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語文教育名家陳正治
為小學生打造的
古詩詞啟蒙讀本
《詩的秘密》出版。
在本書中,兼具語文教師、詩人、學者三重身份的陳正治帶著孩子一起細細品讀中國古典詩詞佳作,為小學生欣賞、閱讀古詩詞指引了全新道路。
(新書實拍)
要寫作一部真正適合小學生的詩詞讀本,理想的著者必須符合兩個條件——既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又具有深厚的古詩詞學養。《詩的秘密》的著者陳正治恰好符合這兩個條件,他曾在小學教書,為小學生編寫詩詞選本,了解小學階段詩詞教學的難點,而後又進入研究所深造,精研詩學、修辭學、文學理論著作,曾出版修辭學專著,並且自己創作了大量兒童詩。他通過近四十年的研究和創作,總結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欣賞詩歌、閱讀詩歌的方法,在《詩的秘密》一書中,以28堂詩詞課的形式,為孩子揭秘古詩詞。
(出版方供圖)
本書的作者陳正治長期活躍在各大高校和中小學的講壇上,為推動小學古詩教學改革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認為閱讀古詩,除了理解詩的字面意思,尤其重要的是體悟詩人寫詩的思考過程和對事物的感覺,這樣才能理解字面意思背後的深層含義。陳正治創新性地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引入 「思考作者的思考,感覺作者的感覺」這一賞詩原則,收穫巨大成效,幫助眾多學生擺脫了古詩讀不懂、記不住的煩惱。
《詩的秘密》受到兒童閱讀推廣人林文寶教授的高度讚譽,認為本書非常適合作為小學生的古詩詞課外讀物。書中精選陶淵明、杜甫、白居易、蘇軾等古代著名詩人的經典詩詞,內容與部編版語文教材高度接軌。陳正治通過講解這些詩歌,教會孩子閱讀古詩的方法,讓孩子能夠舉一反三,學會分析詩歌的主題、結構、材料和表達技巧,學會欣賞古詩詞的顏色美、音韻美、意象美、藝術美、含蓄美。陳正治的講解採用文本細讀的方法,讓孩子真正讀懂一首,勝過囫圇吞棗的背誦百首。
在目次的安排上,分為抒情詩、景物詩、敘事詩三類,內容編排由淺入深。每一節課都設有「詩的小秘密」欄目,總結重要知識點,為孩子傳授讀詩秘訣。書中的插圖由金鼎獎獲獎插畫師洪義男先生繪製。
精彩書摘:
編輯導讀:陳正治在《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一書中為小學生奉獻了28堂精彩的詩詞課,他根據「思考作者的思考,感覺作者的感覺」的賞詩原則帶著孩子以文本細讀的方式,細細品讀28首古詩詞,啟發孩子從詩人寫詩的角度理解古詩詞。作者在分析詩歌時,常常讓孩子想如果自己來寫同樣的主題,會怎樣來寫,這把古詩詞欣賞,從單純的分析鑑賞,變成了具有參與感的主動探索。只有理解詩人的腦迴路,才能真正讀懂古詩,獲得讀詩的快樂,這也是陳正治教孩子親近古詩詞的獨門秘籍。下面就來一起感受一下陳正治的古詩詞課堂吧。
《為什麼問「梅花開了沒」就是懷念故鄉?》
王維是唐朝人,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稱讚他是一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他寫了好幾首懷念故鄉人、事、物的詩,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及《雜詩》。好多小朋友都背誦過這些詩。
王維的《雜詩》共有三首,小朋友最熟悉的大概是第二首:
雜 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詩中的詞義:綺(qǐ)窗,雕刻精美的窗戶;著(zhu )花,開花。這首詩的大意是說: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的事情。你來的時候,種在那精美窗子前的梅花,到底開了沒?許多小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首懷念故鄉的詩。但是如果有人問:「為什麼問故鄉的梅花開了沒,就是懷念故鄉?」卻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得令人滿意。
久別家鄉、懷念家鄉的時候,最想知道的是家鄉裡的人。因此遇到家鄉來的人,可能會這樣
問: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我父母,
身體健康否?
或是: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我女友,
是否已嫁走?
父母、兄弟、朋友都問過了,可能也想知道家鄉發生的事情。因此,也許會這樣問: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縣太爺,
今年可是誰?
或是: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家鄉人,
是否有事做?
人和事都問過了,才會問到物,也就是問「梅花開了沒」或「稻子成熟沒」等。
王維寫作這首詩,省略了問家鄉的人和事,直接寫下詢問家鄉「梅花開了沒」,這就表示家鄉的人和事都已問過,現在連物也不放過,可見懷念故鄉的深切。
我們欣賞這首詩,如果也能體會王維寫作這首詩的精心設計,那收穫就更多了。
詩的小秘密
王維離開家鄉很久,看到家鄉來的人,便急著問起家鄉的情形,可見他多麼想念家鄉。問家鄉的近況,最先一定會問家鄉的親友,屬於人的問題,然後問家鄉發生的事,最後才會問家鄉的一草一木。王維寫作這首詩,只問起了「梅花開了沒」,省略了人、事的記載,全詩不但更具含蓄美,而且也因為特別加強物的特寫,讓人更了解王維連家鄉的物都關心,可見多麼懷念故鄉。
《詩的秘密》
陳正治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