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過後腺體萎縮,乳房就會變小、鬆弛、下垂。這是當母親的人都無法避免的。實踐證明,母乳餵養更能促進乳房的恢復。但首先母乳餵養的方式要正確,在哺乳時,如果嬰兒的吸吮和含接不好,就會牽拉乳頭,導致乳房下垂。那麼,如果已經下垂,通過醫美或健身還能不能恢復?
乳房下垂的原因有哪些?
根據乳房下垂的原因,可分為位置性乳房下垂、體積性乳房下垂、乳房皮膚性下垂、乳頭乳暈的下垂。
位置性乳房下垂:指乳房整體在胸壁上的下移,多常見於體重大幅減少的人。常伴隨乳房皮膚鬆弛,懸垂在下皺襞外,還有部分會遮蓋上腹部的輪廓;
體積性乳房下垂:多指由於重力作用、懷孕及哺乳期乳房體積的增大,體重波動、衰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乳房內部的支持韌帶延長,皮膚也逐漸失去對抗力,造成乳房乾癟和下垂、鬆弛。
乳房皮膚性下垂:多指隨著老化、體重下降或哺乳期後,乳房內脂肪及腺體不同程度地退化,導致乳房體積的減小而乳房表麵皮膚沒有明顯改變,使得乳房乾癟,皮膚多餘。
乳頭乳暈的下垂:乳頭的正常位置是恰好位於乳房的最凸出點。當乳頭位置低於最凸出點即定義為乳頭乳暈的下垂,乳頭乳暈的位置變化會使乳房的下垂改變更加明顯。
乳房的基本結構組成是什麼?
乳房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皮膚包膜(乳房皮膚和皮下脂肪),乳腺組織填充物(實質)。簡單來說,乳房由皮膚包膜(乳房皮膚和皮下脂肪)包圍和容納乳房組織而組成。乳腺組織位於胸肌之上。肌肉層下面是構成胸壁肋骨。
可以明顯的看到,胸肌不是乳房的組成部分,皮膚包膜是乳房的主要支撐。在乳腺組織背面和肌肉前面之間存在接合,但是這些接合不會貢獻給乳房值得注意的支撐。無論有沒有懷孕,乳房越大,下拉乳腺組織的重力越大,重力拉伸皮膚包膜下部,使乳房下垂。
乳房組織的重量不斷向下拉伸皮膚,而乳房的皮膚組織並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好,而是會老化、變薄,支撐力越來越差。但是讓女性明顯注意到乳房下垂的一般發生在懷孕哺乳之後。
在下垂之前可以做一些預防。比如無論是在孕期還是在哺乳期,準媽媽或媽媽都應該注意調整乳罩尺寸,佩戴合適的文胸。再比如,產後媽媽要及早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餵奶時要兩邊乳頭輪流喂,這樣才能使兩邊乳房大小相同,即使下垂也會有美感。
如果真的已經胸部下垂,可以通過手術方法進行矯正,目前臨床上有兩種常用方法。一是乳房下垂矯正手術,包括雙環法乳房下垂矯正術和垂直雙蒂法乳房下垂矯正術,基本內容是切除肥大、鬆弛的乳房皮膚、皮下組織,將下垂或變形的乳頭、乳暈的向上移位及整形。二是不切開的乳房下垂矯正術,又名人工韌帶乳房上提術,具體方法是通過幾個針孔置入人工韌帶,在乳腺中編織成網狀結構,不去除組織就將松垂的乳腺組織收緊、壓縮、固定到胸壁,使乳房恢復半球形的、緊實堅挺的青春自然狀態和富有彈性的手感,同時原來被拉長的皮膚和乳暈隨著被壓縮的乳腺同時縮小,厚度增加,恢復原本青春狀態。
其實通過按摩也能緩解不嚴重的胸部下垂,睡前將一隻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放在對側乳房上,以乳頭為中心,順時針由乳房外緣向內側劃圈,兩側乳房各做10次。乳房的營養供給充足,自然會保持更好的彈性,防止下垂。
還有一種方式是在沐浴時,使用蓮蓬頭衝乳房,用噴頭從下向上衝洗胸部,冷熱的交替刺激有助於提高胸部皮膚張力,據說能起到讓胸部堅挺提升的效果。
健胸操可以適度鍛鍊胸肌,簡單的健胸運動是雙手合十,緩慢上舉,保持10秒,再緩慢下落到胸前,長期堅持,乳房脂肪組織通過合理鍛鍊有一部分轉化成肌肉,使乳房線條變得更挺。
遊泳對胸部健美也很有益處。水對胸廓的壓力不僅能使呼吸肌得到鍛鍊,胸肌也會格外發達。除此以外,在生活中也可以注意坐姿和行走的姿態。走路時背部平直,胸部自然就會挺起;坐立時也應挺胸抬頭,睡眠時要取仰臥位或側臥位,不要俯臥。
暫時就想到了這些,你用過什麼方法是對提升胸部有幫助的嗎?改善乳房下垂鬆弛,你的好辦法有嗎?
壹點號韓氏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