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中年喪偶,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現實生活裡,那些中年喪偶後獨居的女人,卻越活越安逸快樂,到了老年不僅長壽,還比一般人更健康。有人說,女人本身也比男人長壽;有人說,這樣的女人,兒女比較孝順;其實,比較長壽的喪偶女人,往往都是一個人獨自生活。下面我們來聽聽2位85歲老人說的內心真實話,看看她們是怎麼一個人支撐家庭的日子。
1、85歲的李大姐說,我已經寡居了40年,最初的10年,是我最為艱難的時候,兒女還未成家,還有公婆需要照顧,只能獨立自強,咬牙挺過來,日子也就慢慢的好了起來。
我今年85歲,已經寡居了40年,三個兒女都有了孫輩人了。40年前,老公因出公車遇到車禍去世。那時,我一個普通的工人,還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要撫養。雖然我的身體不是很好,可面對現實生活,我必須自己去扛,去爭取。三個兒女先後考上了大學,也分配了工作,我還成了單位裡人人羨慕的對象。
再後來,公婆的身體不是很好,我又要照顧他們,等把他們都伺候走了。我的兒女有了孩子,我還要咬牙堅持著幫他們照顧孩子。也許,沒有依靠,自己只能強打起精神來面對,我的身體反而越來越好了。兒女的孩子都大了,我就不想跟他們一起住,我覺得一個人住清淨也清閒自在,想吃點什麼自己做,不用孩子們照顧我的口味。
我從65歲開始就一個人居住,老二跟我在一個小區,他跟兒媳會經常過來看看我,也會跟我買些日常必用品。我從來不白讓孩子們幫我,我都會給他們錢的。我有退休金,三個孩子過年都會給我孝順錢,我都會慢慢還給他們。
想想自己獨自走過的這40年,真心的不容易。也讓我學會了清心寡欲,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必跟誰攀比,跟誰比較,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快樂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對他們事事操心,自己好了,兒女才能夠省心。
雖然我中年喪偶,可我經濟獨立,家中的頂梁柱倒了,我不能倒,我要把3個兒女撫養成人,只能自己承受來自生活的各種壓力,這也讓我越來越堅強,因此,我的心態也被歲月磨的越來越淡然,所以身體健康長壽吧。
2、85歲的周大姐說,我已經寡居了30多年了,我覺得一個人的日子雖孤獨寂寞,但簡單清閒,不必考慮很多事,剩我自己,公婆也沒有讓我伺候,我只需要照顧好自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煩惱。
我今年85歲了,老伴在我50歲退休的那年病逝了,那時兒子還沒有成家,女兒已經嫁人了。老公的病把家裡的積蓄幾乎都花完了,也沒有留住他。老伴走了,我拿著微薄的退休金,怎麼攢也不夠兒子結婚用的啊。
我開始琢磨著是打工,還是自己做些小買賣的呢?我們老家是做毛巾什麼的,我就從老家批發過來,在城市裡早晚趕早市和晚市賣這些,慢慢地積攢了些錢,我又盤了個小門臉,把小生意擴大,經過幾年的打拼,終於給兒子攢了結婚錢。
兒子結婚後,孩子們心疼我,想著讓我休息,別幹了,可我不願意。因為那個時候,已經不用自己坐長途車去進貨了,都是直接打電話給送貨,我只守著小店看著就行,平時的打理,兒子就都辦了。
在這期間,也有人給我介紹老伴,可我總覺得不能為結婚而結婚吧,遇不到合適的,我就一個人單過。我覺得一個人過日子,雖然有些孤獨寂寞,但日子也清閒安靜,不必為很多的家務事煩心,也不必為家庭成員的關係生氣。
因為就剩我自己,公婆的養老都沒有用我,我只需要把自己的小家庭打理好就可以。70歲後,我就把小店盤出去了,自己享受晚年生活。兒子兒媳想讓我跟他們一起居住,我不願意,我覺得自己一個人還能動,不想麻煩他們,等自己不能自理了,我就讓兒子送我去養老院,不給兒子添麻煩,他也有自己的一大家子事情。
我覺得,雖然我中年失去了老伴,可我並沒有失去生活,在努力打拼生活的過程裡,我覺得自己越活越通透了,自己的精神也越來越好,心態也越過越淡,所以,看開看淡了世間事,心靜了也淡了,自然身體就舒服了。
結語:
中年喪偶的女性,經歷了生活的打擊後,自身更加的堅強,對待世間的人情世故更加通透,能夠不與人攀比,不與人計較,過自己簡單的日子。
中年失去家庭的頂梁柱後,她們不得不堅強地去為兒女們打拼,她們吃苦耐勞,性格樂觀豁達,面對困難能夠平淡的接受,在清心寡淡的日子裡,沉澱了自己,不操閒心,不管閒事,只過自己的日子。
這樣的女人,經歷歲月人生的打磨,內心更加堅強,更有自己的主見。對待兒女和他人都是和善的,在家庭裡,她們就是一大家人的定海神針。由於長期的勞作,她們大多有健康的身體,知道要保重好身體,才能不拖累兒女,這樣的老人才是家庭裡的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老人的家,是溫暖幸福的。」祝願天下老人都能夠被歲月溫柔以待,被自家的兒女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