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已經收官,沈放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犧牲了自己,也向沈林坦白了自己身份,更希望沈林以「風鈴」為代號,繼續自己的事業。不得不說,編劇很會抓觀眾的心,讓人失望,又產生希望,最後徹底絕望。
沈放第一集便因為沈林而腦部中單,導致身體狀況每況日下,每個觀眾都覺得,沈放最後會因為腦部彈片而放棄自己,選擇與呂步青同歸於盡。但是誰曾想,沈放為了獲得靈芝計劃的名單,主動和沈林合作提供其所需要的金陵會作惡的證據,最後雖然險中殺了羅立忠,但是自己也因為舊疾陷入昏迷,無法甦醒。要說沈放在剷除羅立忠上獲得的第二好處就是徹底拜託了腦部彈片的遺留,在執行任務上更加得心應手。
本以為沈放身體狀況好轉,結局會是個大團圓的景象,誰知姚碧君又被子彈擊中,作為沈放的妻子,沈林多年的朋友,陸文章的知己,簡直是三人的永遠無法癒合的痛。所以編劇就採取了不能同生,但願同死的方法,陸文章在為姚碧君報仇,擊殺了呂步青後,被炸死。而沈放最後還是死在了炸彈下,只不過沈林一開始不是救他,而最後卻是為救他出現。其中人物的心裡的轉化,前後事件的對應,更能讓觀眾產生惋惜之感。
關於沈放中彈的劇情,閒閒認為編劇是真的用心揣摩過,才如此設置,讓人慾罷不能。
而沈林信仰的轉變更不用說了,先是國民黨內部內鬥,腐朽,讓沈林產生動搖,再以胡伯,沈父的自我犧牲,和李向輝一番擲地有聲的發問讓他覺醒,最後給他堅定的意志的是資助學生的那番暢想,和蘇靜婉的死。環環相扣,最後把沈林從腐朽的國民黨拉到了共產黨陣營中。
而曼麗的出現更是在意料之中,從蘇北出來的飽經滄桑,受到過國民黨欺壓,共產黨拯救的人,怎麼會是其他的信仰呢!
所以局中人,每個人都身在局中,只是各人局不相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