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2021-01-10 網易

2021-01-02 00:02:21 來源: 周到上海

舉報

  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2021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

  微電影中,錢學森學長的故事如燈塔之光照進交大人心田。

  

  交大航空航天學院2012屆碩士校友孔博,懷揣星空之夢,紮根基層一線,錢學森學長的故事始終帶給他精神上的支持與學術上的鼓舞。擔任中國商飛項目中心高級工程師的他,完成上百次試驗機試飛任務,多次參與飛機研製與設計工作,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先進個人稱號。

  

  黃旭華,是交大1949屆造船系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默默守護的精神力量,為深海中的偉大事業護航,也為艱苦奮鬥的交大人點亮溫暖之光。

  

  上海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研究生查麗娜,是上海交大洱海保護與治理團隊的一員。每天的課程、採樣、實驗、研究,看似做著重複而微小的工作,但她相信,腳踏實地、不畏孤獨,才是走向夢想的必經道路。

  上海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席教授孔海南,帶領著洱海湖泊富營養化治理團隊,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守得洱海水清山淨月明,譜出一段交大版「老人與海」的動人故事。今年他71歲的他說會帶著學生一直幹下去。「山清水秀,並非一朝成就,代代相傳,才守得山河明淨。」

  

  「我這一輩子看好了一種病,而我最遺憾的是只看了這一種病,還有很多病沒有攻克,病人需要我們,祖國需要我們,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為祖國奮鬥。」

  王振義,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通過數年研究探索,改寫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現狀,成為「癌症誘導分化第一人」。

  

  從醫近八十載、96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周查房問診,他的仁愛之心給無數病人送去生的希望,也為交大人照亮理想的方向。

  「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紮根山河、守護生命……交大人在祖國各行各業追逐著遠大的夢想、追尋著榜樣的星光。只有心懷夢想,才能勇敢前行,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發布傳承交大人的燈塔力量
    「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顯擔當。」12月31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將於元旦正式發布,影片跟隨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講述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與學校共同成長的故事,傳承交大人夢想與燈塔的力量。
  • 交大推出微電影 代代傳承夢想與燈塔的力量
    央廣網上海1月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金雪 尹靜一)「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顯擔當。」歲末年初之際,上海交大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在燈塔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朝著理想邁出堅定的腳步。
  • 我們和未來有約!清華、上海交大、大連理工師生接力講述追夢之旅|...
    「十三五」圓滿收官我們與學校並肩成長「十四五」嶄新開局我們相約,奮鬥向未來展望2021,錨定2035我們一起堅定信念,追夢向前微言教育專欄「我和我的學校」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新年伊始進入「追夢2035」篇章今天一起來聽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學子們講述的故事↓↓↓清華大學我們的2020張大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
  • 上海交大,謝謝儂!
    講述了這群交大人的9年幫扶故事記錄著交大人與洱源人在蒼山洱海邊、茈碧湖之畔編織出的美麗故事微電影截圖此外,按照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許文平充分利用個人和學校資源,募捐2萬株樹頭菜樹苗和1千多株水果苗木,包含43個品種,支持洱源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 交大愛情故事《那些年,我們是怎麼過來的——雪梅和我》
    我從兩千多公裡外的東北到上海求學,而她家離交大只有5公裡,她的小、中學離家更近,不到一公裡。認識她前,我對上海話一竅不通,直到現在,也只能聽懂一些日常對話,但不會說。我是北方人,卻喜歡米飯;她是上海人,卻喜歡麵食。我晚睡晚起,她早睡早起。我喜歡理工科,平時打球、參加學校社團和學生運動;她則喜歡文學,愛讀小說,愛看影視節目,完全沒有體育運動的習慣,很少參加學校活動,不介入學生運動。
  • 上海交大特殊的思政作業:把家裡的老物件帶來學校
    還是經歷過改革開放的那一代人和它們之間的故事?日前,上海交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舉辦教學實踐活動展覽——「從生活點滴中感悟時代進步」。展覽展出了上海交大20多個班級、2000餘名「00後」大學生利用節假日回家探親時間,或者是通過電話、微信、微博、視頻等方式訪談身邊親人的感悟,同時還展出了學生從家裡帶來的部分老物件,以及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眼中的家鄉、家庭、親人所發生的深刻變化,讓「近距離」的思政課真正上到了每個學生的心坎裡。思政課怎樣才能「由遠及近」,真正上到每位年輕學子的心坎裡?
  • 上海公益微電影節成城市文化特色活動《別怕,我在》等公益微電影獲獎
    活動現場,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分別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善款,用於慈善公益事業。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第五屆「慈善箴言」徵集評選活動的最終結果。「戰『疫』,我們攜手並進;慈善,我們舉世同行」、「儂幫我,我幫儂,阿拉上海情最濃!」等10條符合當下時代特點和上海特色的箴言獲評第五屆慈善箴言評選活動的「十佳慈善箴言」。此外,活動現場還發布了第二屆「藍天至愛計劃」資助項目,共99個社會公益項目獲得資助。
  • CCTV《心之所向》微電影攝製組圓滿完成前期拍攝返回北京
    在經過八天的緊張踩點和拍攝,央視導演組圓滿完成《心之所向》微電影的前期拍攝任務返回北京、開始了緊張的後期製作,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向全國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作品。該微電影是再現淅川消費扶貧的真實故事,在拍攝期間淅川縣各部門全力配合央視導演組的拍攝,其中消防單位和電力單位更是全程跟組為央視導演組解決了諸多困難。
  • 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簡介
    迅速崛起的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   01辦學主體   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是廣西自貿區欽州港片區一所具有國際化、科學化、精品化、個性化高品質的12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有食堂兩個,師生同餐,食堂用水達直飲水標準,一級廚師指導,每周發布食譜。切實保障師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 上海人值得一走!追尋高校紅色記憶,見證上海交大英烈光輝!!
    上海交大不但記錄了中國百年教育的歲月印記,也和中國共產黨、新中國一起成長,沐浴過改革開放的春風和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的東風。   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是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創立的南洋公學,這也是一所有著光榮愛國奮鬥傳統、英雄輩出的高等學府,在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了一批批心懷正義真理的交大英雄,他們始終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為挽救國家危亡,謀求人民幸福,舍小我成大我,譜寫出了一曲曲不朽的「愛國奮鬥之歌」。
  • 姚明和交大校長張杰一起說相聲是什麼體驗|百廿交大
    那麼《交大,不止於讀書》又是怎樣一部相聲呢?這是一部新語相聲俱樂部和上海交大學聯社團總會共同出品的一部校慶獻禮微電影,在上海交大120周年之際,用濃縮了相聲協會13年的原創精華為母校帶來一份集歡笑與感動於一體的大禮。
  • 志存高遠 與日俱進-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在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上...
    首先,我要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祝賀你們成為全球30萬上海交大人中最新鮮的血液!同時,特別要感謝各位家長的精心培養和辛勤付出!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遠道而來的家長們無法親臨現場參加你們的開學典禮,感謝大家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此刻,我們在美麗的交大校園如期相聚,可謂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 ...理工師生與學校一起走過的這5年 | 我和我的學校·記住這些年⑫
    同行共成長,南開、山大、華東理工師生與學校一起走過的這5年 | 我和我的學校·記住這些年⑫ 2020-12-25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電視臺《心之所向》攝製組深入淅川縣進行微電影拍攝
    9月5日,為全面反映淅川幹群在脫貧攻堅中為圓滿完成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任務,眾志成城,勠力同心、全力奮戰的精神風貌和所取得的成就中央電視臺《心之所向》攝製組深入我縣進行為期十天左右的微電影拍攝。
  • 文化廣場自製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今夏回歸主劇場
    在還未老去的年紀,我們要如何談論生死、成長、笑淚和情愁? 2020年暑期檔,兩部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將分別於7月7日至12日、7月30日至8月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溫情上演。這兩部描繪青春、共述成長的作品將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戲劇內核向觀眾闡釋「青春」主題。
  • 上海交大水下所研製成十餘個大型潛水器和水下裝備
    龍皇號原標題:上海交大水下所研製成十餘個大型潛水器和水下裝備—— 打造探究深海的「兄弟連」2016年9月,中國國土資源部發布戰略規劃,稱將在未來5年提高深地、深海和深空的探測能力,並提出在2020上海交通大學葛彤教授領銜的團隊牽頭的「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研製」成為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項目。葛彤教授來自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工程學院水下工程研究所,這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深海技術和裝備研究機構之一。
  • 《冰糖燉雪梨》發布「心之所向」終極預告
    【來源:網易娛樂】改編自同名人氣小說的青春愛情競技成長電視劇《冰糖燉雪梨》於今日發布「心之所向」終極預告和「緣定今生」版劇照,吳倩、張新成合體發糖。《冰糖燉雪梨》終極預告片以劇中大學教授的一句話點出:「人沒有理想等於行屍走肉」,也正呼應了「冰糖小分隊」裡的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旅途中都充滿了各自的夢想,堅守著自己心中所愛,不斷摸索向前的狀態。棠雪(吳倩飾)心中始終不忘短道速滑的夢想,最終選擇重返賽道,冰上逐夢;黎語冰(張新成飾)陷入冰球事業的低谷,但依舊堅持自我,努力向所有人證明自己。
  • 城建教育手拉手幼兒園成長季微電影《手拉手之「緣」》近日殺青
    廈門網訊(記者 方豪騰)近日,由廈門網視聽工作室拍攝的海滄區城建教育中少手拉手幼兒園成長季微電影《手拉手之「緣」》順利殺青。該幼兒園的部分小朋友、家長和老師參加本次的微電影拍攝。
  • 上海交大探索「先轉後投」 讓教師「堂堂正正創業」
    出人意料的是,上海交大不持有輝肽的任何股份,只享有120萬元預期收益。張少輝的科技成果屬於職務發明,專利權人應該是單位,怎麼變成了他個人的專利?上海交大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部主任劉群彥向記者道出了原委。給教師更大的轉化自主權張少輝研究生物活性肽的製備與應用已有10年。
  • 視頻|上海交大,你家招生廣告可以再不正經些嗎?
    「無論你考多少分只決定你在哪所學校打遊戲在哪裡收快遞既然大家都是600多分為啥不選擇上海交大」好有道理啊這麼一想小編當時沒考交大一定是因為沒看這個廣告肯定沒有其他的原因還考慮到了同學們的戀愛問題就差喊出那句話:「想找女朋友,就去學校快遞點蹲著呀」還有一些被交大學子吐槽的「萬年老梗」也出現在這段視頻裡一望無際的閔大荒校園和遠在天邊的地鐵站(有本事去徐匯校區上學呀)當然還有永遠爭論不息的上海交大排名全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