是可以徵收中文稿件的,具體還是要弄清自己單位的規定,是要發英文sci稿件,還是中文sci稿件,看到園子裡也有一些牛人,資質不怎麼光鮮,但比高資質的更棒,充分說明資質並不是你寫不寫得出SCI的決定因素,我也經常碰到有碩士來問我怎麼代理寫作文章,這種感覺的。
  • 北大核心期刊護理研究生畢業發表,價格低發表
    本網站展示的學術期刊包括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等多種級別、省級、部分核心等不同等級的學術期刊,已經成功為10萬名人士晉升提供期刊投稿服務,有口皆碑,可支網絡付款,值得信賴。說明:本站所推薦的期刊均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到,都具有CN、ISSN雙刊號.
  • 北大核心出刊時間有多長?期刊發表-論文發表
    論文發表諮詢   核心發表諮詢課題申報諮詢   專利申報諮詢SCI潤色投稿服務對於科學研究人員而言,能夠以科學發表論文是一種榮幸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
  • 目標SCI期刊的選擇
    判斷一部雜誌是否合適作為Meta分析論文目標期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期刊所屬領域、影響因子、行業口碑、錄用率以及費用等方面。接下來,我們將在本章對如何選擇合適的目標SCI期刊進行詳細的說明。一,什麼是SCI想要擁有他就先了解他。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廣東衛生晉升期刊目錄發表快郵寄期刊%
    廣東衛生晉升期刊目錄發表快郵寄期刊%見刊時間通常為稿件錄用通知書發出後1-2個月。正高文章,我們堅持"誠信合作,期刊編輯等優秀人士,擅長於高品質文章潤色、文章審閱。24小時注意文章發表進程,投稿方式:文章審稿快速,
  • SCI期刊增刊那些事兒
    雖然一直有收到類似的invitation,但一直婉拒,這次畢竟是第一次作為guest editor共同handling這個專輯的整個出版流程(到accept這個流程,不包含post-accept的copy-editing,proof reading等出版流程)。
  • 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常遇到的7個問題
    一篇文章存在刊發的可能性不是因為出現了陽性的結果,而是能為其他醫學工作者提供學術指引,能解決別的研究未曾解決的學術問題。從以上方面看來,沒有一定文獻閱讀量就不會了解研究的進展,也不能為本研究提供一個學術定位。SCI期刊審稿人在審稿的過程中並不看論文的結果是陰性還是陽性,最重要是看究竟有無學術意義。
  • SCI期刊編輯教你更好投稿英文期刊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投稿信裡的學問。投稿信(Cover Letter)是論文投遞的一個重要部分,卻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不少人在在圖表、圖像和遣詞造句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只把投稿信看成是禮節上的需要。實際上,雖然投稿信不是論文能否發表的決定性因素,但這段短短的文字卻是你給編輯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 發表在SCI期刊的增刊上,我還能畢業嗎?
    雖然一直有收到類似的invitation,但一直婉拒,這次畢竟是第一次作為guest editor共同handling這個專輯的整個出版流程(到accept這個流程,不包含post-accept的copy-editing,proof reading等出版流程)。
  • SCI論文的投稿策略,各類收錄期刊精準解讀
    內容包含,對各類旗下雜誌特性的精準解讀以及對接受個案雜誌的期刊介紹喲~韓金鳴,碩士畢業於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科,現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 (Karolinska Institutet) 臨床神經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神經免疫與炎症,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等支持。為北歐免疫學會會員,歐洲免疫學會會員和國際免疫學會會員。
  • SCI、SSCI、CSSCI等等核心期刊,都是些什麼?(peerhelper)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碟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網際網路進行檢索。
  • 「核心期刊」是誰評的
    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核心期刊《銀行家》雜誌主編王某在該刊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其兒子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
  • 光怪陸離的「核心期刊發表10歲學生散文」事件引發輿論熱議
    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王青石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從側面剖析,這簡直是一片感人的父愛故事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是用錯了地方而已!父愛如山,山體滑坡了!
  • 論文寫好了,但投什麼期刊呢?學術期刊SCI、EI、C刊…到底是什麼?
    該索引收錄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其中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類文獻約佔35%,其他涉及學科基本與SCI相同。ISTP收錄論文的多少與科技人員參加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多少或提交、發表論文的多少有關。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外舉辦的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論文佔被收錄論文總數的64.44%。
  • 電商「助推」論文代寫、期刊代發,誰評學術端與不端?
    Bianews查詢的一家淘寶中介表示,可代理發表論文到某針對職稱評審論文投稿的學術性期刊上,對論文要求僅需知網查重在30%以內,審稿時間在一周左右,報價為1300元。而若選擇發布在另一CJFD收錄的省級學術期刊,審稿則僅需要3天,報價900元。同時該中介表示是通過編輯直發,所以可以保證100%審稿通過。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國內學術期刊的發展,海內外華人科學家的支持必不可少。近年來,隨著國內學術期刊團隊的辛勤耕耘和不斷努力,國內多個學術期刊已經取得很不錯的成績,大量優秀科研成果在國內優秀期刊上發表。可能你現在還覺得,國內期刊影響力不夠,卻不知道國內優秀的SCI期刊,門檻已經很高了。終有一天,你或許會因為在某一本優秀的國產期刊上發表過文章而感到自豪。
  • 沒有在SCI甚至英文期刊發表過文章,也能成就學術權威和獲諾貝爾獎輝煌
    日本獲諾獎人數雖然較多,但發表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的論文並不多,有些還未發表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甚至還沒有發表在英文期刊上。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2001年,日本出臺「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50年要拿50個諾獎」的目標。計劃一提出,就反響強烈,科學家認為科研有不確定性,不能像生產豐田汽車一樣來生產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