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君子」的尊敬,自古以來就有著難以撼動的固執。
從先秦典籍中地位崇高的「君王之子」,逐步被賦予道德的含義,也讓「君子」一詞有了德性。
自古以來,君子多見於文人雅士之中,飄然於世俗之外,然而,在燈紅酒綠的娛樂圈名利場中,卻也有一位公認的「君子」,就是陳道明。
1955年4月26日,陳道明出生於天津一個中醫世家,其父陳磊光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伴著書香和藥香長大的陳道明,似乎連長相都頗有文人風範,透著一股和時代不相融的清高。
出身書香門第,按照一般的軌跡,即使沒有繼承家業,也大概會從事文學工作,然而陰差陽錯,中學畢業後,陳道明就考上了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1971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去陳道明就讀的中學招生,當時的陳道明,並未萌生從事演員行業的想法,但是朋友們「連哄帶騙」,把他拉到考試所在地的宣傳隊,結果,招生評委老師一眼就相中了他。
在天津人藝,陳道明整整跑了七年龍套,很多時候一句臺詞都沒有,偶爾遇到一個有臺詞的角色,也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
對於這一段幾乎無人知曉的跑龍套經歷,陳道明曾經自嘲地說:「非常一般的一般演員,一般到自己都想改行。」
時間到了1978年,感覺自己對於表演還需要更加深入系統地學習,陳道明選擇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理論,畢業後被分配到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工作。
很快,《今夜有暴風雪》《一個和八個》這兩部影響較大的影片,為陳道明打開了知名度。
1984年,《末代皇帝》開始籌拍,陳道明被確定出演青年溥儀一角。
其實,最開始確定的溥儀人選是姜文,但後來製片人認為,俊朗的陳道明在氣質上更加貼合溥儀,這才換了角。
被選中出演溥儀,雖然帶有運氣的成分,但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不辜負這份運氣。
為了演好溥儀這個角色,陳道明用了4年的時間鑽研劇本,反覆查閱相關文獻,對著鏡子揣摩角色心理,逐字推敲溥儀的內心世界。
1988年,這部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陳道明將溥儀敏感痛苦、起伏跌宕的一生,刻畫得淋漓盡致,一舉斬獲「金鷹」、「飛天」最佳男主角大獎。
《末代皇帝》的叫好又叫座,也讓陳道明的「溥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很多人認為他的戲路會被限制在這個角色上。
當時,正在準備開拍《圍城》的導演黃蜀芹,也是這麼想的。
《圍城》的其他演員幾乎都已經確定了,唯獨主角方鴻漸一直定不下來。方鴻漸是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留過洋,作風新式又帶有舊式文人的酸腐氣,在角色上既不能找太陽剛的,也不能找奶油小生,得要中間的「恰到好處」。
起初,有人嚮導演推薦了陳道明,但黃蜀芹一想到陳道明的溥儀形象,直接就給否掉了。
直到一次偶然的見面,陳道明一身白色襯衣,清俊的眉眼,憂鬱之外還有些清高,黃蜀芹瞄了幾眼後,便決定由他出演方鴻漸。
能夠出演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而且還是男一號,很多人都是求之不得,但陳道明這個時候卻「慫」了,不敢接這部戲。
原來,錢老的《圍城》他早就讀過,方鴻漸從內心世界到外在形象都是一個十分深刻、複雜的人物,陳道明感覺自己目前還駕馭不了。
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黃蜀芹導演也很強硬,說:「我就要你演,你什麼時候行,我們就什麼時候拍!」
重重壓力之下,也極大地激發了陳道明的潛力,為了進入角色,陳道明專門找人陪他尖聲尖氣地練習「上海普通話」,為了融進去民國那個時代,在酷熱的夏天,陳道明也穿著一身長衫,圓眼鏡不離身。
在陳道明的死磕之下,方鴻漸終於有血有肉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
事後,80歲高齡的錢鍾書老先生,專門給陳道明寫了一封信,說:「你讓我看見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圍城》的炸裂口碑,讓陳道明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同時也使得他身上那股清高的書生氣質更加突出。
1994年,馮小剛準備開拍劉震雲的《一地雞毛》,陳道明聽說後,主動跟馮小剛聯繫,想要飾演小林一角。
書中的小林是什麼人呢?是扔到人堆裡找不著的那種人,在「八部七局六處」,他誰也惹不起,初到機關還帶著點傲氣,沒多久就被磨平了,適應了,最後他還在這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了樂趣,應付自如。
馮小剛雖然很喜歡陳道明的演技,但也擔心清高、固執的陳道明能否在「八部七局六處」的辦公室裡低下頭,演繹出在平淡中逐漸被瑣碎磨平稜角的小人物,萬一拍出來像皇上來民間微服私訪,那就沒法兒看了。
看出了馮小剛的顧慮,陳道明主動約他到家裡聊聊。
馮小剛一進門,就看到一瓶二鍋頭,連個下酒菜都沒有。
圈中都知道陳道明從來不喝酒,對酒局也是能避就避,這次突然主動約酒,也讓馮小剛很是驚訝。
陳道明也開門見山地說:「這次我聽你的,該怎麼要求,你說。我喜歡這個人物,一切不在話下。」
面對陳道明如此懇切的態度,馮小剛也很直接,說:「只要你不端著,一切包在我身上。」
兩個人就著一瓶二鍋頭,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天亮。
進組後,陳道明身上清高的氣質完全消退,不論是鏡頭內還是鏡頭外,殷勤周到,善解人意,收了工幫忙收拾東西,任何事都有商有量,完全進入了「小林」的狀態。
然而,戲一拍完,散夥飯當天,「小林」就離開了,陳道明臉上的表情又變回了馮小剛口中的「不陰不陽」。
在陳道明的心裡,演員是他的一個職業,因為熱愛,所以認真,也因為認真,才願意低頭。
溥儀、康熙,方鴻漸、陸焉識……出道幾十年,幾十部高品質作品,陳道明對演員這份職業,始終保有敬畏與赤誠,也始終如君子一般,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