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電影是大城市市民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拍攝並上映,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取得了萬人空巷的效果。電影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並且也湧現了一大批有成就的電影工作者和電影藝術家。不少電影直至現在看,仍然堪稱經典。
馬路天使
《馬路天使》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描繪活潑市井生活的偉大的藝術傑作,我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國電影藝術發展高峰的標誌。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中國電影九十年優秀影片」之一。
新現實主義先驅,風格深沉雋永,節奏明快詼諧,講述的是一對歌女面對著當時社會種種現狀,備受欺凌的故事。馬路天使是由袁牧之自編、自導,趙丹、周璇主演的一部具有深刻的社會思想意義和極高藝術成就的現實主義優秀影片,是我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代表作之一。
本片堪稱中國30年代有聲片的經典,同時也是當時世界範圍內的經典,這部電影被法國著名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讚美「風格極為獨特,而且是典型中國式」的影片,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依舊魅力不減。
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的劇情影片。漁光曲是一部極為悲情的現實主義作品,反應了那個時代中國百姓的現狀,講述的是:東海漁民徐福被漁霸何仁齋逼租,慘死海上後,其妻又被迫當奶媽抵債,哺育了魚老闆何家的公子,十餘年後,其子女小猴小貓流落上海,再遇何家,發生的一系列情感糾葛,片中兩次唱到漁光曲,第一次是送何子英留洋,第二次是小猴捕魚受重傷,臨死之前,小貓以漁光曲為他送行。
影片之所以在當時廣受歡迎,在於影片的立意與創作者的態度。「為民生請命、為時代立言」是任何一位有良知的藝術家所無法逃遁的責任,更是成就佳作與傑作的必要先決條件。整部電影情感飽滿,故事結構合理,可與當時的國外大片相提並論,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在國外電影節獲獎的影片。《漁光曲》曾在1935年02月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第九名的榮譽。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是由費穆執導,石羽、李緯、韋偉、張鴻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已婚女人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況下再次見到昔日戀人時的故事,該片於1948年在中國上映。
《在那遙遠的地方》電影《小城之春》插曲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開創了我國電影歷史上對人物心靈描寫的先河,從之前以敘事為主線的電影,躍升為心理抒情。吸取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詩情畫意,顯示了費穆導演的藝術特色,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神女
民國時期的20世紀三十年代,若是提及最著名的電影明星,阮玲玉那至少是能排上號的人物,可以說是阮玲玉與胡蝶二人撐起了大半邊天,類似於今天的當紅花旦。而這部《神女》便是由阮玲玉主演的一部經典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為了生活和撫養兒子而出賣肉體的「神女」的悲劇故事,影片於1934年於中國上海上映 。
阮玲玉1934年無聲電影《神女》(上色)
阮玲玉1934年無聲電影《神女》
《神女》的故事並沒有劇情片的峰迴路轉,無非講述一個弱女子面對社會的無奈抗爭。她被流氓霸佔,被鄰居非議,被學校等機構所排斥,最後還被丟進了監牢。某種程度上,它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許多左翼電影一樣,不乏控訴,有些苦情。
但是由於阮玲玉等主角的精湛演繹,加上影片的視覺風格和敘述手法於當時都有獨到之處,令這部劇情一般的電影留下了無數個民國電影史上最有名的場景,極具情緒感染力。
太太萬歲
《太太萬歲》是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編劇的一部電影,故事比較平淡,偏重於塑造片中的人物性格。
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
這部由文華影片公司出品的家庭喜劇片,由桑弧執導,蔣天流、張伐、韓非、上官雲珠、石揮、汪漪、路珊等主演。該片講述了陳思珍與唐志遠結婚後使出渾身解數做賢惠太太,卻遭遇了丈夫出軌,她想方設法挽救家庭危機的故事,於1947年12月1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實實在在的一部家庭故事,節奏張力十足 。
太太萬歲
該片未如當時的主流那樣對政治局勢批判攻訐,但是其內在對幾千年封建男權的顛覆瓦解,對獨立女性的著墨和支持,都使其實質比許多表面革命氣息濃烈的作品更進步也更真實。在整個中國電影史上,該片絕對是一部被低估的傑作 。
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是由崑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鄭君裡執導,上官雲珠、趙丹、孫道臨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1948年國民黨政權滅亡之際,上海一座樓房裡的幾戶人家與國民黨軍官侯義伯鬥爭的故事,於1949年1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烏鴉與麻雀》是一部出色的諷喻作品,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正邪分明,全片從主題到細節都運用了隱喻和象徵的手法,矛盾的中心房子,意味著江山,雖然一度被反動派霸佔,最終還是回到了人民手中,隱喻人民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
1957年,這部電影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評選1949-1955年優秀影片的一等獎。
哀樂中年
《哀樂中年》是由桑弧編劇、執導的劇情片,石揮、朱嘉琛、沈揚、李浣青、韓非等出演,該片由文華影片公司於1949年攝製上映。該片講述了人到中年的鰥夫陳紹常與摯友的女兒敏華相愛,遭到家人反對,他們克服困難最終走到一起的故事 。
哀樂中年
「生命無處不在」和「脫離時代背景的個體意識覺醒」是這部電影的內在核心,該影片不但構思獨特而且完整,充滿了成熟幽默的韻味,是一部內容和技巧接近完美的中國優秀電影。
新女性
民國影壇花旦阮玲玉的有一部作品,有著「新女性悲劇的生動呈現,阮玲玉人生的天鵝輓歌」之稱。
1935年舊曆新年(2月3日),電影《新女性》在上海金城劇院正式上映。《新女性》主要講述了一位知識女性韋明遭遇婚姻失敗後,期望依靠自身力量和女兒生活下去,最後卻在感情波折、生活苦難和流言蜚語的打擊下,走上自殺之途的悲劇故事。
新女性阮玲玉
影片運用質樸的現實主義手法,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抨擊惡勢力之尖銳,曾引起反動的"新聞記者公會"的"抗議"和一些黃色報刊對編導和演員的人身攻擊。影片同時還塑造了先進女工李阿英的形象,否定韋明的軟弱性,正面指出婦女解放鬥爭的正確道路。
阮玲玉在影片中有出色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她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對生活的深刻感受,準確而真實地表現出人物的感情世界,顯示出她至臻成熟的藝術才華。但在演完這部影片後,她也遭到社會惡勢力的侮辱和迫害,演出了一場與韋明同樣的悲劇。於1935"三八"節的早晨服毒自殺,以25歲的年華結束了她的一生。
一段平凡卻如史詩般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江春水向東流》可謂是民國時期中國電影的巔峰,由於聯合導演之一的蔡楚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這部電影雖然置身於抗戰這個大背景,卻是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而展開的,而將《鍘美案》這個在中國人盡皆知的故事加上耳聞到的真實故事向結合,也可以說既迎合觀眾也符合自己的藝術追求。
以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為片名,也符合這悲劇般的故事。整部電影,雖講小人物卻有了史詩感。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片段:命運最終把素芬逼上了絕境民國經典電影還有很多,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十字街頭》、《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我們不再一一例舉了。
民國電影專輯目錄
【1933年】《脂粉市場》
影片清晰度截圖
稀缺資源,搜尋不易
如果您也想將這些經典留存···
快來下單吧!
微店下單安全擔保支付(推薦)。
請戳下方「小程序」連結進入微店「郵政小鋪」下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