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月底關閉!」
11月29日晚上,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晚些時候,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
按照規律,「不予置評」四個字幾乎就等同於坐實。不得不說,這樣一場突如而來的龍捲風,席捲著每個樂迷的心。陪伴了大家14年的蝦米音樂,終於迎來殺青時刻。然而,儘管蝦米很早就走到了音樂行業的邊緣,但當這一刻真的到來,依然有不少人覺得惋惜。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官網顯示,蝦米音樂對自身的定義為"專業的音樂內容發現及消費平臺,長期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據天眼查,蝦米音樂由王皓創立於2007年,在2013年被阿里併購前曾經歷三輪融資,目前隸屬於阿里巴巴(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被阿里收購的同年,蝦米站上了音樂App鄙視鏈頂端,註冊會員也一度達到2000萬。但隨著在版權大戰中的敗北以及阿里音樂團隊的動蕩,蝦米至2019年12月時,MAU(月活)僅剩2817萬,與同期3.16億的QQ音樂相去甚遠。
有行業人士稱,目前音樂行業基本格局已定,蝦米音樂很難翻身,阿里此前有關閉阿里星球的先例,如果蝦米被關停,並不令人意外。
除了樂迷對蝦米音樂的不舍,蝦米被關停引起討論聲最多的就是:原本蝦米音樂發展好好的,為什麼在榜上阿里這一巨頭後,其市場表現卻反而一路下滑?
就像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會存在鄙視鏈那樣,在眾多音樂播放平臺中,蝦米音樂也曾是站在頂端的那個男人。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雖然在規模上比不過其他幾家主流聽歌平臺,但作為能與網易雲音樂互相鄙視的平臺,蝦米當然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蝦米的創始人——王皓。
2006年,時任阿里系統分析工程師的王皓決定離開阿里,抱著「讓音樂人能賺到錢」的信念創辦了一個名為Emumo的小網站,這也是蝦米音樂的前身。
因為延續了王皓大學期間創辦的「聲音網」論壇的風格,早先的蝦米相當於一個共享聽歌網站,基於愛好者們生產、分享的音樂內容土壤,蝦米不僅是眾多音樂平臺中最早培養起社區氛圍的平臺,其用戶粘性也跟著良好的社區氛圍水漲船高。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蝦米音樂也被貼上了「小眾」和「專業」的標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眾音樂愛好者,成功登上了音樂播放平臺鄙視鏈的頂端。
更為重要的是,在那個音樂版權監管鬆散,通過電腦下載和複製一首歌曲的成本幾乎為零的年代,蝦米就已經開始嘗試付費聽歌的全新模式。
為了培養用戶的付費的習慣,蝦米採用了一個超前的模式——先找用戶收費,再找唱片公司或者音樂人解決版權問題。
可惜的是,經過最初幾年的自然增長和資本的投資後,在行業大環境和自身發展的雙重壓力下,需要充足資本支撐的蝦米最終還是回到阿里的懷抱,與天天動聽合併成了阿里音樂,其創始人王皓則轉崗去了釘釘。
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被收購的蝦米這兩年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它的出現總和合併傳聞有關。
蝦米先後被傳出過與網易雲音樂、太合音樂談判合併事宜,後來拖了好幾個月,硬是拖成了阿里帶著7億美金入股網易雲。彼時就有傳言,阿里在投資網易雲的同時,或許也在逐步放棄自身的音樂業務。
到了2019年6月,阿里重新調整組織架構,阿里音樂被歸於創新業務事業群組,再一次被邊緣化。近三年間,從張宇到楊偉東再到朱順炎,阿里音樂CEO一直處於「兼職」狀態,直到去年10月,高曉松正式卸任阿里音樂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阿里巴巴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總裁朱順炎接任。
就在阿里音樂折騰的時候,網易雲音樂通過在版權上站隊騰訊,不斷完善產品特色,異軍突起。TME在2018年底實現上市,成為版權和用戶的雙寡頭。TME今年前三季度收入達208億元,最新市值超過18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阿里與網易雲的綁定在加深。
2019年9月,阿里和雲鋒基金向網易雲音樂投資約7億美元,佔股比例約為10%。今年88會員節前夕,網易雲音樂更是與阿里88VIP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網易雲音樂黑膠VIP年卡權益正式加入88VIP年度生態權益包,用戶在蝦米和網易雲音樂中只能選擇其一使用。
進入2020年,蝦米並無明顯起色。Fastdata極數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騰訊音樂前三季度收入達208億元,無論是版權能力還是用戶流量,都對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其他音樂平臺形成碾壓態勢。而蝦米音樂月活用戶為2236萬,僅為QQ音樂的十分之一,在月活上甚至不及咪咕音樂。
有行業人士稱,在音樂行業格局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關停,或是蝦米音樂的宿命。
阿里巴巴還是做音樂夢的,只是夢的主角再也不是蝦米了。
被關停的消息一傳來,就有不少網友為蝦米"撐腰","蝦米是最像音樂App的音樂App"、"蝦米不要關"。而在蝦米音樂官微12點所發布的"新歌首發"動態評論區中,依舊不乏呼喚"蝦米挺住"的聲音,甚至有用戶表示,願意參與眾籌或單獨買蝦米會員,無法面對沒有蝦米的未來。
真正的蝦米音樂粉絲,只要打開自己的APP界面就可以證明。註冊年限、聽過的歌曲數量,無一不是最好的證明。
蝦米音樂對於很多人而言簡直就是一方淨土,特別是喜歡聽小眾音樂的,而且蝦米音樂歌曲分類做的也是如此細緻。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早年間那些難找的歌曲。也只能在蝦米上發現,單純從一個音樂軟體的角度來說,蝦米音樂至今都是又有專業又有情懷的。
從網友們的反饋看,蝦米音樂這四個字,在大家的心中仍然有著很重的分量。這可能跟三個「性」有關:
粘性:蝦米音樂創辦伊始,便強調用戶的主動性,用戶上傳音樂、製作歌單,在蝦米音樂早年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用戶參與,讓蝦米音樂跟深度用戶之間建立了較密切的關係,對於蝦米音樂的資深用戶來說,如果關閉,那真的是「爺青結」。
調性:長久以來,蝦米音樂展示出了一種跟主流音樂APP不同的調性,從各種UI細節上體現自己「愛音樂,懂音樂」。比如蝦米音樂對於曲風分類上用心,就為樂迷們津津樂道。
個性:與其他音樂APP咄咄逼人的野蠻生長不同,蝦米音樂一直是相對低調的存在,並且曾經以扶持獨立音樂人為重點,從平臺個性上說,其他的音樂APP比較像大唱片公司,而「蝦米音樂」比較像一個獨立廠牌。
對於大部分蝦米的忠實粉絲來說,關停的不是一個過氣的軟體,而是屬於他們的青春。因此很多網友紛紛在蝦米音樂的微博下留言:別關!大家沒有辦法面對沒有你的未來!大家願意眾籌!
但網友們沒有等到蝦米音樂的聲明,卻等到了蝦米音樂的深情告白。
圖片源自網絡,僅做配文展示
最後小渡想說,趁現在趕緊把自己藏在蝦米音樂裡的寶藏歌曲都該保存保存,該搬家的搬家吧。
雖然那句再見,真的很難說出口,但畢竟蝦米音樂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了。不舍的不只是蝦米音樂,更多的是有蝦米音樂陪伴的歲月!
爺青結!
今日互動話題:
你用過蝦米音樂嗎?
還有什麼音樂軟體是你還在用的?
歡迎留言告訴小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