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鴨掌,或許是極少數人愛吃的菜,我先做來嘗嘗···江城潮爸日常午餐記錄······2019年8月25日···

2021-02-16 江城潮爸美食會

當年在北京的利群烤鴨店吃過一次芥末鴨掌,就喜歡上了這種口味。說到芥末,我會聯想到榴槤,喜歡的人愛得發狂,不愛它的人可能聞一聞都會敬而遠之(比如我)。

鴨掌這玩意兒平時也不容易買到新鮮的,但凡菜場裡賣的新鮮白條鴨,沒有哪個商販會單獨把鴨掌砍下來,只賣鴨腿以上的部分(感覺自己說了句廢話)所以平時心血來潮,想啃幾隻鴨掌下下酒,要麼只能去滷貨店買現成的,要麼就去超市買點回來,自己在家整 。大一點的超市生鮮櫃檯應該都會有賣那種解凍過的鴨掌,現在食品安全查得這麼嚴,估計也不會是那種凍了幾十年的越南貨。所以,我昨天突發奇想,想整點芥末鴨掌嘗嘗的時候,也是直接殺向超市,拎了兩盒回來,大概十二三個吧。

OK,芥末鴨掌的簡單製作方法,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在家摸索,所以沒有記錄太多的照片,但是流程方法用文字表述也是非常簡單的,以下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做法。

第一步:完全解凍好冰鮮鴨掌洗乾淨後,冷水入鍋,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即可撈出,這一步會把鴨掌的血汙和雜質去除掉,煮沸後最多也就煮一兩分鐘。撈出來溫水洗乾淨備用。

第二步:準備幾片香葉、少許花椒粒、一顆草果、一枚八角、一小段大蔥白,再拍一小塊帶皮的生薑,然後連同鴨掌,一起放到鍋中,加入完全沒過鴨掌的水量,大火煮沸(煮沸後加少許鹽,再來幾滴料酒去腥增香),轉中火再煮20-30分鐘,把鴨掌徹底煮熟後即可撈出、瀝乾水。

第三步:撈出的鴨掌自然攤涼,待其溫熱不燙手的時候,改刀斬成小塊,先把鴨掌從中間較粗壯的那一截軟骨處下刀剁開,上半部分很輕鬆就能切開的。

▼ 這幾張圖就是改刀好的鴨掌,大家注意觀察它的軟爛程度,熟透的鴨掌並非要煮到皮開肉綻,這是需要在煮的過程中靈活觀察的。

因為在煮的時候已經加了少許的鹽,相當於比較清淡的滷製,所以煮熟的鴨掌就這樣抓起來直接啃,也是非常過癮的,或者蘸那個萬能的料汁兒吃,您懂的  萬能料汁兒就是那個 小龍蝦蘸料 啊,您還記得不?點藍色字就能再次回顧。

▼ 重點要說說下面用來拌鴨掌的芥末汁兒。不複雜、一點也不複雜。第一步:往碗裡擠適量的芥末,量您根據自己口味兒來隨意掌握;第二步:往碗裡倒少許開水,一定要開水才能完全激發芥末的香味兒噢!加水後攪勻,把碗扣上蓋,讓芥末的香味兒再次盡情地釋放出來,大概扣10-15分鐘足矣;第三步:往芥末汁裡加少許白糖、鹽,滴幾滴香油,攪勻,再蓋上蓋扣三兩分鐘,搞定!

▼ 接下來就把芥末汁兒均勻澆在鴨掌上,拌勻一點。是的,就這麼簡單。

雖然是初次嘗試,自我評價還是蠻好的,我老婆一個人吃了不少,哈哈,孩子不敢吃芥末,我讓她啃了一些原味的

▼ 韭菜炒土雞蛋。 這陣子能吃到土韭菜確實是口福,天氣太乾旱了。很多青菜的生長,都有賴於菜農一天數次地澆水,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啊!

▼ 紫菜煮墨魚丸。 這個墨魚丸(當地叫墨斗丸)是汕頭帶回來的,我最愛吃的一種丸子,口感相當彈牙,並且墨魚肉真材實料,當時買它的時候花了八九十一斤啊,您想想,這幾顆丸子成本不低啊

煮這個丸子很省事兒,冷水下鍋,水沸後丸子全浮上來了就表示熟透了,把紫菜扔一些進去,加一丟丟鹽就OK了。

▼ 超市買的那種小盒的蘑菇,也忘了叫什麼名字,說實話,沒菜場裡散稱的平菇好吃。但是菌類食物營養價值高,偶爾吃吃對身體健康有益。

潮爸菜譜一直都在及時更新呢

300多種魚、肉、蝦類家常菜做法

請按下圖指引方法查看

第二種查閱菜譜方式:點擊文末左下角   閱讀原文

進入 潮爸菜譜搜索頁,在文本框中輸入菜名關鍵字即可

如果還是無法搜索到您需要的菜譜(請原諒,潮爸是純業餘新手、且獨自寫這個菜譜公眾號,所以沒那種商業號的專業度),或是家有貴客來到,急需您大展廚藝,而您深感茫然······別慌,給潮爸發個微信,您懂的···

如果您已經完全明白回家吃飯的重要性

務必將這份菜譜轉發給家裡做飯那位

這將直接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你懂滴···

然後右下角點個「在看

這將會分享給您朋友圈中更多的好友

相關焦點

  • 北京人為什麼那麼愛吃「芥末鴨掌」?
    北京人為什麼那麼愛吃「芥末鴨掌」?京城的芥末鴨掌為何北京人那麼愛吃?
  • 吃不了芥末鴨掌,沒關係,這樣做才能補充膠原蛋白,簡單好上手
    烤鴨,大家比較熟悉,老字號的烤鴨號稱中國第一名菜,老字號裡面有28道菜是標準化的,烤鴨會有一些鴨下貨,鴨頭、鴨肝、鴨掌等,這些下貨都要做出菜品出售,一個是豐富全鴨宴的品種,一個是節省成本。傳統做鴨掌的做法就是芥末鴨掌,大多用漲發的鴨掌,雖然顏色潔白但是口感和營養卻差鮮鴨掌一大截!烤鴨店裡都會用烤鴨下來的鴨掌做芥末鴨掌,口感彈牙耐咀嚼,最主要是好吃,跟漲發的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 新菜:芥末蝦球
    ▼ 芥末蝦球來也!  直入主題,把做法分享給大家。第一步:新鮮的大蝦剝出蝦仁,從背部彎曲剖開、去蝦線,衝洗後瀝乾水分,加少許鹽、幾滴料酒和一點胡椒粉拌勻,醃製幾分鐘。這道菜,堪稱東北經典美食。參考做法,您點藍色字連結: 酸菜燉大骨,據說每十個東北人中,十個都愛吃這道菜。
  • 再做香煎蝦餅,除了流程圖,這一次,我還拍了視頻.
    『 2017年寫過一次香煎蝦餅的菜譜,那次的蝦餅,追求的是口口蝦肉的痛快;2019年的時候,又一次把蝦餅的
  • 好吃又好看的南瓜餃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潮爸還特意用鮑魚做肉餡兒,您給打個分唄!
    新浪微博:@江城潮爸今日頭條搜索:江城潮爸前兩天,潮爸用老南瓜做了一道家常美味
  • 芥末是怎麼來的?芥末做成醬料有哪些?芥末怎麼吃怎麼存放技巧
    其成熟的種子經碾磨是一種辣味調料,稱為芥末,又稱芥子末、芥辣粉。山葵、青芥辣、西洋山萮菜。有人把它與中國的芥末醬,混為一談,是因為不了解。日本人食用的是西洋山萮菜的根,在鯊魚皮做砂皮上磨出來的醬;中國人食用的是芥末的種子,經過研磨而成的醬。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褐芥末原產於中國,歷史悠久。
  • 潮爸放大招,這道「馬蹄蒸肉餅」,您千萬別錯過!
    每次做這道菜,小傢伙都會說:給爸爸打一萬分!!!哈哈哈,所以說,這道菜有多好吃,您儘管去想。好啦,堅決不故弄玄虛。潮爸私房拿手菜:馬蹄蒸肉餅,菜譜流程無私奉獻,各位好友接招吧。從買肉開始就是關鍵環節。去肉攤子上跟老闆說:來一斤最新鮮的「前夾肉」!
  • 幹豆角燒五花肉,咱湖北人必須把這道菜做得漂漂亮亮.
    新浪微博:@江城潮爸今日頭條搜索:江城潮爸
  • 推薦兩本關於吃的書,《愛吃的人總會相遇》和《煮海筆記-潮菜天下...
    籤售分享會現場我認識小寬大概是在2007年的下半年,那時我是個剛剛入行的臨時工,小寬已經是京城美食名記了。《新京報》每周都有美食版,因此還不認識小寬本尊的時候,已經看過他很多文章了。那時他還做一個欄目叫《北京寶貝》,拍一些美女放在報紙上,人生得意之事不過食色二字,小寬在十幾年前已經在食色之海中風雲叱吒、遊刃有餘了。
  • 曬曬我家寶爸做的午餐,三菜一湯30分鐘搞定,網友:精緻又美味
    曬曬我家寶爸做的午餐,三菜一湯30分鐘搞定,網友:精緻又美味為期7天的深圳之旅到昨天已經結束了,今天的午餐是在廈門吃的。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窩舒服,這7天多數是吃外食,突然很想念自己做的家常菜了,寶爸說他也很久沒下廚了,中午就讓他露一手吧。所以今天中午三菜一湯的午餐是他做的,難得見他做一次飯,朋友圈肯定是要曬的,怎麼說都得「大肆表揚」他一下,誰知網友都評論說:精緻又美味。
  • 芥末味買包來讓男票嘗嘗
    對於90後出生的小編我來講,樂事絕對是吃薯片的首選品牌。它的薯片的口感,比其他薯片的口感要好很多。而且它沒有其他薯片那麼硬,吃起來很酥脆,好吃。樂事誕生至今已超過80年,期間出現過各種奇怪的口味。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樂事出的那些「奇葩」口味的薯片,薯片控!樂事這些奇葩口味吃過嗎?
  • 濰坊芥末雞:一隻雞,遇到黃芥末,便有了醍醐灌頂般的通透 |山東味兒系列
    和這芥末雞的味兒相似的,就是北京的芥末墩和芥末鴨掌了,一卷普通的白菜葉兒,一支家禽的腳板,遇到了黃芥末,突然也「醍醐灌頂」般的有了不一樣的精彩,我最愛的是芥末鴨掌,這玩意兒下酒最好了,嚼著微韌脫骨的鴨掌
  • 河南人不只愛吃滷麵,還愛吃烙菜饃
    眾所周知,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尤其在北方的農村,幾乎頓頓離不開麵食,午飯多以麵條為主。
  • 潮爸用53分18秒,炸出一鍋外焦裡嫩的藕丸子,原來秘訣如此簡單.
    新浪微博:@江城潮爸今日頭條搜索:江城潮爸
  • 鮮香微辣的滷香鴨掌,簡單2步就能吃,軟爛解饞,孩子愛吃的美味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會在三餐之外買一些零食放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而且相對於現在人的生活方式來說,但凡刷個劇,玩個電腦,要是不來點飲料或者零食,估計都沒有心思玩兒。而現在市面上很多滷味製品非常的暢銷,就比如說周黑鴨,五香居等等滷味大佬。
  • 爸 爸 菜 西門吹雪
    其實,在女兒心中,我這個爸爸就是她最喜歡的廚師,一手爸爸菜早已經拴住了這個小饞貓的胃。               女兒從小吃飯就不好,面黃肌瘦像根豆芽菜,看的我這個做父親的心疼不已。我毅然拋下電腦,奔赴廚房,繼承和發揚我父親的廚藝絕學,做出了我女兒最愛吃的一手好菜,讓這棵瘦弱的小豆芽變成了嗖嗖上竄的小白楊。
  • 日本人最愛吃的「芥末」,到底是用什麼做的?看完漲知識了
    日本人最愛吃的「芥末」,到底是用什麼做的?看完漲知識了日本四面環海,當地的海產資源豐富,當地人在吃海鮮的時候,特別喜歡配上醬油和芥末,但你知道日本人最愛吃的「芥末」,到底是用什麼做的嗎?看完長知識了,原來,日本人吃的芥末,其實取自於山葵的蔬菜,他們將山葵的根莖研磨成醬,就變成了平時吃到的芥末。但山葵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而且並不利於儲存,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成本保鮮,所以使用山葵製作的芥末是非常昂貴的,由山葵製作的芥末一般只會出現在高檔餐廳中,普通的家庭則會用綠芥末和黃芥末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