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片編劇到偶像劇教母!柴智屏不服流星花園爭議

2021-02-21 釋凡說影視

柴智屏,1962年5月14日出生於高雄。臺灣可米瑞智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東森戲劇臺臺長、影視製作人、經紀人。她曾製作《流星花園》《惡魔在身邊》《轉角遇到愛》《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時代》等現象級偶像影視劇。2002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亞洲之星」。

作為臺灣偶像劇教母級人物,柴姐曾一手挖掘了不少大神級人物,前有F4與大S,後有賀軍翔、陳妍希、柯震東,但她曾迫於生活壓力,入行寫過三級片,還擔任過綜藝節目製作人,她有哪些傳奇經歷?下面隨釋凡資料看一看。

當年柴智屏從大學戲劇系畢業的時候,臺灣只有三個電視臺,很難找工作。有朋友介紹她去當編劇,她就去了。有時候要寫三級片,她也能勝任。「其實所謂的三級片編劇,就是負責寫劇情,而床戲部分,在劇本裡是不需要特別地去描述的。」

柴智屏有天賦,又是戲劇系畢業,寫劇本上手很快,因為風格與眾不同,還頗得導演賞識。即便是三級片,她也想辦法寫得有血有肉。這份工作不用固定坐班,她寫得又快,一個晚上就能寫完,多出來的時間整天玩。後來她又寫了一些脫口秀的劇本,效果同樣不錯。

沒過多久,柴智屏的父親發生了一個小小意外,浴室洗澡摔了一跤,不得不住院休養。父親隔壁床剛好是一個綜藝節目導播的老丈人,一來二去,兩家人就互相熟識了。那個導播把柴智屏寫的劇本要過去看,覺得很不錯,於是她進入一家很大的綜藝節目製作公司工作。

柴智屏那時做的綜藝節目叫《鑽石舞臺》,是電視臺的黃金欄目,收視非常好,著名主持人胡瓜就是從那裡起步的。後來,柴智屏的父親_直說,那一跤是為我摔的。不過柴智屏是一個生性好動的人,待了兩三年後,她希望有所突破,就離開了那家綜藝節目製作公司。

製作綜藝節目期間,工作十分辛苦,但柴智屏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臺灣綜藝節目圈裡有一句話:「女生要當男生用,男生要當畜生用。」節目創辦初期,工作人員不多,柴智屏什麼都要做:發通告,寫劇本,跑電視臺盯流程,盯剪接和過帶……一天工作14個小時,還不包括回家寫劇本的時間。

除了睡覺,其它時間她都在工作。二十多年前,柴智屏的每月薪水再加上寫劇本的額外稿費,每月收入大概相當於人民幣六七千塊錢。這對於年輕的柴智屏來說,是很豐厚的一筆錢,所以雖然累,但過得很高興。

從《鑽石舞臺》離開後,柴智屏還是去做綜藝節目,一連做了十五年,最後一個是《超級星期天》。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是張小燕和庾澄慶,得過很多次金鐘獎,柴智屏做得非常開心。每次走過大街小巷聽到家家戶戶都在收看《超級星期天》時,她心裡都非常滿足。

柴智屏的堅持和努力,使她不斷製作出多個大受歡迎的綜藝節目,而《超級星期天》更為她贏得三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獎,使她成為臺灣的金牌製作人。主持人胡瓜說:「她是一個好老闆,她對員工的素質比較挑剔。她是蠻有武則天、慈禧太后的氣勢的。」

在柴智屏看來,臺灣電視史上,沒有比《超級星期天》更有影響的節目了。就是這麼一檔如此成功的節目,時間長了,仍然令她感到無所適從。「當一個人發現永遠不能突破自己的時候,對於一個搞創意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後來我發現,人應該要回歸原點,原點就是當初你為什麼要做這一行?你不要在乎收視率是多少,節目能否成功,你能否超越什麼什麼。想通了之後,人就慢慢地釋然了。但這個過程我花了七八年時間,中間也經歷了很多,內心非常焦灼痛苦。」

最終,柴智屏離開了《超級星期天》,創辦自己的公司,決心向戲劇界發展。原來快快樂樂地做綜藝節目、每個周六和周日都固定休假的柴智屏,突然要轉戰戲劇,壓力很大,加上自己開公司,壓力更大,體力慢慢下降。於是從小怕水的她,突然想到要去學遊泳,因為遊泳兼具健身和放鬆的作用。

此時,選擇的焦慮固然沒有了,但新的對於未知的恐慌接踵而至。「那時每天都要擔心,如果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導致公司的損失。我的壓力非常大。做戲劇與做綜藝節目不同,我們要在三四個月裡共同建立起工作感情和團隊默契,還要把自己心裡的東西掏出來,去感動人心。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剛開始我很不適應。

《流星花園》能成功,和F4密不可分;F4的走紅,靠的是柴智屏的「毒辣」眼光。柴智屏說:「當時要求工作人員要找身高180公分左右,長相要跟漫畫裡面的角色比較接近的年輕演員。大約來了200多個,淘汰掉剩下50幾個,我從50幾個裡面又挑選。」

結果,朱孝天是柴智屏在燒烤店認識的;吳建豪是在健身房被柴智屏公司同事碰到的;「仔仔」周渝民是陪朋友來試鏡的,結果被柴智屏看中;言承旭在拍《麻辣鮮師》時,柴智屏就覺得這個男孩很特別。柴智屏挑選F4有自己的標準:「首先,我認為他們要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然後,要帶有一種很乾淨的靈性。每個藝人都有不同的特質,有憂鬱的,有開朗的,有活潑的,因此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發現他們的特質,然後把他們的特質無限放大給觀眾看。」

《流星花園》雖然紅遍亞洲,但作為製作人的柴智屏,卻並沒有賺到多少錢。「它的版權是和電視跟廣告商共同擁有,海外雖然賣了很多國家,可是初期的時候,為了要宣傳,就500、1000美金這樣子賣。希望能夠儘可能多賣一個國家。錢拿回來我們還只能抽到百分之二十,那部戲一集是70萬的製作成本,我一集花了95萬做。我自己一毛錢薪水也沒有領。」

柴智屏在製作綜藝節目時,積累了很多人脈關係,許多朋友都是包個紅包就來客串了。場景方面,她也動用了很多不要錢的關係。劇中的豪華轎跑是朋友的,一開場的飆車戲還把人家的底盤給弄壞了。不過,辛苦歸辛苦,能用這麼少的預算做出這麼好的成績,柴智屏和她的合作夥伴都覺得非常開心。

在柴智屏看來,《流星花園》的「天時」在於:「在當時的亞洲地區,幾乎所有的市場都不是以年輕演員為主流,內地和臺灣大部分都是古裝劇。所以我那時就覺得,如果我們做一個給年輕人看的戲,應該有人看,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跟老一輩人的觀念不太一致。當時沒有年輕人看的戲,也就沒有年輕的演員,更沒有年輕的帥哥演員。」

「早期的演員都是一步步走上來,從剛開始演小角色,慢慢成功,演二線演員。運氣好一點的跳到一線,到40歲的時候,還在演戲劇——以前的演員之路是這樣的。現在的條件好了,經過一兩年的培訓,你可能就變成大家都認識的演員。《流星花園》之前除了歌手,沒有所謂的年輕演員。這就是天時。」


所謂「地利」是指「現在是一個資訊發達的社會,不管身在何處,不管是臺灣、內地、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或者北美任何地方,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資訊。《流星花園》雖然在臺灣這麼小的地方播,但通過網絡,大家也能注意到這部戲。《流星花園》能賣到那麼多國家,和大家先看到很多資訊有關。」  

所謂「人和」是指:「《流星花園》當時有很好的腳本,它改編自很好的漫畫原始素材,又有很好的導演,並且我們是在完全沒有任何戲劇包袱的情況之下,去製作我們想做的戲劇風格,所以會很與眾不同。加上四個又帥又高大的男孩子,他們即便很青澀,但卻是很純真的偶像。」

播放時段萬人空巷已不足以形容它的火爆,菲律賓平均42.9%的收視率、韓國F4歌迷會成立一周就突破20萬人、印尼政府呼籲F4到峇里島開演唱會振興當地經濟……《流星花園》在偶像劇領域立起的高峰,足以令後來者望其項背。

《流星花園》推出後大受歡迎,F4紅遍亞洲,並且為柴智屏帶來另一榮耀———被2002年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亞洲之星」。

有了今天的榮譽,柴智屏對當初的艱難更加感慨:「我記得當初帶著F4去逛街買衣服的情形。我們預算不夠,就去買那種很便宜的衣服,我跟他們說:你們要好好演啊,如果這戲紅了,說不定以後大家可以出唱片,還可以做世界巡迴演唱會。當時朱孝天就說:柴姐,你會不會想太多?其實我在當時對未來是設定了一個期望,如果他們沒紅,就當成大家美好的記憶,如果他們紅了,這個期望就實現了。」

隨著年齡增長,《流星花園》的第一代觀眾如今已經羞於討論道明寺、花澤類、西門、美作中選誰做男朋友,但柴智屏卻沒有放任自己的心態變老。她始終把自己放在年輕人的群體裡,去理解他們的夢想、茫然、困惑與信念。

於是有了口碑之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了填充無數少女燥熱暑假的《海派甜心》《轉角遇到愛》《戰神》等系列臺灣偶像劇。因為跟每個年代的18歲年輕人站在一起,柴智屏的創作一直被年輕人喜愛。

其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上映引來鬨動,上映73天於除夕晚上6:45分場次,終於打破《功夫》$6127萬票房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賣座華語片冠軍」。

最早,九把刀小說在網絡上飄紅,他比他的前輩蔡智恆厲害之處是多產,短短幾年間,書架上已有超過幾十本他的著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他第四本書,是帶自傳式的高中生愛情故事,一直都有人打這本小說的主意,但柴智屏獨具慧眼,早在幾年前就籤下了九把刀所有著作的版權,肥水當然不流外人田。


曾拍過三分一部電影、勉強也算是導演的九把刀鐵心要由自己執導,就如同小說內的男主角鐵心鍾情於女主角沈佳宜一樣!結果,是網絡的影響力,柴智屏準確的判斷———她用自己過去打造偶像的成功板斧造就了柯震東和陳妍希,再加上臺灣年輕人在銀幕上久違的共鳴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攻陷了臺灣影市,成為年度最大贏家!

著名製片人、編劇文雋曾坦言:「《那些年》的成功未必可以複製,但柴智屏對市場的敏銳,加上九把刀對自己作品的真心,令這一年的臺灣本土電影真正地翻滾、飛躍,脫胎換骨!」

儘管她在電視、綜藝界裡名聲顯赫,《那些年》卻是她的「電影處女秀」。首次擔當電影製片人便大獲成功,柴智屏作結道,「我們這部電影的主創,差不多都是電影新人,這部電影之所以會這麼好看,就因為它是一群電影新人毫無商業企算的一次熱血。」

往後,《小時代》系列再次把郭敬明推到風口浪尖,但不管是贊是彈,18億的票房無可否認。大多數人將《小時代》的票房成功歸結於「郭敬明效應」,他們忽視了電影背後的另一個關鍵性人物,那就是監製柴智屏。當初編劇郭敬明肯把導演的擔子也挑起來,開出的惟一條件就是,請柴智屏來當監製。

《小時代》為影迷津津樂道,話題之一就是演員人選與他們讀小說後對人物的想像高度一致。片中除了楊冪是郭敬明堅持選擇的之外,其他大多數演員,都是柴智屏慧眼發掘的。「柯震東是我旗下的演員,我推薦他演顧源。鳳小嶽也是我們推薦的。宮洛這個角色人選提了很多人。當時我把鳳小嶽照片給小四看,他很開心,說這就是他心目中想要的宮洺,有些混血的樣子。」


Hold姐謝依霖是另一個例外。在柴智屏的心目,《小時代》裡的唐宛如應該是阿雅那樣的性格,最好還有運動員的身材。郭敬明說請謝依霖來演的時候,大家都很吃驚。在柴智屏印象裡,謝依霖是綜藝怪咖,她難以接受,但郭敬明說,她就是他心目中唐宛如的樣子。這一次,柴智屏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最後事實也證明了,謝依霖為《小時代》加分不少。

雖然很多評論認為,《小時代》票房衝高是粉絲助推的結果,可柴智屏卻覺得,這一組「時代姐妹花」選對了人,才是最關鍵因素。「你看女王顧裡就是大S(徐熙媛)和小S(徐熙娣)的綜合體,她永遠穿得很優雅,偶爾會講講很真實很賤的話。

電影裡顧裡的造型就很像小S。南湘就像吳佩慈,永遠是最漂亮的樣子,那頭長髮,男生看到就會覺得這是個超級大美女,不是很容易親近。唐宛如就像阿雅,從小就被嘲笑說不像女人,不容易談戀愛。林蕭很像範範(範瑋琪),像傻大姐,膽小愛哭。」

有一次碰到徐熙媛,柴智屏被問:「為什麼《小時代》票房這麼厲害?」她回答:「這四個女孩選得多好啊,簡直是和書裡一模一樣。所以就算這個故事脫離了現實,只要四個女孩子的個性塑造得很成功,那電影就一定會成功。」

開拍前一個月,柴智屏天天在片場盯狀況。她覺得劇情中4女6男人物太多,假如每個人都要有篇幅,兩小時的電影,劇情過於分散。但導演郭敬明難以割愛,所以兩個人常常要花很多時間討論。根據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狀況,可以想像,其實兩個人都做了妥協。

《小時代》上映後,遭遇兩級評論,最嚴厲的批評是「拜金主義」、「物質至上」。柴智屏表示很難認同這些批評:「電影只不過是用一種比較時尚的元素去包裹小說故事的材質,之所以用物質的東西去包裹這些女孩子,是因為這個故事發生在上海。上海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繁華、物質的環境,我們是從這些環境中去發展這些女孩子的性格。背景發生在哪裡,就是那個背景的如實呈現而已。如果我們很做作地說,這樣太物質了,讓這些女孩都不穿名牌,穿的破一些,那它是不是又違反了上海的真實寫照呢?」  

從《流星花園》、《轉角遇到愛》到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有《小時代》等等這些影視作品,這十幾年來,她不停被人家重複地問著:柴老師,你是怎麼樣製作出這麼多受年輕人喜歡的作品?你如何能夠了解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柴智屏的答案是:「除了認真、努力、專業、敬業之外,心態非常重要。「歲月一直在走,可我覺得,如果我可以陪著每一代18歲的年輕人一起成長,那該有多好!我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最後發現,不管哪一代的18歲,他們的世界裡,永遠有對愛情、對友情、對未來夢想的嚮往,以及與外界接軌時陷入的茫然和疑慮。他們跌跌撞撞反反覆覆的尋找著自我價值和信念,這些都是不變的主題。」

柴智屏前夫是陳詩舜從事金融行業,而且陳詩舜要比柴智屏小8歲,經常受邀上財經節目解析金融,兩人認識3年,結婚5年,於2001年離婚。柴智屏和前夫的女兒高雋雅,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在電視劇《不良笑花》和《海派甜心》中均有出鏡。

2011年5月14日,柴智屏前晚辦49歲生日派對,言承旭和吳建豪、韓國SS501成員樸政珉等現身祝賀。柴智屏的男友、臺灣索尼音樂大中華區總裁崔震東也出席派對,但兩人沒有結婚。

柴智屏至今獨身,這或許和她始終將工作放在第一位有關。她在工作上非常努力和執著,也有部分原因出自她執拗的脾氣。


在柴智屏看來,作為新版《流星花園》的製片人和總導演,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僅要做出高規格、高技術含量的劇,還要讓越來越聰明和挑剔的觀眾相信這部作品的真實性,「仿佛劇中的演員就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不管你想親近的、想逃離的,你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生活的影子。」

柴智屏透露「有知名度的演員可以給我半年的檔期嗎?回答是不可能,他們能給你100天就不錯了。」

「這個答案讓我蠻訝異的,我很擔心,我要拍攝50集的戲劇作品,100天有時間讀本嗎?有時間跟演員進入角色嗎?有時間培養感情嗎?這跟我以往拍片的習慣不太一樣,我要遵循發行人、出品商給我的建議,還是我要做以往我必須要做的工作經驗。這是我當時必須很掙扎做的一個選擇。」


最後柴智屏的選擇已經明朗,從F4到杉菜,她全全啟用素人。「我願意要全新投入劇組的人,沒有演技無妨,沒有經驗無礙。我要建立一個環境,劇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演出來的,他們是真真實實活在戲裡,彼此間的關係是真的,彼此的情感是真的,即便沒有劇本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情感反映。」

不過,一手打造《流星花園》奇蹟的柴智屏如今親自操刀內地新版,引來了不少質疑聲,不少人認為這是在吃老本,重拍只會毀經典。的確,臺灣娛樂業衰敗的這些年不少行業骨幹紛紛北上,製作人開始在內地進行二次創業,導演也開始執導網劇,只不過案例大多是反面教材。

如果新版被吐槽成毀經典、再留遺憾又怎麼辦呢?柴智屏回話說:「我想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嗎?如果人生可以後悔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遺憾,如果沒有遺憾一定是很無趣的人生。我們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不要浪費一分一秒,認真感受生命中每一個發生的事情,不管痛苦、憤怒、喜悅,是沮喪還是希望,只要發生了,就可以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更勇敢地往前邁進。」

不過,如果說給新版《流星花園》加一個形容詞,絕對就是土味流星雨了。因為罵聲是一片一片的,尤其這幅花澤類給藤堂靜畫的畫作,真的就是憑實力單身啊。嗯,絕對是靜學姐看了想打人系列。

老版是沒經費,硬要裝作有錢;新版是明明很有錢,各種廣告滿天飛,卻還在拿遊戲幣泡妞。這馬雲爸爸和小豬短租,也真虧得你們能植入進去。

還有這段,你難道不覺得雷人嗎?

如今,《流星花園》吸睛無數,但新舊對比也在所難免,對此,柴智屏表示,「我知道它不會完美,它一定會有缺憾,但是我一定要盡我百分之百的全力,把這部戲就像當年一樣做好。」她還提到,《流星花園》將以動人、溫暖和青春的感染力為方針,給觀眾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回憶起當初決定重新拍攝《流星花園》的初衷,柴智屏表示,自己在前期也有很多擔心和憂慮,但是,經過一番考慮後,她逐漸改變了想法,希望能讓這部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觀眾面前。因此,柴智屏選擇靜下心來,以當下的視角,重新看待《流星花園》,並稱這部作品給了她特殊的力量,讓她回歸了拍戲的初心。

相關焦點

  • 三級片編劇到捧紅F4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爆紅傳奇
    她曾製作《流星花園》《惡魔在身邊》《轉角遇到愛》《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時代》等現象級偶像影視劇。2002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亞洲之星」。作為臺灣偶像劇教母級人物,柴姐曾一手挖掘了不少大神級人物,前有F4與大S,後有賀軍翔、陳妍希、柯震東,但她曾迫於生活壓力,入行寫過三級片,還擔任過綜藝節目製作人,她有哪些傳奇經歷?下面隨釋凡資料看一看。
  • 柴智屏蔡嶽勳林合隆許富翔 流星花園捧紅的導演編劇
    蔡嶽勳網易娛樂2月21日報導  《流星花園》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堪稱80後、90後對於青春偶像劇的經典回憶。繼湖南臺翻拍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後,新版電視劇《流星花園》再度重新啟動。舊版《流星花園》不僅捧出大S、言承旭、周渝民、鄭爽、張翰等知名藝人,更是將參與到拍攝中的柴智屏、蔡嶽勳、林合隆、許富翔等導演、編劇也悉數捧紅!柴智屏曾製作過多部偶像劇,收視率均相當耀眼,素來有「偶像劇教母」之稱。她第一次製作的戲便是《流星花園》,並把這部劇帶到了亞洲13個國家和地區,這個紀錄可能現在都沒有被打破。此次睽違16年後在萬眾矚目下再度重拍新版《流星花園》,令人期待不已。
  • 17年間,華語偶像劇就出了一部《流星花園》
    如果說柴智屏是臺灣偶像劇教母,那麼蔡嶽勳就是臺灣電視劇早期教父了。這些觀念按照普通偶像劇的標準來看,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但卻因為有這些觀念的存在,才讓《流星花園》成為比狗血劇更高級的經典。重溫《流星花園》最讓我喜愛的角色其實是花澤類一直非常痴迷的藤堂靜。這個角色雖然只是個配角,但卻有完全不輸主角的價值觀設定。
  • 「孤獨的女王」柴智屏,捧紅F4、陳妍希、柯震東,卻眾叛親離
    大學畢業後,柴智屏因為專業是戲劇系,一度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招聘的小廣告,柴智屏興奮地跑去面試,結果發現是做三級片編劇。2001年,柴智屏將日本漫畫《花樣男子》改編成偶像劇《流星花園》,這是柴智屏著手製作的第一部偶像劇,沒想到一炮而紅,16個國家和地區熱映,F4紅遍亞洲,柴智屏也被封為"偶像劇教母"。那一年,柴智屏39歲。在"偶像劇教母"之外,柴智屏很快又獲得了一個稱呼"吸血鬼"。
  • 柴智屏靠看臉選人暴富20年,預感2018版《流星花園》又要火!
    自從4月份「偶像劇教母」柴智屏宣布《流星花園》翻拍的消息,網上就瘋傳過一張選角牆的照片,上面全是內地當紅小鮮肉。
  • 柴智屏:我為何想要重做《流星花園》
    新版《流星花園》發布會上,柴智屏與新F4和新杉菜同臺。製作人柴智屏看到這一幕,想起了十六年前臺版《流星花園》的發布會:「今天的場景和當年很像。當時我們是在一個照相館的攝影棚裡面做一個小型的發布會,現場擠滿媒體,看大S和四個男生拍照片,我就覺得:『好青春哦,好有活力哦,嗯,明天一定會搶到很多版面』。
  • 偶像劇教母柴智屏27歲女兒公布婚期,未婚夫母親竟是媽媽大學同學
    在製作綜藝節目時,她也沒有放棄對電視劇的熱愛。2000年,柴智屏改編了《流星花園》,創造收視新高。捧紅了F4和大S,讓這些年輕人體會到了一夜暴紅的滋味。與此同時,她也自立門戶,打造了可米小子男子團體。又製作了偶像劇《惡魔在身邊》,將賀軍翔推到偶像劇一哥的位置。只可惜,好景不長,F4解約,柴智屏不得不重新尋找優質偶像。此時,柯震東走進了她的視線,憑藉一部電影一夜爆紅。令人遺憾的是,柯震東自毀前程。
  • 《流星花園》製作人柴智屏與男友崔震東分割財產賣豪宅
    據臺灣媒體報導,「偶像劇教母」柴智屏與男友崔震東長達18年的感情疑似生變,媒體還透露稱兩人現正在切割財產、變賣豪宅。其中,豪宅價格高達上億元臺幣。臺灣媒體表示,柴智屏與男友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說話。  據悉,柴智屏與崔震東兩人目前出售的正是,他們在2016年購入的總價近3億臺幣(約7200萬人民幣)的豪宅,價格高到令人震驚。
  • 柴智屏攜新版《流星花園》強勢登「陸」,開啟F4選角大戰?!
    (為你們手動點讚QAQ~)曾經風靡全亞洲的《流星花園》你造不造?!F4一出場粉絲能從十八樓排到一樓!!!就在本期我們迎來了一位幕後的殿堂級代表偶像劇教母柴智屏時隔多年攜《流星花園》男主的種子選手柴智屏的代表作,不僅有《流星花園》還有那些爆款偶像劇IP!
  • 看完新版《流星花園》,想對關曉彤說聲對不起
    畢竟,打著臺灣「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的旗號再加上這些美顏暴擊的宣傳畫報——▼>「論演技,你們真的吊打新版《流星花園》全家所以,我猜新版《流星花園》的編劇大概也是一個吃著外賣打著遊戲的平民窟男/女孩才會被貧窮限制了自己的形象力?
  • 柴智屏空降《超次元偶像》為《流星花園》選角,梁靖康版的花澤類你期待嗎?
    今年4月初,柴智屏攜手「杉菜」大S爆出《流星花園
  • 「偶像劇教母」柴智屏:再造《流星花園》,我為何要用全素人
    我在2001年有機會製作我人生中第一部戲劇作品《流星花園》,那時它紅遍了亞洲20個地區。當時造成一個風潮,影視媒體給了我「偶像劇之母」等等一系列的封號。有媒體說柴智屏女士以最具創意跟創新的手法改變了戲劇的形式以及市場的生態。我不太明白自己怎樣成功的?一直想找答案。後來我在紐約旅行,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仿佛得到了一個答案。
  • 《新流星花園》表示委屈!
    如此高期待之下的新版《流星花園》,目前卻成了「吐槽」重災區。「流星花園進度快」、「道歉有用要警察幹嘛」、「道明寺變學霸」和「F4財力縮水消費降級 」、 「花澤類突然倒立」等多個話題曾承包微博熱搜。如今新版《流星花園》已經播出14集,收視率高開低走跌破1,豆瓣評分在3分上下徘徊,但芒果TV播放量17.6億成績不俗,可謂爭議與熱度齊飛。
  • 《流星花園》2018版開播,它會重現F4+大S時代臺灣偶像劇盛況麼?
    再過一天,《流星花園》2018版就將在大陸首播四個小哥哥挺好看的,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一直很佩服偶像劇教母柴智屏柴姐的,近20年來,在華語偶像劇及偶像明星的製造上,無人能企及於她她最早和馮家瑞開創了可米國際,後來因為拍2001版的《流星花園》,而創立了可米瑞智,專業打造偶像藝人
  • 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的「觸網」之作,居然是一部現代版的《太子妃》……
    文/水澤明編輯/小雅在很多人眼中,柴智屏就是偶像劇的代名詞,在很多80後心中,柴智屏的偶像劇就是他們青春最好的紀念
  • 《流星花園》17年後再上線!第一次看劇時你幾歲?
    所以我們今天不說曾經叱吒校園風雲的F4,而是來說說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的成功學,和曾經腦殘的我們被她定義的腦殘愛情觀。不怕羞恥地說,無邪的成長路線,幾乎和教母製作的偶像劇路線完美契合,《流星花園》《戰神》《惡魔在身邊》《狂愛龍捲風》《轉角遇到愛》《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都……看……過……不得不說,教母的眼光真的很毒,她很了解時下女生需要什麼樣的感情營養衝劑。
  • 《流星花園》2018版F4出街,衰落的臺灣偶像劇會在大陸滿血再起麼?【臺劇新報】
    再過一天,《流星花園》2018版就將在大陸首播四個小哥哥挺好看的,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 【劇寶|專題】16年了,《流星花園》重拍是否仍然值得期待,臺灣偶像劇能再次火爆麼?
    4 月 11 日,徐熙媛在微博上貼出和原版製作人柴智屏的合影,寫下一段煽情的宣傳語:「一個閃光,流星花園已經 16 年了!杉菜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跟柴姐聊聊往事很有感覺……她明知道我是老實人,還跟我說了個秘密,等她自己告訴各位吧!」柴智屏轉發並回復,「……是!《流星花園》要重拍了!」加上當年衫菜的金句標籤,「杉菜就是打不到的雜草精神。」
  • 解密新版《流星花園》「新」在哪兒?|獨家
    新版《流星花園》不僅由柴智屏重新操刀,她還將參考原作漫畫,補全《流星花園》結局。
  • 重拍的《流星花園》投資高達1.6億 臺灣偶像劇還能火爆麼?
    內地偶像劇市場的興起,背後是視頻網站已經取代傳統電視臺成為電視劇的主要買家和投資方,年輕觀眾的口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另一方面到了這個時候,內地本土的網絡小說也在「起點」「晉江」上經過了幾年的發展,能夠提供改編的基礎。從 2011 年湖南衛視的電視劇《步步驚心》開始,影視業看到了「瑪麗蘇 IP」的吸引力。一些原本專注於歷史劇、「正劇」的製作團隊也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