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津雲新聞記者 王敬怡 攝影 姜曉龍
共享單車自2016年橫空出世後,成功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重要難題,給民眾出行帶來許多便利,同時也催生出新的職業和群體。快遞小哥、外賣小哥早已家喻戶曉,相比之下共享單車運維小哥卻「藏得很深」,但實際上他們也是社會正常運作的重要一環。共享單車輕輕一掃便捷出行的背後,是「陳曄們」夜以繼日的付出。
陳曄,是天津青桔單車的一名運維人員,負責整個河東區青桔單車的車輛運營維護管理,他的任務是每天對負責區域的共享單車進行巡查、現場維修,找失聯車、超範圍車,從早到晚穿行在大街小巷,對城市裡的共享單車進行全面排查,每顆螺絲、每個鏈條都是他關注的對象。「我從2017年開始進入共享單車行業,算是第一批陪伴天津共享單車市場成長的『老大哥』啦!」陳曄操著一口濃鬱的天津話,回想自己的經歷這樣說,「之前一直在開計程車,共享單車行業剛剛發展,我想著嘗試些新的領域。」幾輪面試後,陳曄正式成為一名共享單車運維小哥。
古有「何嶽還金、林積還珠」,入行4年來,拾金不昧的故事在陳曄身上屢見不鮮。2020年5月21日一早,陳曄像往常一樣,正在靖江路地鐵站調度車輛,他發現青桔單車的車筐裡有一個黑色背包,「打開背包發現裡面有文件、鑰匙和一個信封,信封裡面有一疊厚厚的現金。我當時在地鐵站口喊了兩句,沒人回答。」陳曄馬上把背包送到屬地派出所,「下午2點,失主找到青桔,聯繫到我後,我們一起去到派出所拿回失物。」經核實,當天失主隨身攜帶2萬元現金來津辦事,由於限行只好掃碼騎上了一輛共享單車,他當時隨手把背包放在了車框裡,由於辦事著急,到達目的地後就把背包忘記了。
「撿到東西、錢的次數太多啦!6000元現金、3000元超市購物卡,最多的見過300萬的工程發票!iPad一年能撿五六個!只要是我們員工撿到的東西,絕對不會丟。」陳曄話裡透露出幾分職業自豪感,「我和轄區內地鐵站附近的商戶都很熟,如果失主回來找,他們一定能聯繫到我。」與此同時,陳曄和轄區派出所民警也保持著聯繫,「如果失主報警的話,民警通常也會問問我有沒有撿到東西。」被同事們稱作「拾金不昧連續劇」的陳曄每每幫失主找回後,都會婉拒「感謝金」,於是,一些失主就用錦旗來表達感謝。錦旗上「路不拾遺,敬業正直」八個字代表了以陳曄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一線運維人員的工作日常,也體現了他們在社會一線默默傳遞的正能量。
「我們的團隊很融洽,也很堅持,我們一直堅持給這座城市的交通改善盡份力,天津的交通越來越便利,我們也驕傲。」陳曄說,運維絕對是「體力活兒」加「腦力活兒」,並不是簡單的清理和搬運共享單車,他和區域內運維人員組成「護衛隊」,出行高峰時,他們不停地歸置亂車,想方設法讓車「動」起來,「你看成林道地鐵站,A口和D口雖然只隔了一條馬路,但是A口流入量大,D口卻流出量大。」說到管轄區域,陳曄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對於每條街、每個站點區域的了解,才能在用車高峰期間遊刃有餘的做些區域間的車輛調度和清理淤積等工作,滿足大家出行騎車的需要。
平時,他們要走街串巷,把停放不規範的單車歸置到停車位上,把藏在犄角旮旯的單車「解救」出來,把報修車和故障車找回來……雙手抓牢車架,肩膀發力抬起單車搬到便道或是調度車上碼放整齊,像這樣的抓舉動作,陳曄說,一個運維師傅每小時要重複400次,每輛車在25斤左右,上班就像進了健身房。
除了共享單車,陳曄還要跟人打交道。他的手機裡,街道、管委會、城管、交通隊等工作群有20多個,配合片區主管部門日常的監督指導和機動性工作的的配合。「每當微信出現需要清除淤積車輛的照片,我們就會立即前往。」陳曄說,青桔運維接到問題,會15分鐘跟進,半小時處理,如今陳曄對於管轄區各街道毛細血管的用車習慣「門兒清」。
「我們會針對熱點區域實現專人專區網格化管理,定時定點處理亂停放車輛,避免造成單車堆積。」想在前,做在前,陳曄談及自己的工作,「普通的工作中可以方便到別人,能獲得一種『榮耀感』,其實這也是一種幸福。」他說。
共享單車是一面照射國民素質的「鏡子」,「每天我走路的步數35000步打底,這還不算上騎自行車去巡檢的路程。」共享單車運維是365天,天天都不能鬆懈的崗位,只要路面有車,他們便會在崗,「每天整理完我們自己的車,發現還有別家的車堆在那兒。」陳曄說,遇到這種情況,他們也會幫著歸置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亂了,人家只會覺得是這個業態秩序不好,大家都受影響。「無差別對待嘛!疫情期間,公司也是要求我們在重點區域把所有品牌的共享單車統一消殺,為了用戶和大家的安全。」
「說真的,這份工作不輕鬆,但是看見共享單車及時、高效,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看見人們在需要用車的地方,能騎上我們送去的車,心裡很高興,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陳曄打了個比方,「我覺得青桔單車就像我自己的一樣。」有時看到原本應該停放在路邊待用的車,卻出現在馬路中央、樹杈上,甚至「四肢不全」,「我特別心疼!」現在陳曄已然養成了「職業病」,「歇班的時候看到路上的車倒了、擺不齊,我也會順手弄一下。
對陳曄的採訪,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一線又一工種的狀態,也讓我們看到,還有這麼一群人,默默的為了大家日常出門「騎車」而辛苦保障的人們。如果我們在日常出行沒有這麼急的時候,多推一步停規範,多抬一下靠邊停,或許,是我們對於「陳曄們」最貼心的感謝。同時,也希望人們能文明用車,安全騎行,享受低碳出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
原標題:《共享單車運維小哥陳曄:N次路不拾遺,讓青桔在需要的地方停放》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