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最新真人巨製《花木蘭》,今天就和大家見面了,但聽說這部真人版花木蘭還未上映口碑就已經翻車了。這部電影也算是命運多舛,受疫情影響,院線上映時間一拖再拖,北美等多地採取上架流媒體平臺 Disney+ 的形式,開播以來就備受爭議。
該片在爛番茄的新鮮度為 76%,比諾蘭的《信條》的 74%還要高一點,Metacritic 媒體評分 68 分,這樣看好像還不錯。但在偏向大眾的 IMDb 評分只有 5.6 分,以及國內豆瓣的 4.7 分,算是迪士尼出品的電影中比較低的了。
雖然有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等一票頂級華人陣容,但它也不是一部國產片,而是一部兼顧西方審美及價值觀的,帶有「中國元素」的電影。
所以我們可能會有難看,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這種想法出現。通常迪士尼翻拍動畫片都是嚴格的按照原本的動畫,而真人版《花木蘭》刪去了動畫中的木須龍、蟋蟀和將軍李翔的角色,可以說是改編比較大的。
先把電影放一放,感興趣的朋友,周末走進電影院就可以一探究竟了。說起花木蘭,在國人的心中都是聖女貞德般的存在,誰沒在初中把《木蘭辭》背個滾瓜爛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後一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哺乳動物的性別還比較好分辨,畢竟特徵比較明顯。但在神秘的海洋中,性別就漸漸模糊起來。尤其是一些魚類,性別不僅模糊,還可以轉換,這就讓人更難辨雄雌了。來看看都有哪些魚在性別這件事上如此的隨意。
紅鯛魚
為了家族無奈變性
紅鯛魚是海洋中以家庭為單位聚集的種群,在這個家庭中只有一條雄性紅鯛魚,而其他二十多條都是雌性。這唯一一條雄性紅鯛魚統帥著整個大家庭,負責這個家庭的安全和後代的繁衍生息。如果這唯一的雄性紅鯛魚死去了,雌魚們就會顯得六神無主,慌亂不堪。
但沒過多久,這個家庭群體中的個體稍大一點的雌魚就會變成雄性紅鯛魚,帶領這個大家庭開始新的生活。有人做過實驗,如果用玻璃將雄性紅鯛魚和雌性紅鯛魚隔開,它們可以互相看到對方,那麼它們的性狀不會發生變化。
但如果將玻璃換成木板,雌性紅鯛魚就會像失去雄性紅鯛魚一樣,不久便改變了自己的性別。
紅鯛魚之所以會由雌變雄,是因為雄紅鯛魚身上有著鮮豔的色彩,這種色彩在水下發出特殊的信號。
雌魚對這種色彩十分敏感,一旦雄魚的光色消失,身體最強壯的雌魚神經系統首先受到影響,隨即它的體內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使卵巢消失,精巢長成,鰭也跟著變大了,一條雄魚就這樣「誕生」了。
紅鯛魚也實屬無奈,一個家族不能沒有首領。
黃鱔
先當媽媽後當爸爸
一般情況下,雌性魚類的身體裡有卵巢,雄性魚類的身體裡有精巢,從生到死都不會改變,但黃鱔卻與眾不同。
剛孵出的小黃鱔都是清一色、長有卵巢的「女性」,可以堪稱「女兒國」。但當小黃鱔發育成熟並完成作為一位媽媽應該肩負的責任——生育小黃鱔以後,身體特徵就開始改變。
原本生長卵細胞的組織漸漸轉化為生長精子的精巢,於是雌鱔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可以排放精子的雄鱔。這時,它就固定成為雄性了,即使排完精子以後也不會再變回「女兒身」了。
可以說,黃鱔的一生是先做媽媽後當爸爸。黃鱔的這種陰陽轉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這種特性對於黃鱔種族而言是很有利的,每年都會有一批雌鱔變成雄鱔,每年又有一批雌鱔繁殖出來,如此循環,保持了其種族的延續性。也體現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小丑魚
女性為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變性都是由雌性到雄性的轉變,生活在印度洋珊瑚礁上的小丑魚就是個例外。
小丑魚與海葵密切地共生在一起,由於海葵的大小通常只能容納兩條小丑魚生活,這種空間上的限制,便迫使小丑魚只能實行一雄一雌的配偶制。除非海葵很大,這時小丑魚也會同意讓其他弱小的小丑魚進到海葵裡,雌性小丑魚掌握著這個家庭的主權。
此外,一對小丑魚在生殖上的成功主要決定於雌魚的產卵量,而不決定於雄魚的精子生產量。因此,只有當最大的個體是雌魚時,才對兩性最為有利。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對策便是小丑魚在個體較小時表現為雄性,待長大後再轉變為雌性。
值得一提的是小丑魚的性別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小丑魚的變形過程是:無性別>雄>雌。並且雌性小丑魚在產完卵後會瀟灑離去,留下雄性照顧寶寶們。
藍條石斑魚
隨時隨地想變就變
生活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巴西沿海的藍條石斑魚,一天中可變性好幾次。每當黃昏之際,雄性和雌性的藍條石斑魚便發生性變,甚至反覆發生數次。
若兩條魚交配產卵,則其中一條先當雌魚,另一條則充當雄魚,一旦交配完後,它們又互換雌雄,再進行繁殖。這種現象既叫變性,又叫「雌雄同體」和「異體受精」。
科學家們分析,或許是因為魚的卵子比精子大許多,假如只讓雌性產卵,負擔太重,代價太高。而假如雙方都承擔既排精又排卵的任務,繁殖後代的機會會更多一些。就是這樣的「隨變」。
此外,像是牡蠣、海蛞蝓等也都會發生變性的情況。
牡蠣也是身兼雌雄兩性。有趣的是,牡蠣的雌雄之變是逐年變化的,即去年是雄性,今年就變成雌性,來年又是雄性,而每個牡蠣變化的時間各不相同,並不是同時發生的。
對於海蛤蝓來說,以上的變性手法都太慢了。我們永遠無法確定住在裡面的海蛤蝓是雄性還是雌性,它們的性別完全取決於對方是什麼性別。如果對方是雄性的,那它就會變成雌性的;如果對方是雌性的,它就會變成雄性的。
關於魚兒為什麼會變性,有幾點決定因素。一是因為很多魚的性別不是像人類一樣由染色體決定,而更多的是由外部環境決定,比如溫度、社會結構。二是因為很多魚在出生時,生殖腺裡面就同時帶有卵巢或者精囊的組織,受荷爾蒙影響決定性別或轉換性別。
怪不得總是分不清魚兒的雄雌,原來他們自己在這件事上都是如此的隨意。當你潛水時看到一條魚媽媽在產卵,過段時間再來,她可能就已經變成爸爸了。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怎麼樣?想體驗下魚兒隨心所欲,姿勢豐富的感情生活嗎?
-END-
極限之路獨家編輯
如需轉載,請聯繫極限之路
視頻、圖片素材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