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2021-01-11 產業家

一輪故事後,幾番風雨幾番愁。從現在來看,留給蝦米的機會從來都沒有兌現,或許在它入贅阿里的那一刻,它的命運之輪已然定格。

文/姝苓

編輯/皮爺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本來以為有阿里就沒事的,沒想到那麼快。」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蝦米用戶這樣說道。這些年來,儘管蝦米飽受爭議,版權市場也逐步失守,但作為蝦米音樂最早期的用戶,依舊對蝦米,對阿里有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往往意味著有了足夠強勁的資金鍊,也是企業的生存保障。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網際網路巨頭收購或投資的行業翹楚往往被寄予厚望。蝦米音樂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然而,運營十二載的蝦米音樂終究是在2021年的開頭迎來了告別時刻。

蝦米音樂官方聲明中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我們將在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上進行探索,依託全新的「音螺」平臺持續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讓音樂內容賦能更多場景。

蝦米音樂此次關停早有預兆。早在11月底,就有內部人員透露蝦米音樂已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中。近年來,蝦米音樂運營每況愈下,在跌落至第二梯隊後DAU大幅落後於頭部的音樂應用程式。即使是有了阿里這座靠山,蝦米也沒能存活下來。

塵埃落定。但在蝦米的從1到0中,我們或能看到整個在線音樂的格局變遷。

一、從「偏愛」到「離場」

實際上,蝦米音樂也曾在音樂市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傍上」阿里之前,蝦米主打小眾音樂。蝦米起步於2006年杭州的一家咖啡屋,最早沒有App只有網站。網站也還不叫蝦米,而是取名EMUMO,意思是EARN MUSIC&MONEY。同時期,小眾音樂的另一大聖地叫做songtaste,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

/沒有資本靠山的songtaste離開的更早

2010年之前,音樂市場處於蠻荒時期。彼時的網際網路仍處於快速增長的歷程中,沒有人去關注音樂及音樂人的權利。

「百家爭鳴」是主旋律,當時音悅臺和天天動聽堪稱神仙打架。事實上,作為最早期的播放器,兩者無論是在使用感受和曲庫搭建方面都在當時獨領風騷。排在第三第四的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QQ音樂和酷狗音樂,QQ音樂的使用仍是搭建在QQ這個社交系統中,早起QQ音樂的使用場景仍在網頁端,好友能夠看到彼此的收聽情況。

流行度是一個方面,認可度是另一個方面。在當時小眾音樂領域,蝦米已經建立起了一定的影響力。王皓本身就是吉他手出身,在阿里巴巴工作四年後,懷揣著「讓每個音樂人都能賺錢」的夢想,創立了蝦米網的前身。這種以音樂人為核心的想法備受音樂屆推崇。鼎盛時期,蝦米音樂在各個音樂領域都有非常不錯的作品,成為小眾音樂的聚集地。

蝦米音樂發展初期,在找錢這個問題上耗費了非常大的精力。當時的在線音樂市場還沒有高昂的版權費,其資本的尺度變化比較小,資本不會去著眼於這個市場,而好的產品也會因為資金鍊問題而絕跡。songtaste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同時期各家的音源幾乎都是「公開」和「共享」的,音樂市場產品的差異還是在播放器的功能上。像音悅臺對於韓流歌曲的曲庫較為完整,MV播放流暢之類。

2013年,阿里巴巴宣布收購蝦米音樂。終於,王皓所期待的資金鍊完整了起來。

不過,問題同樣在不斷滋生。入贅豪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阿里收購蝦米的初心是在於分級賽道的流量,資本捲入之後,蝦米音樂更像是一個「商品」。王皓的優勢就在於以音樂人為核心,這也是蝦米能以小眾音樂佔據一定市場的原因。然而阿里入局之後,資本為重,市場為大,蝦米不再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福音了。收購之後沒幾個月,蝦米遭遇了第一波用戶流失。

/蝦米的豪門夢破碎

從現在復盤來看,出現分歧的產品定位幾乎貫穿了蝦米的沒落史,而團隊之間的矛盾碰撞可能也是當時的王皓未曾預料的。據悉,阿里收購蝦米之後,以KPI為衡量標準來要求蝦米本身的團隊,並對不符合阿里價值的員工進行開除。在此期間,甚至有高管空降,致使蝦米整個團隊四分五裂,既懷揣了阿里的價值,又秉持了蝦米的夢想。

從始至終,阿里目標劍指音樂市場高昂的市佔率。王皓在離開蝦米音樂之前也曾躊躇滿志,這位最早提出付費音樂,保障音樂人權利的產品經理,最終以「對音樂行業失望透頂」離開了蝦米音樂和音樂市場,選擇遠赴釘釘。

二、版權紛爭與阿里「棄子」

王皓離開蝦米音樂的最重要原因,就在於版權紛爭。

2014年及其以前的國內音樂作品,免費是主流的形式。直到美國當紅歌手Taylor Swift未保護版權,宣布從音樂流媒體公司Spotify下架她所有作品,國內的音樂人才認識到:音樂是有版權的,版權也是可以引入資本的。

也正是版權紛爭開始後,原本百花齊放的在線音樂市場,成為版權爭奪的「金錢遊戲」。阿里和騰訊在版權紛爭中的態度截然不同。

王皓曾公開表示,Taylor的行為是「逆潮流而動」,免費網際網路音樂共享已經成為大眾的消費習慣,版權市場並沒有前途。同時,QQ音樂開始在版權音樂屆「撒幣」,杰威爾音樂、華研國際、英皇娛樂、美妙音樂、華誼兄弟音樂等唱片公司全部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華納音樂和韓國YG娛樂公司也被QQ音樂收入麾下。

/騰訊的音樂王國

版權紛爭的錯誤判斷,讓王皓對於音樂市場表達了失望之情。2016年,王皓寫下這樣一句話: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他涅槃好了。

蝦米逐漸「消弭」。

往後幾年的兩家之爭,騰訊重在合併和誇大版權優勢,阿里則是在幾次換帥中依舊找不準蝦米的定位。騰訊音樂、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的合併,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進一步擴大版權優勢。阿里在版權之爭中也有過一陣小優勢,斥資3000萬買下了 超過60%的華語歌曲的獨家版權。「阿里星球」的到來,成為蝦米音樂的災難。

阿里執著於建造「阿里星球」。2015年3月,阿里巴巴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高曉松擔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CCO)。之後的一年,本就迷茫的蝦米音樂進入了更加混沌的迷茫期。

/阿里星球的探索期

宋柯豪情滿滿的宣布,阿里星球不再是一款音樂播放器,而是一個擁有粉絲遊樂、天天視聽和幕後英雄三大板塊,包含從粉絲經濟到互動直播再到音樂產品交易等多種服務內容的 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平臺,看起來,似乎要顛覆整個傳統音樂產業,再造一個音樂版淘寶,這恐怕是阿里高層最喜歡聽的。高曉松繼續誇下海口:3個月後將誕生全球音樂產業最大平臺。

正在阿里執著於建造阿里星球的這一年,其餘在線音樂平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4年之後,沒有參與版權之爭的音悅臺迅速落後,騰訊和酷狗搶佔了先機。同年,年輕的網易雲音樂誕生,當時的市場沒有人注意的這位無名之輩。15年之後,網易雲迎來了爆發期,以簡明的UI和獨特的情懷文化迅速的坐上了前三的交椅。

就此,阿里和蝦米完全與音樂市場脫軌,推出不到一年,阿里星球關閉,曾經擁有兩億用戶的天天動聽毀於一旦。更糟糕的是,這一年幾乎讓蝦米音樂錯過了在線音樂的風口。2015-2016年,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網易雲音樂500萬,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2016年往後,版權意識再度加劇,版權在音樂市場的影響更甚。

網易雲音樂崛起後,騰訊制衡競爭對手的方法也更加果斷:買斷版權。早在2017年,AME就買下了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2018年初,許多用戶抱怨道網易雲音樂的歌單又「灰」了一大片,這都源於騰訊對於網易雲版權側的施壓,下架了一些具有獨家版權的歌曲音源。之後的幾年間,騰訊憑藉著超群的資本實力在版權市場的份額穩步攀升。

/華語音樂屆流量雙炸彈

周杰倫的《說好不哭》成為版權紛爭的現象級事件。2019年9月16日,《說好不哭》上線,5分鐘評論過萬,一小時內或專輯銷量近300萬。由於周杰倫新歌搜索量過載,QQ音樂搜索功能都因此癱瘓。周杰倫和五月天堪稱華語樂壇流量雙炸彈,以此在社交平臺引爆的流量更難計數。而坐擁周杰倫和五月天版權的QQ音樂,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因為即便是勢頭猛烈的網易雲,也很難在獨家版權中分一杯羹。

蝦米的失敗,阿里把眼光投向了網易雲。

阿里領投網易雲,已經宣告:蝦米音樂已經是阿里的一顆「棄子」。從阿里接手蝦米音樂起,糟糕的產品定位和混亂的運營團隊都讓這個本該承載了音樂人夢想的IP逐漸暗淡無光。最後,大靠山阿里並沒有救的了蝦米。或者說,正式阿里的資本蠶食了最初的那個蝦米。

三、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王皓對於音樂市場的失望源自於版權紛爭的錯誤判斷,但事實上,極速發展的音樂市場確實已經不再「純粹」。

2016年之後,音樂類APP的大趨勢就是不再僅僅提供「播放器」這個功能。各家音樂APP都在發展中各具特色。AME作為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在四年間不斷發力。首先就是進一步擴大騰訊在版權一塊的優勢,騰訊音樂連續與包括果然娛樂、Sony/ATV索雅音樂版權、摩登天空、豐華唱片、Kobalt Music、Cooking Vinyl等在內的十家頂級音樂廠牌達成戰略合作。除此之外,騰訊還拿下了Being和新海誠除日本本土外的首個流媒體平臺授權。

/TME成為國內的版權大戶

除此以外,年底,騰訊又推出波點音樂。波點音樂整體色調年輕化,用戶可以自主的編輯音樂,對音樂進行再創作,具有突出的音樂UGC特徵和社交屬性。騰訊的又一布局無疑是想進一步對音樂市場的用戶進行分層,培養不同年齡層次用戶不同的音樂習慣。

網易雲在音樂社區建造和版權購買上也頻頻發力。網易雲始終關注「雲村」文化建設,注重音樂社區的影響力,也吸引了很大一批的小眾歌手,並積極助力原創。相比騰訊,網易雲在版權購買上稍遜一籌,整個體量和AME還有差距。

未來發展中,版權之爭仍然是音樂市場的主戰場。而隨著流媒體的興起,各類音樂APP也有一些「共識」性的改變。例如將音樂資源和短視頻相結合,畢竟短視頻市場仍處於紅利期,TME就宣布與快手相結合,無疑旨在激發更多的音樂應用程式的潛在用戶。另一方面,短視頻的配樂和音樂市場逐漸形成互相影響的關係,抖音、快手的「神曲」往往代表了大眾的聽歌喜好,成為音樂平臺推送的重要依據。

播客和廣播劇是後起之秀,也成為音樂應用程式的另一個小戰場。相比讓用戶接受一個新軟體,將用戶潛在的音頻習慣釋放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因此無論是騰訊還是網易雲,都積極的在有聲讀物市場前佔先機。據悉,2019年中國有聲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3.6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規模將達到95億元左右。

除此之外,直播也成為大趨勢,尤其是針對音頻市場。2020年的演藝活動市場十分慘澹,票房損失高達數百億。取而代之的是數位化Live市場,這類功能就和音頻播放器息息相關。後疫情時代,可能有一定時間內偶發的疫情會成為常態,線上Live無疑是音樂人的第一選擇。除了演唱會數位化,本身直播行業就有許多基於音樂性的主播,合理的利用主播粉絲效應,在音樂應用程式上構建直播平臺也成為了音樂APP的共識。

/五月天跨年演唱會吸引超千萬聽眾

蝦米音樂關停後,網易雲和QQ音樂都開出了「誘人」的條件,鼓勵蝦米的用戶將歌單進行重新導入。這是對這個即將消失在大眾視野的IP的粘性用戶的最後瓜分。同時這也意味著,蝦米也正是加入阿里「陣亡全家桶」,阿里在音樂市場的主力軍也最終下場。

但是版權問題依舊是在線音樂市場的核心問題。「蝦米音樂的歌單導入網易雲依舊是一片灰色。」一位網易雲的用戶對歌單導入的事件這樣評論道。的確,如果版權實行壟斷,導致常聽歌曲無法使用,那麼網易雲或者其他播放器,都會成為下一個蝦米。

蝦米音樂的停服,意味著純靠資本在分級賽道「獨戰天下」的想法已經不可行了。在線音樂已經迎來了又一波洗牌,尋找產品的特色和突破口,才是音樂應用程式發展的大方向。

一輪故事後,幾番風雨幾番愁。從現在來看,留給蝦米的機會從來都沒有兌現,或許在它入贅阿里的那一刻,它的命運之輪已然定格。

永遠不要把音樂講成資本,也更不要把資本附加於音樂,這是蝦米留下的啟示,也更是如今音樂市場的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家電網HEA 12月7日原創】版權成了當前這個數字時代裡流媒體的癥結,在視頻領域,優愛騰打得死去活來,最後一起落入版權陷阱,為天價影視版權焦頭爛額。而版權戰爭蔓延到音樂領域後,曾經在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在苦撐數年後,也即將在版權的槍聲中應聲倒下。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編輯導讀: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官方表示不予置評,引發用戶的集體回憶殺。蝦米音樂曾經也是眾多愛樂人士中的「白月光」,如今的發展讓粉絲唏噓不已。從蝦米音樂的發展可以看出,在線音樂的市場格局已然改變。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繼騰訊音樂發布第三季喜人財報後,又有一件事讓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炸開了鍋。
  • 一次性解決「蝦米音樂」停服後的技術問題
    網易雲音樂、QQ 音樂均已推出一鍵導入「蝦米音樂收藏」服務遷移網易雲音樂、 QQ音樂歌單到 Youtube Music, Spotify, Apple MusicUnlock Music 音樂解鎖 – 解鎖蝦米音樂 .xm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蝦米音樂有著原創的 5 億多張歌單,每一個在這裡的「創建者」和「遊覽者」都十分用心,每一個歌單背後都有長篇的推薦語,每一個專輯都有著其他音樂平臺沒有的詳細介紹。蝦米平臺當時允許用戶上傳歌曲,聽眾想下載則需付費,這筆錢將被用來支付音樂版權方,形成「UGC 生產模式+在線付費模式」的正向循環,從而「讓音樂人賺到錢」。但當時用戶並沒形成付費習慣,這還遭到了李志、周雲蓬、左小詛咒等眾多音樂人的抵制,王皓曾表示感到心寒,因為蝦米一邊補償非法上傳的版權費用,一邊堅持付費下載模式,蝦米每年支付的版權費用,是收入規模的十幾倍。
  • 中國在線音樂沉浮錄
    張學友接過張國榮上一年「金針獎」得主的接力棒,歌壇「封神」,從此之後「金針獎」得主除了 2003 年那一屆名花有主外,其餘全都空席以待;出道四年後的謝霆鋒也在這一年「終結」了屬於「四大天王」的時代。如今代表著中國音樂巔峰的香港樂壇也一去不返;「歌神」張學友已老,謝霆鋒也不再是那個靦腆的少年;雖然離「哥哥」張國榮的縱身一躍已經過去十六年,但他張溫暖迷人的笑臉卻永遠讓人難以忘懷。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儘管還沒有確定的消息,蝦米音樂可能關閉仍然引起了熱議。在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三分在線音樂市場的今天,蝦米早就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線,但對於蝦米的用戶來說,這一消息讓人悲傷,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眾多用戶都在大呼「不要關閉」、「不想告別」。
  • 蝦米將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11月29日,網絡播客《大內密談》的創始人、前唱片公司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上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引發網友熱議。而當媒體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證這條消息的真實性時,相關人士只給出了「不予置評」的回覆。雖然沒有得到官方正式的回應,但阿里巴巴想要放棄蝦米音樂的跡象卻早有顯現。
  • 再見蝦米,回顧「蝦米音樂」的好設計
    02 蝦米音樂的設計細節▼「蝦米音樂」的音波線「蝦米音樂」的極速試聽功能蝦米音樂歌單以及每日推薦頁面,通常會有一個明顯的「急速試聽」按鈕,點擊後可快速試聽歌單列表裡每首歌的精彩片段,幫用戶快速篩選喜愛歌曲。
  • 蝦米音樂:重構產業價值鏈,做攪動音樂市場的鯰魚!
    「市場的方向在跑偏,與真正的原創音樂精神背道而馳」,這是當時音樂市場上遊的最真實寫照。 由於上遊利潤分配不平衡、發行渠道壟斷,用戶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更好的音樂,只能通過網絡搜索。可當時沒有曲庫,音樂搜索技術相對也不完善。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同時,它與網易雲音樂也開始瘋狂加碼版權,大肆擁抱「下沉市場」。而阿里星球,上線一年就慘澹收場,只留給蝦米一個巨大的版權空洞。有數據顯示,彼時版權方面騰訊音樂集團掌握了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要知道,這不是簡單的音樂版權數量的流失這麼簡單,隨著版權一起流失的,還有蝦米音樂自身的豐富性,以及能夠承載更大市場的可能。
  • 向美而亡:蝦米音樂 死於小眾
    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當被標籤為小眾、專業的蝦米音樂湮滅於數位音樂市場的滾滾洪流,一個時代也該結束了。   1。   在知乎網站「你為什麼堅持使用蝦米」的問題下面,有用戶回答,是因為蝦米曲庫有精確的音樂人、專輯、曲風、歌單分類,冷門音樂、小眾歌曲基本都可以搜到。另外,蝦米上面的樂手信息、專輯信息也比較完整,只要是叫得上名的樂手,都會有完整的介紹。
  • 蝦米宣布關停 在線音樂平臺進入寡頭時代
    蝦米宣布關停 在線音樂平臺進入寡頭時代 字號:TT 2021-01-06 09:07 作者:王海 來源:第一財經 家電網-HEA.CN報導
  • 傳蝦米音樂關停背後:洗牌的在線音樂和大而散的阿里文娛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7年,最初是由一個旨在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Emumo演變而來。蝦米音樂成立後定位是做高端音樂愛好者的聽歌軟體,後被阿里收購。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合二為一,組建阿里音樂。值得一提的是,該傳聞曝出前,蝦米音樂曾多次被曝將關閉。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文|鋅刻度 楊皓然編輯|黎文婕在未來,在線音樂的產業格局會更加多元,產業生態鏈越來越豐富。挺突然的,聽說蝦米音樂就要關閉了。11月29日,網絡播客《大內密談》的創始人、前唱片公司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上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其實,在被阿里收購後的次年,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的市場份額中,天天動聽(後更名「阿里星球」)佔17.3%、蝦米音樂4.6%,兩者共為阿里音樂分走20%的市場蛋糕。2007年天天動聽創立時,簡潔的聽歌界面、首創的PC桌面歌詞,迅速為天天動聽帶來大量擁躉,創立六年後的用戶量就突破了2億。阿里星球的上線讓阿里音樂被「群起而攻之」,這款應用在上線不到一年後就被下架,而曾經同樣能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蝦米音樂,卻被內部邊緣化,甚至被市場遺忘。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近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知名音樂大V@相徵發布了一則微博: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一月份關閉。隨後該微博引發了全網熱搜,也有其它網友接著爆料,蝦米預定的關閉時間是明年的一月十五日。
  • 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從最開始的《超級女聲》到此後的《中國好聲音》,伴隨著音樂選秀節目一路高歌猛進的,還有電信增值業務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經歷了短暫的春天,隨著微信等網絡通話的普及,彩鈴業務大幅下降,電信運營商對音樂版權採購的體量持續下降。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每一個在這裡的「創建者」和「遊覽者」都十分用心,每一個歌單背後都有長篇的推薦語,每一個專輯都有著其他音樂平臺沒有的詳細介紹。 蝦米平臺當時允許用戶上傳歌曲,聽眾想下載則需付費,這筆錢將被用來支付音樂版權方,形成「UGC 生產模式+在線付費模式」的正向循環,從而「讓音樂人賺到錢」。 但當時用戶並沒形成付費習慣,這還遭到了李志、周雲蓬、左小詛咒等眾多音樂人的抵制,王皓曾表示感到心寒,因為蝦米一邊補償非法上傳的版權費用,一邊堅持付費下載模式,蝦米每年支付的版權費用,是收入規模的十幾倍。
  • 【獨家】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組建阿里音樂了 在線音樂市場首現批量整合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目前正處於重組狀態,未來二者將組建為阿里音樂,成為阿里巴巴衝擊在線音樂市場的殺手鐧
  • 蝦米音樂停服,一個時代結束了
    2020年11月29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相徵發微博稱,蝦米音樂即將於2021年1月份關閉。當時不少報導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正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 靴子終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