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太太去世28年,子孫在整理遺物時,發現她是位「大人物」

2020-12-27 騰訊網

「巾幗不讓鬚眉」最早源自《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的《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

封建社會女性地位比較低,當一個女人表現出很有能力並不比男人差的時候,往往會說她巾幗不讓鬚眉。這樣的女性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其實古往今來並不乏如此堅毅果敢的女性形象。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近有「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的革命家秋瑾,捨生取義的少年英雄劉胡蘭,還有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湖北的一位老奶奶——賈春英。

傳奇人物的前世今生

當這個名字為大眾熟知時,這位老人已經去世28年。生前老人的兒子(潘波)只知道母親並不平凡,卻不知道母親有這麼傳奇的經歷。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潘波還有潘波的兒子潘平,直到他們整理出關於母親的史料,發現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揭開了母親的真實身份,以及她的革命歷程。

這段往事塵封長達62年,當年她也曾威震湘鄂贛,甚至還有個「雙槍春姐」的響亮名字。1984年72歲的賈春英帶著自己的故事長眠於地下。兒子則帶著他的疑惑開始了他的尋訪之路。

接觸新思想,脫胎換骨

對於那個年代大多數貧苦出身的女孩子命運都不是很好,尤其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賈春英也是一樣。

1912年,賈春英出生在湖北省的賈村,八個月就被抱去做童養媳,4歲便開始做繁重的家務和辛苦勞作,而她也將這一切歸結為「命苦」。直到遇到了表哥羅冠國(婆婆的姨表親),才徹底改變了賈春英的命運。

表哥羅冠國飽讀詩書,喜歡讀進步書籍和馬列著作,並且早早的加入了共產黨。正是在表哥進步思想的影響下,賈春英醒悟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當家做主,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1927年的一個晚上,賈春英等人在羅冠國的見證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對著黨旗莊嚴宣誓,也許她自己並不知道,15歲的小小身軀已經脫胎換骨了,煥發出了新生。

九年革命生涯歷練,小娃娃成為革命前輩

剛開始,黨組織並沒有給賈春英分配什麼具體工作,但是在家裡她卻做著成年人的農活,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樣可以磨礪意志增強體力。這樣的艱苦磨鍊為她日後被俘的不屈服埋下伏筆,當然這是後話,我們稍後說。

雖然沒有參加革命活動,但是小賈春英也沒有閒著,十五六的時候練就了一身本領。騎馬、武術樣樣在行,雖然不識字,但是她掌握了對敵鬥爭的技巧。

1930年,賈春英被任命為特委的婦委會書記,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化窮苦農民,青年們紛紛入伍,成為了蘇區的有生力量。後又擔任紅七團的後勤保障,1932年再次當選湘鄂贛的特委常委,分管婦女運動工作。

她是領導眼中能徵善戰的女將,是老鄉們口中的「春姐」,更是與紅軍時期著名的女將胡筠並稱「雙芙蓉」,誰說女子不如男!

浴火重生,收穫完美愛情

因被叛徒出賣,1936年賈春英被捕了。一個優秀革命黨人是什麼樣子的,在她身上完全體現了。在被關押的九個月中,敵人好吃好喝招待企圖讓她投降,甚至讓曾經和她一起戰鬥過的叛徒來消磨她的意志,然而都是徒勞。

軟的不行來硬的,面對敵人的酷刑賈春英依然不為所動,每天想到的都是共產主義,是紅色歌曲。隨著國共二次合作,1937年賈春英被釋放了,同時她也接受了潘濤的愛。

婚後賈春英因為有孕在身,組織決定將她轉為地下工作,而丈夫潘濤則繼續遊擊戰。1940年2月二人的兒子出生了,潘濤還沒來得及得知這一好消息,就在3月的戰鬥中犧牲了,性格堅毅的賈春英挺了過來,發誓要將兒子撫養成人。

褪去光環,終成白髮老人

隨著革命工作的順利進行,轉眼到了1949年。賈春英重識曹栓增,在斡旋之間擺脫了國民黨的搜查。

後來身為區長的曹栓增繼續給賈春英布置工作,但此時的賈春英已經身不由己,多年的戰鬥生涯早已疾病纏身,不能勝任工作了,從此與組織斷了聯繫。

回到家鄉的賈春英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離開多年,村裡對她的事跡了解的人已經很少了,只知道她受過槍傷只能彎著腰走路。

1984年,白髮老人賈春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最後也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結語

上打鼕鼕鼓,下打彭咚咚。兩邊齊打起,迎接「雙芙蓉」。這首民謠至今仍在湖南的平江縣流傳。

她是中共早期黨員、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巡視員、鄂東特委(直屬中央領導)婦委書記、主任賈春英。

參考資料:《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相關焦點

  • 湖北老太去世,孫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破紙,發現是位「大人物」
    例如有一位湖北老太太,直到去世時,孫子在整理其遺物時,發現了一張破紙,才發現老太太是一位「大人物」。據悉,朝鮮半島分為三個國家,其中高麗就對我國有很深的影響。唐朝時期,我國對高麗並不關心,而是注重發展本國的實力,然而倭國卻將這種平衡打破了。其實倭國就是日本,此時唐朝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打了倭國。
  • 湖北一老太太去世,孫輩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破紙,奶奶身份被揭曉
    湖北的一位老人就是如此,她一輩子生活簡樸,為人低調,直到去世後孫輩們整理遺物,才驚訝的發現她竟是位不一般的人物。事情還得從1984年說起,這一年,一位普通的湖北老人去世了。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這位老人的去世除了給家人帶來悲痛原本也並無其他,誰知她的孫輩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無意找到了一張破紙,查看後奶奶身份才被揭曉,發現身份並不簡單,原來她就是當年名號響亮的「雙槍春姐」。二、著名英雄隱姓埋名單單說起「雙槍春姐」可能並無印象,但要說起著名的「雙槍老太婆」,大家一定不陌生。
  • 湖北老太去世,孫子收拾遺物時發現一張破紙,發現是位「大人物」
    當時,這位日本使者來到中國求學,李白為他送行時,寫下了這首詩句。當然,中日兩國並非只有友好地交往,也發生了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就對中國開啟了侵華戰爭,當時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對中國人民產生了無可磨滅的影響。
  • 湖北一老太太去世,孫子在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揭開她的真實身份
    古代,封建思想非常的嚴重,尤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古代的女子給我們的印象是柔弱的,其實不然,直到我們深入了解這位老太太的經歷,我們會刮目相看。在湖北的陽新縣,有一位英雄的後人發現了一張破舊的紙條,而這個紙條可不是一般的紙條,它可記載了位老太太不平凡的一生。歷史上的女豪傑,我們印象深刻的有花木蘭、穆桂英、武則天等一些不畏懼生死的女性。
  • 湖北老婦去世28年,孫子收拾遺物發現破紙,原來奶奶是位大人物
    在湖北農村有一位非常普通平凡的老太太,她在世的時候非常慈愛,所以家人一直都以為她這一輩子只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但是直到在她去世二十八年後,孫子回老宅中整理舊物,竟然發現一張泛黃的報紙上面有奶奶賈春英的名字,後來仔細閱讀報導,才知道奶奶是一位抗戰時期的傳奇人物,頓時感動不已。
  • 湖北老太去世,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意外暴露她真實身份
    其中包括花木蘭,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前線徵戰十餘載,立功無數,卻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戰爭勝利後,在朝當官,後被追封為「孝烈將軍」。樊梨花也是古代一位女英雄,她跟薛丁山一起徵戰沙場,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長相英氣,穿上軍裝英姿颯爽,騎馬穿過西涼時,手握梨花槍,在戰場上留下赫赫戰功。她跟薛丁山的愛情,也成為後世一段佳話。
  • 湖北一農婦去世,28年後孫子整理舊物時,才知奶奶竟是位大人物
    而在湖北有一名農婦一直都十分平凡,直至其逝世28年後,孫子在整理其生前舊物的時候,才得知了奶奶的真實身份,竟是一位大人物。 這名農婦名為賈春英,她去世於1984年,享年72歲,那時候她的孫子還十分幼小,對於奶奶的印象僅有和藹可親,直到28年以後,其孫子長大成人,她對於家裡的老物件甚是喜愛,特別是奶奶在世的時候
  • 湖北一老婦去世,28年後孫子清點奶奶遺物時,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1984年3月 18日,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陶港鎮潘彥村一間普通民宅內,有一位老太太去世了。許多人以為她只是普通的村婦,但在28年後,也就是2004年。這位村婦的孫子無意中發現,自己奶奶的身份似乎並不尋常,她的一生稱得上是傳奇。她竟然是跟組織失去聯繫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人員雙槍春姐,她的身上,發生過那些傳奇的故事呢?
  • 湖北72歲老太離世,後來孫子整理遺物發現破紙:奶奶大有來頭
    然而,在對近代中國的革命抗戰歷史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卻會發現,我國曾經出現過許多英勇的巾幗英雄,在這些女子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社會的發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如果不是因為她們的存在,那麼,我國的革命事業也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推進。曾經,在湖北地區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在七十二歲那年離開人世,而當孫子為她整理遺物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奶奶是一位大有來頭的女英雄。
  • 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封血書,解開女子真實身份,親生父母是抗日英雄
    在1998年,北京順義區的一家醫院裡面,史慶雲在照顧一名病入膏肓的老人,這位老人是她的父親史棟。在半個月後史棟因為醫治無效死亡,伴隨著史棟的去世,一件塵封已久的身世之謎被揭開。整理遺物時發現不明信封處理好喪失之後,根據父親去世前的叮囑,史慶雲回到老家整理父親的遺物,在整理的過程中,史慶雲找到了一件破舊的軍大衣,而在這件軍大衣的口袋裡面,是一封存放已久的信件。信紙上用紅字的筆墨潦草著書寫著,講述了一個母親對於一個孩子最殷切的祝願。
  • 遺物整理人看見的,陰陽兩隔的對話
    只是刻意化、放大化強調人性的醜態,對一些人物的行為描寫矯枉過正,難逃用力過猛之嫌,內心戲全體現在作者的用詞上。中國的《白事會》如其書皮所寫,是「白事中的悲喜劇,就當用眼睛看一場相聲」,是一冷眼旁觀的看客。日本的《遺物整理人看見的》則講述生活方式和死亡方式,使人讀後肅然起勁,重新審視自我。
  • 女子整理兒子遺物發現兒媳日記:孫女非兒親生
    活脫脫電視劇的節奏,女子整理兒子遺物發現兒媳日記,呈現在面前的是孫女竟非兒親生,白髮人送了黑髮人,現在發現自己的兒子還被戴了綠帽子寵愛的孫女不是親生的,被嚇傻眼!兒子因意外不幸身亡,母親在整理兒子遺物時,意外發現一本兒媳寫的日記,裡面竟道出了一個驚天「秘密」:自己含辛茹苦帶大的孫女,竟不是兒子親生, 而生父另有其人。由此,公婆和兒媳、孫女展開了一場對兒子死亡賠償款分割的官司。不久前,如皋市人民法院白蒲法庭審結了這樣一則奇特的糾紛案。判令被告公 婆和原告兒媳、孫女分別享有死亡賠償金的60%和40%。
  • 連江女孩英花整理父親遺物發現神秘來信,揭33年身世之謎
    女兒整理父親遺物 意外發現神秘來信2007年,英花的父親去世。兩年後,英花在父親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封來自廣東省英德市的信件,信封上寫明,由她的父親老孫籤收並轉交給她。滿懷疑惑的英花拆開了這封信,她意外發現這封信發出的日期是在2001年,寫信人名叫李興國,來自江西撫州市臨川縣大崗鎮青塘村,在這封信的一開頭,李興國就告訴英花,他之前給英花打過電話。但英花表示根本不認識他,也沒有接過他的電話。更讓英花感到吃驚的是,李興國在信件中說他是英花的父親,說英花是在1984年被孫一九抱養的。
  • 日本網友整理父親遺物,發現了當年的遊戲開發ROM
    這名網友近日在整理父親遺物的時候,意外發現了父親開發過的遊戲。他在2ch論壇上曬出這些物品,引發了網友討論。 據貼主說,父親忽然猝死過世,他在處理完喪事之後,回到之前所居住的家中整理父親的遺物,發現父親的房間中有堆積成山的大量物品,其中包含了硬碟、VHS錄像帶、DVD光碟等等存儲介質。對於如何處理這些東西,他感到十分的困惑。
  • 1984年湖北一老人去世,孫子28年後偶然發現:奶奶不是一般人
    生與死是人之常情,1984年,在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一位老人平靜地死去。老頭子年事已高,走路也很從容。但是,看起來很平常的事,老人的過世背後卻牽扯著另一件不尋常的事。光陰似箭,在老人離世的第28個年頭,孫子在整理好老人的遺物時,竟翻出一張看上去有些年頭的紙,皺皺巴巴的,上面還寫著幾個字。細看才發現,紙條上寫著「雙槍姐」二字。
  • 1978年郭沫若去世,妻子清點遺物時發現一張照片,不久便自縊身亡
    第二次見面,郭沫若朋友去世,郭沫若去醫院拿朋友的X光片,是富子拿給他的,富子還讓他節哀,就是這兩次接觸,郭沫若對富子產生了感情,第三次見面就給了富子一封表白的情書。富子也是包辦婚姻下的犧牲品,她為了反抗這種婚姻才離開家到東京當護士,在郭沫若的情書轟炸中,富子和郭沫若自由戀愛起來。富子的家人不同意她和中國人戀愛,富子為此與家裡斷絕了關係,跟郭沫若同居起來,不久之後就發現自己懷孕了。
  •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從遺物中發現一封信,為什麼看完內容就自殺了?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其中一位,他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看到了一封書信,看完內容就選擇了上吊自殺。那麼,這封信裡面到底有什麼內容,為什麼他的妻子會上吊自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山西太原:老人去世清理遺物發現槍枝 及時上繳除隱患
    當事人告訴民警這把槍是他在自己家裡發現的。 當事人說這把槍是老人的遺物,老人去世後,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這把槍,考慮到槍枝屬於違禁物品
  • 女子整理父親遺物,發現有個哥哥已失散50多年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文松 建蘇 記者 李子璇)日前,上海市寶山區居民朱女士在整理自己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一張多年前的照片,她這才得知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張培生活在江蘇淮安。在央視《等著我》登記尋人信息後,朱女士又求助了淮安警方,隨後,淮陰公安分局凌橋派出所撥打了全市100多個名叫張培的電話,失散50多年的兄妹終於得以相認。
  • 河南一90多歲老太去世,遺物中找出一「破紙」,真實身份眾人欽佩
    在如今的一些史書中,我們認識到了很多英雄的存在,但是有更多的無名英雄更多,他們的名字甚至都不清楚,但是他們曾做出過貢獻,讓我們肅然起敬,生命永遠都是短暫的,有些英雄直到去世後,才被發現曾經做出過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