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5年後,
東街口商圈迎來華麗轉身
本月24日(下周一),
南街將恢復公交通行,
新的公交站棚已經到位
↓↓↓
因地鐵東街口站開工、南街封閉,
這裡「蕭條」了5年
昨天這條南街公交站恢復通行的消息一發出
朋友圈通通都是回憶殺
喚起了我們東街的記憶
東街口,曾是福州商圈的「一哥」,
承載了幾代福州人的記憶。
曾幾何時,和朋友相約逛街的時候,
我們會說,東街口天橋上見。
和女朋友約會時,
我們會說,東街口天橋等你,不見不散。
外地的友人來福州,
我們會說,我帶你去東街口轉轉吧
……
你還記得東街口天橋被拆前
曾經約會時的那一句,
「天橋見」
情侶們在即將拆除的天橋下合影
現在道路已經煥然一新,準備開始迎客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昨日,記者探訪了南街改造項目的建設情況。目前,480米的南街地下,已建有四個下沉式廣場,總面積有7個足球場大,力爭年底完工。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古樸與現代並存,毫無違和感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新南街民國時期風格的建築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新南街民國時期風格的建築
津泰路改造之後,沿街店面將變成騎樓風格
是不是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
(攝:海峽網 陳娜記者)
改造完成後拆開圍擋
東街已經初露雛形
等到2018年時,東街口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全新的模樣,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效果圖搶先看
↓↓↓
東街口天橋沒了,景觀廊橋來了東百和東方百貨兩個商場之間建一空中廊橋聯通。我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商場裡邊購物邊看你!
地下商業街+下沉式廣場 叼炸天
南街地下空間示意圖
地下商業中心示意圖
A地塊下沉式廣場(大洋對面)而未來南街將有4個下沉式廣場,分別設在塔巷黃巷段、黃巷安民巷段、安民巷宮巷段和宮巷吉庇段四個段口。
大洋百貨也在改造,未來也許是這個樣子
原來東街口天橋一角的聚春園大酒樓,這是它未來的效果圖,以後這裡將建設一個「閩菜博物館」。
重點是!以後只要在東街口,再也不用擔心流量爆表了,因為全街區將會有wifi覆蓋,還會增加230個地下停車位。
改造升級後,
東街口商圈的各個位置都有具體的定位。
聚春園大酒樓建閩菜博物館;
三坊七巷南街段主打休閒元素;
東百、大洋等商場打造最高端消費區;
南后街為歷史文化商業街
……
總而言之
新東街口很快就要回來啦
小八對新東街充滿了期待,
但是,懷舊情緒卻止不住了!
好想念以前的東街口,
可是我們卻再也回不去那時候了。
特別是吃吃吃吃吃吃~~~~
曾經的南街老店,塔巷口小吃街、安泰夜市……
假如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吃什麼?
鄧記飯莊
印象裡的鄧記環境不好卻總擠滿了人,喜歡鄧記的荔枝肉、醉排骨和爆炒雙脆。
北味煎餃店
每次路過總看見很多人在排隊,於是……乃們懂噠。
新星牛排館
你吃牛排是從新星開始的嗎?它是福州第一家牛排館,福州一代西餐啟蒙。一份牛排套餐18元,包括開胃甜酒、濃湯、牛排、煎蛋、義大利通心粉等。懷戀新星,曾經奇葩一樣的存在。
塔巷小吃街,曾經是小吃街的翹楚。好吃的老字號魚丸,傳統的福州拌粉幹,還有海蠣餅、蝦酥、春卷、豆芽餅……當塔巷不再有小吃,這條小吃街已經停留在了2007年。
塔巷蛋煎餅
雞蛋兩個、蔥花、豆芽菜……現煎現賣,包你滿意。仿佛還能聞到依伯做煎餅的時候,鋪面而來的香味。八卦君好想念那裡的煎餅。
塔巷口魚丸
曾經超喜歡吃這裡的魚丸,但現在搬遷到大洋背後的塔巷口魚丸好像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味道。
老依海拌粉幹
曾經的老依海拌粉幹,店在塔巷深處,還入選過省十佳金牌老字號。以前很多人會特意跑來塔巷只為吃一碗「老伊海的福州傳統拌粉幹」。
永和魚丸
現在福州已經遍地開花……
阿貴餛飩
曾經的阿貴餛飩在塔巷是個新貴,在一片老房子中格外醒目。
網友曾經的幸福午餐是這樣的:
在阿貴餛飩,點了鮮肉餛飩,兩元。等餛飩的時候,到一旁買了雞蛋煎餅,豆芽很多,三元。來到永和,魚丸一碗,還是熟悉的味道兩塊5。繼續向前,老伊海拌粉幹,拌粉幹,用的豬油很香,一塊5。灌了一肚子的湯湯水水,打了個飽嗝,回家。
小八算了一下,餛飩+蛋煎餅+魚丸+拌粉幹,全部只要9塊!!10塊錢吃四家店還有找的年代,請帶我回去好嗎?
安泰夜市
去年,熙熙攘攘30多年的安泰夜市關閉。安泰夜市裡你最懷念什麼?看過的美女、逛過的街、買過的書、淘過的打口碟……
QAQ小八沒有出息的還很懷念那裡的燒仙草,章魚小丸子、麻辣燙、便宜又好喝的奶茶,還有那裡的空氣裡還總瀰漫著肉的香味……
據說安泰中心,未來的模式將效仿香港銅鑼灣商業街模式
香港銅鑼灣街景
不知道以後的東街口美食一條街會是什麼樣子?那些以前的老店還會回來嗎?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小八腦補了一下,該不會變成我們福建人自己開的臺灣美食街那樣的吧?或者是什麼新疆烤肉串?
想想就飽了呢
最後,八卦君送給大家一張2012年南街要拆毀前的影像↓↓有些東西,消失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圖片作者:池志海)
(本文編輯自八卦福州
部分素材整理自福州新聞網、海峽都市報等公開資料
圖片來源網絡綜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