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想要讓開車成為一件既安全又舒適的事情,駕駛位座椅的調節是很重要。
每個人對坐姿的舒適性要求可能不太一樣。有人可能會認為,舒適即安全,只有舒適的駕駛坐姿才能緩解疲勞,避免疲勞駕駛,讓開車變得安全。這種觀點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對的,舒適即安全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不全面。因為舒適可以增加安全性,但舒適不能等於安全。在開車時,不正確的坐姿或許對於個別人來說因為習慣而變得很舒適,但這種舒適卻是不安全的。
如此可見,正確的駕駛位座椅調節有多麼重要。
首先駕駛位座椅高度的調整。駕駛位高度以駕駛員正常坐姿下頭部與車頂棚距離一拳為宜。因為座椅高度過低,會影響駕駛員的前視視線,有的連引擎蓋都看不全,這樣會給安全駕駛帶來極大的影響。要是座椅調節過高,路面稍微有點不平,造成汽車顛簸,頭部就可能撞擊到汽車頂棚。
接著是駕駛位座椅前後的調整。駕駛位的前後調節以在膝關節呈110度自然彎曲時距離中控臺一拳左右的間距為宜。現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男性更喜歡空間感,而將座椅儘量向後調節;而更多的女性駕駛員則喜歡離方向盤越近才覺得越舒適。其實這樣兩種調節都是不安全的,一則不利於剎車與油門的快捷切換;二如果距離方向盤太近,一旦遭遇碰撞,膝蓋和胸部都很容易遭受撞擊。所以駕駛位座椅前後調節對安全駕駛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然後是駕駛位座椅靠背角度的調節。駕駛位座椅靠背的角度以100-110度為宜。角度過小,人的坐姿就會很生硬,雖然看上去很端正,但也最容易疲勞,這種坐姿是不適合開車的。角度過大,為了夠到方向盤,你可能要向前調節座椅,這樣也是不安全的。如果不向前調節,長時間伸直手臂,一則容易使手臂酸脹,二則使方向盤操控變得不靈活,總之對安全駕駛都是不利的。
再就是對座椅頭枕的調節。讓頭部儘可能和頭枕的中間部位接觸為宜。因為頭枕高度過高,導致後腦勺只能接觸頭枕下沿部位,頭枕的緩衝作用也幾乎不起作用了。頭枕高度過低帶來的後果更嚴重,有人喜歡把頭枕當作頸枕來使用,認為這樣能更好支撐頸部,避免疲勞,實際上當車輛受到撞擊時,頭部會因慣性瞬間反向衝擊頭枕,由於頭枕高度過低,頸部便會以鞭打狀態撞擊頭枕,造成頸椎折斷的致命傷。
最後是對方向盤的調節。方向盤的高度以駕駛員保持安全坐姿下雙臂自然彎曲下正好能掌控方向盤為宜。你可能會認為我們講的是座椅的調節,和方向盤關係不大。其實有部分駕駛員在安全坐姿下,還達不到以最舒適的狀態掌控方向盤,這時候就要配合對方向盤進行調節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隨著車款和車型的不同,很多駕駛位座椅調節的位置和方式會有一定的區別,而且有部分高檔車除了手動調節外,還有電動調節。甚至越是高端車,對調節的向數和部位越細,除常規調節外,還包括腰部、肩部、腿部等舒適性調節。這時候就要認真閱讀汽車使用說明書,在說明書的比對下,找對讓自己更舒適又安全的坐姿。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