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ang Zu
「誰能想到李佳琦直播間從直播賣貨、移動商場,現在變成內地的《康熙來了》和每晚都有的《快樂大本營》。」
李佳琦與《慶餘年》主演張若昀、李純合照
12月26日晚,當下正熱播的古裝劇《慶餘年》中範閒、司理理的扮演者張若昀、李純做客了李佳琦的直播間。隨後有網友感嘆道,李佳琦的直播間活成了中國的「Idol Room」,並紛紛在微博上dream自己的愛豆可以成為下一位直播間嘉賓。
據統計,近一個月內,李佳琦的直播間聚集了胡歌、桂綸鎂、佟夢實等在內的8位藝人進行作品宣傳。頻次如此之多不禁令人發問:為什麼如今網紅直播間成為了明星宣發的首選?
其一,傳統的宣發形式受限。
眾所周知,當明星們主演的作品進入宣發期時,明星們會通過綜藝節目、線下路演、社交平臺轉發互動等擴大作品的知名度,進而刺激潛在受眾群體消費,直接將流量轉化為銷量。
但礙於綜藝節目為周播,從錄製到播出的時間跨度較大;線下路演的覆蓋範圍有限、成本較高等因素,作品的前置營銷總會顯得不盡完美。
而當下直播帶貨成為「風口上的豬」,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已積累了天然的粉絲基礎,此外直播具備實時性、真實性、互動性強的特點;而且對於主辦方來說,做客直播間相比線下路演來說成本更低。
其二,直播的轉化率更高。
「直播不用等不用拖沓,只要有梗立馬就能爆熱搜。」張若昀、李純做客李佳琦的直播間後,「張若昀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張若昀被調戲」等高能視頻片段被網友轉發近萬次。
對於電影營銷來說,明星本人的聲量與粉絲效應,加上網紅主播們舌燦蓮花的營銷技巧,雙重發力,珠聯璧合,直接轉化為電影票房上的漂亮數字。
雙十一期間,大鵬和柳巖曾在薇婭的直播間裡將116666張《受益人》的電影票一售而空,而這被譽為「電影營銷走進直播間」的裡程碑。隨後,雷佳音、湯唯也做客「多餘和毛毛姐」的直播間,吸引了超過1000萬人的關注,累計討論量超過了1.7億。
《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映期間,主演胡歌、桂綸鎂在李佳琦的直播間裡,更是在6秒鐘內就將25.5萬張電影兌換票售賣一空,有了這張售價0.1元的兌換票,用戶可以再加19.9元購買一張售價45元以下的電影票。
因為網紅擁有議價權,對於消費者來說,買到就是賺到。對於明星來說,走進網紅直播間,身上是背負著「KPI」,這是作品的聲量與票房,也是代言品牌的銷量。
當明星走進直播間成常態,如何最大化實現雙贏效果?
有人說,李佳琦的直播間可以看盡明星百態。「粉絲們都有探究心理,渴望獨享光鮮亮麗背後的真實一面。」追星齡超過10年的小黛表示。
所以明星做客網紅直播間,「真實」是必需:朱一龍的「惜字如金」、周震南的「元謀人」、朱亞文為李佳琦塗口紅被嗑出了CP感……明星與網紅之間的關係在小小的直播間裡呈現出多樣但又貼近藝人本身人設的特性,如此能激發粉絲們剁手的欲望。
對於網紅來說,相比購物平臺,直播間的一大優勢就是便宜,網紅擁有產品的議價權,真正貼近消費者,推出產品質量優且價格優的產品也能提升消費者的購買力,同時還能利用與明星的合作,將明星的粉絲轉化為直播間的粉絲,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今,現在直播的功能儼然不能僅僅以「帶貨」概括,還開闢了在直播間宣傳電影、宣傳劇集,未來網紅直播間「兼具購物與綜藝、脫口秀等娛樂於一體」,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