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 & 手感
RF 14-35mm f/4 L相當小巧輕便,比體積控制已經非常優秀的RF 24-105mm f/4L還要更輕更小。濾鏡螺口直徑是常見的77mm,並且廣角端是『真』14mm,實拍下來,大概比筆者自用的適馬14-24mm f/2.8還要再多一兩度的視角。
RF 14-35mm f/4 L做工優異,對得起鏡身上的紅圈,焦距處於約22mm的時候,鏡頭長度最短,廣角端和長焦端內鏡筒會向外伸出約一釐米 。和所有的L鏡頭一樣,這支廣角也具備耐天候特性 ,卡口處有橡膠密封圈。
RF 14-35mm f/4 L包裝內附送一個小巧的遮光罩,不用時可以反向安裝,減少收納體積。
覆蓋14-200mm的三支RF卡口變焦鏡頭均兼容77mm濾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對焦 & 防抖
對焦在大部分情況下表現良好,在光線極差的場景下,更大的對焦框或許能一定程度上輔助對焦。
全焦距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20cm,因此在35mm的時候能夠有0.38×的放大倍率,能夠客串拍攝部分近距離拍攝。
根據佳能官方的描述,鏡頭自身能夠補償約5.5檔快門速度,配合機身防抖能夠補償約7檔。實際使用下來,感覺官方過於樂觀了,但防抖確實比較有效,但補償效果要稍低,大概是4-5檔的快門速度補償。
銳度
RF 14-35mm f/4 L在14mm、15mm的時候畸變巨大,如果不矯正照片幾乎無法使用,因此銳度這一項都是在畸變矯正之後進行討論的。
廣角端全開,靠近畫面中部75-80%的區域銳度都很好,邊緣比較軟一些。收光圈至f/8-f/11,邊緣能夠大幅度改善 ,但極限邊緣依舊有些軟,可能是彗差的關係。能達到14mm的變焦鏡頭裡面,佳能在中部3/4的位置能夠追上表現最好的適馬14-24mm f/2.8 DN,邊緣會落後一些。
RF 14-35mm f/4 L在20-30mm表現更好,全開中心和收光圈之後的邊緣畫質都會有提升。靠近35mm,畫面會肉一些,收一些光圈,整個畫面會變得非常銳利。
利用35mm端優秀的近攝能力時,建議收1-2檔光圈,f/4的時候,畫面比較軟,在f/6.3或f/8的時候,就非常銳了。
總的說,全開比較銳,收光圈之後非常銳,廣角端的極限邊緣畫質有所犧牲。
焦外
虛化能力不是RF 14-35mm f/4 L的強項,但利用優秀的近攝能力,還是可以有虛化的,質量也不低。
Canon EOS R5 with 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 @ 35mm, f/5.6, 1/25s, ISO 3200
色彩、反差、色散
整理來說反差、色彩較為出色,近攝的時候會差一些。橫向色散比較明顯,在廣角端會比較明顯,往35mm去會漸漸改善(能通過後期軟體矯正)。
Canon EOS R5 with 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 @ 14mm, f/16, 1/40s, ISO 100 暗角非常明顯,14mm的邊角幾乎就是黑的,14-20mm收光圈也不會改善暗角,24-35mm全開暗角依舊感人,收到f/8或更小會有改善。抗眩光性能平平。
優點
·裝配工藝好,上手有高級感
·同類鏡頭裡面非常非常輕巧
·對焦安靜迅速
·35mm端近攝性能強
·防抖比較強勁
·整個焦距內,畫面大部分都比較銳利
·色彩、反差討喜
·縱向色散很低
·支持77mm前置濾鏡
缺點
·14mm誇張的筒形畸變
·橫向色差比較明顯,尤其是廣角端
·整個變焦範圍內暗角都比較明顯
·廣角端的邊緣畫質收光圈改善有限
·抗眩光性能一般般
·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