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中國企業報·青財經

作者:青青

編輯:嶽上媛

主編:江金騏

網際網路巨頭BAT之一的阿里,在投資圈似乎陷入一個怪象,就是「一入阿里誤終身」。不論剛開始是第一梯隊多麼頭部的獨角獸項目,在阿里花重金收購之後,都能「投一個死一個」,尤其是將行業第一和第二的獨角獸項目一合併,變成第三而後慢慢僵化銷聲匿跡,終而成為阿里的棄子。

原本一手「王炸」好牌,被阿里打得稀巴爛。無論是共享單車裡的ofo小黃車,還是外賣行業的餓了麼,又或者是稱霸視頻網站數年的優酷土豆,甚至是雲存儲服務領域的酷盤,幾乎沒有例外地都「躺下了」。因此,阿里被外界視為「獨角獸殺手」。

現在,我們來看下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在線音樂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近日有傳言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網友們熱議。儘管官方回復不予置評,但聽到風聲的網友們,還是集體前往蝦米音樂官微留言:「蝦米挺住」。

蝦米音樂,能挺住嗎?還是步天天動聽後塵,成為下一個躺倒的獨角獸?

「爺青回」: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蝦米是我最愛的音樂APP,當年下載了好多歌。」

「我買的專輯都在蝦米,日推貼心,真要解散了嗎?」

「用了十年,幾乎只聽蝦米,自己還設了很多精選專輯,太多青春回憶都在裡面,千萬不要結束。」

……

當蝦米音樂用戶在網際網路上回憶青春嚎啕痛哭時,阿里收購的另一在線音樂平臺天天動聽則被網友評論,「墓碑都沒有了,甚至連骨灰都被揚了」。

2013年,網際網路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先後被阿里併購,當時沒有人會懷疑背靠阿里大文娛這顆大樹,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N年後居然會有相繼倒下的一天,平臺上的音樂發燒友也不曾想到會有「爺青結」的一天。

無巧不成書,有時候現實比書更巧合。2007年,黃曉傑、王智罡等年輕人,模仿千千靜聽推出一款音樂播放器軟體「天天動聽」,憑藉簡潔人性化的操作、高品優質的音效、炫麗震撼的可視化效果,以及首次實現的「桌面歌詞」,帶給音樂發燒友手機聽課的全新體驗,而且還都免費,用戶指數級增長,從1000萬到5000萬,再到突破1億,直至阿里收購前,吸引3億用戶的使用。

同在2007年成立的音樂平臺「蝦米音樂」,由阿里前員工王皓所創建,一開始名為EMUMO,後來才改名為蝦米音樂。這款定位為「專業的音樂內容發現及消費平臺」的App,憑藉貼心的音樂風格列表,鼓勵用戶DIY專輯、藝人信息,還有對小眾和原創音樂的支持,一度成為樂迷用戶的「心頭好」。隨著用戶數量的暴漲,蝦米音樂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站上音樂App的頂端,用戶都以使用蝦米App為榮。

轉折點出現在2013年。獨角獸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先後被阿里併購。而這一年,網易雲音樂誕生。併購後的兩年時間,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內部,開始各種組織架構與人事的變動,直到2015年,阿里將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合併為阿里音樂,並拉來高曉松和宋柯擔任董事長和CEO,再加上遲來的何炅,阿里音樂「鐵三角」正式形成。

至此,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阿里收購兩大音樂獨角獸

「矮大緊」高曉松,出身高知家庭,博學多才,談笑風生。年輕時創作的一首《同桌的你》,讓他一舉成名,紅遍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圈,是中國最重量級音樂人之一。

何炅是專業主持的,湖南衛視的臺柱子。阿里音樂「鐵三角」裡最靠譜的是宋柯,曾任華納唱片高管,是圈內有名的音樂人。

阿里音樂「鐵三角」準備大幹一場前,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天天動聽創始人黃曉傑,分別於2015年1月和9份被曝離開,前者入職釘釘不再做音樂,後者正式加盟暴風科技旗下暴風魔鏡任COO。

沒有了創始人的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合併成阿里音樂,開始拓展版權渠道,購買滾石、相信音樂、華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

阿里音樂「鐵三角」中的高曉松,在多個場合力推由天天動聽更名為阿里星球的新平臺。雷聲大,雨點小。高調的阿里星球,在「矮大緊」高曉松大文娛高管們的錯誤運營模式下,天天動聽在一次更新後,原來的圖標、界面一去不復返,用戶體驗非常差,這使得原本靠天天動聽積累的阿里星球用戶極速流失,奔向天天動聽品質繼承者網易雲音樂。

更要命的是,阿里音樂在與網易雲、QQ音樂的版權之爭中逐漸落入下風,失去了版權,索尼、華納、周杰倫等曲庫紛紛被下架,甚至連環球音樂版權也丟了。天天動聽被「作死」了,到2016年12月,成立僅7個月的阿里星球宣布停止服務。舌燦蓮花的高曉松,拍拍屁股搖著扇子走人,繼續去主持他的脫口秀網綜,身後則留下阿里音樂的爛攤子。難怪網友們提及天天動聽就說「連個墓碑都沒有,骨灰都被揚了」。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併購前曾佔中國數位音樂平臺市場超過17%的天天動聽,不到兩年時間就被榨乾了品牌價值。另一邊,僅剩的「獨角獸」蝦米音樂,版權的缺失註定了越來越被邊緣化,逐漸脫離音樂App的第一梯隊。往事不堪回首,早期的蝦米音樂,曾將眾多在線音樂平臺狠狠踩在腳下,是音樂社區妥妥的獨角獸。反觀鵝廠QQ音樂,在版權大戰中穩步前行,風生水起。就連新生的網易雲音樂平臺,搭上了版權末班車,也後來居上,甚至在2019年還拿到了阿里7億美金的投資。

蝦米音樂是否會繼天天動聽後成為阿里的棄子?

阿里併購出啥問題?

音樂獨角獸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被阿里併購後都一蹶不振,一手音樂好牌,被打得稀巴爛。

網際網路巨頭有錢可以「買買買」,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對音樂平臺這樣的文娛項目,更需要人的熱愛。有熱愛才有音樂,這並不是冷冰冰的數據所能懂的。

在網際網路圈,以淘寶、天貓電商平臺起家的阿里巴巴,素以運營、數據管理為要的企業文化而著稱。有一種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阿里除了與電商相關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強外,被其投資的獨角獸們基本沒有發展好的。這難道是阿里的投資魔咒嗎?

《中國企業報·青財經》細數阿里近十年投資的獨角獸,除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外,還有優酷土豆、ofo小黃車、酷盤、餓了麼等諸多優秀項目,不難發現,這些項目在被阿里併購後,往往出現團隊頻繁換帥現象,空降管理人員,項目創始人被各種原因離職,原來的管理層被架空,或被邊緣化,還有部分被勸退。在企業管理上,唯數據論,追求運營流程化而常常忽略了人的創新與自由性,為流程而走流程,大大降低了團隊的效率。如此一來,項目團隊元氣大傷,業績滑落,一旦開展外戰,就毫無還手之力,成了百足之蟲,漸漸淡出大眾視線。

同樣有錢也是「買買買」,鵝廠這邊基本只是出錢,不動團隊核心成員,也不管項目具體運營,保持原有團隊的自主性與創新性,扮演好協作角色。這樣,鵝廠投資酷狗、酷我,與騰訊嫡系QQ音樂合併成TME,三大音樂平臺各自發展,又相互扶持,成為網際網路在線音樂平臺的巨無霸。

與社交起家的騰訊不一樣,阿里是做平臺的,最重要的投資邏輯是資源整合,其投資併購的項目,大多都逃脫不了被整合轉為流量的命運。這也就意味著,時間一長,容易被榨乾流量與價值。投資天天動聽,將其廢了;投資蝦米音樂,又半死不活;只能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投資網易雲音樂……這樣的投資惡性循環什麼時候是個頭,阿里的併購文化是不是要及時調整?在與小馬哥企鵝帝國的PK中,倒下了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兩大獨角獸,阿里帝國手上的牌是否少一張?

相關焦點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
    繼爆料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海洋音樂合併後,騰訊科技今日又獨家獲悉,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音樂網站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後,阿里巴巴高層一直在考慮如何能將二者的商業價值最大化,2015年春節後第一個月,公司決定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成阿里音樂。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這麼近的時間線,加上陸陸續續的小道消息傳出:「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想必蝦米音樂要關閉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那些喜愛蝦米的用戶們,內心要崩潰了!不少的微博網友的已經跑到了蝦米音樂的官微下高聲吶喊:「不要關,給老子挺住!」
  • 永別了天天動聽!阿里星球正式停止音樂服務,是阿里音樂的一次「壯士斷腕」?
    今天你打開阿里星球的主頁,點擊右上角的音樂標識進入界面,就會看到跳出主頁的這段提示語,它底下那排蝦米音樂的下載連結無聲告訴你,天天動聽終究成為了阿里大文娛這片浪潮裡的一點泡沫,現在映著2016年年尾處最後幾寸夕陽,悄悄的融化了。
  • 【獨家】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組建阿里音樂了 在線音樂市場首現批量整合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目前正處於重組狀態,未來二者將組建為阿里音樂,成為阿里巴巴衝擊在線音樂市場的殺手鐧
  • 12歲的蝦米音樂消亡,是被阿里耽誤了嗎?
    2006年在杭州面世時叫EMUMO,取義「EARN MUSIC & MONEY 」的意思 ,後來才改名為「蝦米音樂」。聯合創始人中大多從阿里出來,後來被阿里收購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蝦米的獨特性,是來自於王皓對於音樂的熱愛,所以產品和運營並依賴數據和算法,王皓舉例,「90%的用戶喜歡王菲,按照蝦米網的邏輯,既然大家都知道王菲,所以並不需要推薦,而那些被推薦的是大家所不知道的10%。」 所以蝦米在不少地方都不太「商業化」。 這種運營思路讓蝦米在小眾領域表現非獨特。
  • 蝦米音樂要關閉,你還記得當初的天天動聽嗎
    )發帖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蝦米音樂官網對此暫時不做回應,但是大家對此心照不宣,自從阿里去年投資網易雲,就說明蝦米音樂會被馬爸爸拋棄的。蝦米停不停對小編來說無關痛癢,我也很少用蝦米聽音樂。
  • 阿里養不大獨角獸?
    收購後的7年,蝦米逐漸從註冊會員超2000萬、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產品淪為阿里的邊緣業務,月活也與QQ音樂拉開了十倍的差距。而在此過程中,倒下的還有同被阿里併購的天天動聽。 "從被阿里收購那天起大家基本都看到結局了。"在知乎上,有網友如是評論道。更有網友稱,"阿里沒有內容基因,也不相信內容。"
  • 蝦米音樂也涼了,天天動聽的遺憾再次上演,我們的青春還剩多少?
    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將會在2月5號正式停止服務,包括下載、試聽、評論等等,自1月5日開始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12年陪伴終於結束,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聽歌的軟體又少了一個,又要無奈說再見了。
  • 天天動聽「死了」,蝦米音樂會持續隕落還是上演反轉?
    文丨於墨林編輯丨董露茜阿里音樂旗下的天天動聽即將迎來「死亡大限」——10月1日國慶。消息顯示,天天動聽將於10月1日停止服務,最近當用戶啟動天天動聽(阿里星球)應用的時候,啟動頁面上出現了「10月1日起天天動聽將停止服務,感恩一起走過的洪荒歲月」的字樣。
  • 被阿里耽誤的蝦米的一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用戶、音樂人自發對蝦米的哀悼,似乎都讓人忘了這其實是一款失敗的APP。蝦米音樂誕生的2007年4月前後,對於中國音樂來說,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一方面,傳統的實體唱片經濟已經出現頹勢;另一方面,2004年酷狗音樂上線,2005年酷我音樂成立,2006年百度收購千千靜聽,2007年天天動聽即將誕生,千播大戰的時代也即將到來。
  • 蝦米音樂消失倒計時:被阿里「耽誤」,沒人為它「充值」
    「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這條官方未下場闢謠的消息在音樂圈迅速發酵,更難過的是那些粉絲:大家都不想告別,但所有人都明白,即便不是這個時間,蝦米音樂也正在被遺忘。2006年時,一個名叫Emumo的「小破站」出現,意為Earn Music&Money。之後不少用戶為愛發電,自發上傳專輯。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陪伴了大家14年的蝦米音樂,終於迎來殺青時刻。然而,儘管蝦米很早就走到了音樂行業的邊緣,但當這一刻真的到來,依然有不少人覺得惋惜。畢竟,在2013年賣身阿里前夕,蝦米音樂已經走到了音樂行業平臺鄙視鏈的頂端,憑藉平臺的專業性、曲庫的豐富性,一度成為廣大樂迷、獨立音樂人最愛的音樂精神家園。如今,這個夢想讓音樂人「站著把錢掙了」的平臺轟然倒塌,對於整個音樂行業來講,又意味著什麼?
  • 【泡麵早班車】酷我酷狗合併、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整合組建阿里音樂、微信官方發布朋友圈使用規範 「集贊」將被禁號
    2014年4月合併完成,並與海洋音樂共同組成新的在線音樂集團。5、央視曝光:移動、鐵通成詐騙電話推手2015年央視315晚會在北京舉行,本屆主題為「消費在陽光下」。在晚會上,央視指出,詐騙電話幕後推手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鐵通。騷擾電話一天十幾個?對方還冒充警方、銀行等詐騙,誰是幕後推手?
  • 被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據天眼查,蝦米音樂由王皓創立於2007年,在2013年被阿里併購前曾經歷三輪融資,目前隸屬於阿里巴巴(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被阿里收購的同年,蝦米站上了音樂App鄙視鏈頂端,註冊會員也一度達到2000萬。但隨著在版權大戰中的敗北以及阿里音樂團隊的動蕩,蝦米至2019年12月時,MAU(月活)僅剩2817萬,與同期3.16億的QQ音樂相去甚遠。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同年,阿里再次出手,收購了用戶量突破兩億的天天動聽。2015年3月,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高曉松擔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CCO)。同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 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
    但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回到2012年。012013年1月,阿里巴巴對外宣布收購當時還只是一個PC端網站的蝦米音樂,以此組建「音樂事業部」,向時任阿里集團副總裁吳泳銘(東邪) 匯報。
  • 阿里回應蝦米音樂關閉:不予置評!
    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歸屬的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回應:不予置評。資料顯示, 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2013 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目前蝦米音樂隸屬於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阿里在去年向網易雲音樂投資 7 億美元後,曾傳出蝦米音樂將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的消息。
  • 蝦米音樂被傳1月關停,阿里真的沒有文娛基因?
    面對媒體詢問,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的回應則是"不予置評",而據了解,蝦米內部的部分員工已經在考慮轉崗或離職。蝦米音樂的原型是2006年一個名叫Emumo的音樂網站,Emumo意為Earn Music&Money,定位很明確,就是做一個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在版權意識和付費服務依然方興未艾的當時,蝦米無疑是極其特別的。
  • 調查|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
    來源:第一財經YiMagazine獨家調查 | 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原創 袁穎 第一財經YiMagazine在2013年那樣一個時代,音樂變現的想像空間仍然有限,而阿里在這方面並不能為蝦米提供更多的經驗。
  • 巔峰日活968萬人,背靠阿里的蝦米音樂,緣何走向末路?
    多年前,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的這句話呈現在蝦米音樂的算法和服務上,就是更注重那些不為人知的獨立音樂人,也由此開拓了許多人的音樂視野,培養了多元化的音樂審美。與此同時,內容編輯是蝦米的主要發力點,在蝦米網頁上,有數十種音樂種類的分支與詳盡介紹,每一首歌所屬的音樂流派都有明顯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