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殤·她比煙花寂寞

2020-09-26 舍予的樹洞

曾經有一首曲 ,名《殤》。打動了無數的人,被譽為最令人心碎的旋律之一。

多少次午夜輾轉難眠,如泣如訴的琴聲撥動心弦,整個思緒都被牽引到那樂曲無邊無際的幽怨裡。後來傳聞此曲為英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傑奎琳·杜普雷代表作品,及後又被證實這是誤傳。

此曲應為臺灣音樂人徐嘉良所作,因為旋律優美好聽,之後又被音樂人GALON改編成大提琴曲,由韓慧雲演奏。

但為何《殤》一直與已逝多年的傑奎琳·杜普雷產生聯繫呢?翻閱查考傑奎琳·杜普雷的一生,也許是因為她這傳奇的經歷與悲傷的結局與《殤》更為切合,聽眾不自覺地將這首樂曲中傳達的愁緒與傑奎琳·杜普雷融為一體,仿佛音樂真的在一個藝術天才身上獲得了生命。

傑奎琳·杜普雷傑奎琳·杜普雷1945年1月26日出生於英國,五歲即展現過人稟賦。16歲開始職業生涯,才華與年齡的落差傾倒眾生;1973年,被確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遂作別舞臺,1987年10月19日逝世。

傑奎琳逝世十年後,她的姐姐與弟弟出版了一本關於她的傳記《家有天才》。其後被導演安南德·圖克爾改編搬上銀幕。

​這部電影其實並非傑奎琳·杜普雷的傳記片。電影英文名為《Hilary and Jackie》,直譯為中文名《希拉蕊與傑奎琳》。而流傳甚廣的譯名為《她比煙花寂寞》、《狂戀大提琴》。

看過電影的觀眾其實明白,電影並非是講述傑奎琳音樂生命的故事,電影的角度是分開描述同一家庭成長起來的姐妹倆不同人生經歷的故事。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多面體。很難從身邊個人的眼睛去看待另一個人的全貌。家人們出版的這本書與這部電影,就遭到了藝術界多位曾經與傑奎琳共事的藝術家的質疑。藝術家們所看到的傑奎琳與家人眼中的傑奎琳不同,但又無法直接否定某一方面的描述。

立體的人無法用平面去解構。

當我們拋開真正的事實,單從電影去看,我們能夠得到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她比煙花寂寞》原為作家亦舒的作品,故事講述的是:風華絕代的女星姚晶將遺產留給了僅有幾面之緣的女記者徐佐子,徐佐子一路追尋,發現大明星生活的真相。姚晶光鮮枯寂的人生被揭穿。華服,滿屋子的鞋子,精光燦爛的珠寶背後,是無邊無盡的寂寞。

譯者將電影名翻譯為《她比煙花寂寞》也許就是為了表現電影中傑奎琳的結局。當傑奎琳患上多重硬化症初期的時候,她站在門口問身為指揮家的丈夫「如果我不能彈琴了,你還愛我嗎?」,丈夫在屋裡收拾著準備演出的行李說「怎麼可能,你不彈琴還是你嗎」。

等丈夫收拾好出來,傑奎琳已經走了。

當一個人變成了某一個物品的依附時,她的價值在哪裡呢?書中的明星除了財富僅剩孤獨,電影中的音樂家除了大提琴,僅剩寂寞。

她比煙花寂寞……

「妹妹不去,我也不去」,被選參加演奏會的姐姐對父母說。姐姐的長笛一鳴驚人,音樂才華的修養先遺傳在了姐姐身上。

「有位天才小姐姐,你一定很驕傲」樂團的人對年幼的傑奎琳說。

「有位天才小妹妹,你一定很驕傲」,漸漸長大後的姐妹倆又被記者這樣說道。

姐姐能夠擁有的,我也想擁有。也許這好勝中帶著病態的性格從此刻開始長成。

傑奎琳擁有著家裡全部的愛,她遠在國外的演出,父親總是第一時間調好收音機安靜聆聽。她遠在國外的衣服直接寄到家裡來清洗,雖然家人以為是禮物結果破滅的表情著實好笑,但如果知道傑奎琳將洗好寄來的衣服全部鋪在身邊,他們也會覺得滿足。

「這是家的味道」,傑奎琳深深地嗅著衣服上的味道。

「家」才是傑奎琳心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大提琴?不是。

傑奎琳獲贈名貴的大衛·杜夫,他人說:憑藉這具大提琴,你足以睥睨天下!

大提琴給了傑奎琳事業、名稱、財富、地位,她卻在聽到丈夫的那句回答後不辭而別。

丈夫無奈的對姐夫說我儘量遷就她,不知道她要什麼。傑奎琳什麼都有了,她還需要什麼?

​姐姐希拉蕊在書中將傑奎琳描述成一個敏感偏執的孩子,經常離家遠走四處演出的她缺失了「愛」,來自於家庭的愛。

她一個人拎著大大的琴箱輾轉於倫敦、巴黎、柏林,而她的姐姐此刻卻在遙遠的鄉下餵養著幾隻雞,陪伴著丈夫和孩子。

姐姐離開了音樂,收穫了家庭。

妹妹得到了音樂,迷失了自己。

當姐姐第一次與姐夫回家時,妹妹是一種心愛的玩具被別人搶走的脆弱。

當姐姐告訴她將要結婚時,傑奎琳譏諷的說姐姐沒什麼特別,不值得別人愛她。要男人,不用結婚懂得避孕就行。

她不停地打碎姐姐要成家離開自己的事實,甚至到了要姐姐分享自己的丈夫的地步。

關於這令人震驚的一幕,我們不知真假。

如果天才都是孤絕不完美的宿命,那麼她挑戰世俗倫理的行為某種程度上可能真實,不過這樣的事實被公諸於世要傷害到許多許多的人。

這個無理的要求被姐姐無視後她獨自在鄉間路旁脫掉衣服哭泣:你們都不疼我,沒有人疼我。

愛,不應該是傷害。

當姐姐姐夫答應了她的要求,共度一宿之後,她似乎恢復了年少時的飛揚。

當姐夫半夜回到妻子的身旁時,她又拉起大提琴,嗚咽的琴聲將每一個人的心慢慢蠶食。

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個想要全世界的寵愛的孩子。


​她不知道姐姐的演出風格被老師批評的尷尬,她不記得姐姐的電話號碼,她不知道她的每一個報導都被姐姐做成剪報收藏,她不知道為了不打擾她睡覺,父母家人都是那麼的小心翼翼,她也看不出父親因為在她那裡吃塊麵包被女兒說教的難堪,她的世界就是以自己為中心。

也許是姐姐希拉蕊擔心將妹妹描述的太過偏激,難道的有一段將其描繪的有些許溫情,不過這溫情最後也是指向了自己。

傑奎琳的丈夫略帶譏笑的說要不我們倆像你姐姐一樣,在農村買個房子每天養養雞,每天自己做麵包吃。傑奎琳維護姐姐:「不要侮辱我姐姐,起碼她自甘淡泊,不像你我這樣狂熱」。

當姐妹倆爭吵不休的時候,溫雅的姐姐唯一一次指責傑奎琳:你以為做平凡人比做不凡人更容易就錯了,沒有大提琴支撐著你你一無所有!

這似乎才是現實中姐姐希拉蕊的內心獨白。

姐姐與丈夫都把她的人生與大提琴關聯在一起。曾經藉此一鳴驚人的音樂人生背後孤獨的自己似乎無人願意理會。

傑奎琳在寒冷的雪夜,將名貴的大衛·杜夫扔在陽臺任它風吹雪下。

電影中的傑奎琳·杜普雷似乎帶著這樣一個性格缺陷來到觀眾面前。她因琴成名,但她愛琴嗎?如果不愛琴,在她的指尖怎麼流出美妙的旋律?

在她病重之前摸著大提琴說:「我對你態度惡劣實屬不該,你從來沒有令我失望」。

十幾年的病情折磨,十幾年未曾觸碰這美妙的琴聲。丈夫已經不再回家,通話中傳來孩子的叫聲卻還要裝作聽不到。

她最想要的那個禮物終究還是來了,姐姐抱著她,像抱著一個嬰兒。她們回憶起小時候姐妹倆在海邊玩耍的情景,在那裡小傑奎琳仿佛看到了後來的自己。

傑奎琳對小時候的自己說:不要擔心,一切都會過去……

這不是傳記片,我們不能從中得知傑奎琳真實的人生。

但真實的故事,有那麼重要嗎?

人,創造了音樂。

人,隨時光逝去。

音樂,卻在多年之後仍然流傳……


相關焦點

  • 她比煙花寂寞
    1998年名片雲集,《楚門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兩桿大煙槍》等經典電影紅極一時,相比之下,同年上映的《她比煙花寂寞》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也許對大多數觀眾來說,古典音樂離我們的生活過於遙遠,一些評論家將《她比煙花寂寞》定義為音樂電影,實際上,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和音樂沒有多大關係。
  • 《她比煙花寂寞》傑姬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你是獨生子女所以你不懂
    用《她比煙花寂寞》參與這個話題其實有點不太恰當。雖然《她比煙花寂寞》作為一部很大程度上算不上喜劇結尾的電影無法帶來快樂,但它確是在我看過的電影中,最能將以姐妹為代表的「手足」之情表現到極致的一部電影。 以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可以將情感大致分為三類——親情、友情和愛情。
  • 《她比煙花寂寞》杜普蕾之死:天才大提琴家與多發性硬化
    傑奎林·杜普蕾是一位特別有天賦的大提琴家,她在11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名。她對大提琴特別痴迷,彈奏的《殤》雖然很憂傷,但是每次聽都能讓我忘記周圍的一切,而沉浸其中。傑奎林·杜普蕾是用靈魂在演奏大提琴,所以她被認為是音樂界的奇才。她常常活躍在鎂光燈下,當大家都在感嘆的她的才華和天賦的時候,卻發現她的演奏技能越來越差,常常不能控制住琴弦。
  • 傑奎琳·杜普蕾與《傑奎琳之淚》和《殤》是什麼關係?
    並配文稱「她短暫的人生只有四十二年,好像就是為了演奏這一首正好用了她的名字的大提琴曲《傑奎琳之淚》而生、而死的」;「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時就說,『像她這樣把所有複雜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裡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長』」;或者「杜普蕾演奏
  • 《她比煙花寂寞》:音樂天才的心事有誰知,大提琴是她唯一的朋友
    讀者不妨聽一聽,傑奎琳用生命奏出的靈魂之曲,她的「天鵝之歌」。1973 年 2 月,英國倫敦。年僅 28 歲的英國天才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在劇場裡演奏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在演出結束的謝幕環節,指揮示意她和樂隊一起向觀眾致謝,但她向丈夫低語「我無法站起來」。離開舞臺之後,傑奎琳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逐漸失去了行走能力,生活無法自理,只能在輪椅裡度日。上述場景出自電影《她比煙花還寂寞》,影片講述了英國著名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才華橫溢又充滿悲情的一生。
  • 煙花冷詩詞集<一>
    煙花冷——秋思寒夜煙花舞罷多情劍,又按寂寞簫,無賴最是東窗蕉。煙花冷——紅顏惱寒夜煙花寂寞歲歲年年,清簫伴寒蟬,秋月昨又瘦,醉了流年。>龍泉舞西風,只悵恨,太多情!煙花冷——花易殤 寒夜煙花秋雨寒窗,別夢悽涼,一點痴心分兩段,
  • 《第三度嫌疑人》——他比煙花寂寞
    至於「他比煙花寂寞」這個名字,由來很有趣。去電影院的路上,安然說,中國的語言總是奇妙的,「她比煙花寂寞」總比「Hilary and Jackie」聽起來要美得多,就像說起一樹梨花壓海棠,你不見得能想起洛麗塔。回到正題,是枝裕和的這部作品還算是沒有丟掉他以往的水準。
  • 《金枝欲孽》:爾淳 她比煙花寂寞
    在我看來,這些在後宮漩渦苦苦掙扎的女子中,爾淳是最寂寞的。選秀期間,她遇上姿色過人的玉瑩,於是暗地設計陷害玉瑩。入宮以後,她因病邂逅風流倜儻的太醫孫白颺,受其關懷照顧後對孫白颺暗生情愫。後來她見孫白颺對玉瑩擦出愛火,心生妒恨之下決定全情投入後宮腥風血雨的鬥爭中。最後,她放下一切,與安茜、孔武逃離皇宮,前路未知。這短短幾句話就是爾淳的一生。
  • 深宮悲歌,賈元春的命運之殤
    可是殊不知皇帝一人就擁有「後宮佳麗三千人」, 能有幸得到皇帝恩寵的宮女是百裡挑一的,在這些鬥爭之中,誰又看得到那爭寵的慘烈,誰又看得到那些寂寞韶華白了頭髮。一、元春擔負著賈府的興衰成敗賈府的子孫中沒有能擔負得起家族興盛之人,元春作為嫡長女,從生下來就肩負著責任。
  • 4月底,花已落淚,愛已成殤,3星座斬斷三千情絲,回首墜入溫柔鄉
    4月底,花已落淚,愛已成殤,3星座斬斷三千情絲,回首墜入溫柔鄉,一起看看吧!1、射手座射手座生性瀟灑,從來不會和舊愛糾纏不清。4月底,花已落淚,愛已成殤,射手座斬斷三千情絲,轉身邂逅最愛的人。2、水瓶座水瓶座把感情看得很淡,他們的愛情向來收放自如,愛一個人,會很投入,但並不會因此失去自我;恨一個人,很快也能隨風而去,他們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從來不會沾染一絲俗氣。
  • 《外鄉人》她比煙花寂寞
    面對種種誘惑,能夠把持得住的女孩,向她致敬。後半段糾結在輪子和小鬍子李總之間,最終也許能夠修成正果,劇情設置了懸念,祝福她吧。輪子是可以喜歡的,不作解釋。小鬍子李總是值得尊敬的。對待葉子,自始至終,沒有恃強凌弱,也許只有真正有修養有氣度的男人才可以做到這一點。王冬至是我很鄙視的一個角色,同鄙視的還有靳亮,不作解釋。其它弄堂裡的七大姑八大姨,不贅述。
  • 痴心一片染塵殤,情義萬千思念長,天涯何處逢知己,情浪翻醉夢人
    情義萬千思念長,痴心一片染塵殤。天涯何處逢知己,情浪翻起醉夢人。驚魄過後思無量,常思造化將夜涼,銷魂一夜到天明。此生相思日夜想,光陰一去不等人。隔岸觀花近復遙,臨水聽琴競妖嬈。縱壘紅塵千尺浪,餘生敢付一船濤。滿城相思關不住,一生深情等君來。
  • 抖音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全文
    最近刷抖音的時候刷到一首歌曲感覺還不錯,歌詞大意是「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比煙花還寂寞》,是歌手南宮嘉駿唱的,下面來看一下。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什麼歌  歌名:比煙花還寂寞  歌手:南宮嘉駿  南宮嘉駿,房間號:1492465,華語內地男歌手,相繼推出《愛的太沉醉》、《想念你》、《回憶總想哭》、《為愛乞討》、《誰的新歡不是別人的舊愛》《想清楚再說愛我》等原創作品。
  • 國有殤 情未央!
    民族有難、國家有殤,大疫下的悲慟激發了華夏兒女的鬥志,燃情抗疫的基層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帶給人民群眾無比的溫暖,他們如螢火之光,雖不能同日月爭輝,卻在這場戰役中聚集在一起,散發出奪目的光芒。傳統佳節,舉家團圓的日子,對於黨員先鋒隊和社區工作者來說卻是眾多不眠不休的每一天,他們是父母的子女、是子女的父母,他們有親情、有友情、也有愛情......
  • 傷感,是成熟之人,才會有的大愛之殤(情感散文)
    情所歸處,即是歲月,歲月累積,便成情殤,殤滿而溢,便是傷感!孩提之時,遇有不如意,只會大哭。簡單地,只為一個小目的,或好吃的,或好玩的,或為一個什麼,連自己都不知道!年輕時候,總是只懂得自己的傷痛,為了一個幼稚的決定,盪氣迴腸地傷心,義無反顧地沉淪,就連作踐自己都勢如破竹。
  • 止戰之殤---
    《止戰之殤》是一首周杰倫以反戰為主題立意的,具有高度藝術性和人文關懷的經典作品。
  • 周杰倫《止戰之殤 》,夢在遠方~
    編舞:薛珊舞者:冉楊 王子銀 劉澤男 徐文婷 舒萌 周雪穎 王晨冉 李亞萌 李璐璐 覃麗 楊傲 葉奇凡 肖夢 皮安琪 夏小樂 王曼 籍夢文 阿柯 吳彩迪 陳丹敏 孫安娜 美楪 薛珊周杰倫的《止戰之殤《止戰之殤》這首歌收錄在《七裡香》專輯中,在磁帶的背後有著周杰倫親手寫的一句俄語,翻譯過來就是「我希望這個世界充滿和平,我希望和我愛的人永遠在一起」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夙願,這首歌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表達了周杰倫對和平的嚮往。止戰之殤,夢在遠方,點燃生的燭火,照亮回家的路,燈光猶在,歌聲悠揚。
  • 周杰倫《止戰之殤》歌詞賞析
    最開始不認識殤這個字,也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更不要說止戰之殤的意思了。
  • 吳語之殤——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殤
    可是現在,據最新一份中國6到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數比例的調查,吳語佔比最低,而吳語正是蘇州評彈的靈魂,這就讓蘇州評彈面臨著沒有繼承人的危險,吳語之殤,只是一個縮影,這也就是蘇州評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殤。希望我們都能儘自己一份力量,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我們的蘇州評彈和那個溫婉的江南。
  • 傑奎琳·杜普雷:她如夏花絢爛,她比煙花寂寞
    在波蘭學習期間,她與背著手風琴到此旅行的德雷克·杜普雷相識。這對夫妻日後養育了3個孩子:出生於1945年1月26日的傑奎琳,以及一個大她3歲的姐姐希拉蕊和小她3歲的弟弟皮爾斯。1948年,杜普雷一家五口搬到倫敦的一個郊區。最早顯露出卓越音樂天賦的是大姐希拉蕊。她一開始學習的是鋼琴,後來改學長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