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澎湃新聞注意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此前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的著名免疫學家董晨,已在今年8月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9月3日,仁濟醫院官網發布的《上海醫學前沿創新研究院(籌)董晨院士團隊招聘公告》顯示,董晨院士負責這所研究院的籌備工作。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微信公號此前消息,8月16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在市人民政府會見世界著名免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宗明副市長向董晨院士介紹了上海醫療衛生發展情況和上海市科技創新計劃,並熱誠歡迎董晨院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隨後,仁濟醫院舉行了董晨院士入職籤約儀式。在與會人員的見證下,董晨院士與陳國強院士、李衛平院長共同籤署了人員聘任合同,董晨院士正式成為仁濟大家庭的一員。
仁濟醫院黨委書記夏強在致辭中首先對董晨院士加盟仁濟醫院表示感謝與歡迎,並向大家介紹了董晨院士的基本情況。他期待董晨院士能夠以國際最高標準創立並領導上海醫學前沿創新研究平臺,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催生原創性、顛覆性醫學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並將基礎研究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基礎理論創新和研究成果轉化。
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表示,醫院將在醫學院的指導下,全力配合和支持董晨院士來院開展工作。他指出,一是要搭好醫學前沿研究創新平臺,深入研究腫瘤、免疫、炎症等重大醫學難題;二是要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為董晨院士高效開展工作提供機制保障;三是要促進相關學科與董院士研究團隊的深入合作,共同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緊密結合。
報導稱,董晨院士表達了加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仁濟醫院的激動與興奮之情。他表示,很榮幸能夠加入國內一流的交大醫學院與歷史悠久、醫術精湛的仁濟醫院。他將儘快組建團隊,全職加盟,並將交大醫學院作為他事業的歸宿,帶領團隊全心全意開展工作,努力用科學帶動醫學發展,貢獻原創性成果,並為疑難頑症的診治做出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表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董晨院士擁有豐富的科研經驗與前沿的科學思路,在過往工作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他的全職加盟必將帶動醫學院和仁濟醫院的學科人才發展水平。醫學院將全力支持董晨院士心無旁騖的開展工作,希望醫院各科室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的緊密合作,齊心協力,將小我融入大我,用大氣大愛贏得醫院更快更好的發展,在「十四五」期間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
董晨,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免疫學家,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院長,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研發精準醫學計劃的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炎症生物學與疾病」創新群體負責人, 北京市慢性疾病的免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董晨院士畢業於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專業,在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生物學系完成博後,先後擔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免疫學系助理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免疫學系終身副教授、教授,炎症與腫瘤中心主任,傑出大學講席教授。董晨院士在免疫學的基礎研究,尤其T細胞免疫耐受和功能方面做出系統而引領的貢獻,是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其研究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新的線索,對醫學發展和人民健康有重大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董晨院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後,已被明確負責上海醫學前沿創新研究院籌備工作。
9月3日公布的《上海醫學前沿創新研究院(籌)董晨院士團隊招聘公告》顯示,上海醫學前沿創新研究院(籌)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仁濟醫院共同建設與管理,面向我國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戰略急需,聚焦世界醫學前沿且具有重大潛在行業影響的研究方向的研究機構。研究院籌備工作由世界著名免疫學家董晨院士負責。
仁濟醫院建於1844年,是上海開埠後第一所西醫醫院。醫院目前由東西南北四個院區和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組成,是一個學科門類齊全,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