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見蟲鳴的房間.

2021-03-01 吃畫人

昨夜在房間裡碼字,窗外蟋蟀叫個不停,錄了一段作為 bgm。

昨日秋分。不論你是否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節候的變化,看眼手機,總有人會告訴你——這個秋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一年 365 天,把它切成 4 份的做法粗獷且狂妄。除了 24 節氣,古人還有很多感受自然的方式,來抓住節候的微妙變化。比如聽蟲鳴。

下圖將幾個不同時間的場景繪成了連續的故事,看的時候請注意觀察畫中昆蟲的位置。

(請橫屏欣賞)

南宋 李公麟(傳) 詩經·豳風·七月局部 大都會博物館藏

「五月螽[zhōng]斯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豳風·七月》

五月螽斯兩股相切發聲,六月莎雞振翅而鳴;七月它們還在戶外撒野,八月就躥到了屋簷下;九月跳進家門,十月蟋蟀出現在了床底。

莎雞是螽斯的俗稱,它和蟋蟀、蚱蜢同屬與直翅目昆蟲。入秋後氣溫慢慢下降,為了取暖,夏日活躍在田間野地的它們一步步靠向臥室,而床底則是最保暖的地方。

反之,現在是初秋還是深秋?今年冬天來的早還是晚?人們也可以通過分辨這些昆蟲的位置來判斷。

在那個沒有手機甚至紙筆的年代,黃土高原上的豳地百姓用這種最直觀、原始又浪漫的方式感知時間的流逝。

距離豳地不遠,黃河東岸的唐地有位更加敏感細膩的詩人。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詩經·唐風·蟋蟀》

看到家裡的蟋蟀,主人感知到了時節的偷偷變換,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光陰如逝的傷感。秋蟲並非是沒有感情的報時工具,中國人千年來的悲秋傳統,就是在這聲蟋蟀的鳴叫中開啟的。

蟋蟀多在傍晚和清晨開嗓,而當夜深人靜,聽得便更加清楚。意難平的嶽飛就曾將失眠的黑鍋甩在它身上。

1137 年,嶽飛正準備乘勝北上中原,而此時宋高宗趙構啟用秦檜為相,停戰求和。這裡到了三更還長鳴不止、勾起詞人愁緒的「寒蛩」,正是深秋的蟋蟀。

奇怪的是,寒蛩擾了嶽飛的清夢,又在異時異地撫慰著另一顆愁心。

安史之亂爆發的第 3 年,杜甫孤身在外,家書斷絕。深夜難眠之際能得促織(蟋蟀)聲相伴,感動得竟要落下淚來。

不只是蟋蟀,廣義上的秋蟲還有很多。它們叫聲不同,喚起的情緒也不盡相同。

清軍入關的那一年,樊圻 29 歲。而他現存最晚的一幅作於康熙 50 年,那時他已 96 歲高齡。雖然超過 2/3 的時間都在清朝度過,改朝換代後的樊圻始終以明遺民自居。

清 樊圻 山水花卉冊之暮蟬 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生活在那個文化嚴控的年代,手無縛雞之力畫家將不容啟齒的故國之思、滿腹牢騷反覆揉捻,最終以一種極溫柔婉轉的音調,借秋蟲之口唱出,遊蕩在尺幅之間。

柳梢上明月又圓了一輪,美好的時光終難挽留,聽著高枝上的蟬鳴,心知秋天還是到了。夏季的蟬鳴洪亮雄渾,秋天則幽咽悽厲。因此只靠聽覺,就可分辨時序。

這讓我們想起兩鬢斑白,在獄中詠蟬的駱賓王;都門外,伴著悽切的寒蟬聲執手相看淚眼的柳七。雖然時空、情境有異,一聲暮日蟬鳴,卻是永恆的催淚劑。

題畫詩的後四句脫胎自唐代盧仝的《新蟬》,講的原本是夏日裡如日中天、氣勢正盛的新蟬,這裡卻被用來形容如形容枯槁、病中呻吟的暮蟬。

因為畫作沒有留下年款,我們無法確定完成的具體時間,或許當時的南明小朝廷尚有一息堪殘喘。

又或許,那如怨如訴的暮日蟬鳴只是詩人和畫家心中,無法被時光剪斷的綿綿哀思。

樊圻還有一幅小品畫的是絡緯,也就是開頭提到的莎雞。因為聲如紡線,又得名紡織娘。

清 樊圻 山水花卉冊之絡緯 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秋日江南的田間水畔,蓼草黃了。紫紅色的蓼草花慵懶無力的垂著頭,一隻蜜蜂正從畫外趕來覓食。蓼葉的末端已經被咬得坑坑窪窪,青綠色的絡緯只好轉頭啃食葉根。

沒有蟋蟀和秋蟬牽惹起的複雜情感,詩詞中的絡緯,似乎總跟男女之間的相思綁在一起。

秋涼滲透進房裡,月光映在白露上,窗外清風送來了蘭花的香氣和絡緯的低吟,一同進入了幽人的夢鄉。一個關於洞房秋思的夢。

744 年,李白離開長安,雖然那裡有著他曾經嚮往的功名利祿,和朝思暮想的戀人。他們曾經在金井闌邊相會,如今關山阻隔,只能空對孤燈明月,仰天長嘆。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9 年後,詩人重回長安。本想重頭再來,奔走了大半年一無所獲。事業沒有奔頭,相隔這麼久,當時的佳人是否依舊?縱使依舊,她也無法把這個仙人留在身邊。

同年秋天,仙人離開長安,再也沒有回頭。

1923 年,30 歲的葉聖陶離開蘇州吳縣老家,來到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為一名編輯。

秋天,困守於「井底似得庭院,鉛色的水門汀」,他十分想念老家的田野裡,寫下《沒有秋蟲的地方》。品嘗過都市的生活,他說秋蟲之味固然酸酸麻麻,卻總勝過淡漠無味百倍。

南宋 李迪 草蟲秋卉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4 年後的又一個秋天,戰火紛飛,31 歲的徐志摩寫下一首《秋蟲》,開頭就迸發著火焰:

酸酸麻麻的秋蟲之味早已變淡成為沒用的詩材畫題,節氣時序也逐漸褪去了背後的意義,剩下一個代表時間的軀殼。

我們少的,不只是一個聽得到蟲鳴的房間。

(完)

相關焦點

  • 一曲《親親歌》是聽得見的歷史,聽得見的感動
    一曲《親親歌》是聽得見的歷史,聽得見的感動!五月天,有著春夏交織的溫暖。在這些充滿暖意的日子裡,我有幸與《親親歌》作伴。我的耳膜一直震顫著紅軍戰士大龍「親親我的水, 我的花。」高亢、純情和帶有訣別色彩的一曲相送。我的心裡也一直收藏了鄉村姑娘水花「親親我的山, 我的梁。」
  • 聽得見的味道
    聽得見的味道 2020-05-12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蟲鳴的夏夜
    《蟲鳴的夏夜》晚上總是會和愛人散散步,聊聊文學,聊聊藝術,還有人生啊,天地啊
  • 到聽得見「炮聲」的地方去
    她說:「軍人就應該到聽得見『炮聲』的地方去!」我在前線戰「疫」,家裡所有的事都落在她一個人肩上,想想就有點內疚。洗完澡,我第一時間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給妻子回簡訊:「下班了,今天一切都好。你趕緊睡吧,不要回復了。」摁下簡訊發送鍵,一則官方媒體疫情通告也正好推送了過來。
  • 攜手三聯中讀,北京必勝客「悅讀食光」餐廳融入「聽得見的芝士」
    結合必勝客芝士新品,讓眾多消費者能在緊密復工時期,能夠放鬆一刻,安心享受知識和芝士「融合」帶來的「聽得見的芝士」。「聽得見的芝士」點亮「悅讀食光」百勝中國必勝客「悅讀食光」公益閱讀項目,自2018年正式啟動以來,依託遍布全國的必勝客門店資源,目前已推展至16個城市60多家必勝客餐廳,以設立圖書捐贈換書分中心、共享書亭、閱讀基地等多種形式,逐步搭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平臺,並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及多渠道跨界合作
  • ♬ Andy Williams - Speak Softly Love 輕聲訴情 只有天空聽得見我們
    Andy Williams - Speak Softly Love 輕聲訴情 只有天空聽得見我們
  • 「你聽得見嗎?」杭州電臺男主播被戲精客服套路至崩潰
    汽車投訴節目的電臺男主播為幫市民討個說法,直播撥打了當事廠家客服電話,沒成想,卻遭到戲精上身的客服一通「靈魂拷問」: 「您聽得到我說話嗎?可以聽到嗎?」…… 據@西湖之聲 23日消息,在3月23日最新一期的杭州汽車投訴節目《虎小叔說車》中,投訴人章小姐自稱於去年12月29日買了一輛寶沃BX51.4T先鋒型車。
  • 女子患上突發性耳聾 聽得見女聲聽不見男聲
    (CFP)最近,市民鍾女士突發耳鳴,一開始,她的左耳只聽得見女聲,聽不見男聲。又過了一段時間,什麼聲音都聽不見了。經醫生診斷,她患上了突發性低頻耳聾。記者從人民醫院、市中醫院了解到,隨著天氣轉冷,突發性耳聾患者明顯增加,20多歲的年輕耳聾患者在門診中屢見不鮮。
  • 田馥甄新歌〈自己的房間〉感受每一個當下/尤克裡裡彈唱譜
    ◎田馥甄2018新歌〈自己的房間〉現場錄音單曲,歌曲由田馥甄作詞林祐萱作曲; ◎田馥甄將自己對音樂最初的原點化做音樂,用音樂來直接記錄她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首站以自己最私密的房間為主題,發行〈自己的房間〉單曲,並請來陳珊妮擔任單曲製作人;◎田馥甄用質樸的文字呈現自己的心境,為這首歌填詞。
  • 織機、嘆息、蟲鳴聲
    她媽媽說,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是蟲鳴聲,是蟋蟀在叫。兒子說,也不對,木蘭在織布,要什麼蟋蟀在叫。兒子給我們講解:這裡的「唧唧」是嘆息的聲音。其實,他們老師說,去年教書的時候,還說是織布的聲音。今年就改過來說是嘆息聲音。我問兒子,你認為應該是什麼聲音?兒子說:嘆息聲,考試的標準答案!
  • 久違的蟲鳴聲,金蛉子的ASMR
    【1】蟲鳴ASMR有一段時間我特別著迷於各種自然類的白噪音。各種海水的聲音,雨落屋簷的聲音,小溪潺潺的聲音,森林裡的鳥叫,雪地裡咔哧咔哧的踩雪的聲音。人們把蛉蟲放在懷裡養著,用身體的溫度幫助蛉蟲再寒冷的冬天能夠生存的更久,讓人們再冬天也能聽到悅耳的蟲鳴聲。 【3】蟲具別害怕,不是養跳蚤啊,蛉蟲的貼身飼養有很專業的用具,稱為蟲具。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導語: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但是其實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最孤獨的鯨魚,因嗓門太大,唱歌沒人聽得見,單身幾十年。
  • 在春暖花開的廣德,悉聽草長鶯飛、潺潺流水、蟲鳴鳥叫的美妙聲音
    蟲鳴鳥叫,閒逸自在閒適的日子裡,最適合在廣德,於山野間聆聽一聲鳥鳴、幾處蛙叫,自有一番閒情逸緻。橫山國家森林公園松林滿山,鬱鬱蔥蔥,空氣十分清新。置身於此,被浩瀚無邊的翠綠包裹,聞蟬鳴鳥叫,有氧「森」呼吸,愜意極了!
  • Hebe 自己的房間 首播
    >夥同製作人陳珊妮、導演黃婕妤、跨界音樂人共同打造《自己的房間》 不僅是現場錄音 更升級為田野錄音 自嘲是愛自找麻煩的神經病  田馥甄將自己對音樂最初的原點化做音樂,以自己最私密的房間為主題,在20號數位發行《自己的房間》單曲。
  • 聽著蟲鳴話葫蘆 —— 十裡河2
    貓兒胡同·第139輯聽著蟲鳴話葫蘆
  • 特稿 | 「聽得見」的關愛
    他們需要在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的協助下,才能聽得更清晰。「但是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大多數家庭都很難承受這個經濟壓力。」談到這,封麗霞老師顯得很無奈。
  • 愛耳日特輯丨「你好,我的李煥英」,您聽得見嗎?
    2、言語分辨能力降低:雖然能聽得見聲音,但很難分辨內容,說話總愛打岔,答非所問,經常要求大聲點說話,與親朋好友鄰居溝通產生困難,由此出現隔閡。3、聽覺重振現象:表現為小聲講話時聽不清,大聲講話時又嫌吵,對聲源的判斷能力下降。
  • 聽得流淚坦白白,心相隨演唱《傷心愛情夜悲淚》!
    小孩子不懂,總會說:「誰誰奶奶看戲看哭了羅,我見她擦眼汁」。我們的雷劇雷歌,是我們雷州人的文化遺產,做為雷州人,我們要好好地喜歡它發揚它。聽得流淚坦白白,心相隨演唱《傷心愛情夜悲淚》!﹌﹌﹌﹌﹌﹌﹌﹌傷心夜裡誰能解,心痛頭暈在房間。夜已更深無睡意,窗外月明照內來。
  • 專訪達良俊:聆聽城市中的蟲鳴鳥叫
    閒暇之餘,在公園小徑散步,享受樹蔭下的清涼與耳邊的蟲鳴伴奏聲;周末時分,駐足於濱水空間,欣賞飛鳥輕觸水草、滑翔而過的英姿……這是上海城市生態空間帶給人們的自然野趣。生態之美,人人嚮往;綠色之城,人人期盼。但究竟什麼是美,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的「綠」?在城市生態學者達良俊看來,答案就在身邊。
  • 「千年一嘆」中國崑曲新年音樂會丨聽得見的時間,看得見的歷史
    「聽得見的時間,看得見的歷史」,一場雅部音樂會,半部中國文學史。一個半小時演繹中國兩千年的朝代變化、時空穿梭,讓歷史可見可聽可感。源遠流長,盛世流芳,用最純粹的中國聲音,讓大家聽見到最厚重的中國歷史。「她繡口一吐,就勾出半部中國音樂文學史」,別開生面,濃縮而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