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錦鯉財經
2020年的國產劇現狀似乎有些魔幻。回望前半段歷程,《隱秘的角落》引爆全網「爬山梗」,《摩天大樓》帶領Angelababy的哭戲演技頻頻登上熱搜,《沉默的真相》少見地高開高走,豆瓣評分一度刷新國產劇新高。
無論哪一部,多少都讓觀眾看到了些許國產劇的曙光。可「天下觀眾苦好劇久矣」,才剛剛燃起的希望轉眼間就被下半年一連播出的幾部劇暴擊湮滅。
11月15日,自詡是「亮劍3」的抗日神劇《雷霆戰將》不僅被網友吐槽,還引起「人民日報」親自下場批評。次日,該劇在愛奇藝、騰訊、芒果TV全面下架,首播平臺湖南衛視最終停播。
《雷霆戰將》因題材觸及觀眾逆鱗,慘遭下架在意料之中。隨後唐嫣的《燕雲臺》以古早的瑪麗蘇大女主格調幾乎擊潰觀眾的底線,而上線不到一周便被全網眾嘲的《鹿鼎記》,憑藉主創浮誇的演技與敷衍的劇情服化道,豆瓣評分持續斷崖式跌落。
然而,一部劇被瘋狂嘲諷未必沒有好處,我們時常將「黑紅」概念灌輸在流量明星身上,這種邏輯若要用到一部劇上也恰為合適。《燕雲臺》、《鹿鼎記》儘管口碑評分日漸慘澹,網友口誅筆伐,可熱度卻遲遲居高不下。或許,對於很多主創來講,眾嘲狂潮總好過平靜如水。
國產劇,要評分還是要熱度?
不可否認,爛劇出收視,且網絡發酵能力可見一斑。從表面上看,網友的抨擊對任何一部劇都是「降維打擊」 ,但在這背後潛藏的一個事實是,爛劇的流量熱度也因此蓬勃,相反很多口碑不錯的劇卻默默無聞,有落入下風的趨勢。
以最近憑一己之力養活了B站無數影視UP主的《鹿鼎記》與《燕雲臺》為例,儘管被輿論圍攻成鼎沸之勢,被不少網友戲謔為「大型社死現場」,但從二者屢屢承包微博熱搜的跡象上來看,其處境未必有我們想像得那般尷尬。
此前,《鹿鼎記》首播之日便輕易獲得CSM全國收視率實時排名第一,平臺數據不斷被刷新;
愛奇藝熱度指數突破8275,優酷熱度指數高達9986,微博熱搜累計吐槽話題30多個。不僅如此,貓眼、燈塔、骨朵等多個數據榜上,該劇一度位居第一。
無獨有偶,《燕雲臺》開播三天,騰訊視頻播放量達到2400萬,短短五天之內上了八次熱搜。反觀有些口碑俱佳的劇,待遇遠不能與之相配,例如王倦的代表作《大宋少年志》豆瓣評分8.2,小成本校園劇《一起同過窗》擁有9.1分的優質成績,二者長期處在「查無此劇」的狀態,只偶爾在豆瓣或者知乎的「推劇榜單」上現身。
我們應該能夠察覺到,一部劇的輿論熱度或好或壞並不值得創作團隊注意,因為這種現象在某種角度上所帶來的流量效益非同小可,尤其能直接造就其本身的商業價值,為以其為中心構建的話題世界注入新的變量。
在此背景下,主演是利益鏈中的第一順位。年初被網友瘋狂吐槽三觀不正的《下一站是幸福》,雖然豆瓣評分不斷下滑,甚至跌到及格線外,但主演宋威龍不僅微博漲粉超百萬,還拿下4個品牌代言。相比之下,秦昊除表情包外,商業端反響平平,《沉默的真相》也沒能復刻白宇在《鎮魂》時期的榮光。
事實上,有些劇難逃「故意」激起輿論的嫌疑,《鹿鼎記》的表現便遭到不少質疑。要知道,該劇的製作團隊曾經有著優秀的履歷,出品方「新麗傳媒」手握《慶餘年》、《白鹿原》等多部爆款劇,導演或者編劇的代表作皆是《雞毛飛上天》、《虎媽貓爸》、《幸福來敲門》等優質劇,主演張一山的演技有目共睹。
偏偏是這種陣容打造出的《鹿鼎記》猝不及防地「翻車」,箇中緣由恐怕很難讓人不去懷疑,畢竟《鹿鼎記》有眾多版本珠玉在前,若不能超越,鋌而走險,劍走偏鋒去「出圈」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只不過,這種招法的尺度顯然不好把控……
選對題材等於成功一半?
以往的國產劇市場遍地開花,經典劇集經久不衰,各種題材大放異彩。可輾轉到現在,國產劇內容式微,依靠新題材加速出圈反而成了一種現象級依賴。近年來,耽美題材拉開一場場轟轟烈烈的「造星運動」。
2016年,小成本網劇《上癮》使得主演黃景瑜、許魏洲在演藝圈嶄露頭角;2018年,《鎮魂》出圈,朱一龍一躍成為新流量「四大牆頭」之首;2019年,《陳情令》大爆,肖戰、王一博頃刻間名聲大噪。
坦白來說,這些劇集的走紅和一貫意義上的「良性製作」沒有太大關係。《鎮魂》豆瓣評分6.1,略顯幼稚的背景設定、五毛特效與爛改的故事線處處是硬傷;《上癮》打著色情擦邊球,被下架後依舊擺脫不掉「賣腐」的標籤。
內容不行,題材來救。這或許是國產劇式微壓力下的「惡性循環」,在耽美文化炙手可熱的今天,同性題材劇註定成為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潮流,據娛樂產業科技服務商Funji歡集的統計數據,2020年共50多部耽美影視改編版權售出。
這種「題材紅利」或許正滲透到國產劇的角角落落。不止耽美題材,不難看出,一部劇大火之後就會出現無數同題材的劇來分食整塊「蛋糕」,《致我們美好的小時光》、《奈何BOSS要娶我》等甜寵劇大熱之後,此類題材漸成霸屏之勢,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四季度中共計將有23部甜寵劇陸續播出。
然而,並不是每部甜寵劇都能複製同樣的命運。根據骨朵數據發布的《甜寵劇洞察與分析報告》中,在近四年大約200部劇集中,爆款作品寥寥無幾,佔有率不足5%。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近200部劇集中,僅有50%能夠受到有效關注,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作品不超過10部,7分以上的作品不過20部。
當然,今年勢必是「懸疑元年」,前有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後腳優酷上線「懸疑劇場」,騰訊用一部《摩天大樓》緊跟著打入懸疑陣營。今年6月份,優酷公布「懸疑名單」,平臺下半年預計開播14部懸疑劇。
本以為踏著熱門題材的浪潮能事半功倍,但這種跟風心理有明顯的的副作用,例如,題材趨於飽和,尤其大環境下觀眾的審美愈發挑剔多樣,題材同質化使得內容創新難上加難。有些劇生於題材,有些劇卻死於題材。
外來劇集體隕落,國產劇喜憂參半
美劇日劇韓劇甚至是近年來的泰劇,都曾一度在我國觀眾的心目中被奉上神壇,或許有些人潛意識裡覺得如果不是這些外來劇集,國產劇的處境不至於如此被動,但走過前幾年的輝煌,無論是韓劇還是日劇,在歷經過萬人空巷之後,憊態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以韓劇為例,當精緻的浪漫主義公式宣告失靈後,不斷謀求新思路的韓劇卻在一部部高開低走的作品中被觀眾無情拒絕。
今年4月份,韓國SBS電視臺播出的奇幻愛情題材《the king》出師不利,在開播首日,該劇以高姿態席捲國內外眾多網際網路平臺,但短短兩集之後,不出彩的劇情與演員演技使得收視持續下滑,國內豆瓣評分由9.2慘澹下跌至7.2.
這不是今年韓劇的特例,在韓國刷新有線臺最高收視率的《夫妻的世界》,由於後期混亂的感情關係與令人匪夷所思的劇情走向,整體口碑不斷下滑。該劇在國內一舉一動都能引發熱搜話題,在大結局前夕,諸如「夫妻的世界毀三觀」、「被夫妻的世界氣死」、「夫妻的世界爛尾」等微博話題屢見不鮮。
韓劇向來靠高水平編劇大開「金手指」,相比國內的編劇生存現狀,韓國的編劇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基礎都高出一大截。可就在這樣的內容生態下,《九尾狐傳》深陷抄襲醜聞,國產優質劇集《東宮》、《結愛》、《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一時成為韓劇抄襲重災區。
無獨有偶,隔壁日劇亦風採不再,去年的懸疑劇《輪到你了》有關爛尾的網絡罵戰持續將近一個多月;泰劇《假偶天成》大爆之後,主演卻陷入辱華風波。有意思的是,眼看國內耽美吸粉現象成風,海內也紛紛上演「社會主義兄弟情」。
根據調查,目前要數日本的耽美題材劇最蓬勃。繼《大叔的愛》之後,在中國市場打響知名度的日本耽美劇高達10部左右;泰劇不甘示弱,2020年耽美題材劇集成井噴之勢,不少泰國男演員被這波紅利所惠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的外來劇在中國市場上似乎在集體水逆。2019年4月份,陸續有觀眾發現熱門平臺「韓劇TV」劇集斷更, 緊接著,韓國影視娛樂、韓劇網、影視大全等APP相繼崩臺。早在此前,美劇控、日劇社、泰劇大全就曾面臨下架危機。
從《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充分滿足了一票女性觀眾的粉紅幻想後,已經過去將近七年有餘,一方面是觀眾對韓劇再創神話的翹首以待與無條件的支持與信任,另一方面迎來的卻是一部部爛尾的作品。
外來劇的隕落,對於國產劇來講應該是個難得崛起的機會,可換個角度去想,胃口被養刁的觀眾們面對國產劇,嚴苛度只會高不會低。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