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組建阿里音樂了 在線音樂市場首現批量整合

2021-02-23 沸點文化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目前正處於重組狀態,未來二者將組建為阿里音樂,成為阿里巴巴衝擊在線音樂市場的殺手鐧。值得注意的是,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也被曝出將於近日正式對外宣布合併。一旦上述兩起整合完畢,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場行業格局之變,它們將與騰訊旗下的QQ音樂共同呈現在線音樂市場的三足鼎立態勢。

在線音樂整合風暴

  阿里巴巴再一次在音樂產業布局並收購天天動聽至今已經過去一年,據天天動聽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在成功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後,阿里巴巴的高層人員就一直考慮如何能將二者的價值最大化,終於在春節後第一個月,公司決定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成阿里音樂。而新組建的阿里音樂兩款產品將繼續打差異化路線並實施商業化的運營模式,其中蝦米音樂走專業音樂人路線,而天天動聽依舊主打大眾用戶。目前該組建項目由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進行統籌。

  而就在前一天,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也被曝出合併的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酷我跟酷狗即將合併,拉上3家版權公司,打造亞洲最大的音樂集團」。另外還有內部人士表示,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早在2014年4月就已經合併,並與海洋音樂共同組成新的在線音樂集團,即海洋音樂集團,且該集團已在去年獲得上億美元融資,目前正在籌備上市,但由於內部調整原因一直沒有對外宣布,而此次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則會借明日舉辦的「酷音樂亞洲盛典」正式宣布此消息。

  儘管這4家在線音樂平臺現階段都還未正式向外界宣布組建或合併的消息,但從目前情況看,行業進入整合期似已迫在眉睫。

獨家版權成核心資源

  在線音樂市場如今已成為音樂產業的中堅力量,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眾多音樂平臺紛紛整合,導致業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由渠道轉向獨家版權層面的核心競爭上。

  「最開始,在線音樂市場的競爭主要來自於渠道方面,各平臺通過在渠道加強布局吸引新用戶,佔據市場份額,但現階段,由於新用戶數量有限,各平臺若想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就需要從其他平臺那裡將用戶搶過來。能發揮作用的就是音樂作品的獨家版權,這也是去年騰訊等眾多音樂平臺選擇和唱片公司籤約的原因所在,」北京愛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張志遠表示,「但是獨家版權屬於稀缺資源,因此部分音樂平臺就通過合併的方式共享該版權資源,同時也能使用戶聚在一起,讓資源進一步集中,使合併後的平臺更具影響力。」

  天天動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是內容為王的時代,擁有音樂作品的獨家版權就代表該平臺具有核心競爭力,比如組建後的阿里音樂就將依託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的資源,2015年開年便大肆拓展獨家版權資源,現已擁有滾石、相信音樂、華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這意味著林宥嘉、李宗盛、田馥甄、五月天等歌手或樂隊的歌曲只能在阿里音樂的產品裡試聽下載,是目前音樂平臺中獨家正版音樂版權資源最多的平臺,這無形之中就會為平臺帶來更大的市場,也給其他平臺的發展帶來更多阻力。

三足鼎立態勢初現

  據易觀智庫關於2014年Q2國內移動音樂市場份額的數據顯示,酷狗音樂以17%的市場份額暫居領先地位,而酷我音樂則佔14.6%,另外騰訊旗下的QQ音樂擁有14.2%的市場份額,A8旗下的多米音樂佔11%,阿里旗下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分別佔14.1%和3.1%。

  眾多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此次4家平臺的合併或組建,國內在線音樂市場將會形成以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阿里音樂、QQ音樂為首的三足鼎立之勢,而其他音樂平臺的實力相對較弱,難以與這3家進行抗衡。

  「BAT三巨頭的力量也不能低估,因為在線音樂平臺若想獲得發展,必須要有資本方面的儲備,這一點BAT最具優勢,儘管目前來看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似乎在市場份額上略佔優勢,但只要阿里音樂、QQ音樂和百度音樂發力在線音樂市場,並依託其背後強大的網際網路資源,如阿里音樂可藉助電商平臺的支持,那麼該行業就將會呈現出另外一番光景」,張志遠強調。

  張志遠表示,行業變革才剛剛開始,雖然從現階段看,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擁有大量的用戶,但由於這兩個平臺自身的受眾定位存在重合的情況,因此還無法確定合併後最終能獲得多少市場。另外,目前行業內的競爭只進行到音樂作品版權層面,這並不是最終的競爭狀態,它會像視頻行業發力自製劇一樣,由渠道、版權競爭逐漸發展到內容製作這一上遊層面的競爭,最後誰能成為贏家還無法預期。

本微信號由北京商報文化創意產業新聞中心主辦
轉載請註明出處:北京商報文化創意產業新聞中心


*訂閱
→搜索「沸點文化」或微信號bbtfdwh
→點擊標題下方「沸點文化」訂閱
*交流
→投稿或合作請發郵件至「hellobbt@163.com」
*分享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相關焦點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
    繼爆料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海洋音樂合併後,騰訊科技今日又獨家獲悉,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音樂網站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後,阿里巴巴高層一直在考慮如何能將二者的商業價值最大化,2015年春節後第一個月,公司決定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成阿里音樂。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因此,阿里被外界視為「獨角獸殺手」。 現在,我們來看下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在線音樂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近日有傳言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網友們熱議。儘管官方回復不予置評,但聽到風聲的網友們,還是集體前往蝦米音樂官微留言:「蝦米挺住」。
  • 【泡麵早班車】酷我酷狗合併、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整合組建阿里音樂、微信官方發布朋友圈使用規範 「集贊」將被禁號
    1、酷我酷狗合併新集團年底前計劃海外上市有媒體報導稱,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早已在2014年4月合併完成,並與海洋音樂共同組成新的在線音樂集團。據悉,新一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友友租車的新區拓展、營銷宣傳和人才招募,友友接下來會著力在市場推廣、平臺運營、車源等方面引入多方資源,構建多元渠道。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其實,在被阿里收購後的次年,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的市場份額中,天天動聽(後更名「阿里星球」)佔17.3%、蝦米音樂4.6%,兩者共為阿里音樂分走20%的市場蛋糕。2015年,偶像降臨阿里音樂,高曉松任董事長、宋柯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阿里音樂的首秀發布會,號稱驚動了「半個娛樂圈」,就連阿里音樂的員工都認為,偶像來了,事情會好做很多。但殊不知,這首場發布會,就是阿里音樂最後的高光時刻。因為阿里星球誕生了。
  •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想當年,阿里巴巴先後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請來高曉松、宋柯、何炅組建阿里音樂集團,意氣風發,野心勃勃,卯足了勁要顛覆中國音樂產業。 然而,8年過去了,曾經3億用戶的天天動聽早已被阿里玩死了,蝦米音樂也一直沒什麼起色。
  • 阿里又一項目要黃?被寄予厚望的蝦米音樂要被放棄,原因令人深思
    當我們結合在線音樂市場如今的大環境和阿里集團作出的人事調整來看,蝦米音樂或許真的將被阿里集團放棄。這家誕生了十餘年的音樂平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呢?在2006年的杭州,5位音樂愛好者在一家咖啡館裡提出了一起做一個音樂網站的想法,巧合的是這5位創始人有4位曾在阿里集團工作,這或許為後來阿里收購蝦米埋下了伏筆。
  • 在線音樂「命門」
    重視獨立音樂,這是蝦米音樂的第二標籤。其實,在被阿里收購後的次年,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的市場份額中,天天動聽(後更名「阿里星球」)佔17.3%、蝦米音樂4.6%,兩者共為阿里音樂分走20%的市場蛋糕。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早期的蝦米音樂可以說是將眾多在線音樂平臺狠狠的踩在腳下,成為了音樂社區巨頭的存在。但好景不長,版權的缺失讓蝦米音樂註定不能成為主流,只能老老實實做自己的小眾。最終在2013年,投入了阿里巴巴的懷抱,並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 12歲的蝦米音樂消亡,是被阿里耽誤了嗎?
    2015年國家版權局組織的音樂版權正版專項整治之後,版權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隨後以QQ音樂為代表的騰訊,整合了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的阿里音樂,還有網易和海洋音樂集團,為了音樂資源的網際網路獨家代理權,版權費被抬高到數百萬。
  • 騰訊音樂二次上市,蝦米音樂黯然關停,音樂APP背後的十年變遷
    一波三折,騰訊音樂猛進2018年12月,騰訊音樂在美國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228.94億美元,佔據國內超過70%的市場份額,成功登頂國內市場。騰訊音樂的前身為QQ音樂,它其實是個音樂市場的「晚輩」。2005年,在百度音樂、酷狗音樂、千千靜聽已經三足鼎立的時刻,QQ音樂才剛剛進入這個戰場。
  • 永別了天天動聽!阿里星球正式停止音樂服務,是阿里音樂的一次「壯士斷腕」?
    今天你打開阿里星球的主頁,點擊右上角的音樂標識進入界面,就會看到跳出主頁的這段提示語,它底下那排蝦米音樂的下載連結無聲告訴你,天天動聽終究成為了阿里大文娛這片浪潮裡的一點泡沫,現在映著2016年年尾處最後幾寸夕陽,悄悄的融化了。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彼時的網際網路仍處於快速增長的歷程中,沒有人去關注音樂及音樂人的權利。「百家爭鳴」是主旋律,當時音悅臺和天天動聽堪稱神仙打架。事實上,作為最早期的播放器,兩者無論是在使用感受和曲庫搭建方面都在當時獨領風騷。排在第三第四的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QQ音樂和酷狗音樂,QQ音樂的使用仍是搭建在QQ這個社交系統中,早起QQ音樂的使用場景仍在網頁端,好友能夠看到彼此的收聽情況。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自此以後,阿里音樂開始頻繁地與網易雲音樂進行聯動,淘寶88VIP會員的聯名權益中也將蝦米音樂的VIP權益從首頁上移除,換上了網易雲音樂的黑膠VIP。看上去蝦米音樂果真「大限已至」。如果蝦米音樂真的在來年一月關閉,那便等於是宣告了阿里巴巴在音樂領域的落敗,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將由過去騰訊、阿里巴巴、網易「三分天下」轉向騰訊、網易「兩虎相爭」的新時代。
  • 蝦米落幕,網易雲音樂激戰酷狗,在線音樂烽火連天不休
    2013年,蝦米被阿里巴巴收購,同年4月,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並憑藉歌單、評論、個性化推薦及獨特的社區氛圍、優質的原創音樂土壤,形成差異化特色優勢逐步累積了一批忠實用戶。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共同組建阿里音樂集團,成為音樂APP領域的「富二代」,由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和宋柯掌舵,在當時被寄予很大期望。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高昂的版權費用讓王皓意識到,「數位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的變化,會有點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於是在2013年1月,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大文娛下在線音樂市場的重要一棋。2015年3月,蝦米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同年,阿里再次出手,收購了用戶量突破兩億的天天動聽。2015年3月,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高曉松擔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CCO)。同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 蝦米音樂14年:只不過是阿里巴巴的一門生意
    在阿里麾下,蝦米獲得資金支持後,開始在 2014 年啟動尋光計劃,專門扶持原創音樂人,一時成績斐然。2015 年年初,阿里巴巴決定,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2013 年底收購)組建成阿里音樂;其中,蝦米音樂走專業音樂人路線,而天天動聽主打大眾用戶。
  • 蝦米音樂被傳解散?在線音樂江湖還有幾人廝殺
    11月30日,對於上述傳聞,同日蝦米音樂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不予置評」。  業內人士分析,在線音樂市場格局,「大局已定」,在阿里的大盤裡,這終歸還是個「小菜」,如「翻身」極難或成本極高,相信不僅是阿里,換其他任一個巨頭也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做出抉擇,關停、解散不是不可能。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蝦米網創立於2006年,2013年1月初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同年,阿里巴巴又收購了擁有2億用戶的天天動聽,天天動聽在諾基亞的塞班時代非常出名,幾乎是每個諾基亞用戶必備的App。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旗下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蝦米音樂走專業音樂人路線,天天動聽主打大眾用戶。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文中援引一位阿里星球的內部員工自述:「真心不是對手有多強。」「阿里音樂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結果我們自殺了。」 業內對此評價不一,阿里顛覆了零售,沒能顛覆整個音樂行業。在不合適的時機、不正確的戰略。天天動聽與蝦米同時走低,阿里大文娛也不再被外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