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20 日電 (唐小麗)今天下午,第二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之音」聽診大師賽舉行。比賽面向40歲以下的在職臨床醫生,以心音聽診為主題,旨在重申聽診在臨床診斷和心血管疾病普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助力提升中青年醫生的聽診技能。而在疫情面前,紮實的基本功也能幫助醫生的診斷,為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提供強大助力。來自交大醫學院附屬13家醫院的參賽隊伍,歷經院內選拔、晉級賽、復活賽、半決賽和總決賽的激烈角逐,最終附屬仁濟醫院參賽隊伍脫穎而出,奪得總冠軍,附屬瑞金醫院和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兩支參賽隊憑藉優異成績榮獲二等獎,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參賽隊伍榮獲三等獎。
延續首屆比賽積極的社會反響,今年的比賽不僅有更多臨床醫生踴躍報名參與,更吸引了來自交大醫學院的醫學生現場觀摩,共同領略聽診的樂趣和意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賽制再升級,增加復活賽環節,競爭更為激烈。同時,來自多家醫院的教授擔任評委,現場出題、點評選手表現,並為中青年臨床醫生提供指導。
「今年是舉辦大賽的第二個年頭,無論是我們的臨床醫生還是在校學生,都對此次比賽充滿熱情。我們非常希望藉助這樣的大賽形式幫助臨床醫生不斷強化聽診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務於患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方勇表示,「尤其在新冠疫情這樣的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作為防疫抗疫的中堅力量,醫生只有具備紮實的臨床診斷基本功,才可以明辨患者病情,真正做到助力疫情防控。」
「聽聲識病」是本次比賽考驗參賽醫生的關鍵技能,現場播放的心跳聲音均為電子聽診器在臨床診斷中所採集錄製的。該聽診器將抗環境噪音(ANR)技術、藍牙技術和全新的用戶界面相結合,在擁有卓越聽音性能的同時,還能將捕捉的聲音信號傳輸至數字平臺,讓醫生隨時隨地獲取患者心音信息,高效助力疾病篩查診斷與遠程會診。
本次聽診大師賽對選手而言也是一份很特別的經歷,它對於隊員的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視診、觸診、叩診、聽診是西醫的基本功,聽診的重要性在於一個細微的心音差別都可能會影響診斷方案。「隨著影像學等醫療檢查手段的發展,作為基礎而又不可或缺的物理診斷手段之一,聽診在臨床實踐中仍需要得到更多重視。」來自本屆大賽獲勝團隊的一名青年醫生表示,「這次以聽診為主題的大賽恰恰為我們青年臨床醫生提供了一個切磋和鞏固聽診技能的平臺,也希望未來大家能更加認識到聽診在臨床診斷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持續磨練這一技能,為守護患者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本次活動還新增了線上聽診賽和線上聽診課,為廣大臨床醫生和醫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聽診技能的平臺。
(責編:唐小麗、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