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大劇《老農民》 為中國農民浮一大白

2021-01-11 網易娛樂

2015-01-15 10:23:42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老農民》就是這樣一部記錄中國農民歷史的尋根大劇,歌頌了中國農民的勤勞質樸和生生不息,保存了農村60年的文化底蘊。


《老農民》。


《老農民》。


《老農民》。

網易娛樂1月15日報導 如果說中國是一棵枝繁葉茂、欣欣向榮的松柏,那中國的8億農民無疑是支撐這顆大樹蓬勃發展的根基。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老農民》就是這樣一部記錄中國農民歷史的尋根大劇,正如劇中馬仁禮喝醉後為足下的土地手舞足蹈地奉上一首《將進酒》一樣,《老農民》歌頌了中國農民的勤勞質樸和生生不息,保存了農村60年的文化底蘊,為中國農民浮一大白,是一部關於中國當代農民的現實主義力作。

尋文化的根:關於中國當代農民的現實主義力作

提到中國文化不得不提的是中國農民,而熟知農民60年歷史的人如今已經不多了,高滿堂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老農民》可以說是對農民文化,甚至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搶救。它不同於以前農民題材電視劇對農民的歪曲和醜化,《老農民》描寫的是中國文化的脊梁。

提起編劇高滿堂,很多外行人都知道他是中國「最會編故事」的編劇,而業內人士在評價高滿堂時,公認他是「走路最多」的編劇,因為他一直倡導劇本要「接地氣」,不是坐在屋裡、在網上憋出來,還是要靠編劇用雙腳走出來。「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是高滿堂作品的鮮明標籤。從《闖關東》《北風那個吹》到《鋼鐵年代》《溫州一家人》,在傳奇劇的外殼下,他的多部作品呈現了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劇中濃鬱的生活情趣,感人的生活細節,無不打動著觀眾的心。

《老農民》開播之前,高滿堂曾在公開場合宣稱,這部作品他寫了五年,堪稱生命之作,「寫不好老農民,我就退出影視圈。」立這麼重的誓,足見他對這部作品傾注的精力與熱血,還有一個金牌編劇對自己作品的期許和信心。當然,說出這樣的話,他還是有十足底氣的。而隨後老農民在收視和口碑方面的優異表現也證明了高滿堂此話不是炒作,而是對自己作品的十足信心。

六十集的《老農民》,不論從時間的跨度,還是從題材蘊含的社會歷史的深度挖掘上,以及反映農村生活的光度方面,都鑄就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一座高峰。《老農民》以六十集的篇幅,六十年的時間跨度,以主人公牛大膽帶領麥香嶺村農民辛勤勞動,為過上好日子,殫精竭慮,不停探索的過程為主線,再現了新中國農民在黨的領導下,追求幸福生活的艱難歷程。折射出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層面,塑造出了牛大膽、馬仁禮等一批勤勞勇敢、誠實守信、閃亮純樸、不甘貧窮的中國農民形象。歌頌了以周老虎為代表的黨的好幹部,對以張德富為代表的極左路線的執行者,還有在潮流中迷失方向的韓美麗也給予了批評。保存了農村60年的文化底蘊,是一部關於中國當代農民的現實主義力作。

尋民族的根:為八億農民樹碑立傳

《老農民》為八億農民書寫史詩,具備了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意識。從生活創作源泉中汲取營養,從生活中尋覓素材,他們熱愛農民、關心農民,更關注國家的農業。正是懷著對農民的熱愛滿腔的熱情投入創作,才能透過作品,看到一部波瀾壯闊的新中國農民奮鬥史和新中國農業發展史。

為了真實地還原上個世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農民,《老農民》的製作團隊可謂精益求精。「劇中的這些演員們,可以說不是帥哥就是美女,要把他們打回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乃至文革時期到八十年代的農民形象,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是演員,本來就比普通的人長得好看,再加上明星的那種氣質,打回到農村去,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次我們在化妝技術上做了一些突破,演員的農民膚色不是靠打底色來完成,而是用了好萊塢噴繪的方式,是用噴槍噴出來的。」靠著這種技術,造型師陳敏正成功地在演員們的臉上還原出農民皮膚的那種質感,從而讓這部戲的總體風格很真實,很接地氣兒。

高滿堂同時也表示,「拍中國農民的60年,如果失了一個『真』字,一切都成妄談,這是我最基本的想法。」也因此,不僅編劇要對歷史負責,演員的每一身衣著、一招一式,也要對觀眾負責。因此,在拍攝《老農民》期間,他鼓勵陳寶國、馮遠徵、牛莉、蔣欣「靜下心來、深入生活、把握生活」。大家在農田裡放下身段、彎下腰,一塊兒勞動。麥子怎麼收的,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澆水,不懂的東西,演員們深入生活都要先一一補齊。高滿堂對時下中國電視劇生產流程中的 「快餐文化」很焦慮,覺得 「離一個真字太遠」。

在全劇組精益求精的嚴格要求下,麥香村的農民們無論是「土的掉渣」的形象還是智慧詼諧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受到了觀眾和影評人的一致好評。

尋歷史的根:60年編年體史詩填補空白

電視劇《老農民》以歷史的縱深感和現實的廣度,生動地講述了中國農民四個重要的奮鬥史階段,尋歷史的根。第一,1948年的土改,農民分到了地,農民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第二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民包產到戶了,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過上了好日子。三,2006年,全國取消農業稅,幾千年來的皇糧國稅不用交了。四,2008年,國家給農民發了土地證,從今以後,農民自己的土地自己說了算。農民對土地有了真正的權利。

高滿堂在創作時就表示一定要抓住這60年我們的農民是怎麼過來的,並且一定要逼近真實。「60年太漫長了,僅僅靠一個單面支撐不起60年。那是典型的虛無主義,偽現實主義。我們就實實在在說,這60年一個農民怎麼過來的。忍讓、瞞天過海,左手可以呼風,右手可以喚雨,這樣農民是藝術典型,不是一般的藝術形象,這個牛大膽一定要留住中國電視劇文化長廊裡、人物畫廊,而不是一閃即過的人物形象,所以我們不斷地探討和深化這個形象,談了四年,今天呈現在大家面前。」

《老農民》記錄的不僅是北方的歷史,更是中國的歷史。 農村題材的作品很容易地方化。地方化的作品,雖然容易表達,但是它的傳播力是有限的,而《老農民》是一個去地方化的開放的作品,結合了農業政策,農村政治變遷史,和農民的命運,代表了中國。同時它還有一定的國際性。這裡面有俄羅斯人、德國人。《老農民》裡記載的歷史已經不單單是傳統的封閉的麥香村了。

之所以說《老農民》是歷史尋根大劇,第一,這60年第一次用全景式的歷史,關照了農民60年,每個歷史進程,一個人的故事,一個村莊的故事,60年全景式展現。第二,全劇逼近真實,講究紮實,崇拜厚實,不是風花雪月,不是簡單地歌頌,而是把這60年的歷史,真實地端在觀眾面前。當2008年,農民有了土地證之後,牛大膽就說了一句話,60年一張紙啊,這黃土埋到鼻子尖上了,兩個鼻孔還喘氣,打著底下的黃土直撲騰,可是沒埋在我的眼睛,我看見了。我們通過牛大膽的眼睛見證了這60年的歷史變遷。

尋精神的根:勤勞質樸、堅持不懈創造美好生活

《老農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個充滿精氣神的人物:勤勞質樸、敢想敢幹的牛大膽,才華橫溢、滿腹計謀的馬仁禮,無私善良、堅持不懈地燈兒,從這些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農民優秀的品質,或許他們沒有所謂的文化,但他們的性格確實可愛的,是這片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他們堅持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體面是由自己爭取來的,這些鄉村精英,在每個時代都力爭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雖然不免碰撞的頭破血流,然而進擊的生命終究有時代的回報。黃土、黃煙、黃金,都不如政策、法律帶來的廣闊空間,大有作為的麥香嶺鄉親,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曲裡發展起個體戶、鄉鎮企業和跨國墾荒。牛大膽建了養豬場「天蓬樂園」,馬仁禮建了飼料廠「天蓬食府」,燈兒自己開了賣面點的鋪子,他們的身上無不閃耀著著不屈不撓、不向生活和貧窮屈服的光輝。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娛樂八卦】《老農民》史詩大劇 為中國8億農民立撰正言
    【娛樂八卦】《老農民》史詩大劇 為中國8億農民立撰正言,史詩巨製《老農民》在山東衛視開播以來,就收穫了大眾和業界人士的一致稱讚。
  • 《老農民》人物傳:從麥香村看中國農民縮影
    老農民群像  搜狐娛樂訊 《老農民》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裡面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這些人構成了老農民群像,是中國8億農民的縮影,把中國農民的樸實無華與艱辛不易展現的淋漓盡致。鄉親們託著擎著的牛大膽肩上何嘗不是託著整個麥香村,甚至往大了說,有多少牛大膽託起了中國農村?  陳寶國在接受採訪時說他飾演牛大膽的時候整個人進入了一種狀態,他不知道這種狀態是好是壞,我們通過鏡頭看到了他的「狀態」:執拗、擰巴、不屈的眼神,不服輸、不放棄的話語與行動。「牛大膽」是農民,同時也是農民的兒子,農民的祖先,是我們祖祖輩輩不甘貧窮,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華夏民族的哺育者。
  • 電視劇《老農民》:為農民立傳,功德無量
    像樹要皮一樣,要臉面。如果沒了臉面,毋寧死。他們是一根鐵條插到底不拐彎的人。這是老農民的真實狀態。牛大膽那樣的形象,是少數,但是有。牛大膽在感情問題上的隱忍,讓我想起《古船》中的隋抱樸;牛大膽為改變命運的抗爭,讓我想起《紅旗譜》中的朱老忠、《闖關東》中的朱開山;牛大膽的勤謹盤算,讓我想起《創業史》中梁生寶的爹梁三老漢。
  • 為什麼說《老農民》是最「敢」的國產劇?
    六個主角的「六角戀」 電視劇《老農民》成功地塑造了6位主角人物,以及一眾精彩的群像配角。 高滿堂說:「現在的大多數電視劇,情節上車了,人物還在站臺上。他們忘了,故事是為人物服務的,人物的成敗就是故事的成敗。人物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不是編劇憑空想像出來的。
  • 鴻篇力作《老農民》新春熱映 精彩看點全揭秘
    《老農民》劇照二  搜狐娛樂訊 2月21日大年初三,由張新建執導,陳寶國、馮遠徵、牛莉、蔣欣主演,展現中國農民、農村、農業發展變革的史詩級電視劇《老農民》即將在天津衛視與觀眾見面。全劇以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為起點,講述了中國北方農村因土地改革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憑藉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觀照當代中國農村發展進程中的每個階段,詮釋了中國農民與腳下的土地無法割捨的關聯。
  • 《老農民》今晚收官 陳寶國牛莉苦戀60年終牽手
    陳寶國、馮遠徵  搜狐娛樂訊 由金牌編劇高滿堂執筆、著名導演張新建執導、實力派演員陳寶國、馮遠徵、牛莉、蔣欣領銜主演的60集農民題材史詩大劇《老農民》即將於今晚完美收官。除此以外,在全劇尾聲,國家頒布《人大物權法》,農民有了土地證之後,牛大膽所說的一句話「60年一張紙,我老了,土都埋到鼻子了,可我露在上面的這雙眼睛,我看見了,我這輩子不白活了「,也充分體現了編劇高滿堂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的創作特徵及一貫追求。  對於《老農民》,著名劇評人李星文表示,其充分體現了高滿堂作為戲劇家的兩大精髓:寫情與寫趣。
  • 一部關於農民的史詩---觀電視劇《老農民》有感
    最近,一直在乘假期休閒追劇,劇名是著名編劇高滿堂編寫,演員陳寶國、牛莉、蔣欣等主演的長篇電視劇《老農民》。該劇具有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實力派老戲骨雲集的特點,同時又是一部劇情虐心的長篇電視劇。牛大膽作為一個進入新社會的農民,具有勤勞、樸實、堅韌、不肯向命運屈服的特質;楊燈兒善良、聰明、任勞任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嫁給大膽兒哥。
  • 旭日陽剛王旭新歌《中國農民》強勢首發 為中國億萬農民朋友代言
    ­  日前,旭日陽剛王旭新歌《中國農民》強勢首發,為中國億萬農民朋友代言,歌唱中國農民傳奇。一經上線引起廣泛共鳴,試聽已破百萬,受網友熱捧。­  時值年底,異鄉打工的農民工朋友也將踏上回鄉的路程,曾經憑藉央視春晚走紅的農民工歌手旭日陽剛王旭,每當這時感受頗深,一心想為農民唱首歌。《中國農民》這首作品不同於其他風格的情愛歌曲,歌唱農民工的辛酸與不易。
  • 中青報:《老農民》,《小時代》的前史
    原標題:《老農民》:《小時代》的前史 每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的記憶為歷史作證。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連續劇《老農民》的我,每每有記憶被塗改的感覺。從今天這個時間點回望,實行家庭承包製之前的中國農村當然是匱乏的——我指的是物質意義上的,但生活其中的人未必把它感受為貧困。 貧困當然與匱乏有關,但這不是貧困現象最後的真理。
  • 以前都稱呼農民為「農民伯伯」,現在為何稱「農民兄弟」?受益匪淺
    這位媽媽勉強回答:他們的年齡比較大,所以叫「農民伯伯」。這時小編腦子也出現了問號,估計很多年輕人跟小編一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民常年在地裡幹活,給人呈現都是背影,而且彎著腰,從遠處望,就像一位老人,同時他們長期在地裡幹活,長年日曬雨淋,這樣長時間下來,他們就看起來比較蒼老,所以顯得比城裡的同齡人要老很多,在大多數孩子心目中,農民都是老人,所以叫農民伯伯。
  • 【專訪】「2019中國農民豐收 中國農民電影節"晚會導演李春來
    9月19日上午,「2019中國農民豐收-中國農民電影節"晚會導演李春來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這次晚會的主題是:「光影築夢、鄉村振興」。晚會將把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關農業、農村、農民的電影做個回顧和梳理, 對今後中國涉農電影做一個期待和展望。
  • 新京報:老農民黃河邊尋出路
    原標題:老農民黃河邊尋出路   【看電視·《老農民》】   電視劇《老農民》開篇,便是在混沌的黃河邊上,兩個黝黑的老農民,在皸裂的大地上,為了同樣黝黑的子女的命運,角力兩個字,一橫一豎,橫著的死去,豎著的活著。
  • 【新面孔】《老農民》裡的性感洋妞——夢麗
    主要作品 劇名導演角色電視劇《老農民金牌經紀人:與中國演員相比,你覺得你的優勢在哪裡?需要克服哪些問題?要是從性格這方面講的話,我覺得我性格相對中國明星來說更外放,更率真,更多元化。我不算是典型的俄羅斯人,我接觸過美國,英國等不同國家的文化,包括中國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覺得我現在還不夠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中國的歷史很長,所以如果不是在中國長大的話很難在短時間內真正了解中國的傳統和思想。這樣我才能完全進入到我的角色。所以我現在在克服的問題就是儘量掌握更多的知識。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新聞發布會舉行
    李旻 / 圖10月9日下午,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駐馬店愛克建國酒店舉行。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亮點突出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作為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全國重大活動之一,有五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站位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大歷史背景下,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文化振興兩大主題組織策劃活動。二是範圍廣。兼具全國性和地方特色,設置「東、南、西、北、中」5個會場,融入全國優秀民間文藝節目。
  • 「百佳農民」獲表彰,宜昌市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年9月23日,農曆秋分時節,我國將迎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一個屬於億萬農民的節日,也是全國人民一同慶賀豐收、享受豐收果實的節日。9月21日,宜昌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湖北宜昌柑橘節在夷陵區開幕,國內外客商、電商代表,各地農民群眾代表等齊聚官莊,共慶豐收。
  • 《老農民》牛莉蔣欣梁林琳與陳寶國上演跨世紀愛情
    《老農民》由金牌編劇高滿堂執筆、著名導演張新建執導、實力派演員陳寶國、馮遠徵、牛莉、蔣欣領銜主演,全劇以山東黃河岸邊一個小村莊「麥香村」、一個老農民「牛大膽」為起點,展現出共和國60年農民發展史。  看點1:全景式的視角展現這60年風雲變幻  全劇故事從1948年講起,從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到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一直到2008年農民獲得了土地使用證,用全景式的視角展現這60年風雲變幻中,中國農村的發展現狀,折射出整個中國北方乃至全國農村的歷史變化、人民命運。
  • 中國2.2億農民幹不過荷蘭22萬農民?
    縱觀如今中國農業發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言論說《中國2.2億農民幹不過荷蘭22萬農民?》等等,成為熱門話題。「荷蘭只有22萬農民,2015年卻創造了820億美元的農業出口;中國有2.2億農業勞動力,同期農產品卻比荷蘭少110億美元,農產品貿易逆差達400多億美元。」
  •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這個老了的概念很模糊,怎麼算老了呢?幹不動活算老了,還是劃定一個年齡段算老呢!若按幹不動活了為標準,更不好確定。因人而異,有的70~80歲還能幹呢!有的40~50歲就幹不了活了,甚至永遠不幹活了。
  • 金秋萬裡 光影築夢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
    見習記者 董 凡 攝記者 劉華山 張遙駝 郭建光光影築夢,豐收中國。10月10日晚,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在「千年古縣」「梁祝故裡」「中國漁都」汝南縣美麗的宿鴨湖畔隆重開幕,以光影藝術形式為中國億萬農民奉獻一場視聽盛宴。以豐收為名,以電影為媒。
  • 陳寶國馮遠徵《老農民》電視劇全集1-60分集介紹大結局
    《老農民》是由山東影視集團製作的農村劇,並由張新建執導,高滿堂擔任編劇,陳寶國、馮遠徵、牛莉、蔣欣等人主演。  該劇講述了由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關注中國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60年的發展演變歷程。  該劇將於2014年12月22日登陸山東衛視、北京衛視、河南衛視、黑龍江衛視上星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